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1139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docx

地理专题复习《经纬网的判读》

专题内容:

《经纬网的判读》

巡检初中周斌

【考纲聚焦】

1.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2.利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位置。

3.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知识网络】

一、经线、纬线

1、经纬线(度)特点及半球划分:

 

纬线

经线

形状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长度

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

一样长

标度范围

0°~90°

0°~180°

度数起点线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度数值变化规律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

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度数表示方法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半球划分

赤道(南、北半球)

20°W,160°E经线圈(东、西半球)

2、经纬线的特点

名称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间隔

位置关系

经线

半圆

都相等

南北方向

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

相交于南北极

纬线

圆圈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东西方向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向两级递减

互相平行

由上表可知:

1.两条相向的经线才能组成一个圆圈,即经线圈。

2.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度数越大的纬线,其长度却越短;度数相等的纬线,其长度则相等。

3.沿某条纬线一直向东(或西)走,最后能返回到原地;而沿某条经线一直向北(或南)走,最后不能返回到原地。

站在北极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南;而站在南极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北。

3、经度、纬度

(1)纬度与经度的划分(见下图)

(2)经纬度比较

(3)纬度的特点(如下表)

名称

起点

范围

度数大小(度)

表示字母

度数增大方向

半球划分

北纬

赤道

赤道以北

0~90

N

向北增大

以赤道为界。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南纬

赤道

赤道以南

0~90

S

向南增大

(4)经度的特点(如下表)

名称

起点

范围

度数大小(度)

表示字母

度数增大方向

半球划分

东经

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以东

0~180

E

向东增大

以20°W和160°E的经线圈为界。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东半球;

西经

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以西

0~180

W

向西增大

4、经纬度的判读

北纬向北度数是增大的,南纬向南度数也是增大的;东经向东度数是增大的,西经向西度数也是增大的。

反过来其结果也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度数向哪个方向增大就是相应的经纬度。

具体地说有这样的规律:

度数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度数向南增大的是南纬;度数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向西增大的是西经。

5、经纬网

(1)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成的网,不同角度看到的经纬网不同

(2)经纬网图呈现形式

常见形式

部分或旋转呈现

侧视图

方格状

极地地图

(3)经纬网的判读

①地理坐标;②根据所给经纬度画出某点的位置;③半球;④方向;⑤高中低纬度;⑥五带及特征,如:

直射、极昼极夜、昼夜长短、气候特征等。

(4)判读地理坐标的方法:

①分清经纬线;②明确方向(东西南北);③根据度数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和南北纬;④写出地理坐标。

(5)判读半球的方法:

①由纬度判别南北半球:

北纬北半球,南纬南半球,赤道不南不北;

②由经度判别东西半球:

以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来划分,从西经20°向东通过0°经线到东经160°的半球为东半球;从西经20°向西通过180°经线到东经160°的半球为西半球。

注意:

东、西经度与东、西半球的范围不完全一致。

⑶判读方向的方法:

(根据两点的地理坐标判别一点在另一点的什么方向上)

★用纬度判断南北方向:

①都是北纬:

度数大在北,小在南;②都是南纬:

度数大在南,小在北;③一个是北纬一个是南纬:

北纬在北,南纬在南。

★用经度判断东西方向:

①都是东经:

度数大在东,小在西;②都是西经:

度数大在西,小在东;③一个东一个西:

把度数相加,和小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和大于180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⑷极地经纬网确定极点的方法:

①根据圆心处的字母(N或S);②根据自转方向(逆北顺南);③根据图中标注的东经度或西经度;④根据极地的地理事物等。

【热点考点解读】

考点1: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

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表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

图1中,四点的地理位置

A点为经度0°、北纬80°;

B点为东经40°、北纬70°;

C点为经度180°、纬度0°;

D点为西经160°、南纬20°。

考点2:

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在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相互方位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①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③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则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

如图2,为南半球,我们先画出A、B两点间的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根据上述法则,A在西,B在东,B在A的东方。

 考点3:

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在经纬网图上,可以用经纬度来测距离,因为纬度1°和在赤道上经度1°的实际弧长大约都是111km。

只要知道了任何两地间的纬度差(两地的经度要相同,即两地要在同一条经线上),或是在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依据111km/1°,就可以将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计算出来。

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6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所以在各纬线上经度差1°的弧长就不相等。

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α)经度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αkm。

因此,只要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

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经过两点的大圆(如经线圈、赤道、晨昏圈)的劣弧的长度。

同一纬线上的两点最短的行进路径,一般是先向高纬度方向,再向低纬度方向。

在经纬网图上,可以用经纬度来比较面积,一般来说,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其纬度越高,表示的范围越小;纬度越低,表示的范围越大。

在图幅大小相同、纬度大致相同时,经纬度间隔相等的,网格的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大;网格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

考点4:

利用经纬网定位(主要经纬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1)主要经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0°经线:

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英吉利海峡巴黎(0°经线东侧)、伊比利亚半岛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中部等。

东经30°:

穿过欧洲中部、非洲东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北端、摩尔曼斯克(30°东侧)、莫斯科(30°东侧)、芬兰与俄罗斯的国界、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黑海海峡东侧、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尼罗河河口在30ºE和30ºN附近)、苏伊士运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南非东海岸等。

东经60°:

穿过亚洲西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45ºN)、伊朗高原、伊朗与阿富汗的国界、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东经80°:

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西部

东经90°:

穿过亚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罗布泊、昆仑山东侧(青海与新疆、西藏的界线)、拉萨(东经90°东侧)、不丹、孟加拉恒河河口(90ºE和23º26′N的交点附近)、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100°E经线:

河西走廊、祁连山脉、青海湖、横断山脉(大理)泰国湾

110°E经线:

阴山(410N)、包头、东胜、晋陕交界(黄河段)以西、陕北、华山、关中、陕南汉中谷地、巫山、巫峡、怀化、桂林、雷州半岛、琼州海峡、海口(110ºE和20ºN的交点附近)、海南岛中部。

东经120°:

穿过亚洲东部和澳大利亚西侧。

主要的事物有勒拿河(东侧)、大兴安岭(东侧)、北京(西侧)、漠河西侧、秦皇岛(120ºE和40ºN的交点附近)、渤海中部、青岛、太湖、上海(东侧)、杭州(120ºE和30ºN的交点附近)、福州、台湾西侧(120ºE和23º26ˊN的交点附近)、、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东经150°:

穿过亚洲、澳大利亚东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日本群岛东侧、新几内亚岛东侧、大分水岭、悉尼(东侧)、堪培拉(西侧)等。

180°经线:

穿过太平洋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图瓦卢群岛、斐济群岛,新西兰南北二岛以东等。

西经30°:

穿过大西洋中部。

西经60°:

穿过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拉布拉多半岛东侧、纽芬兰岛(西部)、加勒比海(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南极半岛。

西经90°:

穿过北美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哈德逊湾、苏必利尔湖西侧、密西西比河河口(90ºW和30ºN交点附近)、墨西哥湾中部、中美洲。

西经120°:

穿过北美洲西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北美西海岸(洛杉矶)。

西经150°:

穿过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岛东部(150ºE和23º26′N的交点附近)。

(2)主要纬线及穿过的地理事物

赤道:

穿过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洲北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亚马逊河口(50ºW和0º附近)、亚马孙平原。

北回归线:

穿过北非撒哈拉中部、红海、阿拉伯半岛中部、印度半岛北部、恒河河口(90ºE和23º26′N附近)、中南半岛、云南、广西、广东(汕头)、台湾岛(120ºE和23º26′N附近)、夏威夷群岛、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中部、古巴以北。

30°N:

苏伊士运河(30ºE和30ºN附近)、波斯湾北部(阿拉伯河口)、青藏高原(拉萨(90ºE和30ºN附近)以北)、冈底斯山脉、横断山脉、四川盆地(成都105ºE和30ºN附近)、长江中下游平原、杭州湾南端(宁波)、密西西比河河口(90ºW和30ºN附近)。

40°N:

南欧三大半岛、土耳其海峡、里海、巴库(50ºE和40ºN附近)、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祁连山北侧、敦煌、嘉峪关、河套平原南侧、河口、(阴山:

410N)、大同、北京、秦皇岛(120ºE和40ºN)、渤海湾鸭绿江口、小亚西亚半岛。

北极圈:

穿过欧洲、俄罗斯北部、白令海峡、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格陵兰岛。

南回归线:

穿过非洲南部、美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南部、澳大利亚大沙漠、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岭、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南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和巴拉那河。

南极圈:

南极大陆外围。

以上几条经线、纬线,基本上可以构成覆盖地球表面的经纬网络,基本上可以满足对地理事物的粗略定位。

【典题赏析】

【例1】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方向是(D)

A.正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正北方向

D.东南方向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站在南极上看,地球呈顺时针转;站在北极上,地球上呈逆时针转.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北逆南顺,第一个图是南半球,A点在赤道上,第二个图是北半球,B点在北半球,因此A点在B点的南方;A点的经度是135°E,B点的经度是45°E,因此A点在B点的东方;所以A点在B点的东南方.

【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站在南极和北极看地球的自转方向,需要学生掌握好相应的知识点进行解析判断..

