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708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解答完整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妊娠是女性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母体各方面负担都加重。

因为大多数妇女是第一次妊娠,有的年龄偏大,又都生一个孩子,对妊娠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不了解,不知道什么是病理的,什么是生理的,所以妇女妊娠后可出现心情紧张,产生疑惑、担心和害怕等心理问题。

这些不良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孕妇的身体健康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分娩。

对于婚后多年不孕,一旦受孕,会出现大喜过望,对于那些未婚先孕和有遗腹胎儿的妇女,会出现担心、恐惧及焦虑心理,其心理压力比一般孕妇更大。

孕妇心理健康对胎儿的影响有哪些呢?

尽管胎儿在子宫内生长,看似与外界隔绝,但母亲的身心健康对胎儿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胎儿心理影响最大的是孕妇的心情郁闷和不良情绪,孕妇的悲伤、忧愁、抑郁和大怒、惊吓等刺激对胎儿都是不利的。

例如孕妇的焦虑不安、惊恐不定可引起胎儿缺乏安全感,易于形成不稳定的性格和脾气,研究发现,胎儿在6个月以后,其神经系统已发育到相当程度,能听到声音,并能做出各种反应,如胎动增加、心率加快等。

虽然母体与胎儿的神经系统没有直接联系,但当母亲情绪变化时,能激起其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由神经系统控制的内分泌腺就会分泌出多种激素,这些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胎盘,使胎盘的血液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刺激胎儿的活动。

有专家认为,妊娠期间母亲心境平和,情绪稳定时,胎动和缓而有规律,而孕妇情绪激动时,可造成胎儿过度活动和心率加快。

当这种不良的情绪,持续较长时间时,胎儿活动的强度和频率可比平时增加10倍,并且持续一段时间,从而给胎儿带来不同的伤害。

有研究发现,孕妇在发怒时,体内激素会增加,通过胎

盘影响胎儿,导致白细胞减少,免疫力和抗病力会降低,妊娠早期发怒,可导致胎儿发生唇裂以及其他器官畸形;

妊娠后期,会增加胎动次数、导致流产、难产等。

此外,孕妇的不良情绪,还会影响自身的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同时有可能还引起高血压,末梢血管收缩以至于影响胎儿氧的供应,给胎儿的大脑发育造成影响,严重还会导致胎儿死亡。

据统计资料表明,如果孕妇情绪长期不过度紧张,如发怒、恐惧、痛苦、惊吓、忧虑或严重刺激等,将对胎儿下丘脑造成不良影响,致使日后患精神病的几率增大。

即使能够幸免,往往出现低体重儿,此类婴儿好动、情绪不稳定、易哭闹、消化功能紊乱发病率增高。

长期处于情绪焦虑不安中的母

亲,或妊娠期间如果孕妇情绪低落、忧郁,所生的孩子往往躁动不安,不爱睡觉,个性怪僻,智力低下,孩子长大后社会适应能力差。

因此,孕妇在妊娠期间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积极的情绪可以增加血液中有利于健康的化学物质,如在不愉快时或遭遇精神创伤时,尽量自我控制情绪的波动,尽量调节情绪,以缓和紧张情绪对孕妇本身和胎儿发育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认为,妊娠期间孕妇应保持平静的心情、安定的情绪,并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来迎接新生命的诞生,这对胎儿的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

反之,如果孕妇焦躁、忧虑、心情烦乱,或惊吓、激动,常常会造成血液升高而带来妊娠呕吐,有时

情绪的积聚变化可加速子宫收缩,造成流产和早产。

在这种情绪下,孩子即使是正常分娩,等其长大后,往往情绪不稳,自我控制力低,贪食、多动、好哭闹,并常常出现呕吐、腹泻等病症。

所以,孕妇因经常保持心情舒畅、坚持散步、多听轻柔优美的音乐。

丈夫应体贴妻子,努力创造一个舒适平和的家庭氛围。

孕妇要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呢?

首先,孕妇应当相信自己,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

碰到不顺心的事,可以告诫自己:

不要急,不要怕,不要生气,相信自己能行。

其次,参加适当的社交活动,交些乐观的朋友,使自己的情绪得到积极的感染,并从享受友情中得到满足。

再次,心情不愉快时,可与丈夫或好友倾诉,为自己减压。

或是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如听音乐、郊游等,使情绪由焦虑转向快乐。

孕妇还应该做些适量的活动,如散散步、做做操,一方面可增强体质,为孩子的出生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也可减轻紧张情绪,使心情变得舒畅。

最后,孕妇还可不时购买一些喜欢的小饰物或衣服打扮自己,为自己增添一点亮丽,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

