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7088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3.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吸收塔施工方案.docx

吸收塔施工方案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

漳州后石电厂

1#--6#排烟脱硫区设备A·B吸收塔制装工程

施工方案(措施)

(建设单位签章)批准周晓虎

工程:

审定顾正榜

安质:

审核顾正榜

编制任德龙

中化总公司第三建设公司

一九九八年五月

1、工程概况

2、方案编制依据

3、吸收塔主要技术参数

4、吸收塔制装的施工准备

5、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及开工条件

6、吸收塔现场制装施工程序

7、液压顶升重量计算一览表

8、液压顶升装置计算与设置

9、液压顶升装置在施工中的使用

10、主材、焊条及半成品零部件的检查验收

11、吸收塔的制装

12、吸收塔的现场安装

13、塔体底座地脚螺栓支座的焊接及外壁钢平台安装

14、塔体充水试验

15、现场焊接管理及技术要求

16、质量保证措施及方针目标

17、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8、施工措施用料计划

19、施工量具计划

20、机具计划、劳动力计划、形象进度计划

21、施工平面布置图

 

一、工程概况

漳州后石电厂位于福建龙海市巷尾镇后石村,由华阳电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其中GP-1#-6#机组排烟脱硫区(工程编号GP5MZ011),有12台吸收塔(A、B各6台)为整个装置的大型心脏设备,须在现场制作安装。

本工程工期紧,工序交叉多,设备制装要求严,施工现场作业面狭窄,且装置临濒海边,风雨天气较多,给工程施工增加了难度。

二、方案编制依据

2.1吸收塔设计图纸A塔.097-012-1101~1151

B塔.097-012-1201~1251

2.2排烟脱硫区设备制装说明书附件二.

2.3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办法附件A.

2.4工程现地(露天)组焊、防风、防湿基准。

附件B.

2.5吸收塔制作程序附件C.

2.6吸收塔安装程序附件D.

2.7吸收塔焊接程序规范附件E.

2.8塔盘组装及安装程序附件F.

2.9吸收塔之检验程序附件K.

2.10《中低压化工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09-83化学工业部

2.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82

2.12《化工塔类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11-85化学工业部

2.13《炼油、化工施工安全规模》HGJ233-87化学工业部

SHJ505-87中石化总公司

2.14《质量保证手册》Q/HSG00.05-1995中化三公司

2.1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94机械工业部

三、吸收塔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

项目

参数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设计压力

设计温度

操作气体压力

操作气体温度

废气流量

无损检测

塔体耐温

片状衬里

几何尺寸

塔体主要材质

500mmH2O

160℃

220mmH2O

130/40℃

1915900/12Nm3/h

见表-8

90℃

乙烯树脂

φ12000*3800*19/12/9mm

A36

四、吸收塔制装的施工准备

4.1熟悉规程、规范及设计图纸。

4.2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

4.3设备制装施工方案须经审批。

4.4对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技术及安全注意事项的交底,并作详细记录。

4.5参加设计交底,澄清图纸疑问。

五、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及开工条件

5.1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见附图。

5.2设备制装开工,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5.2.1施工场地平整、施工道路通畅,并能满足吊车及半成品件的运输。

5.2.2施工用水、电能满足施工要求。

5.2.3施工用机具、量具按进点计划配备齐全。

六、吸收塔现场制装施工程序

WL14壁板制装、内外焊接件、设备口制装

塔基础验收及处理

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6.1以一台塔为例,其他吸收塔均类同。

6.2吸收塔制装程序的安排,是按液压顶升倒装法的工艺而编写的。

如上所示。

七、液压顶升重量计算一览表

单位:

kg

序号

名称

重量

序号

名称

重量

1

塔壁板

147009

7

导板

9656

2

塔锥顶

12118

8

塔外平台梁

9900

3

人孔

2335

9

塔壁接管口

5200

4

下分布器母管

4190

10

塔内壁预焊件

4600

5

上分布器母管

9913

11

制装附加重量

2500

6

维修支架联接板

85

12

破雾器两侧支架

3813

总计:

G=211379

八、液压顶升装置计算与设置

8.1液压顶升施工工艺计算

1)最大顶升荷载Gmax计算:

Gmax=K.G.

