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6448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docx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打印方便版

经济学说史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A、消费不足B、有效需求不足C、生产过剩D、储蓄过多

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

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B、《赋税论》

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

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

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

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

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

A、重金主义B、重工主义C、重农主义D、重币主义

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

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凡勃仑B、富兰克林C、亨利乔治D、克拉克

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

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马歇尔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

A、李嘉图B、威斯特C、安德森D、华莱士

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B、詹姆斯穆勒C、萨伊D、西尼尔

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

A、19世纪初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期D、20世纪初期

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

A、物品的客观效用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

C、物品的生产费用D、物品的主管效用

12、亚里斯多德认为()

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

A、供给最重要B、需求最重要

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

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

A、约翰洛克B、大卫休谟

C、威廉配第D、托马斯格莱辛

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

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

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

16、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并是利润一部分的经济学家是()

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

C、约瑟夫马西D、约翰洛克

17、以下学者中最早提出货币数量论观点的是()

A、大卫休谟B、范德林特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

18、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主要是()

A、历史演绎法B、抽象演绎法

C、经验归纳法D、历史归纳法

19、奥地利学派认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取决于()

A、生产资料的边际效用B、生产资料内含的劳动量

C、用它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边际效用

D、用它生产出的人和产品的边际效用

20、李嘉图经济理论和哲学基础是()

A、休谟的人性论B、边沁的功利主义C、笛卡尔的方法论D、培根的唯物主义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斯密教条”?

它错在哪里?

2、马尔萨斯和西斯蒙第都提出了经济危机理论,他们的立场有何不同?

3、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在政策主张上有何异同?

4、“萨伊定律”的内容要点什么?

三、论述题

1、李嘉图在阐述国际贸易理论时曾说:

“如果两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制帽时只强1/5或20%,而制鞋时则强1/3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对于双方都有利么?

”他又说:

“由此看来,一个在技术和机器方面占有极大优势因而能够用远少于邻国的劳动来制造商品的国家,即使土地较为肥沃,种植谷物所需的劳动也比输出国更少,也仍然可以输出这些商品以输入本国消费所需的一部分谷物。

”请谈谈你对这两段话的理解,它们说明了什么原理?

其历史贡献和缺陷与局限性是什么?

2、试述马歇尔价格论中需求决定和变动趋势理论的要点,并指出在上述理论中马歇尔在哪些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其他经济学家的有关理论和见解。

参考答案

一、1-5ACDBC6-10DCCCB11-15DBADC16-20CBDCB

二、(答案要点)

1、“斯密教条”,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马克思称之为“斯密教条”。

该教条错误在于丢掉了社会总产品和总价值中的生产资料(不变资本)部分。

2、马尔萨斯认为市场有效需求充足,产品就能顺利实现,否则就会发生生产的普遍过剩,出现经济危机。

要避免经济危机、发展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保证和扩大非生产消费阶级的利益。

西斯蒙第是消费不足的经济危机理论,生产扩大,绝对消费需要也随之扩大,所以从这方面讲,不能说有生产过剩。

现实消费需求不足,主要是源于收入不足;收入不足是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必然结果;市场与生产不适应时,就会发生消费不足的经济危机,形成社会的灾难。

3、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共同特点都是混淆了货币与财富,以货币积累为目的。

区别在于:

早期重商主义主要是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是贸易差额论。

马克思称前者为“货币主义”。

后者为“真正的重商主义”。

后者反映成熟的商业资本的经济思想。

三、(答案要点)

1、反映了比较优势原理。

贡献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

这是其科学因素。

这样就为把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找到了一个科学的出发点。

(2)李嘉图说明了比较优势或比较成本的差异,实质上是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应该给予肯定。

(3)该理论既反映了当时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经济状况、地位,也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它既为当时英国扩大资本积累服务,也为各国贸易在指导思想上提供了可信的依据。

