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820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docx

常见运动伤病及预防处理

《常见运动伤病的预防与处理

绪 论

常见运动伤病的预防与处理:

是学习运动性伤病的病因、诊断、病理、处理、治疗与预防,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与技术等的一门应用性医学课程。

常见运动伤病的预防与处理学习的内容

1、现在健康观

2、运动伤病与营养

3、运动性疾病

5、运动损伤的处理和急救

6、按摩和医疗体育

学习常见运动伤病的预防与处理的主要意义:

1、学习运动性伤病的病因、诊断、病理、处理、治疗与预防,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与技术等。

2、学习疲劳的产生机制及其消除疲劳的方法。

3、学习各种营养素的功能,需要量和来源,健康的膳食指导,营养、健身运动和慢性病与营养的关系。

4、学习预防伤病的保健按摩的基本手法与穴位按摩部位。

5、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为增强学生体质和增进全民族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第一章健康与伤病概述

第一节现代健康观

一、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的概念: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给健康下一个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1968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明确健康既是“身体精神良好,具有社会幸福感”更加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是全世界一项重要的社会性指标”。

1989年WHO又提出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标准。

(二)健康概念的特点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有如下几个特点:

它指向健康而不是指向疾病,其内涵扩大了。

它涉及人类生命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基本侧面,突破了医学的界限,学研究的范围不能涵盖人类所有的健康问题,健康目标的实现需要人类知识的融合。

健康不仅仅是个体健康,还包括群体健康。

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基本侧面形成了健康的三维立体概念,即三维健康观。

(三)健康的标志与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的10条标志:

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⑤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抵抗力

⑥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⑧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⑨头发光洁,无头屑

⑩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人类新的健康标准:

具体“五快”和“三良好”

“五快”是指:

①吃得快。

②便得快。

③睡得快。

④说得快。

⑤走得快。

“三良好”是指:

①良好的个性人格,②良好的处世能力,③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健康的分类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

身体健康:

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

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具体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为;身体、智力、情绪调和: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社会适应健康

1、与家庭与亲属的关系

2、工作与学习

3、和熟人、朋友之间的活动、交往的程度

4、社团活动

5、其他社会活动

个体健康和人群健康

个体健康是指个人的综合健康状况,个体健康是评价个人生存质量的最基本指标。

人群健康是指不同地域或不同特征的人群的整体健康状况,人群健康对制定健康政策、评定国家或地区的健康状况和健康服务非常重要

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

既是健康状态、疾病状态和亚健康状态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

1、社会经济环境

2、物质环境

3、健康的发育状态

4、个人的生活方式

5、个人的能力和支持

6、人类生物学和遗传

7、卫生服务

第二节现代体育的健康观

一、自然科学的体育健康观

(一)运动促进机体健康

(二)运动促进心理健康

(三)运动带来积极的生活方式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体育健康观

体育要面向全人类发展的根本需要;促进人类健康是体育的终极目的

第三节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一、适量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适量运动:

根据运动者的个人身体状况、场地、器材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使运动负荷不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

1、心率在110次/分钟以下的运动负荷时,机体的血压、心电图等多项指标没有明显变化,健身价值不大。

2、心率在160—170次/分钟之间时,虽无不良得异常反应,然而锻炼后的健身价值不大。

3、运动时心率范围控制在120—150次/分钟。

健身效果最佳.,锻炼时间达到20-6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3-5次,才能取得理想的运动锻炼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报告,适量规律的体育锻炼至少有以下好处:

减少过早死亡

减少心脑血管病的死亡,全世界有1/3的死亡是由心脑血管病引起的

减少心脏病和直肠癌发病危险性50%

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病,世界有1/5的人口受该病的影响

帮助预防和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减少背下部疼痛发生的危险

促进心理健康,减少抑郁症、强迫症和孤独感的发生

控制体重

预防和控制不良习惯

二、适量运动对人体心理功能的影响

1、通过提高本体运动感知觉,使人对自身更加了解

2、通过运动表象,提高认知和记忆能力

3、适量运动对思维的发展良好的促进作用。

4、适量运动对人的情绪有良好的影响

5、适量运动可使运动者产生特殊的体验

6、适量运动可促进心理建设

三、过度运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过度运动包括两个含义:

一是运动负荷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机体在精神、能量等方面过度消耗,使其无法在正常时间内恢复体力。

二是指当身体的某些功能发生改变时,恢复手段无效,营养不良,情绪突变、思想波动等。

四、运动缺乏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运动缺乏的概念:

运动缺乏是慢性非传染疾病(指一组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猝死、高血脂症、肥胖、糖尿病等)的一级危险因素。

运动缺乏对人体生理功能的不良影响

1、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运动缺乏可导致氧运输能力低下,血管弹力减弱,心脏收缩力不足,心功能降低。

2、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运动缺乏可使肺的呼吸功能降低。

3、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运动缺乏可使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减慢。

4、运动缺乏易导致肥胖:

可使体内储存的脂肪过多,导致肥胖或体重超出正常。

5、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可导致骨质疏松,关节灵活和稳定性减低,肌肉收缩能力减退。

6、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久坐不动者的胃肠蠕动慢,正常摄入的食物聚积于胃肠。

7、运动缺乏可导致亚健康:

可引起记忆减退、注意力难集中、精神不振、对自己的健康担心等等亚健康症状。

第一章健康检查

健康检查:

指对身体进行一系列的医学检查,目的在于了解身体的发育程度,健康状况及机能水平等基本情况。

学习健康检查的意义:

1、掌握学生的身体基本情情况,据此确定其能否参加体育锻炼及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2、了解学员的身体特点,有利于运动员的选材。

3、做为评价体质的依据。

4、通过对体检材料的前后对比,为评价教学和训练水平提供客观的依据。

5、研究运动锻炼促进健康的作用,为普及体育运动提供宣传素材。

6、便于协助医学作好体格检查工作,必要时体育教师或教练员也可独自进行某些工作。

第一节询问伤病史和运动史

一、询问伤病史:

1、询问受伤史:

询问受伤的情况及体质强弱的情况,并做临床检查、人体测量和机能的检查。

2、询问既往史:

是否常患病以及曾患过那些疾病。

着重检查影响内脏器官和运动能力的伤病。

如:

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哮喘、肝炎、肾炎、癫痫、关节炎等。

3、询问家族病史:

了解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情况,有无传染病以及和遗传因素有关的疾病。

例如:

血友病、精神病、心脏病等。

4、对女性询问月经史。

二、询问运动史:

是否爱好体育运动,运动的项目,年限、运动等级和运动时的身体反应。

第二节预防伤病的健康检查

健康检查的内容:

神经、五官、内外科、血液检查等。

检查的方法:

采用望诊、闻诊(闻、听诊)、问诊、切诊(触、叩诊)。

在特殊的情况下:

借助医疗仪器和化学检验如:

X光、超声、生化检验等。

对体育运动参加者的健康检查主要有:

一、脉搏

一般人安静时的心率平均每分钟70次左右(60—80次/分),

心率低于60次/分为心动过缓

心率超过100次/分为心动过速

优秀运动员的心率只有40—60次/分左右

二、血压

正常人的血压为90—140mmHg/60—90mmHg

老年人的血压比较高,一般收缩压为95—165mmHg

在正常情况下舒张压高于90mmHg,为高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为低血压。

三、心脏形态

心脏的形态指心脏面积的大小,在训练中常用来说明体育锻炼的效果。

运动性心脏增大:

某些耐力项目(如马拉松、自行车、游泳、划船等)训练结果,常使心脏增大,称为运动性心脏增大。

运动性心脏增大和病理性心脏增大的区别:

(一)运动史

运动性的心脏增大有典型的运动史,而病理性的心脏增大,有典型的心脏病史。

(二)机能能力

运动性的心脏增大,表现为心肌生理性的肥厚,心脏重量增大,心容积增加,心搏血量和输出血量增多,血压下降。

病理性的心脏增大出现心率加快或减少或心律不齐的现象。

四、心脏杂音:

生理性杂音、病理性杂音(了解内容)

五、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异位心律。

运动员心脏

由于运动训练所致的心脏增大称为运动性心脏增大,而具有这一特征的、机能正常的心脏称为运动员心脏。

运动员心脏的特点

1、有系统训练的运动史;

2、心脏增大与运动项目和训练年限有关,主要以左室增大为主;

3、心血管系统机能良好;

4、无任何不良的自我感觉;

5、停止训练后增大的心脏恢复如正常人大小。

第三章不同性别年龄的运动卫生

第一节儿童少年体运动卫生

儿童少年是指6—17岁的男女儿童少年。

一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

儿童少年从出生到成年人,在整个发育过程重的规律是基本一直的:

(一)生长发育的速度在个体间总的趋势是一致的

两个突增期:

一是从胎儿中期到两岁

二是在青春期,女孩是9—11岁,男孩是13—15岁。

(二)生长发育的比例和程序基本相同。

在部位的增长上:

