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7019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docx

售电公司盈利模式探讨

新电改方案出台两个多月来,全国不少地方开始注册成立售电公司。

但是售电公司具体的盈利模式还未明确,下面小编为您整理了德州的售电公司运营模式,希望能给国内的售电公司带来启发。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在山东、黑龙江、深圳和江苏等地已经成立了16家售电公司。

业内认为,未来将有更多的售电公司成立,来争抢售电市场这块肥肉。

据统计,若售电侧有10%的收益,则可贡献超过千亿元的利润蛋糕;若有20%的利润,则可贡献2200亿元左右的利润。

但是,第一张售电牌照将花落谁家目前尚不确定。

业内人士认为,售电牌照会以试点的方式发放,由于电力市场的特殊性,不会一下子放开这个市场,第一张售电牌照可能出现在拥有国资背景的发电集团。

各地涌现16家售电公司

新电改方案提到,将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售电业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成立售电主体。

就在新电改方案下发后不久,3月24日,深圳第一家民营售电公司--深电能就注册成立,这在当时引起市场轩然大波。

民资想要进入售电市场的愿望可见一斑。

随后,深圳市深能源售电有限公司、深圳茂源电力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民营售电公司正式开业运行。

5月21日,国家能源局山东能源监管办确认,山东省国能山东售电有限公司、山东龙飞售电有限公司日前通过工商行政部门的名称注册许可,获准成立。

另外,根据山东省工商局登记办理业务查询系统显示,“山东神华售电有限公司”、“山东省黄金售电有限公司”、“山东鲁核售电有限公司”、“山东富能售电有限公司”四家企业正在提出注册申请,还在走程序。

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表示,售电企业的注册成立,是山东作为能源大省对电改积极回应的标志。

中央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意见下发后,各方面高度关注。

同时,黑龙江也成立了四家售电公司,还有一家黑龙江龙能售电股份有限公司仍在注册中。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神华集团董事长张玉卓公开表示,神华将探索成立电力销售公司,主要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包括新能源在内的电力产品和碳配额。

这是首家表态将参与售电业务的央企。

截至目前,五大电力集团尚未对外公布相关信息。

据《证券日报》记者粗略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成立16家售电公司。

此外,各地还有一些售电公司尚在筹备中。

但需要各方注意的是,第一张售电牌照将花落谁家目前尚不确定,如春笋般涌现出如此多的售电公司,未来能否拿到售电牌照的不确定因素也很多。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现在注册售电公司比较容易,民企的积极性也很高。

售电公司注册时间的先后关系不大,什么时候开始放开售电业务才是最重要,要等相关的配套出来以后才能有所作为。

由于电力市场的的特殊性,这些售电公司要做好准备,毕竟不是普通的商品,售电能力很重要,尤其以前是从事其它与电力没有关系,没有任何经验的公司。

售电商盈利空间在哪里

模式一:

德州ERCOT电力市场被认为是北美最为活跃的电力市场,在六大输配电服务区内有数百个大大小小的售电商,ERCOT所覆盖的德州85%的负荷都有自由选择供电商的权利。

在一个发电侧和售电侧市场都较为成熟的电力市场里,数百个售电商的商业模式为何?

它们如何赚钱?

盈利基础:

赚差价

德州电力工业改革始于1995年的SB373法案,随后几年通过对原有垄断型电力企业拆分、持续的市场设计和改进,在2002年1月1日,德州ERCOT市场内全面开放自由竞争,如今已经形成发电、输配、售电完全分离的格局,ERCOT在1996年成为美国第一个ISO,既是现货市场运营者、系统调度者、输电网运营者,也是售电的控制中心(ControlCenter)。

电力市场的主要监管者为德州公用事业委员会(PublicUtilityCommissionofTexas,简称PUC),负责市场规则制定、参与者准入、输配费率核定、市场行为监管等。

售电商展开售电业务之前需要经过PUC认证许可。

进入市场的售电商,很多会根据自己的负荷量、服务类型与发电商签订长期合同,并且与其他的发电商、市场商人一样参与ERCOT运行下的现货市场,购买所需电量。

输配电商不允许拥有售电公司,输配费率由PUC严格监管,售电商在当地使用相应的输配服务,需要与当地输配电公司签订服务合同,按照公开的输配费率按电量向输配公司支付费用。

