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与脑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574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与脑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与脑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与脑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与脑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与脑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与脑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与脑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与脑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与脑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与脑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与脑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与脑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与脑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与脑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汇编doc.docx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与脑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汇编doc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与脑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汇编

脑出血伴高血压3级患者护理方案

脑出血是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全脑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死亡率为30%-40%,是病死率最高脑卒中类型。

大多发生于50~70岁老年人,多有高血压病史。

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伴发脑内小动脉硬化,起病突然,多于白天情绪激动、劳动、用力排便或脑力紧张活动时发病较急,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病情发展到高峰,发病后血压明显升高,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等由于此病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科学护理对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XX年1月15日xx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了1例脑出血伴3级高血压患者,经过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治疗后未出现并发症,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1.1 一般情况  患者姚xx,男性,44岁,自由职业,已婚,XX年8月10日15:

00am由120接诊入院并入住神经内科重症病房。

1.2 主诉发现神志不清3小时、伴左侧肢体活动障碍。

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吐字不清2小时

1.3 简要病史

1.3.1现病史

患者于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吐字不清,伴左侧侧肢活动障碍,昏迷及大小便失禁,无恶心,呕吐,无呼吸困难,无抽搐。

120送入我院急诊,查头部ct示右侧丘脑脑出血并破入脑室(量约15ml),急诊拟脑出血收入神经内科重症病房。

本次起病以来,精神差、未进食。

大小便无失禁。

体重无明显变化。

1.3.2 既往史 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长期口服“尼群地平”控制血压。

予“诺和锐”控制血糖,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无外伤史,无输血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1.3.3 个人史 患者无不良嗜好。

1.3.4 身体评估:

t:

38.0℃  p:

92次/分  r:

22次/分   bp:

168/114mmhg

意识:

嗜睡,双侧瞳孔圆形,直径约1.5mm,对光反射灵敏

1.4专科检查:

神志嗜睡,头颅未见畸形,双侧瞳孔圆形,直径约1.5mm,对光反射灵敏,鼻腔及外耳道未见异常分泌物,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左,颈软,左侧肢体肌力2级,肌张力低。

右侧肢体肌张力正常,左侧巴氏征阳性,右侧巴氏征阴性。

1.5 辅助检查 头部ct检查示:

右侧丘脑出血

1.6 入院诊断 脑出血伴3级高血压

1.7 治疗方案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②控制血压;③降低颅内压;④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⑤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1.8 转归 11月10日患者情况基本稳定,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病情好转出院,共住院93天。

2 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

2.1.1 病室环境 病室保持安静,避免声、光刺激,限制亲友探视,以保证充分休息。

2.1.2 休息与体位 绝对卧床休息2-4周,床头抬高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患者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2.1.3 生活护理患者属于昏迷状态按常规进行口腔护理,每天2~3次,遵医嘱胃管鼻饲,进食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少量多餐,每次不超过200ml流质饮食,2h一次,温度在38℃,同时严格限制钠盐摄人,以低盐、低胆固醇饮食为主,每日摄入食盐以4~5g为宜,摄入胆固醇应<300g。

每天床上擦浴1~2次,每2小时协助家属更换体位1次,保持床单整洁、干燥,使用气垫床以预防压疮。

一切护理操作动作应轻,避免加重出血。

2.2 病情观察

2.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每30分钟记录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并记录神志、瞳孔等的变化,经常呼唤患者和做压眶反应,观察瞳孔的大小、形态、对光反应。

瞳孔散大、缩小、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无反应时,均提示病情有变化,如一侧瞳孔散大,意识障碍加重,说明仍有脑出血或脑疝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

患者意识由昏迷到朦胧、嗜睡状态,说明病情好转;单纯躁动有时为尿潴溜所致,导尿后即可安静。

2.2.2 观察记录24h出入量 患者年龄大、肾功能差,需认真准确记录24h尿量,特别注意每小时尿量变化,若发现出入量不平衡或尿量<25ml/h,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防止脱水、电解质紊乱或补液过多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加重病情。

2.3 对症护理

2.3.1保持呼吸道通畅 ①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开放气道,取下活动义齿,防止舌根后坠,根据肺部有痰鸣音,予患者进行负压吸痰。

吸痰后听诊肺部,评价吸痰效果,观察痰液的性状、颜色和量。

②确保有效供氧。

2.3.2 保持大小便通畅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长期卧床胃肠道功能减弱,出现有便秘、尿失禁现象,易引起患者烦躁不安,甚至诱发再度出血,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护理,大便不通时给予开塞露予进行通便,保持大便通畅,尿失禁的处理,严格在无菌操作下导尿并留置尿管,同时观察并记录尿液色、质、量,加强尿管的护理,防止导尿管脱落反复插管致尿路感染。

2.3.3 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帮助和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运动,预防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畸形。

将患者的手腕和足踝应置于关节功能位置,各关节受压部位托以棉垫,定时给予低幅度、慢动作变换体位和皮肤按摩;当为患者翻向健侧时,应垫以枕头支持患肢,以防关节强直。

2.4 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血压,维持血压在140~160/90~100mmhg,遵医嘱给予脱剂、及长期口服降压药。