=1.43×211379=302272(kg)

其中K——摩擦及安全系数为1.43

G——塔体顶升重量

2)顶升置数计算

n=Gmax/P

=302272/16000=18.9取定为20个

其中P——每台液压顶升允许载荷16000kg。

8.2液压顶升装置的设备。

8.2.1本工序在塔底板及塔壁板WL-14制装完毕后安装。

8.2.2液压顶升装置的布局应均匀,尽可能避开设备开孔位置。

8.2.3顶钩头应在安装时保证最大高差不超过5mm。

8.2.4顶升支柱的斜拉杆应焊接牢固。

8.2.5顶升支柱的斜拉杆选用20#无缝钢管Φ57×4.5mm。

8.2.6顶升支柱选用I25a型钢,材质为Q235-AF制作。

8.2.7顶升支柱安装时垂直度应小于1/1000mm,3mm。

8.2.8液压顶升支柱有效行程高度为3000mm。

8.2.9液压顶升装置中,操作台部分包括油泵,回油箱及缓冲缸,每个液压顶均由环形油管上的2组控制进、回油阀门控制其工作情况。

16t液压顶一次活塞行程为200mm,时间为4分钟(顶升重量最轻时),随着顶升重量的增加(在允许的顶升荷载情况下)液压顶活宽塞顶升时的油压也随之增加,从而其运行速度更慢,更稳定,塔体顶升速度小于100mm/min。

8.2.10液压顶升装置安装完毕后,应试运行二次,各液压顶应动作协调,方可投入使用。

九、液压顶升装置在施工中的使用

9.1胀圈的作用是:

A、将塔下圆胀紧,拿圆,并以此为基准进行下带进行下带壁板上圆周(上环缝)的相对。

B、增加塔体下圆周的强度和足够的摩擦力,保证了顶升过程的安全,稳定性。

9.1.2胀圈选用I25a,Q235-AF卷制而成,I字钢两侧用9mm钢板加强,卷弧须用样板校验其曲率,允差不超过1mm。

9.1.3为了便于胀圈的拆装,胀圈可分为4等份。

9.1.4胀圈两端须作如下加固:

9.1.5胀圈在塔壁内侧安装如下:

 

9.1.6扁楔子应先楔紧,然后用胀圈两端千斤顶将胀圈胀紧。

9.1.7胀圈拆除,可在顶升支柱两侧挂设手动葫芦配合使用。

9.1.8卡板两侧与塔壁须满焊牢固。

9.2液压顶升装置带动胀圈而达到倒装效果。

9.3在所有支柱侧均用白色油漆标注-2300mm基准高度,每次顶升到此位置时,液压顶升须缓慢进行。

9.4当顶升高度达到2423m时,首先关闭所有进回油路针形阀,并同时关闭油泵。

9.5上述工作完成后,可组装下带壁板,如此往复工序。

9.6为确保塔体在台风中的稳定性,须设置4组缆风绳。

9.6.1基本风压:

厂址设计风速39m/s(离地10m高,30年一遇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

按W=V2/1600确定的基本风压为0.95KPa,因为厂址位于厦门湾西侧的滨海台地上,属GBJ9-8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6.2.1条地面粗糙度的A类地区,离地面或海水平10m,核对应的风压变度系数Uz=1.38,于是厂址设计用基本风差值Wo=0.95/1.38=68.84MPa,又从GBJ9-87规范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查的厦门地区基本风值为0.75KPa,该值大于本工程气象报告提供的厂址设计风速39m/s,换算的基本风压值68.84KPa,于是取q0为0.75KPa。

9.6.2离地10m高30年一遇10m平均最大风速为39.0m/s,多年平均风速3.4m/s,多年最大风速38.0m/s,多年极大的风速60.0m/s。

9.6.3风载荷计算:

根据《钢制塔式容器》JB4710-92核算,将整个吸收塔体分作三段进行,见下图:

 

A、塔体基本自振周期T1:

T1=114.8√[m1(h1/H)3+m2(h2/H)3]*[(H13/E1I1+H23/E2I2+H33/E3I3)-(H23-E1I1-H33/E2I2)]*10-3

其中:

m1=109024kgm2=51613kgm3=2338kg

h1=9680mmh2=16940mmh3=35920mm

H=37960mm

H1=37960mmH2=18600mmH3=4080mm

E1=E2=E3=2.06×105MPa(塔体各段设计温度下弹性模量)

I1、I2、I3(塔体各段截面惯性矩)

Ii=π/8(Di+δei)3·δei

I1=π/8(12000+193·19=1.29×1013mm4

I2=π/8(12000+12)3·19=8.16×1012mm4

I1=π/8(12000+9)3·19=3.04×1012mm4

Di:

示塔体直径,mm;

Δei:

示塔体各段厚度mm;

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得:

T1=0.049(秒)

B:

塔体各计算段的风振系数KZi

KZi=1+δViΦZi/fi

δ:

示脉动增大系数,按规范表6-4查取,为1.47

q0:

示当地基本风压值,为750N/m2

q1=1.38q0=1035N/m2

q1T1=1035×0.0492=2.49NS2/m2

fi:

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表6-3取

Vi:

为各计算段脉动影响系数,查表6-5取

ΦZi:

为振型系数,各计算段数值查表6-6到

f1=1.63f2=1.81f3=1.80

v1=0.83v2=0.85v3=0.86

ΦZ1=0.35ΦZ2=0.35ΦZ3=0.32

f1=19.36ml2=14.25ml3=4.08m

将以上数值代入公式得:

kz1=1.26

kz2=1.24

kz3=1.21

9.6.4塔体各段水平风载计算:

P1=K1·KZ1·q0·f1·l1·Di=250KN

P2=K1·KZ2·q0·f1·l1·Di=205KN

P3=K1·KZ3·q0·f1·l1·Di=31KN

9.6.5塔顶应受拉力F=2/3(p1+p2+p3)=324KN

9.6.6以上计算是按基本风压值考虑的,通常(除台风外)施工中风速仅为台风风速的一半,依q=v2/1600.

①故平常中最大塔顶受力为(1/2)2·324=81KN,据此选用Φ26钢丝绳(6×19),Φ26钢丝绳抗断拉力为355KN,安全系数3.5<355/81,(安全)。

设置缆用绳于塔顶之槽钢([200]上,四组均布。

锚点选用压重式锚点,其配重计算如下:

②G≥K(S·Sina-N3)

K安全系数,取K=2

S拉力,S取100KN

a缆风绳与地面夹角a=30º

N3安全抗拔力N3=(P1+P2)μ/K1=(129+86)·4.37/2=31.8KN

G≥2(100·Sin30º-31.8)=3.7t

③耳板选用如下形式,材质A3,依《起重技术》第187页

 

19

9.6.7台风时,布置一组缆风绳于上分布器之母管上,此组缆风绳受力

S1=(324-86)/Cos20º

=253KN

①依计算选用二根Φ31钢丝绳抗断拉力为491KN

此两根钢丝绳所承受的载荷为491×2/3.5=280KN>253KN(S1)

②锚点仍选用两个压重式锚点,配重G

G≥K(S·Sina-N3)(同前)

N3=126.5/100×31.8=40KN

G≥2(126.5·Sin20º-40)

=6.5KN

③耳板选用型式同上。

④台风时底部也应采取加固措施。

十、主材、焊材半成品零部件的检查验收

10.1所有甲供、自供材料,均必须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

10.2材料表面不得有机械损伤,及其缺陷(如重皮、分层、麻面等)型材及薄板不得有扭曲、弯曲现象。

10.3半成品供货的零部件(A-PLRTON),应按装箱清单和部件编号进行数量清点,且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10.4零部件的密封面不得有经向划痕和影响密封性能的损伤。

10.5焊材包装应完整,且不受潮。

10.6所有验收合格的材料,均应按不同规格、型号、材质、批号,分类依次堆放整齐,小型零部件应妥善保管以防丢失。

10.7焊材应办入库手续,分层存放于施工现场二级焊条库内,防止受潮和压坏。

十一、吸收塔的制装

11.1吸收塔的制装分为预制及安装两大部分。

11.2吸收塔制装的检验及允差范围,见附页表-3、表-4。

11.3吸收塔所有预制工作应满足施工现场安装程序的需要,进行安排预制件预制的先后程序及工期。

11.4所有制件的焊缝须经过规定的无损检测合格后,方可交付喷砂防腐。

11.5预制件应防腐后交付现场安装,须随塔体衬胶件则须按要求打磨焊缝。

11.6所有预制件应做好发放、编号工作,防止遗漏和丢失。

A、预制

序号

项目

检查内容

允许偏差

备注

1

塔壁板下料

几何

尺寸

A.A'

≤+5mm/D壳体

B.B'

其他±3mm

C

±5

D

±5

E

±5

2

坡口

尺寸

角度

α

±2.5º

β

3

喷口

尺寸

4

人孔

尺寸

5

法兰BCD

序号

项目

检查内容

允许偏差

备注

6

壁板曲率

所有壁板

e≤3mm

7

对接错边量

所有板厚对接

≤2.0mm

8

对接间隙

±2mm

B、现场安装

序号

项目

检查内容

允许偏差mm

备注

1

筒节

棱角度

≤5mm

 

椭圆度

8~0mm

直线度

<6mm

每6000长度内

垂直度

<30mm

塔总高度

2

标高

A管嘴、人孔、予急冷器

±10mm

B塔盘支承圈

±10mm

C筒体总高

±25mm

D塔盘支承圈距离

±3mm

E平台

±10mm

3

塔体安装

A中心线位置

±10mm

沿底座环

B标高(底座)