所以,该理论成为以后许多年,直到今天一直具有影响的国际贸易和分工的指导原则。

李嘉图比较成本原理的缺点和错误。

A.该原理是一种纯粹的抽象推理,它丢掉了经济关系中的历史和现实因素,把英国为支配国、其它国家为被支配国的分工贸易格局加以合理的肯定,似乎这是最理想的分工。

这是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立场来看问题的。

不能把它过分抽象化。

B.该理论的不彻底性使之未能解释和说明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问题。

C.尽管李嘉图区分了自然优势和人为优势,但往往把它们看作不变的和超历史的。

这样就把比较优势永恒化而不能说明比较优势原理在运用中的具体变化。

2、马歇尔认为,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效用量的大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着人的需求变动规律。

马歇尔知道边际效用这种购买者主观愿望和估计的表现,是无法直接衡量的,因此,他求助于满足欲望所支付的货币量来间接衡量。

这就必须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即不考虑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于是,他就以需求价格代替了需求,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变成了“边际需求价格递减规律”。

马歇尔认为需求的一般规律是:

“需要的数量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大,并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减少”。

需求弹性分三种情况,当商品价格下跌(上升)1%时,需求量上升(下跌)大于1%,叫需求弹性大;当价格下跌(上升)1%,需求量增加(减少)小于1%时,叫需求弹性小(不足);当价格下跌(上升)1%时,其需求量也上升(下跌)1%时,叫需求弹性为1。

古尔诺曾考虑过商品价格的变动对总收益的影响问题,但他没有关于需求价格弹性的完整概念,也没有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杜普伊在分析公用事业的效用时,认为存在着高于使用者所支付费用的效用,他称之为“保留给消费者的效用”,其含义与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相同。

马歇尔这一概念和思想,演变成为当代福利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

所以,西方一些经济学史的著作家非常强调马歇尔对经济学的贡献。

经济学说史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凯里阶级利益调和论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是()

A、生产论B、价值论C、生产费用论D、分配论

2、德国新历史学派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李斯特B、罗雪尔C、施莫勒D、韦伯

3、克拉克提出的经济学三分法,认为经济学应分为()

A纯粹经济学、静态经济学、动态经济学B、一般经济学、静态经济学、动态经济学

C、生产经济学、分配经济学、消费经济学D、生产经济学、分配经济学、交换经济学

4、马歇尔的代表作是()

A、《经济学原理》B、《政治经济学理论》

C、《工业与贸易》D、《财富的分配》

5、李嘉图的地租理论()

A、只包括级差地租1B、只包括级差地租2

C、只包括级差地租1和只包括级差地租2D、包括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6、坎梯隆的主要著作是()

A、《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B、《古物论》

C、《经济表》D、《商业性质概论》

7、《蜜蜂的寓言》的作者是()

A、大卫休谟B、亚当斯密C、让博丹D、孟德维尔

8、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的高低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量的经济学家是()

A、威廉配第B、约瑟夫马西C、达德利诺思D、大卫休谟

9、萨伊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是对别人经济思想的一种通俗化。

因此可以说,萨伊这本书的基本理论来自于()

A、魁奈B、李嘉图C、斯密D、西斯蒙第

10、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柯尔培尔是()

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B、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C、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11、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最初是为了反对()

A、马克思B、李嘉图C、葛德文D、西斯蒙第

12、下列经济学家中,以时间因素去说明分配问题的是()

A、维克塞尔B、克拉克C、威克斯蒂德D、庞巴维克

13、马尔萨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

A、有效需求不足、B人们收入不足C、商品生产过多D、资本积累过度

14、西斯蒙第后期经济思想批判的对象主要是针对()

A、李嘉图的理论体系B、斯密的理论体系

C、萨伊的理论体系D、马尔萨斯的理论体系

15、托马斯阿奎纳的经济思想代表了()

A、农学家的经济思想B、封建行会的经济思想

C、宗教一段的经济思想D、经院学派的经济思想

16、19世纪70年代,提出一般均衡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杰文斯B、瓦尔拉斯C、门格尔D、维克塞尔

