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200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8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docx

浙江省绍兴市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

浙江省绍兴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文综试题

文综地理试题

2019年初,俄罗斯政府计划将无偿发放远东地区(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给俄罗斯公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该项政策的实施,将刺激其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

右图为1990~2019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资料。

完成1、2题。

1.1990年至2019年,俄罗斯远东地区

A.生育率提高B.就业率提高2.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

因素和主要目的分别是

A.经济矿产开发

C.政策国土开发

B.环境生态保护D.军事加强国防

①地形类型的差异②降水的差异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③④

D.棉花、天然橡胶

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

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

下表为我国四个省

省区

耕地总面积(万公顷)

有效灌溉面积比例(%)

521

91.5

231

61

85

31

1220

44

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9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第3、4题。

3.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④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A.①②B.②③C.②④

4.表中甲、丙两省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A.油菜、黄麻B.油橄榄、春小麦C.花生、甜菜

翡翠又称缅甸玉,为玉石之王,市场价格节节攀升。

下图中的云南省瑞丽市是亚洲和我国最大的翡翠原石加工和翡翠交易基地。

2019年起,缅甸政府出台限制翡翠原石出口和翡翠成品出口全免税的新政策。

回答5、6题。

5.瑞丽市成为亚洲和我国最大的翡翠原石加工和交易基地的优势区位是

A.劳力优势与加工工艺精湛

B.技术优势与当地消费量大

C.市场优势与交通运输便捷

D.地缘优势与接近原料产地6.缅甸政府出台限制翡翠原石出口和成品出口全

免税新政策,将会

A.造成翡翠加工产业地域转移B.促进翡翠消费群体地域转移

C.提高缅甸本地人翡翠消费量D.大幅减少缅甸翡翠原石产量

2019年1月,美国东北部遭受了历史上最强暴雪的袭击。

下图为1月27日北美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

完成7~8题。

7.图中等压线a、b、c的数值大小关系是

B.东西走向,南北行间距1.5米左右

C.南北走向,东西行间距1.5米左右

D.南北走向,东西行间距1.0米左右

11题图

36.(30分)根据下列材料及图示,完成

(1)~(4)题。

材料:

由中资企业承建开发的尼加拉瓜跨洋运河于当地时间2019年12月正式开工,工程全长276千米,项目总投资500亿美元,预计2019年完工。

近年来,有“东方巴拿马运河”之称的泰国克拉地峡运河(全长约50千米)开发也成了中资企业重点关注的项目。

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沟通内陆与亚欧大陆桥和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承接东部乃至全球产业转移

的重要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大的物流中心、融汇亚欧丰富多元文化的重要平台。

材料二: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示意图(图1)、2019年陕西省产业结构统计图(图2)、陕西省地形

坡度空间差异图(图3)。

地形坡度

0~8°

8~15°

15~25°

>25°

河流

甲北

南部山区

(1)根据信息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陕西省定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有利区位条件。

(10分)

(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简析甲、乙两区域地形坡度小的原因。

(8分)

(3)人类对河流的开发利用主要有灌溉、航运和水能开发等。

某班学生在对陕西境内秦岭以北河流开发利用的探讨中有下列两种观点,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进行分析评价。

(若两种观点都作答,按第一个答案赋分)(8分)

观点1:

渭河平原地区经济较发达,交通运输量大,应大力开发渭河的航运,以缓解运输压力。

观点2:

北部高原区地形坡度大,应大力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保护高原区植被。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B2.C3.B4.D5.D6.A7.B8.A9.C10.C11.B

36.(30分)

(1)岩浆活动(2分、若答地壳运动或变质作用得1分)火山(2分)有色金属矿(2分)

(2)①地盛行东北风(,风力较大)(2分);②地(无风,)上升气流为主(或垂直运动为主)(2分)。

①地(为热带草原气候,)1月受东北信风控制(2分);②地(为热带雨林气候,)1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辐合上升(2分)

