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122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docx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docx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四年级志华

教学目标:

1、认读词语,理解“呼风唤雨,世纪,农耕社会,依赖”等词语,随文学习生字“赖,幻”。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已具备一些基本阅读的能力,能把握课文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但是学生对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了解的并不是很多。

学校的网络设备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充分了解20世纪的科技发明和创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容,体会科技类课文用词准确、语言简洁等表达方面的特点,唤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激发阅读兴趣。

1、创设情境导入

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9课。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2、学生质疑。

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

3、学生质疑。

预设:

(1)“呼风唤雨”什么意思?

(原来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在课文里指什么呢?

(2)“世纪”什么意思?

(3)“呼风唤雨的世纪指什么?

”等。

师:

顺着学生的提问在“呼风唤雨,世纪”两个词语下画着重号。

过渡:

刚才,大家抓住课题的两个关键词语去提问题,很会思考。

学贵有疑,(指课题)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去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理清课文思路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本课的词语)

依赖、哲学家、远洋船舶、农耕社会、潜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风唤雨

(1)检查读音

(2)分析“幻,赖”的字形。

(1)读准词语是读准课文的关键,这一课的词语你会读吗?

自己读一读。

生读。

(2)文中有两个生字大家在书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字形结构。

(3)师写“幻,赖”。

3、我们跟随词语再次走进课文中,请大家默读课文,继续思考你们提出的问题。

4、汇报:

读了两次课文,大家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学生汇报:

从……我知道了……(结合学生回答相机理解“世纪”)

5、师:

只要大家仔细读课文,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呢。

出示第一自然段: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齐读。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初步感受科技的力量

1、师出示第二自然段,引读: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生接:

当然是人类。

师:

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

生接: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师:

在这一问一答中,你发现了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

这是一个设问句。

师:

知道什么是设问句吗?

生:

一问一答的句子叫设问句。

师:

准确的说是自己提问自己回答的句子叫设问句。

这三个句子连起来,就是说: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出示句子)是吗?

和课文的句子比较比较,你有什么体会?

生:

自读句子,比较。

汇报。

(强调突出了人类的智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

师小结:

是啊,用上设问句,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多妙啊!

我们也要学习学习。

我们一起来再读读,体会体会,好吗?

(合作读)

过渡:

读到这里,接下来,你想知道什么?

(人类怎样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板书:

现代科技

2、再读读文,能找出答案吗?

(1)指名学生发言

出示课件:

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2)用红色线条给第一句缩句帮助学生理解。

师:

这两个句子很长,读起来拗口。

遇到这样的长句子,我们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部分,省略修饰的词语。

看着画红线的词语,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人类获得发现和发明。

师:

明白意思了吗?

(3)区别“发现”和“发明”并学会正确运用。

师:

“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呢?

板书:

发现和发明(指名发言)

师:

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

(4)抓“那么多”“奇迹般、出乎意料”感受科技的力量。

(这几个词语变红色)

那么加上这几个词语,你们再读读,有什么体会?

(5)比较“百年”和“上百万年”

师: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让人类生活发生了改观和改变,请读第二句。

(学生齐读)这种改观和改变有什么特点?

板书:

改观和改变人类生活

板书:

一百年上百万年

师:

“上百万年”就是百万年以上,从时间来讲,比一万个一百年还长,可是在20世纪的一百年,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发明却超过了上百万年的综合。

(画一个大于号)(在这两个时间的词语上画着重号)

师小结:

短短几句话,路爷爷层层深入,表达非常清楚。

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2自然段。

(老师读问句,你们读后面的句子)

过渡:

既然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那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20世纪的“呼风唤雨”呢?

四、品读三、四段,具体感受科技的力量。

1、请同学们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

用“~~~”画出描写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提醒学生先说找到的句子,然后谈体会)

20世纪,人类登上了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课件出示)

(1)练读句子

师:

这是一个很长的句子,请同桌之间读一读,相互听听朗读情况。

(2)感受语言表达的特点

师:

大家说说,这个句子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呢?