【例2】读图“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完成问题:

1.b点在a点的方向为(C)

   A.东南        B.东北        C.西北        D.西南

2.下列对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B)

A.a点位于太平洋,流经的洋流是北太平洋暖流

B.b点位于印度洋,且自转线速度最大

C.a、b两地均位于海洋上,且均位于少雨带

D.a、b两地均位于陆地上,且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解析】

1.本题考查地理位置的方位问题。

根据地理坐标a(180º,50ºS),b(60ºE,0º).所以b点在a点的西北。

选择C项。

2.根据经纬度可知a位于南半球,所以不可能是北太平洋暖流;b是位于印度洋,位于赤道处,所以自转线速度最大。

正确的是B项。

【答案】1.C2.B

【例3】读“北半球某地经纬网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图中①、②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2220千米

B.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地点有②、③

C.④地的经纬度是60°W,60°N

D.图中经过①、② 两地的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解答】A、读图可知,图中①、②两地位于同一经线上,所跨的纬度是20°,根据在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约为111千米,计算可知,①、②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2220千米,故A正确;

B、中纬度的范围是30°~60°,图中位于30°~60°之间的点有②、③,故B正确;

C、北半球的纬度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经度向西增大,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即④地的经纬度是60°W,60°N,故C正确;

D、东西经的分界线是0°经线,图中经过①、②两地的经线是20°W,故D不正确.

【答案】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纬网的判读,有一定的难度.

【例4】图1所示的四个点中,同时位于西半球、北半球和中纬度的是  (  D  )

【考点】该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

【分析】

(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3)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解答】读图可知,A经纬度为(10°E,20°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B经纬度为(10°W,40°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C经纬度为(170°E,20°S),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

D经纬度为(170°W,40°N),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的比较综合,包含的知识点不仅有南北、东西半球的分界线,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标准以及利用经纬网来确定地球上的某点.需对知识点加强记忆方能活学活用.

【例5】读经纬网图,已知A点位于C点的正南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B点的经纬度是          。

(2)A位于       半球(东、西),C位于       半球(东、西),D点位于       半球(南、北)。

(3)C点在D点的       方向,若有一架飞机从D飞往C,最短线路方向是        。

(4)某人从B点出发,先向正南走100千米,然后向正东走100千米,再向正北走100千米,最后向正西走100千米,终点位于起点的           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地图。

(1)根据A点位于C点的正南方向,图示中心极点为南极点,则图示纬度均为南纬,故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B处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减少,为西经;

(2)同上题分析,A点的经度为165°E,位于西半球;C点与A点的经度相同,也位于西半球;D点位于40°S,故判断为南半球。

(3)在D点看C点与自转方向相反,故为向西。

从D点到C点的最短距离始终向西,同时在纬线上向高纬偏,故先向西南,再向西北;(4)纬度越高,纬线长越短,故材料反映的先向正东走100KM跨的经度范围较后来向西走100KM跨的经度范围大,故最后终点位于起点的正东。

【答案】

(1)165°W50°S

(2)西西南

(3)正西先向西南,后向西北(4)正东

【考题演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在下面A、B、C、D四幅图中(图一),P点的位置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④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的是(D)

2、从甲(70°N,80°E)到乙(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走法是(D)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3、下图(图二)的四个区域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B)

 

4、若一架飞机由图三中A点经B点飞往C点,其飞行方向正确的是(C)

A.一直向正东方向

B.一直向正西方向

C.由A点飞往B点是向西北飞,由B点飞往C点是向西南飞

D.由A点飞往B点是向东北飞,由B点飞往C点是向西北飞

 

5、读“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图四),对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B)

 

 

A.a点位于太平洋,流经的洋流是北太平洋暖流

B.b点位于印度洋,且自转线速度最大

C.a、b两地均位于海洋上,且均位于少雨带

D.a、b两地均位于陆地上,且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下图(图五)是“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B)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⑤

7、关于图中各地的判断,正确的是(D)

A.①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大洋B.②地所在海区盛行季风洋流

C.③地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D.⑤地位于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二、综合题(16分)

8、读图(图六),回答下列问题。

(1)判读出图中C、D两地的地理坐标:

C:

(    ,    );

D:

(    ,    )。

(2)一架飞机从A地向D地飞行与从D地飞向B地的飞行过程中,飞机的航向有什么变化?

(3)四地中,地球的自转速度有什么差异?

(4)当A地为午夜0时时,北京时间为    。

9.读下图(图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__,B点与A点的距离约为___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__,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_。

(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为____________,F点在E点的____________方向。

(4)图中A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E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D

D

B

C

B

B

D

二、综合题(两道题,合计16分)

8、(每小题2分,共8分)

(1)C:

(60°S,150°E) D:

(30°S,15°E)

(2)都是先向东南方向,再向东北方向

(3)四地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B地自转线速度最大,C地自转线速度最小。

(4)13时

9、(每小题2分,共8分)

(1)(15°S,15°W) 南半球、东半球 1110千米 低纬度 

(2)(60°S,170°E) 南半球、西半球 275千米(或277.5千米) 

(3)(70°N,180°) 北半球、西半球 高纬度 西北 

(4)东北 东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