(3)有利条件:

可利用原有的河流、湖泊等天然水域(2分);沿河谷地区,地势相对较低(2分)。

不利条件:

陆地跨度长;地势高差较大;地质构造复杂,地壳不稳定等(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4)克拉运河(2分)原因:

克拉运河直接沟通了南海海域与印度洋,与我国的地缘关系更为密切(2分);克拉运河位于我国正在打造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其战略意义更加重要(2分);中东(西亚)石油是我国的主要供应地,克拉运河开通后,其运输距离大大缩短,有利于提升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性(2分)

37.(26分)

(1)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对外联系历史悠久;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间位置,区际联系较便利;区内铁路、公路等交通条件较好;已有较好的产业结构和较强的经济实力;教育和科技力量较强;历史文化之地,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等(每点2分,答出其中5点,其它合理的答案酌情给分)

(2)甲地降水量小,流水侵蚀作用弱(2分),以风力作用为主(2分)。

乙地地势低(2分),流水沉积作用明显(2分),地势比较平缓。

(3)观点1:

不正确(2分)。

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2分);含沙量大,

河道淤积(2分);结冰期长(2分),通航条件差。

观点2:

不正确(2分)。

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定)(2分);水土流失

严重,河流含沙量大(2分),修建的水库泥沙易淤积(2分)。

(若两种观点都作答,按第一个答案赋分。

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给分)

绍兴一模试题解析

第1~2题

【答案】1.B2.C【分析】为促进远东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俄罗斯政府计划无偿发放远东地区的土地给俄罗斯公民,本题组以此为背景,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分析加工能力和地理问题的推理能力。

由图中可得出,1990~2019年总人口下降幅度大、就业人口下降幅度小,因此就业率有所提高;人口容量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提高;生育率指育龄妇女生育子女的数量,图中没有相关信息推测其变化;总人口下降,而迁入的人口以从事农业的劳动人口为主,人口老龄化不会加重。

2.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俄罗斯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在政策的引导下向远东迁移开发国土资源,其影响因素是政策,主要目的是国土开发。

第3~4题

【答案】3.B4.D【分析】本题组通过文字和表格提供了有效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概念和四个省区的相关统计数据,考查考生概念理解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能力。

3.本题需要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判断省区的基础上分析灌溉面积比例差距的原因。

灌溉面积比例最小的丙是海南,海南降水丰富,大部分耕地不需要灌溉,因此灌溉面积比例最小。

灌溉面积比例最大的甲是新疆,因为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干旱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大部分耕地只有灌溉才能发展农业,因此灌溉面积比例最大。

由新疆和海南的灌溉面积比例差异可知,降水差异是主要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区域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是影响灌溉面积比例的重要因素。

耕地主要位于平原地形上,有效灌溉面积统计的水田和旱地也主要位于平原上,因此影响灌溉面积比例的差异与地形类型差异因素无关。

4.本题需要学生判出四个省区的基础上,调用农作物(经济作物)分布知识点,得出正确答案。

上题已判出甲为新疆,丙为海南,它们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棉花和天然橡胶。

第5~6题

【答案】5.D6.A【分析】本题组以缅甸政府计划限制翡翠原石、成品出口全免税为背景,考查工业、商业中心的区位优势和工业的转移,考查学生生活中地理问题的分析能力、地理推理能力。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生活中地理区位的能力。

瑞丽位于中缅边境,而缅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原石产地,因此,瑞丽成为亚洲和我国最大的翡翠原石加工、交易基地是地理位置优势和接近原料产地。