输配公司负责读表计量,用电量数据一方面上传控制中心——ERCOT,一方面发送给售电公司,售电公司以此作为收取电费的依据。

发电商和输配电商都不直接面向用户,售电商直接接触用户,代表用户买电、收取电费。

售电商可以根据自己的成本设计自己的电力“产品”,自行设定费率、自行收取电费——PUC不会管制售电商的费率。

根据PUC的要求,所有售电商都要把自己的居民用电产品和细则公布出来,PUC会把这些公布在政府网站PowerToChoose上,以供用户选择,用户可以在网站上进行对比,选择合适的套餐和供电商。

售电商一方面通过包括中长期合同在内的场外合同、批发侧市场买电,另一方面直接面向用户售电。

所以,在这里就不难看出,售电商“最基本”的盈利方式为赚差价——

盈利=收取的电费—成本

如果仅仅看售电盈利,营收是售电电量×售价,根据售电商设计的电力产品种类不同而不同;成本则为浮动成本(电量×浮动电价、营销成本等),加上固定成本——公司行政成本、IT系统成本等。

想要盈利最大化,售电商要做的就是最大化收入或最小化成本。

赚差价最根本的是负荷预测

在有竞争的情况下,获得收入、控制成本对于售电商而言,最根本的就是负荷预测。

负荷预测越精准,售电商越有把握。

一方面,在批发市场买电会有把握要买多少电——无论是用来满足自己服务范围内的负荷需求,还是通过金融合同买卖在实时市场赚钱;另一方面,卖电也会心里有底,该设计怎样的产品、套餐、服务费去赢取用户、获得收入。

每个售电商都会有模型做未来负荷预测,不同的模型算的结果可能有很大差别,有时候会与实际负荷相差超过10%以上。

负荷预测包括对全系统的负荷预测与对单独客户的负荷预测。

举个例子:

ERCOT市场内某一天负荷峰值预测为45GW,10%的预测误差就是4.5GW,而ERCOT实时市场平均价格最低可以有负200美元/兆瓦时,今年最高时又会达到9000美元/兆瓦时。

由于这10%的预测误差,一个供电峰值100兆瓦的售电商可能对批发市场价格误判,没有在可能的电价高峰做出合适的对冲决定,结果全部从现货市场买入,峰值小时电量100兆瓦时乘以这个最高电价9000美元/兆瓦时,那10%的预测误差就意味着近百万美金的支出。

购电成本过高,盈利就会大幅缩水。

由此,售电商要保证“售电业务”盈利,最重要的是做好负荷预测。

如何获得准确的负荷预测?

了解客户、完整数据、计算模型,都非常重要。

大的售电商会有自己的数据系统、工程师团队,专门进行负荷预测。

ERCOT每天都会公布负荷预测数据,售电商也可以用作参考。

美国还有很多第三方供应商提供此类数据服务,售电商可以直接买来用。

另外,有些时候电价高峰时期与用电高峰时期并不重合,这也是考验售电商预测能力的时候,如果能够合理预测到何时电价高、何时电价低,对于控制成本非常有利。

夏天德州非常热,以2011年为例,达拉斯连续数日超过40度,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每天平均电价可以达到650美元/兆瓦时,相当于6毛5分钱一度,换算成人民币为4元/度。

但实时市场价格是波动的,在负荷压力较小、风电又比较足的时候,批发市场平均电价接近0,这就意味着此时售电商的买电成本是0。

如果能在用电低谷、供应充足时买电,买电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可见,一旦预测到位,就可以一方面根据需求参与市场,另一方面规避峰时买电,全面控制购电成本,扩大营收,保证利润。

成本控制:

金融工具

购售电是售电商保证盈利的“基础业务”,美国电力市场活跃性高、流动性好,在买电卖电物理合同之外,售电商可以通过更多复杂的金融工具去规避风险、控制成本、增加收入。

电力市场既包含现货市场(日前市场、实时市场、金融输电权市场等),也包含场外交易,售电商都会和发电商签订长期的电力合同,且合约量往往超过实时市场和日前市场实际需求的量,售电商以此规避风险、保证供应。

在这之外,还有短期的双边交易,售电商可以与ERCOT市场里的市场商人——摩根斯丹利、花旗等中间人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易。

在电力市场里,售电商就可以通过不同的非物理性合同去保证自己的经营。

在电力市场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市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参与者可做远期、近期的电力期货,买卖很多不同的金融产品。

美国的电力市场流动性好,电力市场和金融市场结合得也就好,这样一方面带动市场参与者(包括售电商)参与自控市场的热情;另一方面,参与者抗风险的能力更强。

在具体操作上,举例来说,买家卖家可就下个月的平均电价去签金融合同;也可以交易热值,热值乘以原材料价格就是发电成本。

原材料价格的风险和发电机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开,比如说交易热值是6,如果天然气价格为3,那么电价是18;如果天然气价格为4,电价则为24。

