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8665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docx

《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docx

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

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

成因类型

典型矿床

类型

地质特征

亚类

建造

(一)岩浆热液金矿床

系指与重熔的中酸性侵入体或与混合岩化花岗岩在成因和时空分布上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可分三个亚类。

1.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

硫化物—金建造

河北峪耳崖

2.混合岩化—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

硫化物—金建造

山东玲珑、焦家

3.接触交代—热液金矿床

铅—锌—金建造

湖南水口山

铜—金建造

辽宁华铜,山东沂南

(二)火山及次火山-热液金矿床

系指在成因和时、空分布上与火山及次火山活动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可分两个亚类。

1.火山热液金矿床

银—金建造

台湾金瓜石,吉林刺猬沟

2.次火山—热液金矿床

硫化物—金建造

黑龙江团结沟

(三)沉积-变质金矿床

系指在沉积层中的成矿物质,在区域变质中进一步富集而形成的金矿床,其热液作用特征不显著。

 

钴—金建造

黑龙江东风山

(四)变质-热液金矿床

系指(富)含金的沉积层或火山—沉积岩石组合,在区域变质形成的热液作用下,形成与沉积变质岩系在成因和时,空分布上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可分两个亚类。

1.古老绿色岩中的金矿床

硫化物—金建造

吉林夹皮沟,河北金厂峪,河南小秦岭

2.含炭质(火山)碎屑岩系中的金矿床

硫化物—金建造

辽宁四道沟

铝—锌—银—金建造

河南银洞坡

钨—锑—金建造

湖南沃溪

砷—金建造

吉林二道甸子

(五)地下(卤)水溶滤金矿床

系指主要在沉积岩地区。

由地下热(卤)水溶滤作用而形成的金矿床,可分两个亚类。

1.碳酸盐系中的金矿床

石英—铁白云石—金建造

陕西二台子

方解石—金建造

广西叫曼

菱铁矿—金建造

四川西昌

2.碎屑岩系中的金矿床

砷—锑—汞—金建造

贵州板其、丫他

 

 

 

 

 

(六)风化壳金矿床

系指在地台和近地表含金地质体,经风化淋滤形成,并主要在风化壳带产出的金矿床,可分三个亚类。

1.残余(铁帽)金矿床

褐铁矿—金建造

四川木里耳泽

2.淋积金矿床

铜—银—金建造

甘肃白银厂

3.残(坡)积金矿床

碎屑—金建造

内蒙古金盆

(七)沉积

金矿床

系指含金地质体的风化产物,经表生流水等介质搬运沉积而形成的砂金矿床,并包括部分已固结的古砂(砾)金矿床,可分五个亚类。

1.冲积砂金矿床

河床—河谷—河漫滩砂金建造

黑龙江兴隆沟

阶地砂金建造

黑龙江桦南

2.洪积砂金矿床

 

内蒙古金盆

3.岩溶砂金矿床

 

湖南隆回、岩口

4.冰碛(水)砂金矿床

 

青海大场,四川漳腊

5.砾岩金矿床

 

吉林老头沟

注:

据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贵金属组,1985年。

 

 

 

 

 

按照矿床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成因类型。

矿床成因涉及面较宽,分类依据不同则产生不同的分类系统,如依据成矿作用划分的矿床成因类型和依据成矿物质来源划分的矿床成因类型。

上表主要是根据成矿作用划分的矿床成因类型。

 

岩金矿床工业类型

2011-05-1822:

04

矿床工业类型

成矿地质特征

矿物共生组合

围岩蚀变

矿体形状

规模及品位

共伴生元素

矿床实例

金属矿物

脉石矿物

破碎带蚀变岩型(焦家式)

形成于变质基底隆起区,区内以中酸性岩浆岩、混合岩、变质岩为主。

焦家式金矿受再生花岗质岩体与胶东群接触带控制,矿化发育在主断裂带下盘的角砾岩、碎裂岩、碎裂状花岗岩当中

黄铁矿为主,次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少量的银金矿、自然金、自然银、白铁矿、斑铜矿、辉铜矿、黝铜矿、斜方辉钻铋矿、锆石、铁矿

石英、绢云母、长石,少量绿泥石、白云石、绿帘石、石榴子石

钾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

脉带形

小到特大型

Ag

焦家、新城、三山岛

含金石英脉型

石英单脉型

单脉以五龙金矿为代表,赋存在吕梁期黑云母花岗片麻岩发育区,含金石英脉与构造控矿关系密切,处于两组构造的复合处

黄铁矿、白钨矿、毒砂、磁黄铁矿、辉铋矿、自然金、黄铜矿、闪锌矿、胶状黄铁矿

石英、钾长石、萤石、方解石

硅化、绢云母化,次为绿泥石化、黄铁矿化

脉状、扁豆状、细脉状

小到大型金质量分数平均为10.14×10—6

五龙

石英网脉及复脉带型

复脉带以金厂峪金矿为典型矿床,产于太古宙遵化群中,赋矿围岩为斜长角闪岩经韧性剪切作用形成的蚀变片糜岩控制

黄铁矿,少量的黄铜矿、方铜矿、闪锌矿、磁黄铁矿、磁铁矿、辉钼矿、辉铋矿、辉银矿等,以及褐铁矿、孔雀石、铜蓝

石英、方解石、白云石、钠长石、白云母,少量绢云母、绿泥石、磷灰石、金红石、榍石、锆石

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

脉状、不规则脉状和透镜状。

小到大型金质量分数为1×10-6~21.4×10—6

Mo

金厂峪

石英硅化钾化蚀变岩型(东坪式)