±5mm

C方位

±15mm

11.7塔壁板卷制成型后,应用用钢性支架存放和运输。

11.8所有对接坡口处均须用电动砂轮机消除表面氧化物。

11.96"以上开孔须放样下料,以确保开孔尺寸的准确性。

11.10同一管材预制件上有大量开孔焊接(如上、下分布器),须做好防止变形措施,以保证预制件的质量。

11.11为了方便吊装和减少大件运输,预急冷器、中心柱、塔顶ID5000管口,宜在塔基础附近预制,且不得阻碍交通。

11.12塔底边缘板预制

11.12.1边缘板应根据设计尺寸放大样下料,以达到综合合理的材料使用。

11.12.2边缘板的坡口形式可采用机加工,其具体尺寸如下:

图—3

边缘板加工尺寸图

11.12.3边缘板预制后(拟12台吸收塔集中统一加工)不得有变形现象,并排号堆放整齐,坡口处50mm范围涂刷防锈油漆。

11.13塔底中腹板预制

11.13.1中腹板设计为对接坡口型式,所以其下料尺寸必须根据排板图在基础面上实际的放线尺寸下料,以确保底板铺设时焊逢的顺利对接。

11.13.2塔底板的排板埋论值应放大1/1000,以满足底板焊拉的收缩。

11.14塔壁板、中心柱及锥顶的预制

11.14.1坡口、下料均采用半自动氧—炔焰切割机,且打磨光滑。

11.14.2按组装工艺程序,自上至下预制各壁板。

11.14.3卷制过程应使用检查样板,检查卷板的曲率,并使之符合要求。

11.14.4壁板卷制合格后,应在内壁明显标注规格、厚度、材质、壁板号,并依次放置,防止变形。

11.14.5中心柱带板卷制成型后,应及时点固焊,且直立放置,防止变形。

11.14.6中心柱各筒柱焊接成型后,内外焊缝均应按要求进行打磨,其外部(封头以下)有FLAKELINING要求,内部在预制时可分段进行喷砂及TAREPOXYCOATING,现场安装的焊缝处预留100mm宽,安装完毕后,后补该工序。

11.15塔顶ID5000管口预制

11.15.1由于该管径规格大,宜二现场预急冷器预制平台上进行预制。

11.15.2待管口角钢法兰安装焊接完毕后,须按下列要求进行加固,防止吊装时ID5000管口曲率发生变化。

 

11.16塔内件予制程度及要求表-5

顺序

预制件名称

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破雾器支架

人孔:

M10、M11→M1

上分布器母管、支管、支架

外盘梯及平台梁垫板

塔盘支承圈

下分布器母管、支管、支架

NaOH进料管支架

气体导向叶片、支架

底部溢流堰

塔壁外所有接管口、短管

预急冷器、中心柱开始预制

预急冷器支架安装

海水回流管预制

11.16.1除雾器支架预制

A、除雾器支架预制应放样下料,并且在地面分片进行预组装,对塔壁侧的圆弧度,除雾器安装侧的直线度及板面平整度进行测量、修整,板面局部可用大木锤调平。

B.除雾器预制按下列图示要求分片进行。

 

C.为了防止吊装和焊接过程中的变形,宜适当点固加强筋板,当安装焊接完毕后,方可拆除。

D.除雾器预制部分的所有焊缝须在地面按要求打磨完毕。

11.16.2人孔、塔壁所有接管口预制

A、人孔、塔壁所有接管口须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选材、下料、组对、焊接。

B、预制件须挂牌编号,注明件号,规格及安装标高。

C、预制件须在安装前完成规定的无损检测,焊缝打磨避免安装后局部焊缝无法打磨现象发生。

D、3"以上短管,应在预制时,按图样要求的接头形式加工接管口,安装时的工作量。

11.16.3上、下分布器母管、支管、支架的预制

A、上、下分布器均应集中预制,分布器母管,支管由于开孔多,焊接量大,必须制作固定的焊接支架,防止开孔和焊接而导致变形。

见附图-6

B、为了便于安装,上、下分布器母管须下图要求进行分段预制。

C、支管、支架预制完毕后,按其长短统一(按上、下分布点顺分开)堆放,且不得损坏法兰密封面。

D、上、下分布器支架梁,不允许有扭曲,弯曲现象。

E、有法兰连接的管材下料,应预留FLAKELINING的厚度(3~4.0mm)。

11.16.4预急冷器、中心柱预制。

A、预急冷器预制分2段进行,第①段大小头组装后,须在平台上调整上、下口圆弧度,ID7200大口,须制作焊接加强圈,如下图所示,以增加预制段吊装时的强度。

 