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地理问题的推理能力。

缅甸政府出台限制翡翠原石、成品出口全免税新政

策后,瑞丽因进口的原石价格上升,从而导致翡翠加工品价格上升,为了避开关税,瑞丽等缅甸境外的翡翠加工业将会向缅甸境内转移。

翡翠的消费群体分布地域相对固定,不会因为限制翡翠原石、成品出口全免税政策而改变,但会使这批消费群体选择到缅甸境内购买翡翠。

对缅甸本地人来说,该政策出台前后翡翠价格没有变化,因此缅甸本地人翡翠消费量变化不大。

该政策会使翡翠加工业和销售市场向缅甸转移,对消费量影响不大,因此缅甸原石产量变化不大。

第7~8题【答案】7.B8.A

【分析】本题组以时事材料——美国强暴雪为背景,以北美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天气形势图判读能力。

7.本题考查学生天气形势图的等压线判读。

由锋面标志推气流运动,从而推出气压高低。

由美国东北部多条冷锋锋线的分布,推断出有多次冷空气南下,而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锋面出现在低压槽线附近,由此推断,等压线值a>b>c。

8.本题考查了学生天气系统与天气的运用能力。

由图中多条冷锋锋线可知,美国东北部有多次冷空气南下,所以影响时间长;因为锋线的分布范围广,所以影响范围广;因为冷气流经过五大湖在水汽和能量上得到了补充,导致暴雪的强度也得到了加强。

D选项在中部地形平坦利于冷空气运行,形成的暴雪不仅影响东北,甚至也影响美国中南部地区。

第9题

【答案】9.C【分析】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各功能区在各环线圈层中的面积和面积比例也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本题以1990~2019年某城市主城区居住用地在各圈层面积比例变化图为背景,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由图中可知,居住用地由1990年主要分布在二环内到2019年主要分布在二、三环内,二、三环内和三环内居住用地增长速度快于二环内,反映出城区的扩张过程,而该过程的形成需要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迁入的驱动,也需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保障。

第10~11题

答案】10.C11.B分析】本题组以宏观上葡萄“黄金种植带”的分布和微观上葡萄植株的布局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10.本题考查了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葡萄“黄金种植带”位于12°~22°℃等温线之间的陆地,影

响“黄金种植带”在大陆西岸分布较东岸宽的原因,即影响大陆西岸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12℃等温

线在西岸向低纬凸是因为寒流的影响,22℃等温线向高纬凸主要考虑暖流的影响。

11.本题考查了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在充分利用土地的条件下,要使葡萄生长季节获得最多光

照,必须保证葡萄植株在正午前后光线没有遮挡,首先得算出葡萄园的纬度位置和生长季节的直射点纬度位置,位于黄金种植带内的葡萄园纬度位置=23.5°N+(90°﹣70.5°)=43°N,6~8月太

阳直射点约在13°N~23.5°N之间,正午太阳光线从植株的南侧照射,若采用近南北走向(见图1),因为植株间距近,北部的植株光线就会有遮挡;而采用近东西走向(见图2),行距(南北间距)远,北部的植株不会被遮挡,所以应选择近东西走向。

南北间距的确定,必须保证6~8月正午的光线

能照射到北部植株,6~8月H约60°~70.5°,按60°(见图3),tan60°=2.5/d=1.73植株所以南北间距应选择3米。

间距

南北行

间距d

植株

间距

图2

36【命题思路】本题以世界海洋航运的两条线路为背景,考查了地质作用、大气运动差异、运河建设的自然影响和海洋航运对中国的能源安全的影响和评价。

能力要求上,考查信息获取和筛选能力、信息加工能力、观察能力、地理空间感知能力、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及地理评价能力。

【试题分析】

(1)地图信息显示海陆分布、矿产、火山等,隐性信息为板块交接(消亡边界)。

内力作用包括地

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

依据显性和隐形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可判断出两地的共同的内力作用表现为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其判断依据为图中的显性信息的火山和有色金属等。

(2)试题设问要求是两地的气流运动的差异。

气流运动包括水平运动(风)和垂直运动。

根据两地所处行星风带,可以判断出,①地在冬半年主要为东北信风、②地风力较小,以上升气流为主。

②地容易错答为季风的偏向。

(3)依据图中的运河路线,利用了自然河流和湖泊,河谷地区地势低,工程量相对较小。

海拔较高,地壳不稳定及高差较大等。

(4)从设问的限制的三个方面评价运河(或拟建运河)对中国的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需要考生有地理空间的感知,世界和中国能源分布和能源运输的角度思考问题。

