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650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7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7页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7页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7页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7页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7页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7页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7页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7页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7页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7页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7页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7页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7页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7页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docx

苏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学案全册参考

初二政治(上)

2010年9月

第三周初二政治教学案姓名班级

课题:

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乐观心态

10年9月10日制作

一、学习本课你应该:

1、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积极的一面,保持乐观的心态

2、认识生活中保持乐观心态的积极意义,掌握培养乐观心态的基本方法

二、本课老师引导语:

(揭示本课主题)

在废墟下唱歌

5月12日中午两点半左右,李安宁正在她所在的北川一中高一年级上政治课。

教室突然就摇晃起来。

李安宁回忆说,当时她在四楼,没超过20秒钟吧,楼就塌了,三、四、五三层楼砸在了一起。

在黑暗中呆了很长时间,大约有10个小时吧,李安宁说,一些苏醒过来的、活着的同学就一起喊话。

有人大声喊:

“高一七班的,我们要出去,要挺住。

”还有的人喊:

“我们出去了一定要好好学习。

“不知是谁起的头吧,我们活着的人都开始唱歌,唱了好多,一齐唱,唱流行歌曲。

”李安宁说,她现在记得最清楚的,唱的一首歌是光良的童话,里面有一句“幸福和快乐是结局”。

三、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当天预习第天上交)

1、阅读教材P17:

泰戈尔的名言告诉我们什么?

▲感悟中的内容,你“悟”到了

2、保持乐观心态的意义是什么?

 

▲3、应怎样保持乐观的心态?

 

四、课堂讲解学生预习情况

五、老师课堂重点讲解,难点突破

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都是:

怎样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保持乐观的心态?

1、学会选择心态:

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有时也没有必要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心态。

学生体会“在废墟下唱歌”。

2、热爱生活,善于从身边寻找快乐:

心理学谈到的人对社会适应的两种方式即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

介绍秘鲁33名被困铜矿井下700多米,如何寻求快乐的,如看足球等

3、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打倒自己的不是挫折,而是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心态。

要善于在每一次的挫折中发现比挫折更有价值的一面,找到有利的条件。

引导学生阅读、体会教材P19鲁宾孙的故事。

4、适当运动,保持健康

5、宽容别人,关爱别人:

(1)缺乏爱心,事事苛求他人,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会导致人际关系恶化;

(2)要宽容,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换位思考。

理解P20荀子的名言

六、总结回顾、保持知识的完整(学生认真背诵P20最后一段)

七、巩固提高(师生共进步)

小本练习P9

(1)(5)(10)(11)(12)(13)(14)(19)(22)

八、教学后反思:

 

第四周初二政治教学案姓名班级

课题:

积极的生活态度-----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10年9月10日制作

一、学习本课你应该:

1、体会目标对人生的积极意义,学会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2、懂得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为此,既要坚持坚定的信念,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行动计划的道理。

二、本课老师引导语(揭示主题)

P21本课开始的小字内容

学生探究:

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三、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当天预习第天上交)

1、你知道目标对人生的意义吗?

2、教材中“伟人”确立的目标是什么?

(两个就可以)

(1)

(2)

3、你在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时要注意什么?

 

4、辨析:

只要确立了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四、课堂讲解学生预习情况

五、老师课堂重点讲解,难点突破

本课的重点、难点都是:

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1、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有效分解目标,一步步实现

学生探究下面的问题

(1)18岁我的目标是

(2)我制定目标的原因是

(结合教材回答)

(3)为此,我首先制定的目标是

(4)为实现目标我打算:

 

▲2、坚定目标,坚定信念,灵活调整

师生共同探究小本练习P14(20)

★第一问的答案作为重点把握。

六、总结回顾(学生齐读教材P24----品味人生)

七、巩固提高(师生共进步)

小本练习P12(15)----(18)(23)

八、教学后反思:

 

第四周初二政治教学案姓名班级

课题:

优良的意志品质------意志的特征(是什么)

10年9月13日制作第课时

一、学习本课你应该:

1、在阅读“愚公移山”故事的基础上,感受意志的力量,懂得优良的意志品质对自己成长的意义

2、了解意志的含义,知道、理解优良的意志品质的特征,并据此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质。

二、本课老师引导语(揭示主题)

根据学生预习1、2两题的情况,引导学生探究:

“愚公移山”的故事启示我们:

 

三、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当天预习,第天上交)

1、教材P25“愚公”的目标是。

2、“愚公”的行动计划是:

3、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哪些特征?