那么,如果锁定热值为6,无论天然气价格是3还是4,都可以锁定这个价格。

再者,可以交易原材料,比如天然气或煤。

一个售电商会通过利用以上所有的工具来最小化成本、获取收入。

各个公司的策略各有千秋,都是根据自己的规模、目的、负荷等因素自行规划布局,如果没有滥用市场力,这些都不受PUC管制,这些策略也可以算作每个售电商的“商业机密”。

虽然PUC规定,售电商需要上报半年报、年报,向监管者汇报经营状况,但赚多少钱、怎么赚钱、用户规模、合同数量这些数据从来不会公开。

向PUC询问,PUC也不会随意公布这类信息。

收入增加:

附加值服务

如果把购售电赚差价的盈利算作基础盈利,售电商在这个“1”的基数之上,整体盈利事实上是1+X,这个X就是附加价值。

售电商面向用户侧的是相对简单的合同,例如包含度电价格——500度以下、1000度以下、2000度以下的大概价格,用户服务费,输配服务费;也包含合同的时间、违约条款等——非常类似于国内手机套餐的详情介绍。

所有的售电商参与的都是同样的ERCOT市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售电公司可以通过良好的谈判策略同发电商取得价格更优的合同,也可以通过操作多种金融工具控制成本,但获取“1”的形式大致相似,因此盈利手段的差别就往往体现在“X”上,一个售电公司通常会有多个电力产品(套餐),有不同的服务周期、不同的新能源、不同的供电服务等,这些都是“X”的来源。

那售电商获取“X”的方式具体有哪些?

第一个增加附加价值的途径,就是数据利用。

举例而言,如果有一个公司把自己的电费单电子化,用户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实时观测自己的用量,这种APP比传统纸质电费单多给用户提供的,就是附加值。

现在德州智能电表普及度很高,可以精确到每个家用电器用多少电,有的售电商就会以此为契机,在电费单上加上这些细节。

在这方面,美国的公司很活跃,很多创新企业都在做。

但这也好比从座机演变到iPhone,需要一个过程。

不过一旦有了第一台大哥大,后续慢慢就会有滑盖手机、翻盖手机,竞争会促使不同的企业去创新,开发不同的产品,很多玩家进来就可以做出更多新的花样,整个行业一步一步就会慢慢变得更好。

每一个新产品可能都会有喜爱它的用户,那这家公司就给这群用户创造了“用电”以外的附加值。

在这个基础上,售电商还会更进一步,针对用户的用电行为提出节能建议。

比如说建议在晚上11点之后给家里的电动车充电,而不要在早晨充电,这样下来一个月预估会节约多少钱,用户一看,可以省钱,可能就比较感兴趣。

再者,有的公司还会提供“邻里比较”,把你的用电情况和周围一个小区的平均水平对比,一对比发现自己省电程度超过了周围80%的人,可能就会分享到社交网站上去。

总而言之,这里有很多有意思的点子。

无论何种新产品,用户喜欢或在意这一项服务,就会愿意多为一度电掏出1分钱,那德州目前的售电电价水平在约8—17美分/度之间,用户愿意多掏出1美分,对于售电商而言就是盈利点。

第二,针对工商业用户的能源管理服务。

工商业用户用电量大,功率大,他们对能源管理更为重视。

如果一个炼钢厂需要设置一个50个人的部门去搞电力市场分析、设备管理、节能方案设计,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大的成本,相比之下,它们更愿意找卖电给它的人——售电商。

售电商对于电力市场、用电管理比工厂要熟悉得多,好的能源管理一年可以为企业省下几十万、几百万,这里的盈利空间就非常大。

第三,需求响应。

需求响应并不是简单的“丰枯电价”,正如上文所提到,用电高峰未必是电价高峰,售电商需要依据自己的准确预测,灵活地去处理,给用户提供易于理解的、行之有效的、可以省钱的方案。

用电高峰的很多用户需求是刚性需求,价格高,需求也无法减,横竖要拿钱,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积极性就会受挫。

售电公司这时候就有了可作为的空间,可以根据用户用电特性,提供“刚性需求响应”或“软性需求响应”服务产品。

售电商和用户签好相应的合同以后,硬性需求的响应和软性需求的响应在实际操作中就不同了——硬需求响应就是,售电商告诉用户,这个时候必须关闭几台空调,那么就一定要关掉,这是签好合同的,只有按合同关了,售电商才可以给钱;软需求响应更多是一个提示,售电商告诉用户,如果你今天下午继续用这些电量你可能要花多少钱,如果你省多少电的话需要多少钱。

软需求响应的产品就是大工业用户所喜欢的了。

第四,分布式能源管理。

比如说一个连锁超市想要在自己的卖场屋顶建太阳能电池板,但如何管理这些发电、用电,这些发电是否上网?