17、奥地利学派代表性的分配论是()

A、时差利息论B、边际生产力论C、生产三要素论D、节欲论

18、经济学说史上在文献中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著作是()

A、《政治经济学批判》B、《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或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19、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是()

A、历史归纳法B、抽象演绎法C、逻辑推理法D、数学推断法

20、被马克思评价为“重商主义的福音节”的著作是()

A、《关于英国公共福利的谈话》B、《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C、《论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

D、《对近来我国各界同胞的一些抱怨的简单考察》

二、简答题

1、简要说明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经济学说的主要特点。

2、魁奈《经济表》的主要理论贡献是什么?

3、“戈森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李斯特经济政策的主要核心是什么?

其实质和目的又是什么?

三、论述题

1、试述亚当斯密关于分工的优越性、缺点即分工产生原因的基本观点。

2、试评述马歇尔的利息理论。

参考答案

一、1-5BCBAC6-10DDCCD11-15CDAAD

16-20BACBC

二、(答案要点)

1、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活动学说的特点:

他的经济学说的总特点是调和论与折中主义。

他总结了19世纪上半期各种经济学说,加以综合,形成一个体系。

其内容不仅有古典经济学的成分,也有其它经济学派的观点。

他既坚持私有制和自由竞争,也注意到工人的要求。

他的经济学说标志着资产阶级经济学一个旧阶段的完成,因而在经济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经济表”的贡献。

魁奈的“经济表”是经济思想史上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分析的首次尝试。

其有价值的创见表现在:

A“经济表”把分析的出发点确定为农业部门本年内的总收成(总产品),从本年收获的分配开始循环,表明他分析再生产的基础是正确的。

B他把资本的全部生产过程,表现为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仅仅表现为再生产过程的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

把货币流通从属于资本流通,并作为资本流通的一个要素。

C把各阶级收入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消费和最终消费的关系,都包括在再生产过程中。

D把资本和收入间的流通包括在资本流通中。

把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间的流通表现为下年再生产的要素。

3、戈森提出了两条基本规律。

其一,是“享乐递减规律”(“效用递减规律”):

人的某种欲望会随其不断被满足而递减。

其二,“边际效用相等规律”:

为使享乐达到最大化,每个人可在各种享乐间自由选择。

但当他的时间不足以使其享乐完全达到饱和时,他一定会首先满足各种享乐的一部分,使得在他中止享乐时,每一单位享乐量是相等的。

这实际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

4、李斯特经济政策的主要核心是保护关税,他的保护关税政策并非一般反对自由贸易,实行闭关自守.他是把保护关税作为制度作出限制和约束。

三、(答案要点)

1、分工和交换学说是斯密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A、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是分工的优越性所在。

他认为,分工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原因在于:

(a)分工使劳动的技巧增进、促进了操作的专业化、简单化,使工人能很快掌握和提高技术,提高劳动熟练程度。

(b)分工专业化可节省工种、工序转换的时间。

(c)分工使操作简化,为那些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提高效率的工具与机械的发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B、分工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他认为这是分工的缺点。

这种思想直接来源于弗格森。

斯密认为,分工使工人常年累月从事单调死板的活动,损坏了工人全面的活动能力和智力的发展。

这既造成不平等,也对人的健康不利。

C、分工产生的原因。

分工是从人的交换本性产生的。

他认为,人类的利己心产生交换倾向,而交换倾向导致分工。

这是“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

斯密否认分工是由人们头脑中发明出来的。

这具有一定的客观意义。

但他把分工归因于人类本性的交换倾向,这是错误的,也是颠倒因果的。

历史上,分工先于交换;理论上,分工导致占有制的变化,然后才可能谈到交换。

2、马歇尔把利息分为纯利息和毛利息两种。

毛利息中既包括纯利息,又包含风险保险金和管理报酬。

而作为资本的报酬的利息则是纯利息。

马歇尔利息论的错误主要在于:

(1)它完全脱离了劳动和生产的作用来谈利息,这种观点还不如某些早期古典经济学家的见解来得正确。

(2)它只是被强调为心理因素的补偿和报酬。

这显然是片面性的。

(3)这种观点掩盖了利息的真正起源。

经济学说史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方学者中,首次提出“经济”一词的是()

A.色诺芬B.柏拉图C.孟克列饮D.斯密

2.集中反映阿奎那经济思想的代表作是()

A.《经济论》B.《农业论》C.《神学大全》D.《萨利克法典》

3.古典派国家经济职能和财政理论的奠基人是()

A.配第B.斯密C.杜尔哥D.李嘉图

4.第一个比较系统、比较有体系地阐述货币数量论的西方学者是()

A.范德林特B.洛克C.休谟D.李嘉图

5.马克思认为“建立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整个价系的第一个不列颠人”是()

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詹姆斯·斯图亚特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6.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最先按经济标志对资本主义社会划分阶级的是()

A.坎梯隆B.魁奈C.杜尔哥D.李嘉图

7.《道德情操论》的作者是()

A.休谟B.斯密C.李嘉图D.马尔萨斯

8.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区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经济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配第C.魁奈D.斯密

9.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包括()

A.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B.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ⅠC.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ⅡD.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10.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应当是研究财富的()

A.生产、交换和分配B.生产、分配和消费C.生产和分配D.生产和交换

11.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是一种()

A.由供给不足引发的经济危机理论B.由消费不足引发的经济危机理论C.由信用破坏引发的经济危机理论D.由农业衰败引发的经济危机理论

12.19世纪50年代以前主张劳动价值理论的经济学家包括()

A.斯密、李嘉图、萨伊、西斯蒙第B.配第、斯密、巴师夏、西尼尔C.配第、斯密、李嘉图、西斯蒙第D.魁奈、斯密、李嘉图、巴师夏

13.提出“经济和谐论”的是()

A.18世纪50年代的斯密B.19世纪30年代的西尼尔C.19世纪50年代的斯图亚特·穆勒D.19世纪50年代的巴师夏

14.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的研究方法是()

A.抽象演绎法B.历史归纳法C.经济实证法D.历史起源法

15.“时间就是金钱”这句名言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

A.本杰明·富兰克林B.亚历山大·汉密尔顿C.亨利·凯里D.亨利·乔治

16.下列哪位经济学家是美国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

()A.施莫勒B.克拉克C.汉密尔顿D.凡勃仑

17.奥地利学派认为,价值产生的两个必备条件是()A.有用性和可转移性B.稀缺性和可转移性C.有用性和稀缺性D.稀缺性和可交换性

18.数理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以下哪三位经济学家?

()A.门格尔、维塞尔、庞巴维克B.罗雪尔、克尼斯、希尔德布兰德C.杰文斯、瓦尔拉斯、帕累托D.维克塞尔、威克斯蒂德、克拉克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理论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

A.富兰克林B.凯里C.凡勃仑D.克拉克

20.马歇尔的经济理论体系的特点之一是赞成()

A.国家社会主义B.渐进的社会改良主义C.科学社会主义D.空想社会主义

二、简答题

1.法国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简述斯密的分工学说。

3.简述帕累托对边际效用学派发展的贡献。

三、论述题

试对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作评价。

参考答案

一、1-5ACACC6-10ABDDB11-15BCDCA

16-20DCCDB

二、(答案要点)

1、封建性外观;关于自然秩序的思想;重视农业的观点。

2、分工和交换学说是斯密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A、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是分工的优越性所在。

他认为,分工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原因在于:

(a)分工使劳动的技巧增进、促进了操作的专业化、简单化,使工人能很快掌握和提高技术,提高劳动熟练程度。

(b)分工专业化可节省工种、工序转换的时间。

(c)分工使操作简化,为那些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提高效率的工具与机械的发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B、分工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他认为这是分工的缺点。