4、不良意志品质具有

的特征。

5、这几个特征中,你认为与容易混淆。

你是怎样区分的?

6、你的意志品质如何?

四、课堂讲解学生预习情况

五、老师课堂重点讲解,难点突破

1、优良的意志品质是一种精神,任何时代都是必须的

2、每个人都有意志,只不过有人意志坚强,有人薄弱

3、自觉性:

了解学习自觉性的几个表现。

主要表现一种责任心、热情、

情趣

自制性:

师生探究教材P28杨震的故事,体会自制性的含义,弄清与自觉性的区别。

4、果断性:

危机情况、复杂局面,迅速决策并行动(P27的感悟)

5、坚韧性:

百折不挠、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六、巩固提高(师生共进步)小本练习P17

(1)---(5)

七、教学后反思:

第五周初二政治教学案姓名班级

课题:

优良的意志品质-------意志的力量(为什么)

10年9月13日制作第课时

一、学习本课你应该:

1、知道意志的作用:

激发潜能,行动的强大推动力,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

2、自觉在日常生活中磨练自己的意志。

二、本课老师引导语(揭示主题):

根据上节课的情况来定,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意志的力量的根本源于意志所具有的几个特征。

三、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当天预习第天上交)

1、意志是、、、的重要条件,不论从事什么活动,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都是难以成功的。

2、意志的作用或力量是什么?

 

3、潜能是指。

意志对行动的调节,有和两个方面。

四、课堂讲解学生预习情况

五、老师课堂重点讲解、难点突破(结合意志的特征)

1、学生阅读教材P30:

长跑冠军是这样产生的。

体会坚强的意志能充分激发人的潜能,什么是潜能?

(了解)

2、坚强的意志是行动的强大推动力(简单解释)

(1)意志对行动的调节,有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

(2)推动人去从事达到目的所必须的行动;制止不符合预定目的的行动。

这个观点较难理解,比较抽象,要通过举实例,增强学生的感想认识。

3、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六、巩固提高(师生共进步)

小本练习P18(6)----(15)(22)

七、教学后反思:

 

第五周初二政治教学案姓名班级

课题:

优良的意志品质-------磨砺坚强意志(怎么办)第课时

一、学习本课你应该:

1、学会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磨练坚强的意志

2、了解磨练意志的方法,运用这些方法初步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本课老师引导语(揭示主题)

根据课堂情况确定,注意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

三、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当天预习第天上交)

1、对中学生来讲,我们培养坚强意志的重要性是什么?

 

2、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坚强的意志?

 

四、课堂讲解学生预习情况

五、老师课堂重点讲解、难点突破

“怎么办”的问题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1、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磨练意志的好方法

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只要我们认真去做,都足以磨练我们的意志。

不要以为只有大事、困难的事情才能磨练我们的意志。

教学中:

学生思考司马光“警枕”;也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军训等。

2、主动迎接挑战,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意志。

(1)两种对待困难的态度:

主动迎接和被动承受,要坦然迎接,自信坚强

(2)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学生体会门捷列夫的名言。

3、做自己不感兴趣却有长远意义的事情

这里可以举例说明:

学习和长跑

4、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1)意志品质在不同的人身上的表现是不同的(举例说明)

(2)针对自己的意志品质,制定计划,具有实效性

六、巩固提高(师生共进步)

小本练习(16)---(20)

七、教学后反思

 

第六周初二政治教学案姓名班级

课题:

人不能选择父母---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天下父母心第课时

一、学习本课你应该(学生背诵):

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我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感受父母子女间的浓浓亲情。

2、知道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赋予的,人不可能选择自己的父母,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有法律予以确认的。

二、课前自主探究P38-----46(▲当天预习第天上交)

1、阅读教材P38“母亲护住婴儿”的事例,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2、你和你的父母在性格特征方面有相同的地方吗?

