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夯基提能作业本 25.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78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夯基提能作业本 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夯基提能作业本 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夯基提能作业本 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夯基提能作业本 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夯基提能作业本 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夯基提能作业本 2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夯基提能作业本 2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夯基提能作业本 2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夯基提能作业本 2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夯基提能作业本 2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夯基提能作业本 2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夯基提能作业本 2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夯基提能作业本 2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夯基提能作业本 2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夯基提能作业本 25.docx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夯基提能作业本 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夯基提能作业本 25.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 夯基提能作业本 25.docx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夯基提能作业本25

第14讲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A组 基础过关

1.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某种动物而言,一对等位基因A、a中,a基因使精子失活,则当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时,该动物种群内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3、5、7B.2、4、5C.3、4、6D.2、4、4

答案 D 由题干可知,a基因使精子失活,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该动物种群内个体的基因型有AA、Aa两种;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该动物种群内个体的基因型有XAXA、XAXa、XAY、XaY四种;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时,该动物种群内个体的基因型有XAXA、XAXa、XAYA、XaYA四种,D正确。

2.黑腹果蝇X染色体存在缺刻现象(染色体缺少某一片段,用“-”表示)。

缺刻红眼雌果蝇(XRX-)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杂交得F2。

已知F1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例为2∶1,雄性全部为红眼,雌性中既有红眼又有白眼。

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X-与Xr结合的子代会死亡

B.F1白眼的基因型为XrXr

C.F2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1/2

D.F2中雌雄个体数量比为4∶3

答案 D 果蝇后代的性别理论比应为1∶1,根据F1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例为2∶1,可判断1/2的雄性个体死亡,即X-与Y结合的子代会死亡,A错误;F1中白眼的基因型为X-Xr,B错误;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XRXr、1/2X-Xr,雄性个体基因型为XRY,雌雄个体杂交,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1/4XR、1/2Xr、1/4X-,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1/2XR、1/2Y,后代红眼个体比例为(1/4×1+1/2×1/2+1/4×1/2)÷(1/4×1+1/2×1+1/4×1/2)=5/7,C错误;F2雄性个体中致死比例为1/2×1/2=1/4,雌雄个体数量的比为4∶3,D正确。

3.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某种羊的黑毛和白毛由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

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羊群体中基因型可以有3种

B.若该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该羊群体中基因型可以有5种

C.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羊群体中基因型有6种

D.若该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白毛母羊与黑毛公羊交配的后代中雌性均为黑毛

答案 C 若基因M/m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羊群体中基因型可以有MM、Mm和mm三种,A正确;若该对等位基因(M/m)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羊群体中基因型可以有XMXM、XMXm、XmXm、XMY和XmY5种,B正确;若该对等位基因(M/m)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羊群体中基因型有XMXM、XMXm、XmXm、XMYM、XmYM、XMYm和XmYm7种,C错误;若该对等位基因(M/m)仅位于X染色体上,白毛母羊(XmXm)与黑毛公羊(XMY)交配的后代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都为XMXm,表现型均为黑毛,D正确。

4.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让子一代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是(  )

A.3∶1B.5∶3C.7∶1D.13∶3

答案 C 假设红眼由B基因控制,b基因控制白眼,因为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所以亲代红眼雌果蝇基因型是XBXb,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BY,则子一代的红眼雌雄果蝇基因型和比例分别是1/2XBXB、1/2XBXb、XBY,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是3/4XB、1/4Xb,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种类和比例是1/2XB、1/2Y,产生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是7∶1,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5.下图为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图及①②的放大图,①②为性染色体,且①中存在红眼基因。

将某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F2中红眼与白眼果蝇之比为3∶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示果蝇为雄性,且亲本中红眼为显性性状

B.眼色基因无论在Ⅰ或Ⅱ片段上,均可符合上述结果

C.若对该果蝇的核基因组进行测序,需测定5条染色体

D.Ⅲ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只能在限定性别中遗传,且可用显微镜观察

答案 D 图中①②为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说明该果蝇是雄果蝇;将某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说明红眼对白眼是显性性状,A正确。

假设果蝇眼色受B、b的控制,若基因在Ⅰ片段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b,子一代全部为红眼,子二代红眼∶白眼=3∶1,若基因在Ⅱ片段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子一代全部为红眼,子二代红眼∶白眼=3∶1,B正确。

若对该果蝇的核基因组进行测序,需测定3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共5条染色体,C正确。

基因突变是基因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在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D错误。

6.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都表达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所在的染色体遗传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答案 C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比如色盲基因分布在X染色体上,却与性别决定无关;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各细胞中选择性表达;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随所在的性染色体遗传;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X、Y两条性染色体,但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X和Y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精母细胞中一半含有X染色体,一半含有Y染色体。

