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9044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8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6万头肉牛产业化生产与牛肉精加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8.6万头肉牛产业化建设与肉牛精加工

二、公司名称:

待定

三、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

1、总投资额

肉牛生产及牛肉加工项目(不含配套的配合饲料加工所需投资)总需投资29839.6万元人民币。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8804.4万元人民币,生产流动资金11035.2万元人民币。

(不包括育肥基地内公路、办公人员宿舍、基地的绿化美化建设与配套的配合饲料加工厂、兽药加工厂等项目的建设投资)

2、注册资本

300万元人民币。

四、公司合作法定地址:

某市某县

五、经营范围:

活牛、牛肉、牛肉制品、牛副产品、饲料、兽药、农产品、农副产品。

六、项目建设期:

3年

七、项目简介

(一)产业体系建设

本项目以生产和经营优质牛肉出口产品为主要目标。

拟以外资企业为龙头,通过相关企业间合作联营实现肉牛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以高校、科研部门、行政主管、业务技术部门的技术力量为基础,通过多学科结合,形成完善的技术体系;把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与科学技术相结合;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把分散性农户养牛引导到产业化生产轨道上来;建成一个集团式、具有现代肉牛良种生产、营养及饲料、饲养及疾病防治、肥育与肉品加工的地方性产业链。

形成一个以优质牛肉加工及出口创汇为龙头,农民分户养殖为基础,品种改良为基本,饲料产品、科学养殖技术、草地可持续利用技术、疾病防治技术相配套,产、学、研究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经营体系。

本项目拟以某为中心,连徐、汾灌、京沪三条高等级公路,与灌云、赣榆、沭阳、新沂、临沭、郯城、莒南8个县连片,建立一个有30万头母牛为基地,年出栏优质杂交肉牛8.6万头的公司+农户的肉牛产业化生产基础。

在总公司的统一管理下,与地方现有企业以股份制联合,与农户实行定单生产合作,在地方政府的领导及指导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为确保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将设置下列六个技术性配套体系:

1.品种改良及繁殖体系。

以2个县为基地,依靠政府协同建立农村肉牛良繁和杂交改良基地。

紧紧依靠省种牛、冻精站、各地(州)、县(市)、乡(镇)品改站、输配点,以现有的牛品改、人工授精输配人员为基础技术力量,选择技术力量强、工作基础好、农民积极性高的乡村养牛农户,以他们所养母牛为母体,采取公司统管、补助资金、订单收购架子牛的方法,建立公司牛源生产基地。

同时,采用一元、二元及轮回杂交、分子遗传学育种技术,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殖技术手段,以肉质细嫩、味鲜、肉色良好及提高增重速度为主要选育目标筛选和培育出最优杂交组合,继而建立基础良种牛群,通过公司企业行为有计划地进行选育,培育出适合某条件的优质肉牛新品种,以带动全省的优质肉牛生产。

2、草地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

公司依托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和畜牧局草地站,设立草业分公司,下设草业科学研究中心,专门开发草地可持续利用和牧草高产、优质技术研究和推广,引进和推广高产、优质饲料、饲草种籽、草苗,以草种、草苗为商品媒介及技术载体,通过草种、草苗推销技术服务方式,推广现代牧草、饲料种植技术及草地可持续利用技术,保证养牛生产的正常发展。

3、饲料及饲养技术体系

总公司成立饲料加工生产及经营体系,设立饲料及饲养技术开发研究中心,配合饲料加工厂及饲料产品销售经营与饲养技术服务体系和网点,以配合饲料产品为技术载体向农产和养殖企业推广现代养牛技术,以保证公司优质肉牛来源。

4、肉牛疾病防治体系

以农业大学兽药厂为基础,通过改建或新建达到国家GMP标准,生产牛用药物。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的技术力量和教学、科研设备联合到公司中来,设立肉牛疾病防治技术研究和培训中心,负责项目区内农产散养肉牛及集中育肥肉牛的定期疫病检测、免疫效果监测、疑难病症的诊断及治疗、公司兽医防治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

把村级兽医防疫员作为项目区肉牛疾病防治基本技术力量,实行肉牛生产保险,使农民生产有保障,以提高农民养牛积极性。

5、肉牛育肥及肉类加工、市场销售体系

由总公司在某县建立一个占地8000亩,育肥牛舍10万平方米、人工草场8000亩的现代肉牛育肥场。

收购农民出栏杂交架子牛和地方企业育肥未达到的肉牛收购进行屠宰前终端育肥。

公司新建或采取折价购买、入股兼并的方式把地方现有牛肉屠宰加工厂收购作为本公司资产,通过机械设备更新,厂房增、扩建,引进先进加工技术,并以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的技术力量为后盾和依托,建设成一个肉牛育肥与屠宰加工相配套,集肉类加工、皮革加工、附产品综合加工一体化,销售网络完善的现代企业。

