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5590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8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动荡的中东地区》是选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的一节课。

本课内容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按照一条线索“中东动荡

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

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二、课程标准

三、教学目标:

了解中东地区在地理、交通、经济方面的重要价值;认识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及为解决中东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通过课前收集中东地区的特点、为中东和平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中东问题的历史根源、美国为什么偏袒以色列等资料特别是图片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资料特别是历史图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小组合作意识。

通过探究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初步培养综合学科知识,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中东和平进程的艰难和曲折,感受中东动荡带给人类的创伤,认识到在尊重、

理解、包容基础上的平等对话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根本途径,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初步养成热爱和平、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和共存发展的价值判断。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

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五、教学流程

设计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

教师:

图片告诉我们的是流离失所、是痛别亲人、是竭斯底里的呐喊、是满目疮痍是一片废墟……。

几千年来,这片土地在创造人类文明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灾难。

今天就让我们踏上这片动荡的土地,拨开历史的迷雾,探寻现实的方向,共同期盼中东能够早日走向和平。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教师:

二战后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这里屡屡燃起战火,众多国家卷入战争。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上个世纪末,全球共爆发160多次局部战争和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其中40余起发生在中东,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下面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块干戈不息之地。

一、“干戈不息,战乱中东地”

展示:

《中东地图》

 

说明:

通过阅读三张新闻图

片,认识

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背景下中东地区的战事频仍与动荡不安。

 

教师:

“中东”一般是指欧、亚、

说明:

通过阅读

《中东地图》,了解中东的地理范围

非三洲连接的地区,泛指地中

海东岸和南岸。

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

中东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中东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因为流落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经常遭到迫害和屠杀,因此在19世纪兴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流落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返回巴勒斯坦地区定居,特别是二战期间希特勒对犹太人更加疯狂的屠杀与迫害,更多地犹太人回到了巴勒斯坦地区。

二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181号决议。

展示:

材料一:

“英国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前结束,并撤出军队;阿拉伯国面积为一万一千平方公里,包括北部加利,约旦河以西地区和加沙地带以及雅法市的阿拉伯区,犹太国面积为15850平方公里;耶路撒冷市应建立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管理。

——《巴勒斯坦将来处理分治计划问题的<第181号决议》

材料二:

“联合国大会关于阿以分治的决议划定的巴勒斯坦版图”

 

 

教师:

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是阿拉伯人,面对着这决议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冤仇越积越深,巴以争端成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最为复杂的争端。

由于以色列统治集团坚持其扩张政策,由于美、英、苏等大国出于不同利益在此进行的干涉,使得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终于酿成了四次中东战争的发生。

展示:

“四次中东战争简表”

 

说明:

结合表格和图片,阅读课本

76页小字部分,了解四次中东战争的基本史实。

 

“六日战争”中的以色列士兵

战争

时间

情况

第一次

中东战争

1948年

第二次

中东战争

1956年

第三次

中东战争

1967年

第四次

中东战争

1973年

 

思考:

历次中东战争说明:

分别是由谁发动的?

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每次中东战争的结局如何?

过阅读两

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教师:

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前后共打了四次中东战争,两次由以色列发动,两次由阿拉伯国家发动。

发生的直接原因都是为争夺土地或运河主权,争夺水源等,每次战争的结果都是以色列胜利,占领更多的土地,制造更多的难民。

但是战争给中东地区带来和平了吗?

展示: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中东战争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多

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70多起自杀袭击强烈地震撼着以色列社会,特拉维夫、耶路撒冷

等多个大中城市屡屡遭到炸弹袭击,车站、市场、餐馆、公交汽车和定居点等民用场所和目标都成了自杀袭击的对象,一时间,以色列境内找不到一块安静的土地,家门之外到处笼罩着死亡与恐怖的气氛……以色列人的和平信念动摇了,一些怪现象出现在以色列境内,公共汽车的乘客数量下降;坐在咖啡店的人忐忑不安;神经紧张的军人误击智力残缺乘客;夫妻们不再结伴出门避免双双遇难无人养育儿女…以色列的经济也出现1953年以来的首次衰退,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50亿美元,财政赤字已经超过100亿美元……面对军事打击无果、自杀袭击无法铲

段材料,使学生认识四次中东战争不仅没有给双方带来和平,反而造成了彼此双方的巨大伤亡,进而认识战争的残酷性使学生树立反对战

除的尴尬局面,以色列政府被迫动用最古老的方式—修建隔离墙来改善国内的安全环境。

教师:

短短25年的时间,阿以之间你来我往,进行了四次的大厮杀。

战争的厮杀无论对于阿拉伯国家还是以色列来说,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们为什么非要争个你死我活?

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什么?