为什么?

3、尝试填写下面的内容:

(打乱教材顺序思考)

因为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父母的血液,所以:

(1)

(2)

(3)

4、父母子女间的关系能够解除吗?

说明理由

5、教材P40“华罗庚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6、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父母对你的爱了吗?

请用最简短的语言说说你的感想:

7、我们应该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41感悟2、背诵教材P46感悟3、小本P25

(1)---(10)

四、教学后反思

第六周初二政治教学案姓名班级

课题:

人不能选择父母-----孝敬父母长辈第课时

一、学习本课你应该:

懂得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培养自己对父母和长辈的孝心,并努力将孝心转化到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当天预习第天上交)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注意知识的联系)

(1)

(2)

(3)

(4)

2、你认为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结合教材回答)

三、课堂师生共同探究

1、知识结构

父母给予我生命

孝敬父母长辈

天下父母心

(1)最亲密的关系、生命延续、无法选择(父母给予我生命)

(2)父母给予子女最真挚、无私的爱(天下父母心)

四、巩固练习

小本练习P28(19)、(21)

五、教学后反思

 

第七周初二政治教学案姓名班级

课题:

与父母平等沟通----跨越代沟第课时

一、学习本课你应该

1、在学习了第四课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付出大量心血的基础上,正确看待与父母的代沟,用感激的心情和理智的态度对待父母。

2、学会从父母的角度看问题,学会平等的与父母沟通,掌握沟通的具体方法。

二、请你预习下列问题(▲当天预习第天上交)

1、什么是代沟?

(代沟的含义)

 

2、代沟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列举几条你与父母代沟的表现

 

4、代沟现象的产生正常吗?

5、解决代沟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6、你知道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吗?

(有创意,至少4个)

 

三、老师课堂重点讲解,难点突破

P52--53探究:

(1)学生按照要求填写探究1,体会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差异,进而了解代沟的表现其实就在我们与父母间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首要原因在于我们自己,我们要尝试从父母的角度、立场想问题。

(2)学生按照要求完成探究2,体会当我们与父母有了冲突时,我们的正确态度,从而进一步理解沟通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

四、巩固练习

小本练习P34

(1)--(8)

五、教学后反思:

 

初二政治教学案姓名班级

2010年10月21日星期四制作

课题:

与父母平等沟通-----克服逆反心理第课时

一、学习本课你应该:

1、了解逆反心理的含义、表现,知道逆反心理人人都有,只不过中学生表现的较为明显。

2、认识逆反心理的后果、危害,掌握克服逆反心理的方法与对策,积极主动的与父母沟通、交流,提高自己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请你预习下列问题(▲当天预习第天上交)

1、青少年在14岁左右的一个显著的心理特征是具有较强的。

这一倾向表现为、、、,

甚至以“敌对”态度对待学习与生活。

这种、的心理状态就是逆反心理。

2、逆反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但在我们中学生身上表现的。

3、对总是怀有逆反心理的人来说,努力培养,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同时提高素养,提高能力,做到

就能,从中解脱出来。

4、如果和父母长辈发生矛盾,首先看一看是不是自己的在作祟,并且尝试着去思考问题,这样就有可能走出与父母“对着干”的误区。

三、探究提高(注意新旧知识结合)

阅读两位网友的聊天记录,回答问题

【清风】好久不见,近来可好。

【无敌小子】马马虎虎,最近很烦,上课提不起精神,感到生活没意思。

【清风】哦,这很严重。

说出来,看我能否给你一点帮助

【无敌小子】最近,我剪了个新发型

【清风】漂亮吗?

【无敌小子】本人认为很好,很潮的。

可爸爸妈妈强烈反对,逼着我重新剪。

班主任也要求我必须重剪。

【清风】哦,你是怎么办的?

【无敌小子】我就是不重剪,他们管的太多了,跟不上时代,有点迂腐

【清风】结果呢?