另外,丈夫及其他家庭成员要多关心、照顾、体贴孕妇,使其在妊娠期心情舒畅,充满乐观情绪。

总而言之,孕妇要尽量营造一个良好的心境,可以听听喜欢的音乐、看看喜欢的书报,想想未来宝宝的可爱模样。

同时不要过多地食用巧克力、甜食、肉等,因为过多地食用这些食物可使血中地儿茶酚胺水平升高,从而出现烦躁不安、爱发脾气、容易伤感等不良情绪。

聊城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毕 业 论 文

题目:

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姓 名:

冯兆霞学 号:

学习形式:

函授层 次:

专 业:

学前教育指导教师:

教学单位:

2021年5月

目录

内容提要 1

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2

一、遵循科学的原则 4.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4

(二)激励方法要适时、适当 5

(三)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7

(四)要有坚决的态度 8

(五)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8

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9

(一)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 1.0

(二)与家庭形成合力,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11

(三)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参与,让孩子充分地参与

............................................................................................12

(四)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13

(五)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14

三、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 16

(一)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 16

(二)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 16

(三)进行榜样教育 1.7

(四)需要持久的训练,一定要训练 17

(五)要及时评估,要表扬,用各种方式表扬、引导

............................................................................................18

(六)要形成良好的集体风气 18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内容提要

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致关重要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形成就像播种应该及时一样,也有一个最佳期。

譬如,学者们通过调查研究认为,5岁是儿童形成使用筷子习惯的最佳期;

3岁是对儿童进行解扣纽扣训练的最佳期等。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有人问其中一位:

“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

“是在幼儿园。

”又问:

“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学者答: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东西要放整齐;

饭前要洗手;

午饭后要休息;

做了错事要表

示歉意;

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从根本上

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因此,作为父母,应根据幼儿成熟的机能适时进行某种品德或某个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好雨知时节”。

所以我们应该抓住幼儿的关键期,进行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

【关键词】:

幼儿行为父母心理心理健康学前教

育习惯方法

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现如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非常困难的,

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

我们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我们是带着很多兽性长大的。

我们本身就有可能带着很多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学前期是人生旅程的重要奠基时期也是儿童形成良

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

古人说的好: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帮助引导幼儿形成有益于其终身发展的习

惯,是我们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很广:

爱祖国、懂礼貌、讲卫生、正确地洗手入厕、文明进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生活自理、生活安全……等等。

如何正确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在关键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遵循科学的原则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的。

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按照规律和特点,具体的家长可以遵循以下5个基本原则: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欧美著名家庭教育家认为:

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

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

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

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中没有抓住“一”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

(二)激励方法要适时、适当

目前广大教师都认识到赏识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作用,注重通过赏识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成人不断的激励和表扬。

当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方式时,作为家长应适时、适当地给予表扬鼓

励,使孩子获得一种被赏识的成就感,被肯定的喜悦感,

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反之,如果发现不良的行为习惯时,家长可以适当采取一点儿惩罚措施,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触动,明确不良习惯的危害,从而改掉不良习惯。

鼓励和表扬应该适时适度,这样才能达到鼓励和表扬的预期目的。

我们要在幼儿出现良好行为的时候及时表扬幼儿,使幼儿能够及时地明确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不正确的,及时强化,不日后的大量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而过多的表扬和鼓励有时也会给幼儿造成一种误解:

表扬来得太容易,行为好坏的区分不是很明确,不一定达到好的效果。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以及幼儿的发展状况适时适度的加以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则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

蒙台梭利说:

“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

”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

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

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幼儿园,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十分重要。

(四)要有坚决的态度

在孩子面前,家长和老师必须有主见,做每一件事都要态度坚决。

家长自己拿不定主意,孩子就会受到影响。

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前后一致,如果小宝今天在桌子旁吃饭,明天坐在台阶上吃饭,后天坐在沙发上一面看电视一面吃饭,我们怎能帮助小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

(五)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对幼儿来说,情绪是行动的动力。

孩子喜欢受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他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

加上父母的冷眼、厌恶、甚至是打骂会更加激起不良情绪,产生“破罐子破摔”甚至做出新的不良行为。

但这样的孩子有时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想

改正的愿望,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但做起来要费很大

的力气。

因为不良的行为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觉,必须克制自己的需求,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

这时孩子往往表现的不会那么自然、轻松。

如果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以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家长还应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实践好的行为。

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决不能一曝十寒。

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坚持上述

基本原则外,还应该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

和策略,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

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列化教育。

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

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了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了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

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

如按照时间制定的系列教育,有初入园时的爱集体教育;

“三·

八”妇

女节的爱妈妈教育;

“六一”儿童节的好儿童教育;

“七

一”的爱党教育等。

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

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

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

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

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二)与家庭形成合力,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今天培养孩子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

于我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可

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

如用眼睛挑东西,不要用手挑东西的习惯。

我们买东西谁不去挑、不去捏,可是你捏完他捏,他捏完之后可能不买了,最后别人怎么买?