下肢最长,依次是上肢、躯干、头部最小。

在动作的发育上:

头部最早、逐渐是躯干、下肢、称为“头尾发育规律”

(三)生长发育长期加速问题

与过去相比,近代儿童的生长速度较快,发育成熟提前,生长期较长。

(四)生长发育受遗传、营养、疾病、自然环境、体育锻炼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体育运动和营养尤为重要。

二、儿童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和体育卫生

(一)体型:

十岁前男女体型基本相同,特点是头大,躯干长,四肢短,中心低而不稳,四肢皮下的脂肪分布较多,十岁以后进入青春期。

男女间体型有明显的差异,体育课应该分班教学。

(二)神经系统:

5—6岁时发育速度最快,并接近成年人水平。

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在儿童的体育教学中,应多采用直观的方式,多做示范和以活动的游戏为主,否则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的疲劳。

(三)、运动系统

骨骼、肌肉的发育特点是:

骨的弹性和可塑性大,而硬度小。

不易骨折。

肌肉重量轻、质软,肌纤维细弱,肌肉含水分多,含蛋白质和无机盐少。

因此进行体育运动的时间不易过长,运动量不应超过身体的负担能力。

(四)心血管系统

儿童少年的心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减慢,心容积、心输出量等相对较成年人大,由于负荷后心率增加很快,只能适应短时间紧张的运动。

(五)呼吸系统

儿童少年的呼吸肌发育弱,胸廓窄,肺泡小,鼻腔短直,呼吸的频率快,呼吸表浅,肺活量小。

在体育运动中主要靠呼吸的频率来增大肺的同屋起通气量,容易缺氧和产生疲劳。

(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速度素质:

男孩在19岁以前,女孩在13岁以前速度随年龄的增长有所提高,以后有下降的趋势。

力量素质:

男孩在16岁以前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22—23岁

达高峰,女孩在13岁以前,度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以后有下降的趋势。

柔韧素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年龄越小柔韧越好。

耐力素质:

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20岁以后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由此16岁以后进行耐力训练能提高耐力水平。

灵敏素质:

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青春期尤为明显,15—16岁后逐渐稳定并趋于稳定。

(七)儿童少年早专项训练的医学问题

1、早衰:

儿童在早期专项训练中片面迫求单项训练,强调早出运动成绩,忽略身体发育特点,训练强度过大,比赛过多,致使身体不能适应而产生多种疾病。

2、伤病问题:

儿童少年时期骨骼尚未完全骨化,因此在早期容易最容易损伤的是骨骺损伤。

3、早期专项训练的开始年龄与最好年龄=达到最好运动成绩的年龄-为达到最好运动成绩所需要的训练年限

如:

速度和灵敏为主的项目是:

10-11岁

足、篮、排等为主项目是:

12-13岁

体力和力量为主的项目是:

14-16岁

第二节老年人运动卫生

老年期年龄段一般指60—80岁的男女老人。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改善和提高老年人身体各个系统器官的代谢活动和工作能力,有减轻和延缓衰老过程,预防老年常见病。

一、体育运动对抗衰老的作用

(一)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预防大脑衰老,使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兴奋性、均衡性和灵敏性提高,反应的潜伏期缩短。

体育运动还能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改善睡眠。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体育活动可使血液的胆固醇含量降低,清除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防止脑动脉血管硬化。

体育锻炼能提高心脏功能,使心肌的兴奋性增高,心肌的收缩力加强,冠状动脉的血流改善,心肌利用氧的能力提高,因而心脏的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能降低血脂,减少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还可使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变慢。

(三)对呼吸系统作用

体育锻炼能保持肺组织的弹性,提高呼吸肌的收缩力,加强胸廓的活动幅度,改善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增加吸氧能力,预防老年人慢性支炎和其它肺部疾病。

(四)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加强消化功能,使胃肠道蠕动加强,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加速营养物质的吸收,还能提高肝脏的功能。

(五)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骨关节和肌肉有良好的作用,使脊柱的外形异常减少,脊柱的活动能力加强,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骨质增生,椎间盘变形的现象减少。

使肌肉的工作能力提高,肌力加强。

(六)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还有减肥的作用。

二、普通老年人的体育锻炼

(一)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一般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经常性原则、个别对待原则、

(二)老年人体育卫生

1、锻炼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体格检查。

2、加强锻炼的医务监督工作。

3、锻炼期间要遵循正常的生活制度。

4、注意锻炼期间的饮食和营养。

5、老年人在锻炼期间应禁烟。

三、某些患慢性病老年人的体育卫生

(一)高血压病人的体育卫生

锻炼的手段:

气功、太极拳、医疗体操、步行或慢跑等。

1、有心律不齐,心动过速、脑血管痉挛、明显心绞痛和心功能不全者,不宜进行锻炼。

2、锻炼期间要放松,勿紧张、憋气。

弯腰时要注意头的位置不要低于心脏水平。

3、加强锻炼时的医务监督工作,医生要定期检查血压和脉搏变化以及病人锻炼前后的身体反应。

(二)冠心病人的体育卫生

该病的特点:

心肌缺血产生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运动量以不出现心绞痛为宜。

锻炼时间最好在早晨,锻炼期间要加强医务监督,定期体格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体育卫生。

体育锻炼能增加病人的免疫力,改善全身代谢,提高心肺功能,加强吸氧能力,从而缓解气短和气喘症状。

第三节女子运动卫生

一、女子身体发育及其运动能力的特点:

(一)身体发育特点:

1、交叉生长:

10岁前形态指标男大于女,12岁左右时女大于男,约13岁以后男大于女。

2、快速增长期较早:

男性晚于女性两年,女子是16—17岁,男子是19—20岁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直到25岁完成生长停止。

(二)身体各系统的生理解剖特点及其运动能力

1、体型特点:

女子的骨盆宽,皮下脂肪较厚,下肢相对较短,重心低,稳定角大,有利于进行艺术体操、高低杆、平衡木、游泳、滑冰等项目。

2、运动器官:

(1)骨骼:

女子的骨骼比男子短切细,骨密质较薄,坚固度低,重量轻。

抗压和抗弯的力量较差。

(2)肌肉:

女子的肌肉重量相当于男子的90%左右。

生理横断面小,动力和静力性力量低于男性。

(3)脊柱椎间软骨相对男子厚,腰部活动范围大,弯腰动作较男性优越。

(4)关节囊、韧带的柔韧性和弹性好,关节的活动范围大,宜从事武术、体操及舞蹈等。

3、心血管系统

女子的每分输出量及每搏输出量均小于男子,心肌的收缩力较男子弱,所以血压一般稍低于男子。

在运动时的恢复期也延长。

4、血液

女子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百分比较男子低,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男子,造成女子吸氧量低于男子,限制女子耐力性能力的原因之一。

5、呼吸系统

女子的胸廓、胸围及呼吸差均较小,呼吸肌的能力较弱,也是影响女子运动能力的因素。

(三)女子的运动能力

从医学的角度看男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应该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的进行训练。

女子运动员月经周期的医学问题

1、初潮年龄:

一般13-15岁,运动员迟2-3年。

初潮受训练年限、体脂含量、运动量、环境、营养、健康等因素影响。

2、经血量:

一般人为57毫升,运动员为42毫升。

3、女子运动员月经期表现:

正常型、抑制型、兴奋型、病理型

4、女子运动员的月经失调:

周期不准、经期延长或缩短、闭经、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痛经、病理型经期等。

人工月经周期

使用人工月经周期的注意事项:

1、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使用前应清楚了解运动员的月经周期,周期紊乱者慎用。

3、不可盲目滥用,每年最多使用2次,初潮一年内者不宜使用。

4、人工月经周期的不良反应可以使用VitB6纠正。

5、一般认为提前法比推迟法成功率高

(一)提前行经日期法:

1、由月经来潮第15天开始,每日肌肉注射黄体酮10毫克,连续注射5天,停药后2—5天行经。

2、由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每日服复方甲地孕酮片1片,连服15天,

停药后2—5天行经。

3、口服安宫黄体酮片,每日3次,每次2片。

连服5天,停

药后2—5天行经。

(二)推迟行经日期法

1、由赛前末次月经的第15天开始,每天口服18甲基决偌酮1片,连服18天,停药第二天即可行经。

(二)运动与妊娠、分娩

1、妊娠期的体育卫生

2、分娩后的体育卫生

(三)更年期的体育卫生

加强体育锻炼,户外运动,吸收新鲜空气,促进呼吸和血液循环。

第三章运动性病症

运动性病症:

一般系指因机体对运动应激因子不适应或训练安排不当而造成体内紊乱所出现的一类疾病综合症或机能异常。

一、过度训练综合症

过度训练综合症:

简称过度训练。

是运动负荷与机体机能间过分不相适应,以致疲劳连续积累而引起的一系列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