【无敌小子】我爸爸很揍了我一顿,妈妈就在旁边哭,家里气氛很沉闷。

【清风】哦,问题大了,这样下去可不好

【无敌小子】说真的,也知道爸爸妈妈还有老师是为我好,可我就是转不过弯来,哎,我都烦死了。

我该怎么办?

【清风】这个问题我知道怎样处理,你可以

 

探究1(新旧联系系统强化)

由“发型事件”引发的矛盾与冲突,反映了【无敌小子】与父母之间已经出现了。

(1)这正常吗?

为什么?

(2)你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

【无敌小子】应该

探究2

【无敌小子】我就是不重剪,他们管的太多了,跟不上时代,有点迂腐

(1)从【无敌小子】的言语中,我们看出他在心理状态上已经出现了较强的倾向。

(2)有这种倾向的人往往有哪些表现?

▲(3)这种心理状态叫做,特点是、。

▲(4)分析聊天记录,【无敌小子】出现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是(注意多角度):

问题主要出在身上

▲(5)分析聊天记录,我们仅仅对父母有这种心理状态吗?

你认为,这种心理状态有哪些后果、危害?

(反过来就是好处)

 

探究3

▲请你和【清风】一起帮助解决【无敌小子】的问题(结合教材)

【无敌小子】可以:

(注意从自身入手)

四、感悟、升华

躁动的青春,叛逆的心理,我已遍体鳞伤;感激、理智、沟通、交流,我顿悟。

爸妈,我最亲的人,你们还愿意接纳一个曾经不懂事的孩子吗?

五、练一练P36(9)---(16)

六、教学后反思

初二政治教学案姓名班级

2010年10月25日星期一制作

课题:

与父母平等沟通-----有话好好说

一、学习本课你应该

正确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掌握一些处理与父母关系的具体方法,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见教材P60感悟:

母子对话

1、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请说说当时的感受

 

2、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自觉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很重要,一句话就是:

4、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请你对P60的母子对话重新改动

 

(2)你有何感受?

 

三、巩固练习

小本P37—38

四、教学后反思

 

初二政治教学案姓名班级

2010年11月8日星期一制作

课题:

换个眼光看老师---了解、理解我们的老师

一、学习本课你应该

1、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知道老师的工作是特殊的、艰辛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2、全面理解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在老师处理问题可能有偏差或误解时,记住“老师也是普通的人”。

3、培养尊师、敬师的情感。

二、请你预习下列问题(P63—70▲当天预习第天上交)

1、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传递人类文明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最直接、最集中的传递是在进行的。

2、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不仅仅是,更重要的是。

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他们的、等都会的影响学生。

3、为了上好课,教师要进行认真的思考、设计;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要担当学生的、,班级的、,

等多种角色。

教师工作是一种,更是一种富有

的劳动。

4、现代的师生关系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与的关系,他的内涵更加丰富。

处理好师生关系既是一个教师真正成熟与睿智的标志,也是一个。

5、老师也是普通人,老师也有、、

现在的老师几年以后,也可能只是你,把你的老师当、、

,当做一段。

6、你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三、探究提高(师生共进步)

铜山区杨屯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决定开展一次“与老师真情沟通”的主题活动。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你将从哪些方面策划好本次活动?

(写出提纲就可以)

 

2、假如,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让你讲讲你对老师的了解情况,你怎样讲?

 

3、在本次活动中,同学小罗说,我的成绩原来特别好,各科老师经常表扬我,为此,我十分骄傲,在同学面前感觉很有面子。

可是有一天,某老师来校后就生气的把我叫到办公室,原因很简单,我因故没有交练习册。

就因为这件事,老师把我狠狠的批评一顿,并让我喊家长。

从此我变了,成绩直线下降,我开始恨家长,恨老师-------。

我真的很苦恼。

(1)你如何理解老师的做法?

 

(2)小罗变的很快,能让人接受吗?

如果你是小罗,你当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正确做法?

 

4、通过本次活动,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是和老师“真情沟通”?