【评分建议】第

(2)小题,赤道地区的风力小也属于气流运动的差异。

第(4)小题,运河名称判

断错误,只要言之有理,可适当赋分。

37【命题思路】本题以陕西和“一带一路”为背景,考查区域发展的区位因素、外力作用、河流的开发利用等知识点。

能力要求上,显性和隐形信息获取和加工、地理空间的感知、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地理评价和预测能力。

在考查形式上,力求探究性和地理考查的选择性的突破。

【试题分析】

(1)有利区位条件可以从文字材料“长安”“古⋯”得出历史悠久,历史文化深厚;从图1可以得出交通的枢纽地位和地理位置的优势;产业结构图可以得出产业结构相对合理和经济实力等;隐形信息有陕西的历史深厚和科技教育力量强等。

(2)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形地势的影响是内力作用普遍使得地形趋向不平,外力作用普遍使得地形趋向平坦。

但具体的作用形式在不同的地质过程中是不同的。

本题试图使考生能真正的理解每种内外力作用的概念、过程和结果。

甲地气候干旱,外力作用以外力的风力作用为主,风力搬运和沉积使得地形较为平坦;乙地为渭河谷地,地势低,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地形平坦。

(3)本题试图体现探究性,留给考生选择的空间。

该设问对考生的地理概念、原理等要求较高。

两个观点的前后逻辑关系都出现了错误或者是不全面的判断推理。

河流的开发利用的方向主要包括平原(土地)的利用、水资源、水能开发、航运、旅游等方面。

但每项利用需要综合思维,权衡利弊,因地制宜。

【评分建议】第

(1)小题,对考生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要求高,其它的答案言之有理可适当赋分。

第(3)小题,对观点的判断与参考答案不符,只要论据有道理,可适当考虑赋分。

浙江省绍兴市2019届高三教学质量调测文综历史试题

12.如何理性看待社会中的等级身份,彰显平等价值。

东西方思想家中有人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有人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有的倡导“人生而自由”。

下列人物中,分别表达了这些主张的有

①墨翟②孟轲③塞内卡④卢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在古代,没有用“专制”或“专制XX”定义中国政制。

用“专制”定义中国源于孟德斯鸠,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在中国流行,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的“规范认识”,直至今天。

这一“规范认识”源于

A.“西方中心论”B.“西学中源说”

C.“中体西用说”D.“全球史观念”

14.御史制度发源于秦汉,定型于隋唐,完善于明清,影响至现代。

下列关于隋唐时期完善御史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确立中尉一职主管京畿地区的治安B.创设刺史定期到郡县和诸侯国巡查

C.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D.设立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情况

15.梁启超说:

“贵族政治者,虽平民政治之蟊贼,然亦君主政治之悍敌也。

⋯⋯贵族之于平民,固少数也;其于君主则多数也。

故贵族能裁抑君主,而要求得相当之权力,于是国宪之根本即以粗立。

后此平民亦能以之为型,以之为循。

”此论主张的是

A.共和B.民主C.帝制D.自由

16.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上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节选如下:

“今有南清志

士某君,北来游学。

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

其主义如下:

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

”据此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①近代社会习俗变革史②“西学东渐”史

D.①②③④

A.国共合作

B.国际同盟

C.民族主义

D.“总体战”

18.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

“文艺工作,如果‘

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

⋯⋯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

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D.指出文艺工作要为工农阶级服务

19.马丁·路德说:

“除非一切人为制定的教义不论其内容如何都被干净彻底地加以废除,否则就根本没有解决问题的一丝希望。

我们唯有获得了福音书所带来的自由,才能在一切方面依照它所做出判断并指导我们的生活。

”这一观点蕴含的思想不包括

A.“主权在民”思想B.“理性”思想

C.“信仰得救”思想D.自然法思想

20.恩格斯曾赞誉一部1859年出版的科学巨著所阐述的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该书分为十五编,其中有“⋯⋯第二,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第三,生存斗争;第四,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第十二,生物的地理分布⋯⋯第十四,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形表学、胚胎学和退化器官⋯⋯”该书

A.第一次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B.表明地质学研究的成果丰富了作者的自然科学理论

C.通过比较解剖学研究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确立

D.继承林耐注重个体的研究方法,但得出了不同结论

1到图2转变中的新

21.左下图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经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过程。

因素有

①机床的发明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第21题图

2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阵营的部分大国领导人在一些地点举行了四次重要会议(如右上图),其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④②①③D.②①④③

A.14世纪,意大利

B.19世纪初,法国

C.19世纪七十年代,荷兰

D.20世纪,法国

23.右侧图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

对于该流派兴起的时间与地点,正确的是△不主张用画笔吃力地写实风景或肖像△不用纯粹的颜色和形状认识日常对象△利用下意识表达猛烈的情绪和形状△绘画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

第23题图

38.(26分)环境、制度、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时的社会稳定导致人口逐渐增加,人均占有土地下降。

人口增多保证了密集型农业劳动,使耕地、育种、除草、防虫、水利各环节都能细致处理,以提高农业单产。

农闲时,大量劳力转向生产有市场价值的物品,形成地区性的市场贸易网。

在地区性贸易网络基础上形成全国性市场。

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重商型农业模式。

——许倬云《汉代农业分析》

材料二宋初定天下,四川人因铁钱太重,行用不便,由富民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子”。

每张计钱一缗。

每隔三年,由发行的富民将旧票尽行收回,另发新票,称为“一界”。

⋯⋯仁宗时改官家发行,禁民间私造。

⋯⋯(后)把那种纸币改名为“钱引”,扩充推行的区域,当时除闽、浙、湖、广外全国通行。

然滥发滥造,没有相当的准备金,纸币就不能维持它的票面价格。

——王伯祥、宋云彬《开明中国历史讲义》材料三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

⋯⋯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

——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

(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汉代农业是“全国性的重商型农业模式”的理由。

结合该模式存在的条件,分析其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地位。

(8分)

(2)指出“交子”的历史地位。

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述“交子”发行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从农业与市场关系变动的角度分析我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产生的意义。

(8分)

39.(26分)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选择决定她的未来,德国曾经的战略选择对中国和平崛起有着重要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四条下列事务属于帝国的监督与立法权范围之内:

⋯⋯2)制定海关与贸易的立法,

及关于帝国所需赋税立法;3)规定度量衡与货币制度⋯⋯

第六条联邦议会由联邦成员代表组成,其票权分配如下:

普鲁士连同汉诺威、库尔黑森、浩斯敦、拿骚及法兰克福的原有票权共有17票;巴伐利亚6票;萨克森4票⋯⋯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德意志帝国宪法》材料二德国的问题只能用武力来解决,要建立一个“大德意志”。

希特勒于1934年11月5日秘密高级军官会议上发言

第39题图

材料三联邦德国现代化在确立政治体制的民主制、法治、联邦制和福利国家四原则的基础上,还做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

其一,政治上“不能脱离西方范围和放弃欧洲一体化的成就”;

其二,经济上“在绝对自由与极权之间寻找一条健全的中间道路。

——丁建弘《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治架构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8分)

2)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依图示所列顺序概述纳粹集团用武力“建立‘大德意志'”的

过程及其结局。

(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项“战略选择”的具体内容。

联系联邦德国作出“战略选择”的相关背景,归纳其崛起之新特点。

(10分)

浙江省绍兴市2019届高三教学质量调测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选项

C

A

C

A

D

C

B

A

B

D

C

D

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