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5326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25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docx

井陉太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左

前言

受石家庄市井陉县太行化工建材有限公司委托,河北英博认证有限公司为该该公司所属的石灰岩矿编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范围为安全管理系统、开采生产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不包括生活系统。

矿山生产规模为:

年产石灰岩矿石11×104t;矿山采用露天开采、公路运输开拓系统。

该矿已办理了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等有关证照。

矿用炸药、雷管由井陉县冀鑫民用爆破器材公司统一运输、发放和进行爆破,矿山不设炸药库及雷管库,故未予评价。

本矿山不涉及瓦斯、放射性物质、地热等危险、有害因素,也没有自然发火的可能,故未予评价。

本次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依据《安全评价通则》《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和有关法律法法规、标准、规范及矿山实际进行编写,共分9章,最后是附件、附图。

对于委托方提供的基础资料(数据、图纸、文件等)如失实,导致本评价报告出现错误,河北英博认证有限公司不承担责任,该报告自动失效。

本次评价报告时效仅限于安全现状评价时矿山实际情况。

在评价过程中得到各级领导和厂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1安全评价的依据

1.1安全评价依据

1.1.1评价依据的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令,1993年5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1998年9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1991年6月29日起施行。

1.1.2评价依据的法规

(1)《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年1月13日起施行。

(2)《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2004年3月1日起施行。

(3)《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6号,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7)《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8)《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3号,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1.1.3评价依据的地方法规

(1)《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7年12月22日通过,1997年12月22日起施行。

(2)《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1.1.4评价依据的标准规范

(1)《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

(3)《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1993。

(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

(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6-96。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0)《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94。

(11)《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

(12)《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T5748-1985。

(1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1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1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

(16)《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1.1.5评价依据的部门规章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18号令《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2005年2月10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劳动部令第4号,1996年10月30日起施行。

(3)《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2004年5月17日起施行。

(4)《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5)《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7)《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6号,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8)《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9号。

1.1.6评价依据的地方规章

(1)《河北省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7]第2号,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2)《河北省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8]第4号,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1.1.7评价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1)《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技装字[2003]93号,2003年6月24日。

(2)《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

(3)《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7]214号。

(4)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河北省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实施办法》的通知,冀安监管一〔2005〕55号。

(5)河北省人民政府文件《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冀政〔2005〕21号。

(6)河北省人民政府文件《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的通知》,冀政〔2006〕69号。

(7)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及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冀安监管(2003)10号。

(8)《河北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专项安全评价导则(试行)》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管一处2004.8。

(9)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实施意见》冀安监管一[2007]127号。

(10)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有关事宜的通知》冀安监管[2008]18号。

(11)《石家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快露天采石场实施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和机械化采装工作的通知〉》,石安监管[2008]19号。

(12)《石家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和改进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技术管理的通知〉》石安监管[2008]22号。

(13)《石家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明确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有关问题的通知〉》,石安监管[2008]38号。

1.1.8评价依据的基础资料

(1)河北省地勘局石家庄综合地质大队2003年8月提交的《河北省井陉县上安东灰岩矿区6矿段普查地质报告》。

(2)中钢集团工程设计研究院2008年10月提交的《石家庄市井陉县太行化工建材有限公司石灰岩矿开采方案》。

(3)矿山提供与现场调查搜集的其他有关基础资料。

1.1.9评价依据的合同书

石家庄市井陉县太行化工建材有限公司与河北英博认证有限公司签订的《安全评价技术服务合同书》。

1.2评价的目的、原则

本次评价目的是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旨在提高非煤矿山开采过程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和控制事故发生,保障企业财产安全及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遵循科学、公正、合法、自主的基本原则。

1.3安全评价范围、类型

本报告评价的对象是石家庄市井陉县太行化工建材有限公司石灰岩矿。

评价范围包括该矿山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

不包括生活系统。

本次安全评价类型为安全现状评价。

1.4安全评价程序

(1)准备阶段:

接受委托,签订委托合同,约定甲乙双方各自的职责和义务,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及与评价对象相关的矿山开采数据资料。

(2)资料审核:

对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查资料是否齐全、完整。

(3)现场评价:

进行现场调查和评价,并提出整改意见。

(4)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

根据矿山生产条件、自然条件、周边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的特点,辨识和分析该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5)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

根据评价工作需要和矿山实际,划分评价单元。

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

(6)定性、定量评价:

对可能导致矿山重大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给出引起矿山重大事故发生的致因因素、影响因素和事故严重程度,为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7)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8)整改情况复查:

确认整改结果是否符合非煤矿矿山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

(9)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在对评价结果分析、归纳、整合的基础上,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10)安全评价报告审核定稿;

