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型企业库存外包的问题及对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164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小型企业库存外包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析中小型企业库存外包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析中小型企业库存外包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析中小型企业库存外包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析中小型企业库存外包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浅析中小型企业库存外包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浅析中小型企业库存外包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浅析中小型企业库存外包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浅析中小型企业库存外包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浅析中小型企业库存外包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中小型企业库存外包的问题及对策.docx

《浅析中小型企业库存外包的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小型企业库存外包的问题及对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中小型企业库存外包的问题及对策.docx

浅析中小型企业库存外包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中小型企业库存外包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为解决库存难题,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外包”这一管理模式。

库存业务外包是中小型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然而企业在实施库存业务外包时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

本文以中小企业为例,在分析其库存业务外包原因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库存业务外包带给中小型企业的风险及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库存;外包;风险

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库存业务外包已经成为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趋势,更是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战略。

目前,许多中小型企业把不属于核心领域的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企业。

这为中小型企业的库存问题寻找到了出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类企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在中小型企业库存外包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风险、问题,因此需要全面地对这些问题加以科学的分析并实施有效地监控和管理。

一、库存外包概述

(一)库存外包的含义

所谓库存外包,就是指企业为了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将本企业的库存业务这一“老大难”外包给专业公司来做,以此来减少投资,降低成本和风险,从而提升企业形象和提高企业的运作柔性的一种管理模式。

1990年prahalad和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创性地提出“外包”一词。

这是一种通过有效的整合,保留该企业最具竞争力的功能,利用本企业外部完善的专业化资源,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1]。

这样可以实现企业内部最具竞争力的资源和外部最优秀资源二者的有机结合,同时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企业选择库存外包的主要原因

节约经费是企业“外包”的最重要的原因,有64%的企业由于“经费问题”而实施外包。

除此之外,企业外包的重要理由还有“改善公司的业务重点”、“有机会利用世界一流公司的生产能力”和“为实施其他项目而腾出资源”,它们各占40%多。

这些动机,是通过不同形式的“外包”实现的。

我国的台湾宏基就是一典型的成功实施外包的案例。

他们进行了流程再造,流程再造后在台湾生产主板、外包装和监视器等关键零部件,其他部件则外包给销售市场地厂商生产,然后在销售市场地组装销售,来提供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

这种模式推出后,库存时间从100天降到5天,新产品提前上市一个月,产品也能更好、更迅速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2]。

这不仅加速了资金周转,还扩大了企业的市场份额,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三)库存外包的特征

1、实现了并行的作业模式

企业把不擅长的库存作业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这使得传统企业运作方式中时间和流程上处于先后关系的环节得到了改变。

使企业的各项活动在时间上实现了并行、同步的模式。

这种并行的作业模式提高了企业的反应速度,有利于企业更早的占领市场。

2、具有良好的应变性

多数的中小型企业实行库存外包后,大量的业务由其战略合作伙伴来完成,这就使得该企业在组织结构呈现扁平化,业务量也有了减缩。

这一方面有利于信息的畅通,另一方面便于企业的管理,提高了其应变性。

3、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

实行库存外包的企业以先进的信息网络为依托,这样通过信息的共享来及时的获得企业的内部需求信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源浪费。

借助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立起智能决策模式,不但降低了人工作难度及差错率,且有利于企业的高效运行。

4、专注于发展核心竞争力

库存外包可以使企业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库存外包是企业节省资源建立竞争力的有效的途径,其目的在于巩固和扩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建立自己的优势。

“外包”虽然对企业来说是规模减缩的过程,但通过“外包”企业可直接把原有的资源应用于发展核心竞争力上,有助于企业更大更强快速的发展。

(四)库存外包的合作方式

企业对库存外包合作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其对企业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的影响。

在现代化的社会大分工生产条件下,标准化生产的推广使得企业向外部整合资源不但成为可能,而且还成为竞争环境中所必须考虑的一种新的生产组织管理方法。

外包中的供应商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按照两者之间的合作深入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合作关系

这是合作双方之间最为紧密的合作类型。

关系的建立不是通过公平的契约来组织,而是依靠企业间长期的、半正式关系的复杂联合体,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比战略联盟的合作形式更近一步。