这种思想直接来源于弗格森。

斯密认为,分工使工人常年累月从事单调死板的活动,损坏了工人全面的活动能力和智力的发展。

这既造成不平等,也对人的健康不利。

C、分工产生的原因。

分工是从人的交换本性产生的。

他认为,人类的利己心产生交换倾向,而交换倾向导致分工。

这是“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

斯密否认分工是由人们头脑中发明出来的。

这具有一定的客观意义。

但他把分工归因于人类本性的交换倾向,这是错误的,也是颠倒因果的。

历史上,分工先于交换;理论上,分工导致占有制的变化,然后才可能谈到交换。

3、帕累托对边际效用学派发展的贡献。

首先,这主要表现为:

(1)由对基数效用论表示怀疑而提出了序数效用论,并以无差异曲线作为分析工具。

(2)发展了瓦尔拉斯的一种均衡概念,提出“最适度”原理,为新福利经济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支点。

三、(答案要点)

1、马歇尔均衡价格论的分析,同时分析了供给和需求双方变动对于价格的影响和作用,并且对于不同时期长度对价格的影响,以及商品生产处于报酬递减、报酬递减和报酬不变的场合对价格的影响,分别加以论述,确有独到之处。

其价格理论显然超过了约翰.穆勒、杰文斯和奥地利学派而更接近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

正因为如此,他的价格理论才成为当代微观经济理论的主要基础。

但他混淆价格与价值是错误的。

此外,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是边际效用论、供求论、生产费用论、忍欲论、等待论等各种理论的混和,而没有注意那些理论本身的缺陷。

这也是不适当的。

供求论是马歇尔价格论的基础。

但供求论恰恰不能说明均衡条件下价值是如何决定的,因此马歇尔的价格论也就不能真正从本质上说明价值和价格问题。

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作为需求规律的基础也不对。

需求的首要条件是国民收入总量大小及其在社会各阶级间的分配和再分配。

其次,才能在既定的购买力条件下谈到需求的规律。

马歇尔的生产成本分析则完全是主观唯心的,完全丢掉了生产过程中的真正经济关系。

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说到底,无非是从市场经济的直接现象上说明价格问题。

他也想由此证明: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是最好的经济制度和秩序。

经济学说史试题四

一、填空题

1、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最后战胜了()。

2、商品供求的变化会引起其()的变化,而()又会影响到()的分配。

3、亚里斯多德真正的经济观点主要发表在他的《政治论》和《伦理学》两本书中。

他认为()和()不同。

()是对家庭和国家有用的东西。

4、所谓中世纪西欧的经济思想,主要是指(),特别是13世纪前后经()的经济思想,特征是()。

5、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发难者,属于()。

他颂扬(),反对()。

6、守财奴的观点是()。

7、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曾经划分了()和(),法国从()开始,至()结束,按照马克思的划分,古典学派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

8、孟德维尔的新书名是()。

二、简答题

1、简述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性质和内容?

2、配弟地租的主要内容?

3、简述斯图亚特关于劳动二重性的天才设想?

4、魁奈《经济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说明斯密的价值理论观点?

6、斯密经济自由主义的观点?

7、李嘉图利润学说的主要内容?

8、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主要内容?

9、西尼尔价值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0、穆勒的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

11、萨伊的定律的含义是什么?

12、李斯特关于国民生产力理论是怎样的?

13、新历史学派最突出的政法特征和政策特征是什么?

14、什么叫边际革命?

15、瓦尔拉斯的边际效用分析的主要内容?

16、怎样理解马歇尔所说的供给决定及变动驱势?

三、论述题

1、论述配弟自然价格论及涉及劳动价值论盟芽对古典经济学的贡献?

2、论述李嘉图的工资学说?

参考答案

一、1、雅典2、价格、价格变动、社会劳动3、经济、货殖、财富4、西欧封建社会盛期、院学派、崇拜权威5、、温和派、农业、商业6、重商主义7、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布阿吉尔贝尔、西斯蒙第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