隔行如隔山,电力市场比普通商品市场又更为复杂,对于一个超市运营者而言这就很难。

也就是说很多企业想建新能源,但不会管理。

这种情况下,用户还是倾向于去找自己的售电商。

所以这对售电商而言,也是很大的一个盈利点。

总而言之,售电商想要赚到钱,一是需要好好参与市场——电力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把成本降到最低;第二,通过好的产品设计、套餐服务,让营收非常高;第三,通过创新服务,为用户创造附加值,赚取收入。

无论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模式二:

1、电力销售和需求侧响应

电力销售包括电力趸售和自建电源销售。

售电公司可以从外部购电,赚取差价,也可自建电源,赚取增值。

在售电公司发展之初,电力趸售是主要业务模式,降低外购电成本是售电公司的核心任务。

在电价放开之后,如何购得低成本电量,如何利用电价波动降低购电成本将成为售电公司最重要的课题。

需求侧响应也是售电公司的盈利来源。

结合大数据分析和用户负荷预测技术,积极进行用户负荷管理,自建需求侧响应设备,参与电网系统的调峰和调频,赚取官方补贴或市场化收入。

2、用户增值服务

前文讲到,以电力消费为入口的增值服务具有广阔的空间。

用户服务的形式是多样的,有些是为了增加用户粘性,有些是直接赚取了收入。

例如:

①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套餐,帮助用户节约用电成本。

比如单身贵族套餐、三口之家套餐、商业综合体用户套餐等等,满足各种定制化服务。

②开发用电管理系统和移动应用,包括个人电费管理、智能家居控制和电动车充电等各种应用,除了可以方便的管理自己的电费账单、查阅用电数据和各种价目,同时还可搜寻附近的充电桩,控制家里可远程调控的电器设备,了解最新的电价和能源信息。

③帮助用户进行能源管理并获取节能收入。

通过智能用电终端和节能管理软件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分析诊断,为用户提供节电设备,提高智能化控制水平,改善用户用能习惯等等。

④以用电查询管理系统(包括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为入口拓展其他业务。

如,在线购物,衣食住行导购与其他服务商的嵌入、定制化信息服务、家庭分布式电源安装、广告展示与推送等等。

成立售电公司的总体思路与操作策略

1总体思路

①注册公司:

注册成立售电公司,经营范围包含电力销售。

当前已有多个省份成立了售电公司,并完成了工商注册。

②获得售电牌照:

根据现行的《电力法》,从事供电业务要取得电力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供电营业许可证》。

当前售电牌照还并未正式下发,但据称,国有发电集团将优先获得售电牌照。

③划定售电区域落实用户:

获得售电牌照意味着具备了售电资质,还需要与政府、电网协调,划定售电区域,落实电力用户。

④存量部分租用配网,增量部分建设配网:

新电改并未提出配售分开,所以配网还要纳入售电公司考虑范畴。

配网原则上可建设、可收购、可租用,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佳方式。

⑤建设分布式电源:

根据售电区域实际情况建设分布式电源,结合冷热电多能源联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结合能效电厂理论提高需求侧响应水平。

分布式电源是行业发展趋势,是推动能源革命重要力量,国家对于分布式发电的政策和补贴支持将越来越完善,为分布式发电创造经济性。

⑥推动直购电交易,降低总体购电成本:

推动政策支持售电公司进行统调计划外的直购电交易,利用发电侧的市场竞争降低总体购电成本。

当前广东电力行业已经从统调计划内拿出小部分电量作为市场电,在当前电力装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市场电价格有所降低,节约用户的购电成本。

2操作策略

①争取本省(市)首家售电牌照,并紧密跟进本省(市)政府谋划“新电改”、“能源互联网”等试点工作,在获得牌照后立即申请省(市)级售电公司试点。

省(市)级试点有利于优先落实电改政策,以及与电网公司协调关系。

②推动售电公司直购电政策。

售电公司前期盈利还需要靠电力趸售,后期也需要为用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优惠电价,通过直购电降低购电成本是最佳方式。