(一)原因

1、训练安排不当

2、带病参加训练和比赛,手术后身体末康复即投入正规的训练和比赛中。

3、比赛过多,比赛间缺乏足够的休息,赛后无适当调节既进行大运动量训练。

4、生活规律破坏、休息、睡眠不足,旅途劳累,营养不当,不良的环境,心理因素的作用等原因。

(二)发病原理

是一种神经官能症。

也有人认为是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上的紊乱,或机体内的应激系统发生一定的“衰竭”。

(三)征象

早期或轻度患者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与神经官能症极为相似,往往只有主诉和自觉症状,较少发现阳性体症。

中晚期较严重的饿病例,都能发现较多阳性体症,在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中晚期才会出现临床表现。

(四)处理

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处理的重点消除病因,安排或改变训练方法。

以及对症治疗。

保证充足的睡眠,积极

康复性医疗体育活动,加强营养,安病情给予维生素、葡萄糖、

三磷酸腺苷,镇静剂或安眠药,中药应用人参,刺五加,黄芪,

五味子,三七,枸杞,灵芝,鸡血藤等中药。

(五)预防

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身体机能检查。

考虑机体的个人特点与可接受性,制定训练计划时。

二、过度紧张

过度紧张:

由于一时性运动负荷过大和过于剧烈,超过了机体负担能力而产生的急性病理现象。

多发生在运动后即刻或过后不久,以及急性心血管损害为最多见。

(一)原因

1、训练水平差和生理状态不良。

易发生于缺乏锻炼,训练不足,比赛经验少的人。

2、长期中断训练的运动员突然或过于迅速投入剧烈训练和比赛中。

3、患有疾病,特别时有心脏病,高血压或急性病初愈未完全康复者。

(二)发病原理

使剧烈运动负荷突然超过心脏的负担能力,使心脏发生急性疲劳,缺血、心肌收缩减弱引起心原性休克或猝死。

征象:

常在剧烈运动或比赛后即刻或过后不就出现征象。

如:

头昏,脸色苍白,恶心呕吐,全身无力,血压下降。

(三)急救

应立即使患者平卧,有心功能不全者则采用半卧位,保持安静,注意保暖,松解衣领,点掐内关,人中和足三里穴。

心跳停止者,应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预防:

注意对锻炼者的体格检查工作,运动员集训或重大比赛前应做全面体检,凡有心脏血管机能不良者,患有急性疾病者,均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和参加比赛。

三、晕厥

晕厥:

由于脑部供血供氧不足而引起的突发的、暂时性的知觉丧失的现象。

(一)原因和病理:

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直立性血压过低,重力性休克,胸内和肺内压增加

(二)征象:

前驱期:

自觉全身无力、头晕、眼前发黑、复视、耳鸣、出虚汗、面色苍白。

 

晕厥期:

知觉丧失、皮肤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缓慢、呼吸较慢、血压稍下降、瞳孔稍缩小但等大等圆。

恢复期:

知觉丧失片刻即清醒,头晕、乏力、精神差。

 

(三)急救:

前驱期:

立即下蹲或平卧;跑后停止者应慢走。

晕厥期:

头低足高卧位,保暖,热毛巾敷头面部,保持安静。

掐人中、涌泉、嗅氨水。

有呕吐者,将头偏向一侧;心跳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禁止任何饮料,以免误吸造成窒息。

恢复期:

给予热饮料和少量食品,适当休息。

(四)预防:

平时要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血管运动机能水平,久蹲后要慢慢的起立。

四、运动性贫血——概论

1、概念:

血液中RBC和Hb值低于正常称为贫血,仅因运动因素所导致的贫血称为运动性贫血。

1959年日本学者Yoshimura首次提出运动性贫血以来,目前运动员的贫血检出率未见下降,甚至有增高的趋势。

贫血的检出率和发病与年龄、运动项目等有关。

运动性贫血——概论

RBC正常值:

男子:

400-550万个/mm3;女子:

350-500万个/mm3

Hb正常值:

男子12-16克%;女子11-15克%

男子RBC<400万个/mm3;Hb<12克%

14岁以上女子RBC<350万个/mm3;Hb<10.5克%

运动性贫血——发病原因

1、血浆稀释引起相对性贫血

2、运动引起溶血和红细胞破坏增加

3、蛋白质和铁的摄入不足

4、铁的丧失过多

运动性贫血——影响因素

1、运动项目:

长距离项目、体操等常见

2、加大运动训练量:

比赛季节、冬训

3、营养补充:

进行全面营养补充

4、训练状态:

状态下降(过度疲劳或过度训练)时容易出现

运动性贫血——主要征象

1、症状:

头晕、眼花、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