2、业务剥离

企业在寻找外包供应商时,也有可能是由原企业剥离出去的子公司提供。

为了提高竞争优势,增加差异化,大量的企业将“控制导向”、“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组织分解成独立的业务部门或公司,使其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的利润中心[3]。

3、战略联盟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单个厂商不可能在所有的业务领域中都具有世界一流的能力,采用战略联盟可以在保持各厂商独立性的同时,可有效组织复杂的商业交易。

在战略联盟中,两个或多个厂商同意在某项目中合作,共享信息或生产性资源,同时共担风险。

由于这种类型的合作没有严格的激励条款和处罚条款,因此合作双方的透明度是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4、合同关系

通常是指用户与供应商建立起单一的合同关系,在此基础上的供需关系是临时的、短期的合作,且竞争多与合作。

它可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两种。

简单型合同关系不会影响到企业的核心能力,更不需要企业的专用性资产投资。

复杂型合同关系是企业根据外包的动因,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而更为详细的制定外包合同,同时这也要求企业必须通过加大对供应商业绩的评估和监控。

二、日本中小型企业的库存外包战略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启示

(一)日本中小型企业外包战略的特点

首先,在外包方式的选择上,极少采用权益性投资(如合资、少数投资等)而更多地采用非权益性投资(如内部许可、合作R&D项目或签订R&D合同)表明不适宜利用权益性投资取得外部技术。

其次,中小企业重视与大公司之间的合作。

他们之间往往通过结成战略联盟或联合大企业,在外包的同时也成为大企业的外包伙伴,以此获得大公司的先进技术、营销能力、管理经验和其他资源。

日本中小企业更多采用keiretsu形式(即由某个大公司控制最大股份,与大公司密切联系)。

再次,日本经济中存在众多更有效率的专业小公司。

他们大多擅长制造、装配、库存或营销,其不俗的专业化水准为外包提供了可能[4]。

这些专业化公司能够提供更有效率的制造能力,或者积极为缺乏营销能力,促进了外包战略的实施。

(二)中国中小型企业外包战略的特点

中国中小企业数目众多,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工业产值的60%、利税的40%、就业人数的75%、销售收入的60%以及新增就业机会的80%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5]。

当前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以及竞争的加剧促使中小企业开始引进大企业的库存外包战略,他们已经意识到这种自给自足(即竞争不充分,市场效率低下、交易费用高昂,为了避免交易成本,形成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企业格局,“包袱”众多)的方式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并且也意识到了外包也是提高企业利润的源泉之一。

因为现在的外包是若干企业核心能力的整合,而不再完全依靠一家企业的力量来完成,这样,专业能力的贡献就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总之,企业将库存外包给专业库存公司,利于企业更好的识别、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

(三)与日本中小企业的库存外包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得到的启示

1、树立合作竞争的价值取向,积极推行外包合作

我国中小企业与传统日本中小企业面临的情况相似,地位较低,缺乏政策扶持,普遍面临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资源的短缺。

然而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有限的资源组建的却大多是小而全的全能型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难以与大企业形成互利的合作,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我国中小企业应积极转变观念,构建全新经营理念,破除“自给自足”的经营模式。

2、借鉴日本中小企业的后裔战略

后裔战略通俗地讲就是繁衍,是分别强化,将目前小而全的企业分化为更小的独立核算的企业,培养不同的核心能力,促进专业化发展和外包战略的实施,变企业依靠单个力量参与竞争为依靠整个供应链的整合优势参与竞争。

变企业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为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共赢关系,充分利用市场、利用外部资源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6]。

但同时中小企业也应认清库存外包并非“一包就灵”,具有一定的风险。

3、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

实施外包将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交由外部组织承担,以达到增强核心能力的目的。

同时,企业在选择外包对象时还应进一步分析竞争优势。

企业应基于对内部竞争的优势与劣势和外部的机会与威胁的深入分析,制定出正确的外包战略以强化自身竞争优势。

作外包决策时,还要考虑外包对象所需资产的专用性程度以降低交易费用。

4、积极寻求与大企业的合作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中小型企业应在充分利用外包战略来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积极寻求与大企业的战略合作,或形成战略联盟关系。