不宜过度降血压。

2.5 降低颅内压 遵医嘱q12h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防止脑疝的发生,病情平稳后用10%甘油果糖静脉滴注。

用药过程中观察尿量,监测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6 用药护理 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遵医嘱准确用药,主要是甘露醇的护理。

甘露醇遇冷易结晶,用药前应仔细检查,选择较大粗大的静脉给药,以保证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一般20%甘露醇250ml在30分钟输完)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肾功能损害、心力衰竭,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给药的时间和剂量,加强观察用药后有无肾功能损害、心力衰竭的表现。

用药期间监测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观察尿液颜色、尿量、记录24h出入量,用药后4h尿量少于200ml则应慎用或停用。

遵医嘱合理应用降压药及降糖药,并密切监测血压血糖等。

2.7 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

2.7.1 脑疝的防治与护理 因脑疝为脑出血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

严密观察患者又无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进行性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不规则、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两侧瞳孔不等大等圆表现时,,立即报告医生,安置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度,保持病房安静;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呼吸道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双侧鼻导管予吸氧2l/h;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各种因素;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1]。

2.7.2 消化道出血的防治        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边缘系统、脑干、丘脑下部损伤所致,约25%左右的病人发生胃肠道应激性溃疡,一般发生于脑出血后5~7天甚至更长时间,出现呕吐咖啡色液体或便血症状。

护士应密切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先兆,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尿量和血压的变化,对意识障碍的患者应给予留置胃管,维持有效的胃肠减压,观察有无呛咳、呃逆及呕吐物的颜色[3]、排便次数、性质、量,有无黑便排出,出血伴剧烈呕吐者应禁食,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的流质[2]。

2.7.3  坠积性肺炎的防治 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定时翻身拍背,用蒸馏水100ml、庆大霉素16万u、糜蛋白酶4000u、沐舒坦15mg雾化吸入,2次/d。

2.7.4 预防压疮的发生定时翻身,用温水擦浴2次/d,保持皮肤清洁,按压骨隆突处,必要时垫海绵块,同时,做肢体的被动功能锻炼,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2.7.5 预防泌尿系感染 妥善固定尿管,保持尿管的通畅。

尿道口护理2次/d,定时开放尿管,每日更换集尿袋,每周在无菌技术操作下更换导尿管1次,集尿袋及引流管的位置低于耻骨联合,以防尿液返流引起泌尿系统感染,遵医嘱定时监测尿液。

3 健康教育

3.1.1 恢复期护理  此期通常在病后3~4周,此时主要的目标是促进分离运动出现,加强瘫痪肢体的主动活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从抗痉挛训练开始,逐步过渡到坐位及坐位平衡活动训练、下肢功能训练、床边站立训练直至行走训练。

指导患者开始可作按摩及被动运动,每日3次,每次15min,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外出时要有人陪伴,鼓励患者散步、打太极拳等适当锻炼。

康复应尽早进行,循序渐进,重视患者的积极参与,强调全面康复及康复的持续性[3]。

3.1.2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按时按量服药,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情绪激动、便秘、慢性咳嗽。

合理的搭配饮食,适当减少饮食的盐含量,养成清淡饮食的好习惯,坚持锻炼身体,劳逸结合,教会患者测量血压的方法,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发现异常和波动及时就诊;告知患者及家属脑出血的先兆症状,一旦出现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口齿不清时立即就诊。

4护理体会

4.1.1护理重点 脑出血伴高血压的护理工作是细致而繁重的,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

护理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专科护理技术,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使患者安全渡过并发症的危险期,同时对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和减少病残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病患者科学的饮食结构、轻松愉悦的情绪,长期合理地口服降压药,定期监测血压等,能大大降低脑出血发生的几率。

脑出血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其预后取决于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是否发生并发症。

轻型病例治疗后可明显好转,甚至恢复工作;中致大量的脑出血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发病后一个月内死亡率为30%~35%。

全面、精心的护理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及时有效的护理可直接影响患者恢复的程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只有全面掌握了疾病的特点,灵活运用临床护理经验,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减少、减轻脑出血的后遗症,真正体现出“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价值,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

4.1.2医护配合在整个医疗救治过程中,医学是最能充分体现人类互助精神的领域,而医生与护士的精诚合作,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既是医护人员医德修养和医德实践的具体体现,也是完成医疗过程,解除病人疾患,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保证,医生、护士密切配合,才能保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

所以医生与护士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为了做好医护关系我们也应该从自我做起,首先要增强理论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不要把负面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体谅能给临床护理带来很多的方便。

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同时,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我也看到了老师们熟练的操作技术,体验了他们高度的责任心,不仅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优良的品质,他们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工作作风,他们全心全意、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即将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白衣天使的我们,感到很荣幸,我会以最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护理这个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石xx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XX,11.

[2]周xx,急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XX,04.

[3]张xx,王xx.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XX.01.

[4]史xx,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XX,18.