(11)安全评价报告提交给委托方。

2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

2.1概述

石家庄市井陉县太行化工建材有限公司石灰岩矿是一座在生产的小型露天采石场。

石家庄市井陉县太行化工建材有限公司石灰岩矿行政区划隶属井陉县上安镇上安东村管辖。

法定代表人:

贾社多。

该厂已办理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经济性质:

有限责任公司。

该厂已办理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

130********86。

开采矿种:

石灰岩。

采矿许可证圈定的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如表2-1所示。

表2-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拐点坐标号

矿区面积(m2)

开采标高(m)

1

4215078.00

38520092.00

0.0538

431.6~340.9

2

4215056.00

38520143.00

3

4215101.00

38520211.00

4

4215126.00

38520284.00

5

4215004.00

38520480.00

6

4214860.00

38520156.00

2.2矿区地理位置、交通

矿区位于井陉县东北部,上安东村东约1.5km处,行政隶属井陉县上安镇管辖,位于井陉县东北10km,距石家庄市20km,石太铁路支线及307国道自南部穿过,交通便利,矿石外运条件优越。

2.3矿区自然经济地理

矿区位于井陉县盆地中部,矿段范围内地形南陡北缓。

区内最高海拔484.3m,最低180.3m,相对高差200~300m,属低山区。

矿区所在地区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主要气候特征:

年平均气温13.3℃,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36℃,最低气温-18.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74℃,最热39℃;无霜期20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548.8mm,年平均蒸发量2135mm。

矿区基岩裸露,植被稀少,以灌木、茅草为主。

绵河流经矿区东部,常年有水,其流量受季节控制,据多年观测,最大流量可达300m3/s以上,最小流量11.5m3/s。

区内农业及工业较发达,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少量杂粮;工业以生产石灰、开采水泥原料及建筑石料灰岩最为发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以非金属矿建筑材料为主的工矿企业迅猛发展。

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省城及东部平原的基础性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区基本地震烈度为Ⅶ度,地表建(构)物均按Ⅶ度设防。

2.4地质概况

2.4.1矿山地质

矿区属山西台背斜,太行穹折带中段,井陉断凹的东南翼。

2.4.1.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为奥陶系下统亮甲山组(O1l3)、中统马家沟组(O1m1)及第四系(Q)。

(1)奥陶系(O):

下统:

亮甲山组一段(O1l3):

灰、灰白色,厚层含燧石条带或结核的白云质灰岩,底部有3~4层总厚2~3m的黄绿色钙质页岩。

中统:

马家沟组一段(O1m1):

岩性以灰~深灰色厚层致密块状灰岩、豹皮状灰岩夹有土褐色薄层~中层白云质灰岩。

马家沟组一段为主要含矿层位。

(2)第四系(Q):

上更新统(QP):

红色亚粘土及黄土。

底部为红色亚粘土,粘性大;上部为黄土、亚砂土,具有柱状节理。

全新统(Qh):

沉积物为山麓坡积,冲洪积亚砂土、砾石等。

分布于现代河床和沟谷中。

2.4.1.2构造

矿区构造简单。

马家沟组地层为一套单斜岩层,主体倾向北西,一般310°~340°,倾角10°~20°,一般1°左右,岩层中可见宽缓波状褶曲。

2.4.2矿床特征

2.4.2.1矿体规模、形态及产状

该矿床赋存于马家沟组地层中,走向北东一南西,倾向310~340°,倾角10~20°,为单斜厚板状层控矿体。

区内矿体沿山脊展布,呈厚层状,控制长度100~180m,宽30~60m,岩性主要为浅灰、深灰中厚层致密块状灰岩、豹皮状灰岩。

2.4.2.2矿石质量特征

(1)矿石自然类型

按矿石的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可分为浅灰、深灰中厚层致密块状灰岩及豹皮状灰岩两种类型,以致密块状灰岩类型为主。

致密块状灰岩:

灰色,微晶一细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方解石>90%。

白云石,微量泥质。

岩石局部有褐灰色灰泥质条带分布。

豹皮状灰岩:

灰色,微晶一显晶结构,豹皮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白云石,少量泥质。

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方解石>90%。

白云石,微量泥质。

白云石集合体呈浅灰色不规则团块状分布于矿石中,风化后白云石团块呈黄褐色。

(2)矿石物理特征

体重:

经测试矿石体重平均2.70t/m3。

湿度:

平均湿度0.18%。

矿石破碎后松散容重:

1.4~1.6t/m3,平均1.5t/m3,松散空隙率:

43~46%,平均45%。

矿石抗压强度,平行层面最大值112.8MPa,平均66MPa,垂直层面最大值118.3MPa,平均81.2MPa。

(3)矿石化学成分

根据矿石基本分析和组合分析结果,矿石中主要化学成分:

CaCO3最高95.64%,最低91.17%,平均92.82%;MgO0.67%~1.76%;K20+Na20<0.03%:

Si02:

0.75~1.56%,均为非游离硅,未见石英颗粒:

Al203+Fe2O3:

0.49~0.96%;S03<0.03%;烧失量42.03~43.19%。

通过化学全分析样品的分析结果其伴生元素:

TiO2<0.03%,MnO<0.09%,P205<0.048%,其余有害杂质少量至微量,故对矿石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

矿石化学成分均较稳定,变化不大。

从矿石化学成份看,矿体中CaO、MgO含量符合制灰用灰岩指标。

2.4.2.3矿床成因

奥陶纪中期,本区为一广阔的浅海。

河流和海流带入大量的钙镁质和粘土物质,其中钙镁为易溶的重碳酸盐等溶于海水中,粘土物质成为细小颗粒,它们在一定的理化条件下均可沉淀先来。

当海水较深时,物质纯洁时沉积丁质纯石灰岩;当沉积物中含有少量铁、镁、铝等粘土物质成分时,由于沉积后木成岩前游离水分的作用,使其成分按其活泼性的不同不断进行不同程度的转移,引起物质成分的不均匀,而形成豹皮状灰岩;当海水变浅时,由于CO2大量释放,PH值升高,造成白云石[(CaMg)CO3〕的沉淀环境,粘土物质在白云石沉淀的同时以机械一化学沉淀方式沉积下来,形成泥质白云质灰岩、白云质泥质灰岩;当地壳上升振荡剧烈时形成角砾状白云质灰岩。

据此:

可以认为本矿床为一在地壳升降频繁幅度不大,振荡不定但多不剧烈,而理化条件较频繁变化环境下,以化学沉积为主的浅海相沉积矿床。

2.4.3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地下水有第四系坡洪积层潜水与奥陶系石灰岩溶隙裂隙潜水二类。

第四系潜水分布于工作区北、东山麓及谷地之中,埋藏于黄土层底部砂砾岩层及现代坡积层中,因含水层下的基岩奥陶系灰岩渗透性较强,而区内无常年流水之地表河流,因此为暂时性潜水,在雨季补给充足时,接受大气降水及周边分水岭汇水,水量充足,旱季则全部干枯。

奥陶系溶隙裂隙潜水主要分布于马家沟组灰岩,在有构造破碎条件下,致密块状灰岩、豹皮状灰岩成为相对含水层,裂隙成为地下水主要通道。

矿床局部发育的裂隙及工作区南部逆冲断层之破碎带,潜水相对富集,但对矿床影响不大。

亮甲山组上段之白云质灰岩为相对隔水层。

由于该矿为露天开采,最低开采面标高340.9m,远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180.3m),矿区位于分水岭西坡,汇水面积不大,故排水畅通,无地下水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2.4.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该矿床矿体裸露,层位稳定,厚度大,稳固性良好。

无剥离量,适于露天开采,矿床中局部发育裂隙,断裂对矿体破坏作用很小。

当地侵蚀基准面为180.3m,矿床最低开采标高为340.9m,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

没有地下影响,矿体出露位置较高,汇水面积不大,几乎没有基岩裂隙水,无地表水侵入。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技术条件良好。

2.4.5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

依据《开采方案》设计进行了露天境界的圈定,露天境界内采用平行断面法对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了计算,结果为D级(333),矿石量30.5×104t,采矿回收率95%。

2.5主要建设方案

2.5.1开采方式选择

该矿区位于井陉盆地中部,地形东侧高西侧平缓。

矿区内最高点海拔484.3m,最低海拔180.3m,相对高差200~300m。

属低山区。

矿体最低开采标高340.9m,最高开采标高431.6m,均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矿体出露地表,采用露天开采剥采比很小,完全适合采用露天开采,因此确定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

2.5.2露天开采境界圈定

2.5.2.1露天开采境界圈定的原则与方法

本矿山开采范围内,山体即为矿体,采矿范围内剥采比较小,因此没有进行经济合理剥采比的计算,按照批准的矿区范围、开采深度、最终边坡角60°和储量核查报告提供的储量边界进行圈定,并满足200m爆破安全距离要求。

2.5.2.2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

露天开采境界圈定原则:

(1)保证矿区范围内的探明资源储量得到充分利用。

(2)确定合理的剥采比,保证矿山开采经济合理性。

(3)以该矿采矿许可证确定开采深度:

431.6m至340.9m标高,以给定的拐点坐标连线圈定的开采范围为边界。

(4)依据地质资料,分析围岩的稳定性,确定合理的最终边坡角。

按照以上原则及采矿许可证围定的矿区范围,确定露天采场的最终边坡角不大于60°,采场最低开采标高为340.9m。

露天采场预可采储量为30.5×104t(回采率95%)。

2.5.2.3露天采场最终边帮要素

根据确定的最终采场边坡角计算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要素如下:

台阶高度:

10m;

台阶坡面角:

75°;

最终边坡角:

不大于60°;

安全、清扫平台宽度:

3.5m;

开采最终底盘宽度>40m;

平均剥采比:

0:

1。

2.5.3矿山生产能力

2.5.3.1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矿山的采矿生产规模为11.0×104t/a石灰岩原矿,矿石块度≤350mm。

2.5.3.2矿山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

根据公式:

T=Q/A(1—P)

式中:

T-服务年限

Q-设计预可采储量

A-生产规模

P-矿石贫化率(3%)

经计算:

该矿山的服务年限为2.9a。

矿山采用间断式工作制度,年工作天数250d,每天一班,每班工作8h。

2.5.3.3矿山生产能力验证

根据按可布潜孔钻机台数、按水平准备速度两种方式对矿山生产规模进行验证,矿山采矿生产能力可达11×104t/a以上,所以设计确定的生产规模11×104t可以达到。

2.6矿床开拓系统

2.6.1开拓运输方案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本方案确定采用露天开采,开拓运输方案为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机械装车,汽车或拖拉机从山上采场工作面直接运至设于山下的石灰窑或水泥厂的石料破碎卸料口。

运输公路利用原采矿公路并加以改造加宽并延伸,矿体开采最低标高340.9m,最高标高431.6m。

根据矿区地形条件,运输公路采用固定线路,采场外折返式布置,从山下公路向上延伸到采场,以保证矿山的运输正常进行。

运矿道路按矿山三级道路建设,固定和半固定线路一般只允许修筑挖方路基,仅对山坡开采的极个别条件恶劣而无法回避的局部地段,才允许采用局部填方路基,但填方一般不大于路基宽的1/4~1/3,且其边坡一定要进行加固,以保证路基的安全。

线路的最大合成纵坡坡度不大于9%,最大纵坡限制长度200m,缓和坡段最小长度50m~80m,连续1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大于6.5%,道路宽度单线4.5m,双线段不小于8m。

数曲线最小半径200m,最小长度20m,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小于15m,停车视距20m,会车视距40m。

2.6.2防治水方案

根据本矿区地质报告,矿体位于山坡,最低开采标高为340.9m,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自然排水通畅,按照矿区地形来看,矿区周围为低山地形,矿山为山坡露天矿,采场最低标高高于周围地形,大气降水和开采涌水可以通过自流排出采场。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对矿床开采影响不大。

但采场上部应挖防洪沟,下部挖排水沟,以防止山洪破坏采场。

2.6.3采矿方法

2.6.3.1采矿方法选择

为使矿山生产能够符合《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所规定的:

“各类矿山必须遵循‘采剥并举、剥离先行、贫富兼采’的原则,按照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分成水平台阶正规开采。

严禁从下部不分台阶掏采,遵守最大采高不得超过50m”的要求。

本矿山最大开采高度为90.7m。

依据设计采用自上而下台阶法开采,分二期:

第一期431.6m至381.0m,分391.0m、401m、411m、421m,4个水平。

最大高差50.6m。

第二期381.0m至340.9m,分341.0m、351.0m、361.0m、371.0m、381.0m,5个水平,最大高差40.1m。

每10m一个分层,设计采用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潜孔钻凿岩穿孔,多排孔布置,塑料导爆管起爆;人工装车,矿运汽车或排子车运往石灰窑。

2.6.3.2采矿方法

(1)采矿生产工艺流程

凿岩→爆破→二次破碎→运输至灰窑

采场工作面结构参数

工作面长度:

30~50m

最小工作平台宽度:

15~20m

凿岩平台宽度:

≮4m

台阶高度:

10m

台阶坡面角:

75°

最终边坡角:

60°

2.6.3.3凿岩作业

设计采用KQD-100型潜孔钻机进行穿孔凿岩,邻近最终边坡和二次破碎选用7655型凿岩机进行凿岩作业,由VF7-7、W-3.0/5两种型号空压机分别供压风,中深孔爆破孔网参数见表2-2:

表2-2爆破的主要参数汇总表

序号

爆破参数

数值

备注

1

台阶高度

10m

在爆破的过程中,根据矿体的变化情况,每次爆破的效果对个别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

2

工作台阶坡面角

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