 

初二政治教学案姓名班级

2010年11月15日星期一制作

课题:

换个眼光看老师------尊敬我们的老师

一、学习本课你应该:

1、在理解老师工作的特点、知道老师的工作是一种特殊的、艰辛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使者,向他们表达敬意就是给予文明应有的尊严的基础上,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

2、学会用具体行动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二、请你预习下列问题(▲当天预习第天上交)

1、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向他们表达敬意就是

2、尊师重教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他不但是,也是

尊敬老师,就是

3、在新的教育观念中,教师和学生具有。

师生关系是一种、、的关系。

、、、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中,师生双方互相

、、、,构建起一种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

4、教师承载了国家、社会以及千千万万家庭太多的希望和责任,教师是知识的和,连接着人类文明的、、

和。

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为

的重任。

因此,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和老师。

三、探究提高(师生共进步)

评析下面几个片段,思考问题。

片段一:

学生小李与小周最近因为一点小事产生了矛盾,老师把双方叫到办公室,进行了批评教育。

小李认为老师态度不和蔼且偏袒小周。

从此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疲于应付,见到老师绕道走。

请你对小李的行为简单评析

 

片段二: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向他鞠躬致意。

片段三:

1985年,我国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95年又通过了教育法,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片段四:

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当许多著名人物簇拥在她的周围,向他祝贺、献花时,她却走下主席台,来到坐着轮椅的老年妇女面前,将鲜花献给她----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

在场的人无不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1、片段二、三、四共同说明了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3、根据你的体会,你觉得应怎样做,才是对老师的尊敬?

 

片段五:

学生甲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说什么,我们都要听。

学生乙说,现代的师生关系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他的内涵更加丰富。

请对此评析

 

初二政治教学案姓名班级

2010年11月17日制作

课题:

行为与后果----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一)

一、学习本课你应该

1、认识到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每一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行为,知道任何行为都一定会带来一定的结果。

2、理解、掌握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二、请预习下面的内容

1、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无论是,还是,都会做出一定的

2、有的行为是有意识的,有的是;有的行为是善良的,有的可能是;有的行为是合法的,有些行为则是。

3、在法律上,人的行为有和两种。

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

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其实质就在于。

4、行为都会产生,作为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不作为的行为也会产生。

有的行为会产生预期的后果,有的行为可能;有的行为会产生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后果,而有些行为则会;有的行为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而有的行为的后果则可能。

有些行为的结果会随着,而有些行为的后果则可能。

★5、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1)行为与结果具有性。

(2)有行为就一定有,某种结果一定是由

(3)有的行为会产生一个结果,有些行为则会,

甚至是结果。

(4)有的后果是由一个行为引起的,而有的后果则是由

6、不仅个人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后果,、的任何一个行为也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三、探究提高(师生共进步)

1、阅读P76海因茨救妻的故事,探究下列问题

(1)分析海因茨行为的后果

●偷药后果

●不偷药后果

(2)海因茨还可以怎么做?

其后果是什么?

 

2、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1)完成表格

行为可能的后果

抄袭作业

影响学习、休息;受到不良的诱惑

出现自闭症;结交坏朋友

帮同学打架

通过分析你完成的表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2010年10月23日,一大早村民王某到自家鱼塘给鱼喂料,到了鱼塘不禁大吃一惊,河面上白花花的鲢鱼飘成一片,全部死掉。

其他几家的鱼塘也都是这种情况。

大家这才想起,就在几天前,附近的一家化工厂曾经向河里排放了大量有毒废水,为此,村民曾经向当地的环保局反映,可环保局就是拖延,以致酿成今天的惨祸。

村民决定向环保局讨个说法。

●请用上述结论,谈谈你对环保局的看法。

 

●如果环保局依然对此持消极态度,村民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维权?

 

新-课-标-第-一-网

 

初二政治教学案姓名班级

2010年11月17日制作

课题:

行为与后果----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二)

一、学习本课你应该

1、认识到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每一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行为,知道任何行为都一定会带来一定的结果。

2、理解、掌握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二、背诵已经预习的内容(10分钟,其中★要求人人过关)

1、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无论是,还是,都会做出一定的

2、有的行为是有意识的,有的是;有的行为是善良的,有的可能是;有的行为是合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