产于中、高级变质岩地区,岩性为斜长角闪岩、片麻岩、麻粒岩、变粒岩区域性深断裂及派生的次级断裂控制含矿地质体的分布,具体产于偏碱性性杂岩体及其外接触带,由石英脉和硅化、钾化、蚀变岩组成

黄铁矿,次为方铅矿、磁铁矿、黄铜矿,少量的闪锌矿、碲铅矿以及褐铁矿、赤铁矿、斑铜矿、辉铜矿、铜蓝、铅矾氧化矿物

石英、长石、高岭石、绢云母,少量绿帘石、白云母、石榴子石、绿泥石

钾化、硅化、钠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

脉状、透镜状。

中到特大型金质量分数平均为7.25×10—6

Sb

东坪、哈达门、后沟

斑岩型(团结沟式)

与中酸性、酸性及碱性次火山岩有关。

金矿体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体顶部及接触带附近

黄铁矿、白铁矿、辉锑矿、自然金、黄铜矿、辰砂、雄黄、雌黄

玉髓状石英、方解石、冰洲石、铁白云石、蛋白石、长石、高岭土

硅化、黄铁矿和/或白铁矿化、碳酸盐化

层状、脉状、扁豆状

大到特大型金质量分数为2×10-6~10×10—6

Ag、Cu、S

团结沟

矽卡岩型

中酸性小侵入体与不纯灰岩、火山凝灰岩的接触带。

围岩多为含石榴子石、钙铁辉石、绿帘石矽卡岩

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赤铁矿、斑铜矿、银金矿

钙铝榴石、透辉石、绿帘石、石英、方解石

矽卡岩化为主,其次为钾化、硅化、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

透镜状、似层状、巢状、串珠状

中到大型金质量分数为2×10-6~200×10-6,铜质量分数为l%~4%

Fe、Cu、Pb、Zn、Bi

华铜、沂南、鸡冠嘴、老柞山

角砾岩型

角砾岩体多产于太古宙和元古宙的变质岩中,原岩为中基性火山岩。

岩体成群成带分布且受构造控制,岩性为多铁的硅铝质岩石。

金矿化分布在岩体内的角砾周边及裂隙发育地段,与胶结物密切相关

黄铁矿,次为黄铜矿、方铅矿、自然金,少量闪锌矿、辉铋矿、铜蓝、斑铜矿、辉钼矿

石英、绿泥石、绿帘石,次为方解石、钾长石、绢云母、钠长石及少量黑云母、斜长石、次闪石、阳起石、萤石

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绢云母化

似层状、透镜状。

中一大型金质量分数为1×10—6~45.85×10—6

Ag、Cu、S

祁雨沟、双王

硅质岩层中的含金铁建造型(东风山式)

位于地台隆起的边缘拗陷区。

含矿地质体产于太古宙到元古宙的条带状含铁硅质岩层中

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毒砂、钛铁矿,少量自然金、辉钴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

铁闪石、石英、镁铁闪石、碳酸盐矿物

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

似层状、扁豆状

小一中型金质量分数为5×10—6~20×10—6最高160×10—6

Co、As

东风山

含金火山岩型

主要产于中新生代火山带及火山盆地。

矿体由含金方解石石英脉组成,充填于火山口附近的环形放射状裂隙中,或火山管道、火山口相喷出岩中

黄铁矿、黄铜矿、黝铜矿、闪锌矿、辉银矿、银金矿、金银矿、金碲矿

玉髓、蛋白石、冰长石、石英、碳酸盐矿物

硅化、钠长石化、高岭土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和退色化

脉状

小型金质量分数为5.54×10—6~7.73×10—6

刺猬沟

微细粒浸染型

分布于显生宙准地台及地槽区,地层为上古生界到中生界,主要含金层位为中三叠统,由碎屑岩构成的沉积岩系。

金及硫化物呈浸染状分布其中

黄铁矿、白铁矿、毒砂、含砷黄铁矿、辉锑矿、自然金、雄黄

水云母、重晶石、萤石、石膏

硅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白铁矿化、毒砂化、含砷黄铁矿化

层状、似层状、透镜状

中型

Sb、Hg

丫他、板其

 

 

 

 

 

 

 

 

 

 

矿床工业类型是在矿床成因类型的基础上,从工业利用的角度划分的矿床类型,它们是某种矿产的主要来源,在工业上起重要作用的矿床类型。

 

金矿物的粒度及形状分类

2011-05-1822:

10

金矿物的粒度及形状分类

xml:

namespaceprefix=ons="urn:

schemas-microsoft-com:

office:

office"/>

粒级

粒径mm

延展率

边界圆滑

边界平整

棱角明显

边界不平整,有尖角、枝杈

 

巨粒金

>0.295

1~1.5

浑圆粒状

麦粒状

尖角粒状

 

粗粒金

0.295~>0.074

 

1.5~3

角粒状

长角粒状

枝杈状

 

 

 

中粒金

0.074~>0.037

 

 

3~5

叶片状

板片状

 

 

细粒金

0.037~>

xml:

namespaceprefix=st1ns="urn:

schemas-microsoft-com:

office:

smarttags"/>0.0l

 

 

 

2>5

针状

 

微粒金

≤0.01

 

注1:

金的粒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磨矿细度和所选用的选别方法。

按对选矿工艺产生的影响,将粒度划分为五级。

在矿石磨碎过程中,巨粒金和粗粒金几乎全部可以分离成单体,并有利于重选法回收,但浮选、浸出效果不佳。

中粒金在磨矿过程中大都能单体解离,少部分呈暴露连生体或被硫化物包裹。

中细粒金用浮选法、氰化法都有好的效果。

单体的金矿物无论大小均易被汞吸附。

注2:

自然金的不同形状在不同的选矿方法中效果不一样,如粒状的用重选法易回收,表面面积大的在溶剂中溶解较快,片状的易浮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