(指名发言)上半句是写发现,下半句是写发明,路爷爷在语言表达上,条理十分清楚。

(在课件中将上半句变成红色)

(3)体会词语搭配的巧妙

课件出示四幅图并配上文字: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

师:

那我们再来读一读句子中的这些词语。

师:

(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话)20世纪,人类登上了月球,发现了——(稀土金属,水);潜入深海,发现了——(奇妙的海底世界);洞察天体,看到了——;探索奥秘,又发现了——()。

师:

仅仅就这些发现吗?

(不是)那你还知道哪些发现呢?

(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课件:

登上月球,发现了;

潜入深海,发现了;

进入原始森林,发现了;

,发现了……

师:

(大家的语言表达跟路爷爷一样准确、恰当)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师:

地球村说明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

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经不再是神话,现代科技把广博的地球浓缩成了小小的“地球村”。

过渡:

可是,在20世纪以前,人类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寻找变化

1、听写词语:

依赖、寄托、腾云驾雾、农耕社会。

对照订正。

2、找到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二、精读课文,感受变化

1、了解农耕社会人类的生活。

(1)指名读句子。

注意读好这些词语。

想一想,这段话写了什么?

(2)20世纪之前,人类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

理解“依赖”,可以换成“依靠”。

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体会艰苦,指名读。

仅仅是没有这些吗?

出示句式:

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归纳:

古时候的人们依赖自然,生活设施简陋,出行不方便。

(3)于是,人们心中就产生了许多美好的愿望!

是什么?

知道千里眼,顺风耳有什么样的本领吗?

腾云驾雾的神仙我们最熟悉不过的是悟空,嫦娥。

这里千里眼、顺风耳加上引号表示什么呢?

这里是特定称谓,在旧小说中指看得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

课文中作者举出的这些神话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有吗?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只能、寄托)。

寄托了怎样美好的愿望?

想象中拥有超自然的能力。

古人们的愿望在当时的社会能够实现吗?

所以,齐读.愿望那就只能成为———幻想。

依赖自然,用神话来寄托美好愿望,这就是人类在20世纪之前农耕社会的生活。

2、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1)过渡:

到了20世纪,人类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2)指名读。

这段话例举了20世纪那么多的科学成就,让人目不暇接,我们合作来读一读。

注意句式的变化,还要看清楚标点。

读后问学生,文中的"潜入""登上""洞察"交换位置吗?

所以我们在表达时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3)到了20世纪,古人们的幻想已经变成了现实。

(板书现实)。

想一想:

现代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指的是什么?

课件出示天文望远镜、程控、航天飞船。

我们的祖先上百万年历史中的幻想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变成了现实,如果他们亲眼看到心情会怎样?

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心情。

(4)积累。

作者用一句话就写清楚了20世纪这么多重大的科技成果,你试着去填一填.补充填空,指名读。

(5)20世纪除了课文中介绍的这些科技成就外,你还能知道其它的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从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来说)教师补充资料(出示:

拉链、青霉素、石英钟、杂交水稻…… )如此多的科学成果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竞相涌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舒适和方便)

(6)现代科学技术变化之快、成就之多.还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翻天覆地,日新月异,应有尽有,呼风唤雨。

)第三、四段写了20世纪前后人类生活的变化,作者是怎样把这两段话连接起来的。

齐读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句诗原本是写北国边塞一夜之间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的情景。

引用到课文中又写了什么呢?

(7)小结:

是啊,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的古人们刮目相看,惊叹不已,难怪作者在课文的第一段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探究变化原因

(1)20世纪靠什么来呼风唤雨?

(现代科学技术。

)谁来呼风唤雨?

(人类)你从哪里知道?

男问女答,了解这就是设问句。

(2)是什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如此多的改观和改变?

自己读读第2段话。

把两句话读成一句话.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了众多的发现和发明,然后使我们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改观和改变。

(3)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发现是第四自然段:

人类……奥秘)(发明是第四自然段:

20世纪……等)

(4)从你们刚才找到的来看,发现和发明有区别吗?

有什么区别?

(发现?

?

原本就存在那里,只是没有被人们知道。

发明?

?

原本没有这个东西,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东西。

(5)练习,选择用发明和发现填空。

仅仅是一字之差,意思却不同,我们要向路爷爷一样在谴词造句时仔细琢磨。

再齐读这个句子。

(6)小结:

20世纪,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

我们怎能不说?

?