脑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20xx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重点任务,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水平,结合我院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为此,特制定本计划。

一、组织准备

(一)与科主任沟通,成立科室领导小组:

由护士长牵头组织

(二)召开科室全体护士会议,传达精神,转发文件1、卫生部关于《20xx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2、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3、《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4、《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5、《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6、《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7、《西安市XX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具体实施方案》8、《关于申报西安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的通知》9、《西安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考评细则》(三)召开动员大会1、传达卫生部XX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精神2、传达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具体实施方案3、解读我院XX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主题、目标及临床护理工作重点二、完善护理管理

(一)护士长组织实地调研,与医生组、康复组进行沟通。

(二)护士长组织护士座谈会,确定工作目标:

1、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2、保障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舒适3、保证病人各项诊疗措施切实有效地落实4、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三)统一标准和考核内容。

(四)公示护理和服务内容。

1、完善护患沟通的双向渠道2、《分级护理标准》、《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上墙三、争取各部门的协调与支持

(一)分管院长组织财务部门协调支持,提高临床一线护士的待遇,延长护士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时间。

(二)给予人力支持1、补充护理人力资源:

按照床护比配备足够的护士资源。

合同护士待遇能达到同工同酬。

2、参加护士岗位工作护士均持证上岗。

3、弹性排班,合理排班。

(三)给予时间支持1、各种药物送至病房:

晚夜间急救药品送至病房。

将临床护士的时间还给病人,护士到病人床边做好基础护理;2、配备护理员:

负责病区住院患者的陪检、化验送检、物资(消耗性医材、物品、常用办公用品、无菌物品)下送。

(四)护理用具支持让护士在病人床边快速得到各种护理器具,把时间还给病人,如洗头车,多功能治疗车。

四、实施阶段

(一)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1、制定规范化标准操作流程晨晚间护理、生命体征测量、口腔护理、会阴护理、鼻饲技术、导尿技术、灌肠技术2、优化服务流程入院接诊流程、手术前工作流程(术前一日、术日晨)、协助进餐流程、检查前后流程。

3、制定人性化服务措施。

完善饮食细节照顾、建立可靠护患关系、健康教育形式多样。

4、营造护理团队氛围专业能力培养和护理文化建设。

5、依据卫生部《基础护理服工作规范务》增加服务内容:

面部清洁和梳头、足部清洁、协助患者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失禁护理、床上使用便器、协助更衣、床上洗头、指/趾甲护理、安全管理。

6、依据卫生部《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增加服务内容:

患者入院出院护理、血糖监测、静脉注射、物理降温。

7、依据国际医院管理认证标准补充完善管理制度,如药品管理(自备药使用规定)、安全管理(患者身份确认制度)、服务流程(患者转运制度)、院内感染控制。

8、强化基础护理技能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制定低年资护士培训考核手册。

9、简化护理文件书写制定电子版表格式护理记录,简化书写内容,缩短书写时间。

10、依据西安市护理质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制定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20项质量考核标准)。

11、加强基础护理质量控制措施1)加强护护士长监管:

根据临床危重患者情况及护理工作重点,安排重点检查工作2)通过基础护理质控组现场检查、询问护士、访视患者等形式加强督导。

(二)实行责任护士负责制1、科主任的沟通及配合。

2、竞聘选拔责任护士,明确护士职责,分组分区,相对固定护士床位护士,全员参与护理基础工作。

3、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

根据责任护士所管辖的患者数量、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三)护理部垂直管理发挥了护理管理者的创造性和自主性,避免了护士绩效工资分配间的差异,避免了科室经济分配中的矛盾。

1、科室主任的理解支持、多部门的协作。

2、广大护士的积极参与。

1)护理部各项制度、管理规定、分配方案公示透明。

2)公布护理部电子邮箱和电话。

3)为护士谋求利益。

4)护理部具有人事、经济管理权力。

5)工作质量、护理服务、专业考核等方面与绩效工资、评优、转正定级、晋升相结合。

(四)护士绩效工资分配1、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分配依据:

工作岗位性质、工作技术难度、工作风险难度、护理工作质量、工作量化指标、仪容仪表、医德医风、考核成绩、病员满意度。

(五)完善监督检查机制1、完善护理质量管理,质量标准能够围绕病人。

2、建立围绕病人的质量控制评价标准(有效落实护理常规链接所有的病人护理质量标准)。

3、建立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1)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

住院患者每月调查一次,患者满意度均95%,根据调查结果找出不足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2)每月组织患者及家属座谈会,并有评价记录。

五、阶段性评价

(一)定期研讨1、召开护理临床研讨会。

2、责任护士定期汇报基础护理的进展与感想。

3、及时发现临床基础护理的不足与缺陷。

(二)中期评价指导1、专家来院检查,指导。

2、组织护理人员到优秀示范医院参观临摹。

3、参观市内示范医院。

(三)评优制定评优标准和评价方式1、护士节评优:

树楷模、建立激励典型。

基础护理服务明星温馨天使护理奖试点先进科室和个人2、年终评优先进个人六、总结阶段1、召开护理大会先进个人2、迎检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