年产销10000吨优质鲜冻牛肉产品和600吨风味牛肉精加工制品,同时开展皮革加工与副产品深加工,力争3—5年成为江苏省外向型畜牧龙头企业。

6、养殖技术教育培训体系

公司内设技术教育培训部,以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作为教学培训中心,有计划地对公司内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及养殖农产进行技术培训、文化教育、经营理念及职业教育。

逐步提高项目基地农产和公司内部技术人员、工人队伍的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建立一支有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和经验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工人队伍。

(二)建设目标

(1)生产目标以生产出口产品为总目标,年生产育肥杂交肉牛8.6万头,2岁肉牛出栏体重达到500kg,每头牛平均产肉量达到230kg。

(2)生产条件肉牛育肥生产条件达到优质牛肉生产环境,包括无特定动物疫病,饲喂饲料无残毒残药、无激素和抗生素等。

肉牛屠宰与牛肉加工条件达到HACCP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卫生保证体系。

(3)产品质量目标 生产的产品全部达到出口产品质量要求。

(4)产品销售目标 生产牛肉产品60%出口外销,40%内销。

3、预期经济效益

(1)年销售收入55082万元人民币;

(2)年均利润13633.9万元人民币;

(3)年均纳税9440.2万元人民币;

(4)投资回报率45.6%;

(5)投资利税率77.5%;

(6)估算期内净现值1121.6万元人民币;

(7)内部收益率48.3%;

(8)投资回收期3.1年。

八、项目负责人:

九、对项目的支持

1、可以得到高等院校的技术支持本项目建设和生产发展可以得到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与环境资源学院的大力支持,在生产技术上有保障。

2、可以得到政府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作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主要发展产业,政府把农村发展杂交肉牛生产作为当前农业生产发展重要任务和主要扶持发展产业方向,本项目可得省各级科技部门,省农业厅、市、县各级农牧部门在产业技术推广及社会生产设施建设方面的大力支持。

3、可以得到各级政府对产业发展协作和支持苏北养牛业一直是分散个体生产经营,缺乏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严重的制约了苏北养牛业的产业化发展。

政府正在大力扶持发展养牛的龙头企业。

本项目建设正好顺应当前政府发展养牛业龙头企业需要,预计在产业组织建设,投资环境协调,养牛农产的发动和杂交牛生产基地建设,牛源的生产和提供等方面,将得到各级地方政府政策、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持。

综上述建议,本项目可以投资建设。

由于本项目需要数十万农户的参与,需要依靠地方政府。

在政府、业务主管部门、高等院校的支持下,通过公司认真组织实施和严格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建立一个适合养牛生产的产业运作机制,实现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是完全可行的。

可以采取基地县建立分公司,实施集团企业生产经营模式。

第二章市场预测分析

第一节产品特点、市场优势与发展前景

一、产品现状与产品用途

(一)产品现状

20世纪是世界肉类工业迅猛发展的时期。

随着机械制造、自动化及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肉类工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机械自动化生产,是现代肉类工业的主要特征。

德国、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现代肉类工业化加工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各种肉制品的产量已超过肉类产量的50%以上。

肉类工业在整个食品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西式火腿、培根、香肠为代表的现代西式肉制品加工技术,包括现已广泛被发达国家使用的挤压肉食品生产技术(即发生质构重组的新型肉制品加工技术)紧密与现代物理学、生物化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充分利用乳化技术、腌制技术、保水嫩化技术、高温灭菌技术、真空技术、微波杀菌技术等作主要的加工手段,实现西式肉制品的工厂化大规模生产,并赋予产品优良的质地和风味,使生产效率和产品得率不断提高、销售价格逐渐趋低,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不凡的生命力。

先进的肉类加工机械是制造优质肉制品的先决条件。

德国拥有世界第一流的肉类加工机械设计和制造能力,其KARL.SCHNELL公司生产的自动真空乳化系统畅销世界各地。

德国的SEYDELMANN、FESSMANN、HOLAC、美国的TIPPER.TIE、奥地利的INJECT-STAR及英国的AEW等公司都是先进肉类机械加工设备的制造商。