生:

20世纪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4.归纳写法,总结全文

(1)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看到作者用农耕社会和20世纪作比较,写出了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是本文的一种说明方法.课文中哪些句子用到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找出来.

(2)交流句子,齐读.

(3)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我们也可以骄傲地告诉所有人-20世纪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孩子们,现在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了,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在发展,你还希望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奇迹呢?

把你的奇思妙想来写下来。

交流

2、要想把梦变成现实,我们今天的小学生该怎么做?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3、送给大家几句名言:

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居里夫人

应当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是比科学更强大、更所向无敌的了。

高尔基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达尔文

四、作业超市

1、推荐两本书籍《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和《五光十色的新科技》,抽时间去读一读。

2、回家后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说一说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变化,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举例和作比较的方法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呼风唤雨的世纪》听课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比较枯燥,情感没有抒情性文章,叙事类文章生动有趣,所以在学生学习时不够积极主动,但是听了福永中心小学老师的课,我却发现学生对这类课文非常感兴趣,学起来热情很高)——执教者上了一节很有“语文味”的课,我想这也是学生热情高涨的原因之一吧。

教学时,老师以罗素说的话为导入并质疑“从哪里看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教学这两段以学生的读、说等实践活动为主,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说说“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引领学生追问“仅仅是没有这些吗?

”出示句式:

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汉字深深的语文味和当时社会的不方便并自然引出对比的说明方法。

在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的教学环节,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磁悬浮列车、X射线、纳米技术、载人飞船、数字电视……”学生一口气说出了很多很多,既理解了重点词“等”也调动了学生活跃的思维、热烈的发言,老师顺势导入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时,引导学生抓住诗句中的“忽如”、“千树万树”关键词体会所指20世纪的什么?

让学生不仅了解和运用说明方法,还体会到科技发展速度快。

教者把一篇枯燥的说明文融入了浓浓的诗情画意,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20世纪取得的巨大的科技成就,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当下课的铃声响起,孩子们还深深地沉浸在文本带来的精彩中。

这样的成功都源于丰富的课堂容。

 

1、(课件出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1)师描述创设情境,引导读

师:

那时没有电灯,夜晚,人们只能在昏暗的油灯下干活;没有电视和收音机,千里之外发生再大的事情也无从知晓;没有汽车,远行只能徒步,甚至受伤需要抢救却没因为不及时而导致丧命……

(2)理解“依赖”和“农耕社会”

师:

人类的生活,只能顺从自然,只能听天由命,这就是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师:

带着你们的想象,我们再来读这几句话。

师:

(伴乐)20世纪的到来,却让这一切发生了变化。

20世纪,有了神话中的“千里眼”——那是(电视机,天文望远镜等),(有了什么让学生讲,学生讲什么并出现相应的图片)我们可以了解世上所有的事情;20世纪,有了神话中的“顺风耳”——那是(收音机、,)我们可以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乘坐飞机,我们也成了腾云驾雾的“神仙”,宇航员叔叔乘坐火箭还能像嫦娥一样飞向美丽的月球……(展示科技变化迅速的图片)(红色字体让学生学生,师生很自然的接上)

那么多的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出示)

(3)你们看,(停顿,让学生观看画面)20世纪的成就,正如古人所说(引读)出示诗句。

(课件出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起读读这句诗。

这句诗你是怎么理解的?

你能通过朗读读出你的感受吗?

(指名读)

师:

是啊,一夜的春风换来了千万树梨花的绽放,100年里科技迅猛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真是(引读)

生活在这样的世纪,我们多么骄傲,多么自豪,20世纪的成就——(生齐读古诗)20世纪是(齐读课题)

所以说(出示)第一自然段

4、回顾课文,小结文章的说明方法

师:

课文学到这,请同学们再来回顾三四段,用心想想,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板书:

举例子

作比较

引用

四、拓展延伸,激发阅读期待

小结:

课文的疑问解决了,但是科学仍需要我们不断地带着问题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面对新的世纪,你还希望科学技术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呢?

请同学们今天晚上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去畅想21世纪,科学技术将会创造什么样的奇迹?

21世纪是世纪。

四、作业设计

1、我要写一写课后的生字。

2、我要把这篇文章读给父母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3、我要读一读《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举例子

百年上百万年对比

引用

现代科技改观和改变

发现和发明人类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