除此之外,我国中小企业外包战略的顺利实施还有赖于外部环境的完善。

而目前我国法律制度和信用制度尚不健全,商业信用较差,高效率的专业化公司较少,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中小企业外包战略的实施。

因此我国应抓紧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三、中小型企业选择库存外包所存在的风险

(一)受控风险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库存虽然属于从属性和支持性的功能,但决不等同于不重要,其潜在的风险就是可能会过度依附于外包商。

尤其是中小型零售企业。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相应的他们的业务量也相对较小,对外包商来说,甚至的可有可无吸引力不大,所以他们很难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外包商议价,更别提其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了,除非愿意额外支付。

(二)信息外泄风险和信任风险

将库存业务外包也意味着商业秘密在不同程度上被外包商分享,若是核心商业机密泄露会给企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如果这些中小型企业未建立信息风险防范机制,随着企业信息传递范围的扩大,那么企业的信息资源可能会被外包企业有意或无意地滥用或被泄露给竞争对手。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核心竞争力成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开展外包业务就会存在信息的泄露风险,因此企业不愿向外包企业提供详细的信息,使得外包企业不能更好的开展业务[7]。

另外企业担心在将库存业务外包后,随着第三方介入程度的深入,使得企业的某些控制权将逐渐削弱,企业对于第三方的介入和介入程度使得这种业务流程失控之忧成为限制双方企业建立客户关系以及进行深入合作的瓶颈。

(三)激励机制及人力资源风险

中小型企业通过实施库存外包,可以使企业在短期内获得成本优势,但从长期来看很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它也严重制约着中小型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库存外包往往通过裁减库存模块员工或将其连同整个部门外包出去的方式来解决人力资源过剩问题。

虽然这种做法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但相关业务的外包必然会触及企业内某些人员的既得利益,所以相关人员可能会消极地对待外包活动,极可能导致企业效率的低下。

(四)选择外包商存在的风险

由于我国当前提供外包服务的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水平较低且范围有限,第三方外包企业擅长的业务领域以及经营地域也千差万别,这使得企业在考虑将其库存业务外包时,很难选定一家合适的第三方外包服务商。

不少企业始终不断考虑选择新的供应商,这一方面造成较高的变更成本,另一方面也影响相互间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形成。

另外,目前许多外包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内容与模式比较单一,且服务市场较多受到地域的限制,具备全国性网络的服务商较少。

同时外包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尤其是中高级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服务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比较差。

四、风险防范的建议及对策

(一)分散风险,适应变化

企业的风险是固有的,可能由各种内外部因素引起。

同时,企业不是万能的,其控制和规避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

通过外包可以分散由政府、经济、市场、财务等因素产生的风险。

可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风险因分摊而大幅降低。

同时,将业务的精简,企业的组织结构逐渐让位于具有高度应变性的扁平式结构,企业对于信息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也加强。

企业可以变得更加具有柔性,更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例如施乐公司以“文件处理专家”而著称,其承接了许多公司的文件处理业务,使主包企业可以有效运用其有限的人力、财力资源于核心业务上,而不必浪费人力、财力在琐碎的缺乏有效方法的文件处理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8]。

目前,提供文件处理外包服务的施乐商业服务部(XBS)已成为施乐发展最快的部门。

施乐在为别人减轻负担,精于核心业务的同时,使自己也取得利润,获得增长,达到了双赢。

(二)培育、提高和保持企业的核心能力,增加信息活性

1、从管理观念方面来讲

实行外包的企业不仅要做到现有核心能力和承包企业核心能力的整合,更重要的是要巩固和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

企业如果忽视了本身核心能力的培育,那么实施外包只是培养潜在的竞争对手,而自己则失去未来的发展机会。

发展核心竞争力应考虑两个方面问题,即核心技术的发展和作为核心能力重要载体的人才培养与激励问题。

实行跨文化管理,外包涉及不同企业,甚至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常常面临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摩擦和冲突,在实施跨文化管理时应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调形成目标一致的团队文化。

利用并行工程技术系统地考虑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随时的协调、沟通,达到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一致。

其次,建立信任关系。

即通过充分的沟通与相互理解,消除习惯性防卫的行为,建立诚实互信的关系,加强各方的合作与协调。

再三,促进信息化和知识化,加强双向式学习。

2、从技术条件方面来讲

要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压缩中间环节,以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目的。

