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的奖杯》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27009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蜗牛的奖杯》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蜗牛的奖杯》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蜗牛的奖杯》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蜗牛的奖杯》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蜗牛的奖杯》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蜗牛的奖杯》教学设计.docx

《《蜗牛的奖杯》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蜗牛的奖杯》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蜗牛的奖杯》教学设计.docx

《蜗牛的奖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

  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赶海”是什么意思?

(人们赶在大海退潮时,在海边捡拾

  一些海鱼、海虾之类的东西。

  2、课文讲了谁在什么时候去赶海?

(“我”童年时,跟舅舅去

  赶海。

  3、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我”那次赶海的情景的?

(第2至

  5自然段。

  (复习的几个问题,很有层次。

说明对教材的理解很清楚。

  二、讲读第2至5自然段。

  过渡:

  “我”童年赶海时,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

在赶海的过程

  中,“我”的心情怎样呢?

我们来细细地阅读课文。

  1、讲读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这一自然段讲了哪几个意思?

(2)交流。

  ①舅舅带我去赶海。

指导朗读。

你已经读懂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真不错。

这句中有个字用得特别好,注意了吗?

我为什么“闹”?

会怎样“闹”?

(这个“闹”字,抓得好。

  “闹”,既说明是再三的`要求,又体现儿童的特点。

  ②到了海边,”我”看到海水“哗哗”往下退,浪花不时回过头来。

  你想亲眼看一看这样的情景吗?

(点击出示浪花画面)看到这样的情景,耳听着浪涛拍岸的声音,你想说些什么?

作者看到这样的大海,他又是怎么写的?

(点击出示文字)指名读。

  ③我兴奋极了,追赶浪花。

指导朗读,读出“兴奋极了”。

  (3)小结。

  这一自然段讲舅舅带“我”去赶海。

一到海边,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很动人的情景,“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浪花。

板书:

追赶浪花。

  (这一段话,要求学生细细阅读,感悟三个意思,引导是到位的。

  2、讲读第3自然段。

  过渡:

  “我”和舅舅一起来到海边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生读),有的——(生读),有的——(生读)……我也立刻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我做了些什么?

(1)自由读,思考以上问题。

  

(2)结合交流,指导朗读。

①“我”抓螃蟹。

  (板书:

抓蟹)指导朗读。

螃蟹好捉吗?

你怎么知道不好捉?

你读读看?

(生读)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摸呀摸呀”读得很慢,很小心。

捉到小螃蟹真是一件开心事,老师教你一个好办法,笑着读这个“嘿”字,会读得很好。

你试试?

②“我”捉大虾。

  (板书:

捉虾)

  “我”又是怎么捉大虾的?

读一读,用小括号括出有关句子。

  指名读。

指导读:

你读得真好尤其是

  1、2两句。

  (点击出示文字:

  “咦……逗我呢”)刚才老师看到了他的表情,觉得是种享受。

我们请他转过身读,大家注意看他脸上有什么变化。

  (生答后,点击“咦”和“哦”变红色。

)读得这么好,老师要奖励你们亲眼看看这只大虾。

  (点击出示大虾画面)这只大虾怎么样?

怪不得作者说它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呢但它再神气,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瞧,(引读)我轻轻——(生读),只——(生读),这武将就——(生读),再也——(生读)啦读到这里,同学们的心里和手里一定也已经痒痒的了,让我们伸出手来,一边读,一边摸一摸这只大虾。

  (点击画面出现文字)齐读。

  ③小伙伴捉螃蟹。

  过渡:

  “我”抓到了螃蟹,捉住了大虾,心里美滋滋的。

小伙伴们在干什么呢?

他们也像“我”一样觉得有趣吗?

结合回答,点击出示螃蟹画面及句子:

  “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指导朗读。

看看这只大螃蟹,它可不好惹,正想着办法四处逃窜

  呢谁来读?

(指名读)所以,小伙伴只努努嘴儿,可不能惊动了它。

  (3)小结。

  同学们,“赶海”是多么有趣呀(板书:

趣)

  “我”摸到了小螃

  蟹;小伙伴虽被螃蟹夹住了手,但还是很开心;

  “我”还亲手俘虏了一只大虾呢

  (讲读“我”赶海的情境,先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描写“我”的句子,接着理解描写伙伴的内容,最后小结时又根据作者思路进行叙述。

  这样的安排是好的。

  3、讲读第

  4、5自然段。

  

(1)细读第4自然段,展开想象,重点理解“满载而归”。

  过渡: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

太阳偏西了,我们不得不回家了。

  瞧,每个人的背篓里都沉甸甸的,你知道里面会有些什么吗?

(自由发言)这可都是他们的“战利品”啊所以书上用了一个很好的词,叫“满载而归”。

  (板书:

满载而归)

  

(2)细读第5自然段。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想一想作者是怎么表达感情的。

  背着沉甸甸的背篓,“我”的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迎着腥咸的海风,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最爱唱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

  (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

  (这样的设计,能课堂教学达到一定的高潮。

  三、讲读第1自然段这首歌多美啊现在,每当我听到这首歌,便会想起童年时赶海的那件往事。

  四、总结全文今天,我们跟着童年时代的作者一起到海边赶了海,感受了浓浓的赶海乐趣。

如今,每当我唱起《大海啊,故乡》这首歌,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赶海时“抓蟹”、“捉虾”的情景,真是趣味无穷。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

并练习表情朗读,也可配上动作读,进行表演。

  附板书:

  25、赶海赶到海边趣抓蟹捉虾满载而归

  【《蜗牛的奖杯》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