注:

1、与钢管接触处垫石棉橡胶板加以隔离。

2、两侧开孔焊接,可将预制件转动90或180°,便于施工。

注:

1、图中③⑤两段

B、预制时②段上的设备开口及短管宜暂时点焊,等安装完毕后再焊接。

C、中心柱的预制按正装分段要求进行,并做好标记。

D、焊接完毕的中心柱各段宜进行打磨,无损检测及防腐。

E、中心柱标高1200、7200处人孔,可以在地面与中心柱筒节组焊成型。

11.16.5塔外平台梁在预制时,必须做好标记凤便安装时及时先梁,因为塔外操作平台为设计为多边形,故平台梁为轴对称。

11.16.6塔盘支承圈予制

A、塔盘支承圈共计4层有两种规格,Φ1200和Φ1618mm。

B、塔盘支承圈在卷制后,宜用电动砂轮机,消除切割氧化物,并用样板校验,调整合格后,方可交付安装。

11.16.7底部溢流堰预制

A、根据设计图纸在预制现场下料,并详细编号。

B、所有半成吕预制件均可由N-1(64")管口倒入,且按安装程序需要依次进行。

11.16.8吸收塔内件A-PORTION部分为成品散件供货,现场安装。

A-PORTION包括下列内容:

A、塔盘及支架。

B、NaoH进料管。

C、破雾器。

D、清洗管

十二、吸收塔现场安装

12.1塔基础检查验收。

12.1.1土建专业应提供质量证明书及基础实测记录。

12.1.2基础表面应有标高基准线及纵、横向中心线。

12.1.3基础外表面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及露筋等现象。

12.1.4地脚螺栓的螺纹部分应无损坏和锈蚀现象。

12.1.5基础各部尺寸应符合下表中要求:

项次

偏差名称

允许偏差(mm)

1

2

3

基础坐标位置(纵横向)

基础平面标高

基础上平面外形尺寸

20

-10

±20

4

基础上平面水平度

5mm/m

10mm(全长)

5

预埋地脚螺栓标高(顶端)

中心距(根部)

+5

-0

±2

12.1.6基础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及交接单位应办理交接单。

 

12.2塔底板铺设

12.2.1按排板图的要求在基础上表面放出所有中腹板及边缘板铺设的

12.2.8按图中的要求,在壁板基准圆周线上设置40组100×200×50mm的垫板(可用两块δ=25mm垫板叠加),并与边缘板点焊牢固。

12.2.9在垫板上沿塔内壁圆周线点固L50×50的角铁挡块,为壁板组装时定位基准。

12.2.10每块垫板顶面标高用水平仪或“U”型管测定,其最大高度差小于2mm。

12.2.11塔内焊接用电焊把线和电源线可在壁板与边缘板之间50mm空隙穿过。

12.2.12每带壁板的组装,开孔、预焊件的定位等,均须以边缘板上0º、90º、180º、270º的基准点为测量基准点。

12.3塔壁板的组装

12.3.1塔壁板组装的程序见后附页。

12.3.2各带壁板顶升前,均应完善与壁板相关的部件焊接、打磨、无损检测等工序。

12.3.3塔体顶升时,上下分布器母管应随塔体顶升。

12.3.4为防止焊接变形,各带壁板焊接时,可适当点焊筋板,当内外焊缝完毕后,再拆除。

12.3.5各带壁板焊接完毕后,均应检查其椭圆度、直线度、棱角度,并作详细记录。

12.3.6壁板组装用卡具点,应打磨干滑,并作渗透探伤。

12.3.7当Sh-2壁板顶升达100mm高时,停止顶升,拆除所有垫板。

(40组50mm厚)。

12.3.8壁板组装,下列管口、人孔可以作为进出入通道。

A、M10.M11.人孔31800600×1200mm

B、N-13上分布器2830028

C、M-9人孔26400600×1000mm

D、M-8人孔25400600×1000mm

E、M-7人孔21400600×1000mm

F、M-6人孔20400600×1000mm

G、M-5人孔17400600×1000mm

H、M-11海水入口1530064"

I、M-12人孔7900Φ600

J、N-57虹吸孔670024"

K、N-1海水出口330064"

L、M-1.2.3人孔1500Φ600

在预急冷器开孔放线范围内,可根据需要开Φ600的孔,作为通道。

12.3.9塔壁内侧相同标高件定位,放线(如破雾器支架,上、下布器支架,No1"~4"塔盘支架,维修支架等,宜采用以一基准标高点为基准,用“U”型管确定其他各点的标高,可控制在0~2.0mm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