7.(2017浙江11月选考,31,7分)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眼色的红色与白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

一只无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红眼

白眼

无眼

雌蝇

3/8

0

1/8

雄蝇

3/16

3/16

1/8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B在果蝇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    。

 

(2)果蝇的有眼与无眼中,显性性状是    ,F1雄蝇的基因型是    。

 

(3)让F2中全部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3雄果蝇的表现型为        ,其比例是    。

 

(4)用测交方法鉴定F2双杂合红眼雌果蝇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

答案 

(1)基因座位 

(2)有眼 BbXRY (3)红眼、白眼和无眼 6︰2︰1

(4)

P

F

  雌配子

雄配子   

BXR

BXr

bXR

bXr

bXr

BbXRXr

红眼雌蝇

BbXrXr

白眼雌蝇

bbXRXr

无眼雌蝇

bbXrXr

无眼雌蝇

bY

BbXRY

红眼雄蝇

BbXrY

白眼雄蝇

bbXRY

无眼雄蝇

bbXrY

无眼雄蝇

解析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知识。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为基因座位。

通过表中F2表现型可知,无眼与性别无关,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无眼为隐性(b),而红眼、白眼与性别有关,且红眼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此推出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bbXRXR(无眼雌性)与BBXrY(白眼雄性)。

这样F1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F1的雄雌果蝇交配后,F2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_XRX-(

BB、

Bb;

XRXR、

XRXr),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B_XRY(

BB、

Bb),先分别利用基因分离定律,可得出其杂交后F3中有眼(B_)∶无眼(bb)=8∶1,雄果蝇中红眼(XRY)∶白眼(XrY)=3∶1,再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知F3中红眼∶白眼∶无眼=6∶2∶1。

F2中双杂合红眼雌蝇(BbXRXr)与无眼雄蝇(bbXrY)测交的遗传图解参考答案。

注意写遗传图解时注明亲、子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和相关的符号(如P、×、⊗、F等)。

8.(2017课标全国Ⅰ,32,12分)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

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

回答下列问题:

(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

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2)某同学为了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         ,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               ,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种;当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   种。

 

答案 

(1)有角∶无角=1∶3 有角∶无角=3∶1

(2)白毛个体全为雄性 白毛个体中雄性∶雌性=1∶1

(3)3 5 7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及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

(1)多对杂合体公羊(基因型为Nn)与杂合体母羊(基因型为Nn)杂交,理论上,子一代母羊为1NN(有角)、2Nn(无角)、1nn(无角),即有角∶无角=1∶3;子一代公羊为1NN(有角)、2Nn(有角)、1nn(无角),即有角∶无角=3∶1。

(2)若M/m位于X染色体上,纯合黑毛母羊(XMXM)与纯合白毛公羊(XmY)杂交,子一代为XMXm和XMY,子二代为XMXM、XMXm、XMY和XmY,所以子二代中白毛个体全为雄性。

若M/m位于常染色体上时,遗传与性别无关,所以子二代白毛个体中雌性∶雄性=1∶1。

(3)当一对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AA、Aa、aa3种;当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XAXA、XAXa、XaXa、XAY和XaY,共5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AXA、XAXa、XaXa3种,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AYA、XAYa、XaYA、XaYa4种,共有7种基因型。

B组 能力提升

1.(2017课标全国Ⅰ,6,6分)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

答案 B 本题借助果蝇杂交实验考查考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与伴性遗传的掌握情况。

解答此题时,可将两对相对性状分开单独分析。

分析翅的长短,长翅与长翅交配,后代出现残翅,则亲本均为杂合子,F1中残翅个体占1/4,而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故F1雄蝇中白眼个体的概率为1/2,F1雄蝇从母本得到白眼基因Xr的概率是1/2,由此可判断亲本中雌果蝇控制眼色相关的基因型为XRXr(红眼),亲本雄果蝇(白眼)的基因型为XrY,A正确;F1中出现长翅(B_)雄蝇的概率=3/4×1/2=3/8,B错误;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均为1/2,C正确;白眼残翅雌蝇(bbXrXr)可产生基因型为bXr的极体和卵细胞,D正确。

2.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

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

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

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

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

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

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答案 A X探针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说明X染色体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妻子的父母性染色体异常而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或性染色体正常而进行异常的减数分裂,均可能造成妻子体细胞性染色体异常;妻子产生的异常卵细胞与其丈夫产生的两种精子结合的机会均等,故选择后代的性别不能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3.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XO型,O代表缺少一条性染色体,雄蝗虫2N=23,雌蝗虫2N=24。