欧盟各国生产出的香肠品种多达3000多种,肉类制品在该地区人们的膳食结构中占据主要位置。

这一现象与他们大力发展肉类工业及发达的机械制造水平密不可分。

在技术设备保障之下,西方发达国家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测分析手段,并将信息处理与加工技术、食品生产和质量控制紧密结合,先后创建了栅栏技术(HT)和微生物预报技术(PN),为包括肉类加工在内的食品加工企业,提供了一套规范、科学、实用、高效的质量控制系统,进而形成被各国广而吸收和引用的关键危险点控制管理技术(HACCP)。

利用HT、PM、HACCP的管理指导产品设计,并建立贯穿于产品加工始终,这不仅与产品卫生性和可贮性紧密相联,而且对其感官、营养等所有质量特性密切相关的关键点进行充分评估,确定监控手段,确保产品安全、卫生及营养品质得以充分的保证。

从而转变了传统肉制品世世代代凭感官经验判断来控制产品质量的落后生产方式,其方法体系将自动化和信息管理集为一体,组成了测、控、管一体化,对实现肉类等食品的加工生产现代化、标准化提供了可靠的控制方法。

现代肉类加工企业以此研究结果为指导,实现整个生产车间保持低温环境(如美国芝加哥的奥斯卡迈亚公司等众多发达国家的肉类加工

企业完全实现了全部车间的低温操作环境),极大地促进了产品品质的提高。

(二)产品用途

本项目主产品-牛肉系列制品,为人类日常消费品,副产品通过精加工可为人类食品、用品及药品。

产品用途见下表:

产品名称

用途

分割冷冻、冷却牛肉产品

宾馆及大众肉食消费

风味牛肉制品

大众配餐、小吃消费

皮革制品

大众穿戴、玩具消费

牛血干制、加工制品

饲料、药品、化妆用品

牛骨骨糊、骨粉、骨胶、骨髓制品

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医药原料、饲料原料

内脏器官鲜冻、加工制品

餐馆、大众肉食,风味食品

一些腺体提炼产品

药品、化工、化妆原料

牛胆汁提取牛磺酸

药物原料和饲料添加剂

牛瘤胃内容物制品

生物饲料菌种

二、产品特点与优势

(一)原料安全无公害 在苏北、鲁南地区由农民分散养殖生产,肉牛饲用天然草地牧草及农家自有饲料,没有任何工业污染,饲喂不用饲料添加剂,属于天然牛肉食品,没有残毒残药,只要加工达标,肉及肉制品的质量和卫生指标均能达到国内和国际的要求。

(二)产品市场寿命长 本项目产品属于人们日常必须食品,只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和科技发展的方向,不断改善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其将有永久的市场。

(三)产品销售面广本项目产品符合国内外肉食消费发展的趋势,符合欧美国家肉食消费习惯。

属于日常消费品,市场销售面广。

三、项目产品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一)国际肉品加工技术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营养、安全、卫生、方便是世界食品发展的趋势,由于肉类本身

物质特性的限制,肉类工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还是难以与饮料等

工业比拟。

在个别工艺环节仍然离不开以手工为主的工艺操作。

因此,研究新型的肉类加工机械设备是机械制造领域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一方面,利用高新技术(如高压处理、欧姆加热、静电杀菌、磁力杀菌、抗生酶杀菌、辐射保鲜贮藏等技术)以改善肉质特性和提高原料、终产品的卫生学品质为目的,已成为未来肉类工业的发展方向。

此外,现代肉类工业还积极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

副产品的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并利用微生物发酵、酶工程以及生物制药领域中的其它先进技术,拓宽其利用途径和提高使用价值。

从原料生产开始,到餐桌的全面质量控制,即在洁净的土地上,用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生产安全的食品,达到开发有机食品,用以保护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也是未来食品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肉类工业的未来发展不是仅局限于某一单元领域的操作上,而是更加注意与此相关的各种因素的系统化协作调控的全新发展格局。

(二)本项目发展前景分析

1、产品需要不断开发和更新 随着食品科学技术发展与人们消费水平不断的提高,需要不断的更新产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及技术含量。

2、可以产生品牌效应在项目建设中始终把原料生产与良好的养殖生态建设结合一体,生产安全无公害的肉牛,肉类加工通过HACCP体系建立与完善,新产品和独特风味产品的超前开发与优质标准生产、加以现代商品销售技术和操作,创造出优质品牌,从而可以提高产品销价,获取较大利润。

3、市场可以不断扩大本项目产品为人类日常必需品及习惯消费品,所以,其产品可销往全世界。

又由于牛的繁殖率低,基础群体有限等问题,限制了肉牛生产速度,牛肉的产量将永远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人口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不断增加的需要量。