这里讲的直购电是广东模式,并非其他省份之前推出的大用户直购电政策。

二者的区别在于广东的直购电量是在发电统调计划之外的,是市场电;而其他省份的直购电量还要从发电企业的计划电量中扣除,相当于还是计划电。

采用广东模式既符合新电改精神,享受电价降低的优惠,又可以避免其他省份遇到的“变相地方优惠”诟病。

③着重建设核心业务竞争力,包括用户服务能力和需求侧响应能力。

售电公司具有显著的用户服务属性,其业务范围直接深入到用户对电力的使用、查询、测算、习惯、节能等,必须以互联网公司为榜样做好用户服务,增加用户粘性。

此外,售电公司作为电力交易的市场主体,在政策具备的情况下,应从需求侧响应、调峰调频激励、电价逐时变化中挣取收入或降低成本,提高公司综合效益。

④争取售电区域涵盖居民、商业、工业等多业态。

单一业态不利于售电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居民用户电价低,但互联网入口价值大;商业用户电价高,但属于电网公司最优质用户;工业用户用电量大、负荷相对稳定,但能源管理的潜力较小。

所以,综合多种业态,才能更好的匹配用户负荷,发掘节能潜力,创造更高价值。

四、售电公司业务拓展展望

1跨区域售电前景广阔

售电公司的业务可在广度上进行跨区域扩张,跨区域售电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售电公司形成完善的、有竞争力的、可复制的业务模式,在多个区域复制其售电业务;

二是售电公司实现对用户的自由获取。

售电公司与用户、配网通过智能电表进行计量、结算,与移动通信用户通过SIM卡计量结算类似,完全摆脱硬件和地域限制。

层次一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就可以达成,只要电力体制为售电公司创造出发展的空间。

层次二还有赖于技术进步,即智能电表的发明,此智能电表可以实现在电网的任何角落都能实现交易双方的标识、计量和结算。

届时地域壁垒和硬件壁垒将彻底垮塌,售电公司实现对用户的自由获取,也就拥有了一个最广泛的、扁平化的用户市场。

售电公司将具有互联网公司一样的爆发力和成长性,其前景极其广阔。

2以区域售能为基础打造能源互联网平台化公司

售电公司在狭义上的理解是提供电力,在广义上,售电公司可以是综合能源供应商。

在国外,售电公司实际上就是售能公司,很多公司为用户提供电、气、热、冷等多种能源供应。

售电公司可在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区域能源互联网,通过建立平台化的机制,运用金融创新手段,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打造能源互联网概念上市公司。

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内容非常丰富,其本质上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个融合多技术、集成多项目的平台,所以必须用“平台化”的思维来运作,坚持“开放、透明、协作”的理念,建立“有准入、有评价、有考核、有退出”的平台运行机制,在各子领域广泛引进专业化公司参与投资和运营,逐步实现能源互联网各种技术、概念和商业模式。

平台公司应以“透明化运营”为抓手,顺应公共事业透明化经营的趋势。

要求所有参与者须实时公示主要技术指标,对外披露主要经济指标,并建立数据中心,所有参与者实时上传运行数据,平台内部实现运行数据共享。

“透明化运营”既可以为参与者的评价、考核、资产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是建立“有准入、有评价、有考核、有退出”的平台运行机制的基础性措施,又非常契合互联网时代协作与共享的开放理念,可以有效促进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

平台公司还应大力进行金融创新,顺应资产证券化的趋势,顺应公共事业投资多元化的趋势。

在平台内推行项目资产证券化,为所有子项目的资产、权益标定价格和创造流动性,实现资产、权益有价有市,为投资、融资、转让、退出提供高效的资本运营机制。

同时应按照“强化运营权,淡化所有权”的理念,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投资,并结合资产证券化,以项目资产、股权进行直接融资,推动成立联合控股公司上市进行融资。

以上金融创新手段是实现“有进有退”机制、滚动发展和持续经营的必要保障。

五、结语

当前,“新电改”虽已扬帆启航,但包括配售电业务放开在内的诸多配套文件尚未正式发布。

即使发布后,售电业务在初期也还会面临多方面的阻力和障碍,也会经历盈利模式不够显著的发展过程。

但是,只要改革在推进,技术在进步,售电公司终将在未来能源产业链中占据其应有的制高点,从当前资本市场对于配售电业务放开的追逐就可得到印证。

对于有志于售电领域的能源企业,应从战略高度对售电业务进行谋篇布局,组建专业化的售电公司,争取省(市)内首批售电牌照,预先谋划售电业务区域,在行业变革之中抢占优势资源和发展先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