控制体色褐色(A)和黑色(a)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复眼正常(B)和异常(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使精子致死。

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萨顿通过观察雄蝗虫体细胞和精子细胞的染色体数,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蝗虫的群体中,不会存在复眼异常的雌雄个体

C.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和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复眼正常和复眼异常的比例为1∶1

D.纯合褐色复眼正常雌体和黑色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雌雄个体都表现为褐色复眼正常

答案 C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依据基因和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错误;控制复眼正常(B)和异常(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使精子致死,因此蝗虫的群体中不会存在复眼异常的雌性个体,但是存在复眼异常的雄性个体,B错误;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基因型为XBXb,复眼异常雄体基因型为XbO,由于基因b使精子致死,因此两者杂交后代为复眼正常雄体(XBO)∶复眼异常雄体(XbO)=1∶1,C正确;纯合褐色复眼正常雌体基因型为AAXBXB,黑色复眼异常雄体基因型为aaXbO,由于基因b使精子致死,因此两者杂交后代中没有雌性个体,D错误。

4.(2017浙江11月选考,28,2分)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如下,人群中这两种病的发病率均为10-4。

两种病同时发生时胚胎致死。

Ⅰ3和Ⅱ8无甲病家族史,Ⅲ7无乙病家族史,家系中无突变发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Ⅱ1和Ⅲ8产生含甲病基因配子的概率分别是1/3和1/16

B.理论上,Ⅱ3和Ⅱ4结婚生出的子、女中各可能有6种基因型和3种表现型

C.若Ⅳ3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推测Ⅲ8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可能性大于Ⅲ7

D.若Ⅱ1与人群中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约为1/300

答案 D 根据Ⅰ1和Ⅰ2生出Ⅱ2甲病患者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由a控制);根据Ⅲ7和Ⅲ8生出Ⅳ3乙病患者,Ⅲ7无乙病家族史,又由Ⅲ5和Ⅲ6生出Ⅳ1健康儿子,可知乙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由B控制)。

Ⅱ1(2/3概率为Aa)产生含甲病基因配子的概率是1/3;因Ⅰ3和Ⅱ8无甲病家族史,且Ⅲ4患甲病,其致病基因来自Ⅰ4,Ⅱ7有1/2概率为Aa,则Ⅲ8为Aa的概率为1/4,其产生含甲病基因配子的概率是1/8,A错误。

因两种病同时发生时胚胎致死,若乙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理论上,Ⅱ3(AaXbY)和Ⅱ4(AaXBXb)结婚生出的子、女中各可能有5种基因型(aaXBXb和aaXBY胚胎死亡)和3种表现型,B错误。

若乙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当Ⅳ3(患乙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时,则Ⅲ8(XBXb)和Ⅲ7(XbY)均有可能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若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父母的配子均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子代的染色体组成为XXY,不能推测可能性的大小,C错误。

因Ⅱ1与某正常男性都不患乙病且乙病为显性遗传病,故二者的子女不会患乙病,若Ⅱ1(2/3Aa)与人群中某正常男性结婚,根据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10-4,推出甲病的基因频率P(a)=1/100,P(A)=99/100,由此得出该正常男性是甲病携带者(Aa)的概率为2/101,结婚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2/3×2/101×1/4=1/303,约为1/300,D正确。

5.图甲中4号为某遗传病患者,对1、2、3、4进行关于该病的基因检测,并将各自含有的该致病基因或正常基因(数字代表长度)用相应技术分离,结果如图乙(字母对应图甲中的不同个体)。

下列有关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通过比较甲乙两图,4号个体患红绿色盲症

B.系谱图中3号个体的基因型与1、2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等位基因的区别不只是碱基序列不同,还可以是基因的长度不同

D.3号与一该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6

答案 C 据图甲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4号不可能是色盲患者,A错误;对照图甲、图乙可知,d对应4号患者,1、2、3号个体基因型相同,B错误;等位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且基因的长度也可能不同,C正确;3号个体为杂合子,与携带者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4,D错误。

6.(2018浙江4月选考,31,2分)某昆虫的红眼与朱红眼、有眼与无眼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

一只红眼雌性个体与一只朱红眼雄性个体交配,F1雌性个体中有红眼和无眼,雄性个体全为红眼。

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红眼

朱红眼

无眼

雌性个体

15/61

5/61

9/61

雄性个体

24/61

8/61

0

回答下列问题:

(1)有眼对无眼为    性,控制有眼与无眼的B(b)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若要验证F1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能否用测交方法?