(三)构建全新的经营理念,完善绩效评估机制

1、树立顾客是经营中心的观念,主动分析市场需求,从用户立场出发,整合多个伙伴企业的资源,为用户提供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要。

2、树立“双赢”的企业合作观念,克服传统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竞争观念,建立务实的合作观念,和合作伙伴共同营造一种坦诚合作的“虚拟文化”,以求共同发展[9]。

3、树立“快速反应”竞争理念。

现代急剧变化的环境对企业运行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能否建立良好的需求信息网络和合作伙伴关系网以及高度柔性的生产机制等,以迅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10]。

4、建立双方合作的信任机制。

中小型企业与外包商建立双方合作的信任机制是促进企业良好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企业双方的合作中互相信任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所以,在外包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双方合作的信任机制,企业要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提高内部运作效率,以适应外包的需要,还要进行组织结构的重建,对于具有核心优势的环节,要充分授权,强化其地位,以不断突破,使之具有持续的优势,保持产业领先地位。

通过外包,主包企业和外包商形成利益共同体,协同发展,形成一种企业群体发展模式,企业在各有所长的分工之下,每个成员都在自己专精的领域不断有新的突破,经营效益都得到提高。

相信这种双方信任机制的建立一定会取得经济成效甚至能够“双赢”。

(四)要慎重选择外包商

外包商的业务水平,直接决定着外包活动的成败。

企业应广泛搜集信息,放开视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招标,使在外包业务领域擅长的公司能够进行投标。

并要仔细考察外包商的财务状况、技术实力、信誉、持续发展能力等,然后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选出一两家公司作为外包商。

在选好后,要和外包商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经常和外包商进行沟通,彼此建立起信任关系,结成一种稳固的、有弹性的关系。

关注所确定的外包范围,并准备一份请求计划书发送给有潜在可能的外包供应商。

并要定期的对外包供应商的工作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与考核,以此来确保对服务质量的有效监控和管理。

我们的企业为什么做不大?

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老是单打独斗呢?

仔细考虑之后,我们不难发现:

我们的企业都是在短链条上运行,更多的业务环节都是靠企业自营来完成的。

比较起来,国际的大企业发展生态圈比我们有条理、比我们规范,他们大部分都在长链条上运行,他们更注重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库存外包势在必行。

对于一个企业的物流经理来说,考虑本企业的库存业务是自己做还是交给第三方企业来完成,首先要判断库存对于企业成功的关键程度与企业管理的能力,并对公司内部成本和流程进行完全了解以便对外包的潜在好处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王晓立.企业业务外包的发展及合作方式研究[J].内蒙国科技与经济,2008,

(1).

[2]商娟.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优势与风险[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4).

[3]沈建男,顾春燕.基于企业库存业务外包现状的利益与风险分析[J].物流科技,2009,(6)

[4]吴清一.现代物流概论[M].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5]周竹梅.日美中小企业外包战略比较及启示[J].环球经贸,2008,

(1).

[6]邹超.大型零售企业的库存管理决策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08,

(1)

[7]魏际刚,缪立新,施祖麟.基于业务外包的第三方物流研究[J].数量经术经济研究2002,(4).

[8]李布.“外包”企业经营新模式[J].经济纵横,2010,(3).

[9]刘联辉,王坚强.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及其防范[J].物流科技,2009,(6)

[10]赵往道.中小企业外包物流绩效评估的路径分析[M].西南交大,2008.

 

OntheissueofoutsourcingforsmallandmediumbusinessinventoriesandCountermeasures

WANGLi-hua

Abstract:

Tosolvetheinventoryproblem,moreandmorecompaniesarechoosing"outsourcing"themanagement.Inventoryoutsourcing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toreducecostsandimprovethecorecompetitivenessofimportantmeasures,however,outsourcingcompaniesintheimplementationoftheinventoryalsobyavarietyoffactors.Inthispaper,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forexample,inanalyzingthereasonsforoutsourcingitsinventorybasedontheanalysisfocusedon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tobringinventoryoutsourcingrisksand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inventory;outsourcing;ris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