二、“追根溯源,复杂中东情”

教师:

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矛盾错综复杂,和平历程艰难异常的状况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展示:

“中东地区”

 

 

争、热爱

和平的信

念。

 

说明:

过阅读图

“世界石油资

源分布图”

片和材料

使学生认

识中东地

区错综复

杂的矛盾。

 

教师:

战略位置的重要,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它成为各个时期列强的必争之地,如一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同意“分而治之”,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二战后美苏操纵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当今世界美国插手中东事务等等,都体现了美、英、苏等大国出于自身利益,利用当地民族、宗教矛盾插手该地区事务。

他们的干涉和争夺,使中东问题更加复杂。

展示:

材料一:

“中东地区的水比石油更重要。

——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

材料二:

“缺水的压力将影响谈判双方。

归还戈兰高地是一个棘手问题,

因为那里提供了以色列的40饮用水。

而让叙利亚放弃对戈兰高地水源的权利也是不可能的。

——以巴情报研究中心主任

教师:

中东的水源很少,气候干燥,这对中东各国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为水资源的极度匮乏,因此水资源问题在中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围绕着水资源问题,阿以进行着殊死的斗争。

由此可见,水资源之争是中东问题的焦点。

展示:

“犹太人定居点”“阿拉伯人”

 

教师:

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不断扩张领土,侵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家园,修建了150个犹太人定居点,造成了上百万阿拉伯难民问题。

巴勒斯坦虽于1988年宣布建国,却没有自己的国土。

巴方要求以撤离全部被占领土,并称在此问题上没有谈判余地,因为巴方认为,阿拉伯人自公元7世纪

以来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了1000多年,巴勒斯坦从拒绝承认以色列,到承认以色列占有78%的领土,已经是莫大的让步,以色列怎么可以就巴只占22%的领土还要讨价还价?

以方则认为,按照犹太《圣经》,约旦河以西到地中海都是犹太人的家园,现在以方同意给巴勒斯坦部分土地,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为什么巴勒斯坦还不同意保留至少80%的以定居点人口?

所以说,领土之争是中东地区战乱不休的根本。

展示:

“耶路撒冷——三教共尊的圣城”

教师:

从图片可见,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自己的“圣城”,都在争夺对她的控制权,而且都宣称绝不让步。

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后单方面宣称耶路撒冷是其“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国际社会和巴则要求以至少交出东耶路撒冷作为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

对耶路撒冷的争夺使巴以斗争带有浓重的民族和宗教矛盾的成分,它增加了该地区和平进程的难度。

其主权归属问题成为巴以和谈中最棘手的问题。

总结:

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

(1)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并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该地区成为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大国争夺的热点。

大国争夺是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

(2)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中东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化。

(3)对水资源的争夺也加剧了冲突。

(4)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关键。

教师:

历史的、现实的、内部的、外部的,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中东地区的矛盾错综复杂、该地区长期来战火频仍、动荡不安。

中东问题不仅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中东内部有识之士的忧虑。

中东地区多年的斗争使双方领导人都认识到,双方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

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他们开始走上政治解决的道路,为实现中东和平进行不懈的努力。

但这要是一条何其漫长之路啊!

展示:

材料一:

三、“步履维艰,漫长中东路”

“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不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

它是我们

「这个地区」所有国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斗。

生活在和平之中是他们的权利……”

——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前往以色列在一次演讲中讲的一句话。

材料二: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20世纪70年代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在联合国讲演的结束语

材料三:

“我梦想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和平地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教师:

经过巴以双方和国际社会的努力,到了90年代初,中东和平出现了转机。

 

展示:

 

“1993年,在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斡旋下,拉宾同阿拉法特签署了“奥斯陆协定”,中东和平出现了曙光。

 

“阿拉法特、佩雷斯与拉宾同获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说明:

通过“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能力

教师:

阿拉法特和拉宾的

对学生进

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行情感教

 

展示: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达成了和解,巴以

和平出现曙光。

过让人遗憾的是,巴以人民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和平的幸福,冲突又再一

次到来,双方再次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育,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和平才是中东唯一的出路。

“1995年以色列数万民众集会纪念拉宾遇刺,阿以和平再遭重挫”

 

教师:

拉宾之后,中东和平之路更加坎坷。

21世纪以后,巴以冲突仍时有升级和加剧。

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采用自杀性爆炸报复以色列人,而以色列展开“定点清除”,以牙还牙,同时加快犹太定居点的建设,更激起了巴勒斯坦人的不满。

展示:

 

“以牙还牙,冲突加剧”

 

教师:

中东和平之路该怎样走下去?

你认为巴以问题该如何解决,请分别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出出主意。

课堂活动:

“解决中东问题之我见”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教师:

回顾历史,战争没有解决问题,使得两败俱伤,该地区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放眼现实,哈马斯的人体肉弹带来了大量无辜平民的伤亡,也是人们所不愿看到的。

只有通过和平对话、协商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我们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和平解决巴以冲突。

展示:

播放《和平之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