    ,其原因是          。

 

(3)F2红眼雄性个体有   种基因型,让其与F2红眼雌性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3有   种表现型,F3中无眼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答案 

(1)显 X和Y 

(2)不能 aaXbXb个体致死 (3)4 5 8/59

解析 

(1)根据有眼昆虫杂交后代出现无眼,推测无眼对有眼为隐性;无眼性状只在雌性中出现,推测属于伴性遗传,若无眼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则不符合题意,综合推断控制有眼与无眼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

(2)要验证F1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若采取测交方法,则要选择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进行杂交,但题干中明确存在两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因此不能采取测交办法。

(3)综合推断:

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B,F1雌性为1/2AaXBXb、1/2AaXbXb,F1雄性为1/2AaXBYB、1/2AaXbYB,F2中红眼雌性个体中有1/15AAXBXB、2/15AaXBXB、4/15AAXBXb、8/15AaXBXb这4种基因型,F2中红眼雄性个体中有1/12AAXBYB、2/12AaXBYB、3/12AAXbYB、6/12AaXbYB这4种基因型。

F2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可出现5种表现型。

两对基因分开考虑:

F2中雌雄红眼AA∶Aa=1∶2,则随机交配后代A_类型占8/9、aa占1/9;雌性XBXB∶XBXb=1∶4,雄性XBYB∶XbYB=1∶3,推出杂交后代XbXb=4/5×3/4×1/4=3/20,则A_XbXb=8/60;又因为aaXbXb占1/60致死,因此F3中无眼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8/59。

7.果蝇的红眼与朱砂眼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另一对等位基因(A、a)影响某种色素的合成使果蝇眼色呈白色。

现有一只白眼雌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F1

F2

雌、雄均表现为

红眼∶朱砂眼∶白眼=4∶3∶1

全红眼

全朱砂眼

请回答:

(1)A、a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红眼对朱砂眼为    性。

 

(2)亲本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   ;F2杂合雌蝇共有  种基因型。

这些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

 

(3)让F2中全部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3雄蝇的表现型为         ,其比例是   。

 

答案 

(1)常 显 

(2)AAXBY 4 2/3 (3)红眼、朱砂眼和白眼 4∶3∶1

解析 本题以果蝇的眼色为素材,结合表格,考查伴性遗传、遗传定律的应用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能根据表中信息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及遗传方式,再利用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计算相关概率。

本题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可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解题思路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

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

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

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1)一只白眼雌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蝇杂交所得的F1中,雌雄果蝇表现型不同,由此可推知,控制眼色的两对等位基因至少有一对在X染色体上。

F1随机交配所得的F2中,雌、雄均表现为红眼∶朱砂眼∶白眼=4∶3∶1,这一比例是3∶1∶3∶1=(3∶1)×(1∶1)的变式,则控制眼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不可能都位于X染色体上,即这两对等位基因中有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

结合F1的表现型及比例可推知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根据F1的雌蝇均为红眼,与父本相同,雄蝇全为朱砂眼,可推知红眼对朱砂眼为显性。

(2)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以及第

(1)小题的分析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XBXb(红眼)和AaXbY(朱砂眼),说明A基因不影响色素的合成,结合题意可知a基因影响某种色素的形成。

亲本野生型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根据F1的基因型可推知F2雌蝇的基因型有A_XBXb、A_XbXb、aaXBXb、aaXbXb共6种,其中杂合雌蝇共有A_XBXb、AaXbXb、aaXBXb4种基因型。

这些杂合雌蝇在F2中所占比例为3/4×1/4+2/4×1/4+1/4×1/4=6/16。

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和前面的分析可推知,a基因抑制b基因的表达,使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的个体表现为白眼,所以F2杂合雌蝇中表现为红眼的基因型有A_XBXb和aaXBXb,在F2中所占比例为3/4×1/4+1/4×1/4=4/16,因此,F2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4/16÷6/16=2/3。

(3)F2中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4AAXBXb、2/4AaXBXb和1/4aaXBXb,F2中红眼雄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4AAXBY、2/4AaXBY和1/4aaXBY。

让F2中全部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可将两对基因分开来算。

对于A、a这对等位基因,F2中A的基因频率=1/4+1/2×2/4=1/2,a基因频率=1-1/2=1/2,F2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3中A_的基因型频率=AA基因型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2+2×1/2×1/2=3/4,aa基因型频率=(1/2)2=1/4。

对于B、b这对等位基因,XBXb×XBY所得的F3中雄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XBY和1/2XbY。

两对等位基因综合考虑可知,F3雄蝇中,红眼果蝇基因型为A_XBY和aaXBY,所占比例为3/4×1/2+1/4×1/2=4/8;朱砂眼果蝇基因型为A_XbY,所占比例为3/4×1/2=3/8;白眼果蝇基因型为aaXbY,所占比例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