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601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x

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2016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代码:

120404

学科门类:

管理学

二、专业定位

专业性质:

管理学,非师范类

专业层次:

本科

建设目标:

立足云南,服务地方,坚持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学科建设为引领,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课程建设为基础,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积极探索和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三、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国土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资源管理与评价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具有测量、绘图、土地评估、计算机辅助管理等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测绘、物业管理、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和评价、土地规划利用、城镇规划、土地管理、不动产评估、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四、人才质量规格

1、素质结构

本专业学生系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和思想理解和分析学习、生活及未来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学会理性、辩证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爱岗敬业,服务社会;关心国家大事,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

具有健康的体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能力结构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地理学、测量学、计算机、数学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土地资源调查与制图、土地评估、土地整理、土地规划、地籍测量、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及土地开发经营的技术;具备一定的从事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3)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

(5)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科学研究论文的能力。

3、知识结构

(1)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了解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发展动态。

(3)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表达能力,具有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五、学制、学分、学时、学位

标准学制:

4年制

弹性学制:

3—6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5学分

学时:

2980学时

凡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学分≥165学分,并完成生产劳动、军事训练、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且德、智、体合格,准予毕业。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学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通过学士学位课程考试和毕业论文答辩,并符合玉溪师范学院授予学士学位的有关规定,可以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附表1:

基本学制(4学年)教育教学时间安排表(单位:

周)

项目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合计

备注

入学教育、军事课(含军训)

2

2

按学生处安排执行

教育见习(专业见习)

2

2

可与教育实习同步

教育实习(专业实习)

12

12

教育研习(专业调查研究)

4

4

可与实习或毕业论文同步结合进行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8

8

第七学期选题、开题

社会实践

在假期或课外进行

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

以网络学习为主

考试

1.5

1.5

1.5

1.5

1.5

0.5

0.5

0.5

9

课堂教学(授课)

16

18

18

18

18

17

7

11

123

机动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4

教育周数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160

寒暑假

5

7

5

7

5

7

5

7

48

学年周数

52

52

52

45

201

六、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1、课程体系与学分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由通识教育课程(必修23门47学分,选修4门8学分)、学科平台课程(必修10门27学分)、专业教育课程(必修13门40学分,选修17门43学分)三类课程构成。

总教学时数为2980学时,总学分为165学分。

附表2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简表

课程类别

修读方式

门次数

学分

占总学分百分比(%)

合计

学时

占总学时

百分比(%)

合计

通识教育课

必修

23

47

28.48

33.32

810

27.18

27.18

选修

4

8

4.85

学科平台课

必修

10

27

16.36

15.15

694

23.29

23.29

专业教育课

必修

13

40

24.24

55.51

702

23.56

49.53

选修

17

43

26.06

774

25.97

合计

67

165

100.0

100.0

2980

100.0

100.0

2、课程设置与学时

(1)通识教育课

通识教育课共27门(必修23门47学分,选修4门8学分),810学时,55学分。

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Ⅰ-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大学体育Ⅰ-Ⅳ,大学英语听说Ⅰ-Ⅳ,大学英语读写Ⅰ-Ⅳ,军事理论(含军事技能训练),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等。

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体育类、外语提高类、高等数学提高类、“两课”提高类、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活动、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学术科技等,在第3~6学期选修,每学期选修一门2学分的课程,每周2~3学时,选修4门共8学分。

(2)学科平台课程

学科平台课程共10门,27学分,694学时。

包括高等数学B、土地科学导论、自然地理学、管理学、人文地理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测量与地图学、测量与地图学实验、经济学原理、遥感技术与应用等。

(3)专业教育课程

必修课共13门,40学分,702学时。

包括地籍与房产测量、土地管理学、不动产估价、土地信息系统、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土地法学、土地利用规划、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由方向选修课程和拓展选修课程组成,学生需选修16门,43学分,774学时。

方向选修课程(10门,30学分,540学时)包括土地规划方向:

土地类型与评价、土地生态学、土地工程设计、工程测量学、土地整理与复垦;房地产方向: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地登记代理实务、房地产经纪实务、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营销与策划;从两个方向中选修7-8门,修满21学分,378学时。

专业拓展选修课程(16门,40学分,756学时),学生可在教学计划中所设列的16门课程中任意选择修读10-12门,修满22学分,396学时。

(4)学士学位课程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士学位课程为大学英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管理学、测量与地图学、地籍与房产测量、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学、不动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法学等11门课程。

(5)专业主干课程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为管理学、测量与地图学、地籍与房产测量、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学、不动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法学等9门课程。

七、专业主干课程(学位课程)简介

管理学(Management)

课程名称:

管理学(Management)

课程类别:

学科平台课程

授课学时:

72学分:

3周学时:

4开课学期:

2

课程目标:

使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全面建立现代管理的思想和理念,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职能的相关理论及相互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土地管理专业课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

介绍管理理论与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阐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管理的基本技巧与技术,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职能的相关理论及相互关系;并结合案例分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课程考核与评价:

闭卷考试。

其中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教材:

《管理学》,周三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管理学》,汪克夷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测量与地图学(SurveyingandCartography)

课程名称:

测量与地图学(SurveyingandCartography)

课程类别:

学科平台课程

授课学时:

108(72+36)学分:

3+1周学时:

6开课学期:

3

课程目标:

掌握普通测量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技术方法以及发展动向。

了解测量学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及其应用,能够熟练操作主要的测绘仪器,胜任普通测量工作,为进一步学习地籍测量、房产测量奠定必要的基础。

主要内容:

介绍普通测量和工程测量的一般理论、技术方法等基本知识。

包括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水准测量;经纬仪与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地区控制测量;GPS技术及应用。

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安排:

包括实验和实习两大环节,其中实验项目4个,共20个学时,包括经纬仪操作与使用(6学时),水准仪操作与使用(4学时),距离量测(4学时),大平板仪操作与使用(6学时)。

外业实习2周。

课程考核与评价:

闭卷考试,按平时作业加期末考试评价,作业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教材:

《测量与地图学》(第二版),王慧麟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测量学》,同济、清华大学合编,测绘出版社。

地籍与房产测量(SurveyforCadasterandRealEstate)

课程名称:

地籍与房产测量(SurveyforCadasterandRealEstate)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

90(54+36)学分:

3周学时:

5开课学期:

4

课程目标:

熟练掌握地籍测量、房产测量及其他工程测量的技术。

主要内容:

讲授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地籍测量,数字化测图以及土地利用与管理中的其他测量工作相关内容。

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安排:

操作练习20学时;野外实习2周。

课程考核与评价:

闭卷考试。

其中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教材:

《地籍测量》,王侬主编,测绘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地籍测量学》,詹长根等主编,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学》,章书寿,孙在宏著,测绘出版社。

3.《房地产测绘》,顾鸿烈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土地管理学(LandUseManagement)

课程名称:

土地管理学(LandUseManagement)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

54学分:

3周学时:

3开课学期:

4

课程目标:

掌握土地利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了解土地利用管理的各项具体环节和内容,训练和提高处理土地利用管理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管理的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土地利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土地利用管理的一般过程,土地利用规划与计划管理,土地的征用与划拨,建设用地管理,农用地管理,土地开发复垦管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

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安排:

结合毕业综合实习到土地管理部门参与实际工作。

课程考核与评价:

闭卷考试。

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教材:

《土地管理学》,朱道林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建设用地管理》,陈立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建设用地管理》,黄华明,天津出版社;3.《土地利用管理》,欧名豪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不动产估价(RealEstateAssessment)

课程名称:

不动产估价(RealEstateAssessment)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

54+36学分:

4周学时:

5开课学期:

4

课程目标:

掌握土地估价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学会城镇土地定级、城镇土地基准地价和宗地地价评估的方法和实施。

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土地估价的基本理论,土地估价的几种常用方法;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剩余法、成本逼近法、路线价估价法等基本的估价方法和应用估价方法,土地估价实务等。

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安排:

安排到实地或某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土地估价实习1周。

课程考核与评价:

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教材:

《不动产估价》,艾建国、吴群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国土资源部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委员会主编,地质出版社;2.《房地产估价》,叶剑平主编,中国人大出版社;3.《中国地产估价手册》,改革出版社;4.《房地产估价》,王家庭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5.《城市地产评估》,林增杰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土地资源学(LandResources)

课程名称:

土地资源学(LandResources)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

54学分:

3周学时:

3开课学期:

4

课程目标:

掌握土地资源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弄清土地资源的形成发展及地域分异规律,掌握土地评价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理,并能应用土地评价的原理开展土地评价,为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决策服务。

主要内容:

介绍土地资源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土地资源的构成与类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潜力,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整治,中国和世界的土地资源现状、问题与对策,我国的土地资源分区等。

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安排:

实习2天,主要为土地资源野外调查。

课程考核与评价:

闭卷考试。

其中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教材:

《土地资源学》,刘黎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土地资源学》,王秋兵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土地资源学》,林培主编,北京农大出版社;3.《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第2版),倪绍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土地资源学概论》,陈百明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土地经济学(LandEconomics)

课程名称:

土地经济学(LandEconomics)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

72学分:

3周学时:

4开课学期:

5

课程目标:

掌握土地价值、土地利用经济、土地制度三方面内容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土地利用经济原理、土地分区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土地规模利用、土地计划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制度概论、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中国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港台地区和国外现行土地制度、地租理论、土地价格、土地市场、土地金融、土地税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课程考核与评价:

平时作业加期末闭卷考试,作业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教材:

《土地经济学》,毕宝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参考书目:

1.《土地经济学》,刘书楷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城市土地经济学》,李鸿昌等主编,科学普及出版社。

土地法学(LandLaw)

课程名称:

土地法学(LandLaw)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

72学分:

3周学时:

4开课学期:

5

课程目标:

掌握土地法的理论知识,和各个专题法律知识,掌握土地法法律责任及其法律救济,熟悉常用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

土地法的基础理论,地籍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护、建设用地管理、土地有偿使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专题法律知识,土地监察、土地法律责任、土地行政复议、土地行政诉讼。

课程考核与评价:

平时作业加期末闭卷考试,作业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教材:

《土地法学》,董藩,郑润梅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

1.《土地法学》,陈利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土地法学》,林增杰、沈守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土地法教程》,葛恒英、李延荣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土地利用规划(LandPlanning)

课程名称:

土地利用规划(LandPlanning)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

72学分:

3周学时:

4开课学期:

6

课程目标:

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概念、任务和内容、体系和程序、理论和原则;在熟练分析规划区域内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情况基础上,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人口、土地需求量预测以及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方法,并能运用系统的思想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设计、方案评述和最优方案选取;在了解土地保护、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整治等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原则、对象、程序和技术要点;另外,对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内容也要求有所了解。

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原则、规划方法和规划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人口与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等)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安排:

课程实习3天。

课程考核与评价:

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教材:

《土地利用规划学》(面向21世纪系列教材),王万茂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利用规划司编,科学出版社;2.《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指导》,王万茂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安排

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性质、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见习(土地利用现状考察实习)、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实验(实习)、专业综合(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四个环节。

四个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内容和教学相互联系,构成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整个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专业见习——土地利用现状考察实习

(1)专业见习的目的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进行的第一次系统的土地利用现状实践教学是专业见习,也称为“土地利用现状考察实习”,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周边自然、人文环境、土地利用状况,认识自然环境演化过程和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造成的影响,认识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

意义在于使学生增强土地合理利用意识,提高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性质的认识,增强学习土地资源管理知识的主动性,树立土地持续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理念,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和专业综合实习奠定基础。

(2)专业见习的内容

专业见习主要包括:

①一定区域内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现状,如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现状、城市土地利用特征及现状;②城市房地产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等;③土地规划与利用措施和土地污染防治方法等。

(3)见习方法及见习安排

专业见习安排在第五学期,共2周时间(36学时),1学分。

专业见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分类与评价、土地管理、不动产估价、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籍与房产测量、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专业基础课以后进行一次野外考察实习。

首先是优选见习路线和见习地点,其次是建立实习基地。

根据学院所在的地域特点,通过调查优选了玉溪、通海、元阳、蒙自、建水、江川等地的见习路线。

见习路线包含丰富的内容,能满足专业见习的要求。

2、专业课程(课间)实验实习

(1)课程实验(实习)目的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实验(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亲手验证和体验在课堂上所学的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亲眼目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验证书本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讲授的内容。

同时,也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探索和创新知识。

(2)课程实验(实习)的内容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实践性较强,决定了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都应包含有实践教学的内容。

专业必修课中的“自然地理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测量与地图学”、“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籍与房产测量”、“土地管理学”、“不动产估价”、“土地信息系统”、“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等课程,必须要有操作各种仪器学会测量和制图的方法、地籍测量与调查方法、土地利用监测、遥感技术与应用、土地信息系统设计、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实习、土地管理实践、房地产测量与制图实习、城市规划课程设计实习、房地产估价实习等实践教学内容。

附表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学分、学时一览表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数

学时数

周学时及建议修读学期

考核

方式

合计

讲授

实践

学科

平台

课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

2

72

72

4

考查

测量与地图学*

4

72

72

4

考试

测量与地图学实验

1

36

36

2

考查

遥感技术与应用

3

90

90

5

考查

专业

必修

课程

地籍与房产测量*

3

90

18

72

5

考试

不动产估价*

4

90

54

36

5

考试

土地信息系统

3

72

72

4

考查

土地利用规划*

3

72

18

54

4

考试

专业见习

1

2周

2周

2周

专业实习

4

12周

12周

12周

毕业论文

4

8周

8周

8周

专业

选修

课程

土地工程设计

3

54

54

3

考查

工程测量学

3

54

54

3

考查

土地整理与复垦

3

54

54

3

考查

土地登记代理实务

3

54

54

3

考查

房地产经纪实务

3

54

54

3

考查

房地产投资分析

3

54

54

3

考查

房地产营销与策划

3

54

54

3

考查

数字图像处理

3

54

54

3

考查

数字测图

3

54

54

3

考查

地籍调查

2

36

36

2

考查

ARCGIS应用

3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