我们可没想这些问题。

这是条件反射,挑选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捏一捏。

这一陋习也直接影响到了孩子们,班里吃水果时让孩子们自己拿,谁不挑一挑、比一比,每次总是挑了这个还是觉得那个好“这山还望那山高”。

儿童参与有一个阶梯,阶梯有五层:

第一层是操纵,

成年人操纵儿童;

第二层是装饰,找几个孩子来表演一

下,来装饰;

第三层是象征性的参与;

第四层是成人指派;

第五层是与儿童商量;

我们的习惯培养,起点就是第五层,与儿童商量,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要和孩子商量:

你们需不需要培养这个习惯?

你愿不愿意培养这习惯?

因为孩子有选择权:

我愿意养成什么习惯,比如爱运动的习惯,有礼貌的习惯……内向的孩子你不能培养成外向的孩子,慢性的孩子不能培养成急性的,习惯养成要讲究规则,要尊重差异。

(四)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所谓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

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认识和评价。

自信心

强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能积极地与他人

交往,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尝试。

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的核心,是促使孩子实现愿望和理想的动力。

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往往离不开成人对幼儿的信任。

信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滋补品”。

信任既来自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又取决于教师对孩子行为的认可。

对幼儿来说,只有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自信心。

孩子只有充满信心,他们才会信心百倍地面对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

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一点一滴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幼儿不断进步,为幼儿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父母的责任是根据孩

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地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

父母良好的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地接受。

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父母要做有心人,要仔细观察,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示赞许,强化鼓励他继续发展,形成习惯,巩固下来;

对不良行为要表示不满,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而不是指责他,更不能因为他的不良行为而取消他与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和权利。

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他的习惯。

习惯决定人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

三、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应该恰当的步骤来进行:

(一)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

根据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特征来认识行为的好坏,了解成人的态度,多以正面的形象来使幼儿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是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

(二)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

定家规,定班规,制定习惯培养目标,一定要发动大家以及父母、老师都参与。

要让孩子自己说:

习惯这么

重要,我特别需要形成一个什么什么习惯。

要一个一个

地定培养目标,甚至两个月培养一个习惯,一个新习惯,这都很好。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幼儿自觉主动地去遵守家规、班规,并且去追求这些目标。

(三)进行榜样教育

用各种教育行动进行榜样教育,各种各样的杰出人物都有好习惯。

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很守时,他怎么守时?

他的表都是拨快十分钟的。

身边的成人是幼儿的榜样,包括家长,包括老师,也包括小朋友。

教师在工作中应该注意以身作则,同时要约束周围的人,以正确的形象展示给幼儿,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四)需要持久的训练,一定要训练

习惯培养有很多技术手段,你们可以尝试,但是有一

条,一个行为的出现一定要训练一个月以上。

但是这训

练不是天天正步走,而是要进行分析、评估、引导、训练等等,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一个复杂工作,长期的工作。

(五)要及时评估,要表扬,用各种方式表扬、引导及时的评价是能够强化教育效果。

如果没有及时的评

估和表扬,行为规范的指定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摆设。

只有及时的评价,才能够使幼儿将行为逐渐地形成习惯,达到预期制定规则的目的。

(六)要形成良好的集体风气

良好的风气的形成往往能给工作带来好的效果,并且给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谁出现了好的行为,就会在班里得到鼓励、支持、欣赏;

谁有不良的行为出现了,大家

会一致反对,这对一个人好的习惯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循序渐进的、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有许多工作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投入,研究更多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结论

教育幼儿,一定要把培养好习惯放在重要位置,再监督孩子坚持进行行为训练,家长和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以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使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实现与社会的良好互动。

可以相信,在幼儿时期养成了好习惯,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一定会很轻松。

参考文献

1、《儿园教育》,李季湄、肖湘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教师与儿童发展》,庞丽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3、《学前教育论稿》,赵寄石,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杨丽珠、吴文菊,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幼儿教育心理学》,潘日文、侯桂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6、《公关心理学》,张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毕业论文初评成绩:

辩:

是否同意答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20

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意

经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复议,将本毕业论文最终成绩

评定为:

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继续教育学院意见

盖章:

员工心理健康辅导培训

富士康职工半年内发生"

十二连跳"

,心理专家将其归结为新一代农民工的脆弱,而社会学者认为是经济转轨期社会公平问题的集中反映。

康奈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陈增鑫说,现在的员工大多是80后青年,感情上比较脆弱,看问题也比较直接和简单,一旦有事情发生就不知道如何处理。

对此,他认为,员工的心理问题如不及时疏导,企业就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全国总工会5月29日发文,强调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心

理疏导,及时有效化解矛盾,提高一线职工劳动报酬,使广大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