牛肉产品市场可以遍及全世界。

4、近期欧美市场看好由于2000年欧洲疯牛病和口蹄疫病的影响,使得欧洲肉牛基础群体的减少,有关专家预计欧洲牛肉生产需5年左右才能恢复到1998年以前的水平。

所以,认为现在是牛肉进入欧美市场的好时机。

第二节国内市场预测与潜力分析

一、国内产品需求和消费结构介绍

我国是畜牧养殖大国,自90年代我国猪、鸡、鸭的养殖量已跃居世界首位。

然而我国畜牧业养殖结构不合理,牛的饲养量占畜牧业比重较低。

肉类产品中,猪、牛、羊肉比例分别为猪肉67%、羊肉4%、牛肉8%,可见猪肉过剩,牛羊肉显著不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牛肉需求日益增加,目前我国牛肉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如1998年,我国牛肉生产量只有432.6万吨,占肉类的比重仅为7.8%,人均为3.8kg,而美国同年牛肉生产量为1177.6万吨,占肉类比例为33%,人均为45kg。

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养牛业。

在国内牛肉是一种传统的肉食。

过去,养牛主要是作为耕牛,被农民视为一种珍贵动物,只有老残牛、不能耕地的牛才被屠宰作为肉食,所以牛肉占肉食消费比例极小。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牛的耕作作用已逐步降低,且随着营养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牛肉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低胆固醇、保健型肉食品。

又由于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保健意识的提高,以及年轻人受西方文化和饮食结构的影响,肉食结构改变,对牛肉的消费量不断增加。

又随着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旅游业的兴起、家庭成员结构新模式的形成(四位老人、一对年青夫妇、一个小孩)人们对旅游方便食品、零食、风味牛肉食品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

故近年来牛肉在国内市场上一直保持较高价位。

二、近年销售状况

牛肉作为中国人传统的肉食,尤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肉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在过去的17年间中国的牛肉消费量提高了近12倍。

见下表:

中国牛肉消费量及人均占用量表

项目

1984年

1991年

1994年

2000年

年均递增率(%)

牛肉消费量(万吨)

37.3

153.5

327

519

77.7

人均占有量(kg)

0.4

1.3

2.8

4.7

60.0

中国目前的人均牛肉消费量仅为世界人均消费量(10kg/人年)的50%,仅为美国人均消费量(45kg/人年)的1/10,仅为澳大利亚人均消费量(103kg/人年)的1/20,是世界上牛肉消费量最低的国家。

有专家预测,中国在今后10年牛肉的消费量将不断增加,预计在2015年,牛肉的人均年消费量将达到10kg。

意味着10年内中国的牛肉消费量将翻一番,年牛肉消费达到1500万吨左右。

中国现有10000万头牛,能繁殖母牛4000万头左右,年出栏肉牛最多2000万头,按每5年出栏肉牛翻一番计算,到2015年最多能出栏肉牛8000万头,可产牛肉1600万吨,基本可满足国内需要。

目前国内牛肉的销售主要在地方市场,作鲜肉销售,其次加工牛肉小吃食品,再次是地摊烧烤,少量高档分割牛肉进入高级宾馆。

近五年来鲜牛肉在各地市场保持较高的价位。

在农村市场鲜牛肉一直保持12元/kg,在沿海城市一直保持在20元/kg以上,高档分割牛肉保持8美元/kg以上。

而同期猪肉价格由12元/kg降到了8元/kg左右。

三、目前国内市场年需总量,国内现在年生产总量

近12年来,国内的牛肉产量提高了5倍多,但按现有基础牛群与繁殖能力和肉牛生产能力与人们消费水平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量比较来看,这一产量不能满足需要,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然不能满足国内需要。

中国牛肉产量增量表

项目

1988年

1990年

1994年

1998年

2000年

牛肉产量(万吨)

95.8

125.2

327

436

519

年递增率(%)

17.2

18

17.6

18.2

四、本项目产品国内销售份额

从牛肉销售价格来看,鲜牛肉价格在沿海城市价位较高,但与国外相比明显偏低,分割冷冻牛肉应以出口为主,国内沿海城市为辅。

由于国内人口众多,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发展,小吃和方便食品的销售份额大,牛肉的精加工小吃型食品应以国内为主。

若按国内13亿人口年人均消费300g加工牛肉食品计,约需40万吨,需近200万吨鲜牛肉。

接近目前国内牛肉总产量的一半,本项目计划屠宰肉牛9万头,产肉1.3万吨左右,仅为上述加工牛肉原料需要量的0.8%。

如果本项目主产品-分割牛肉鲜品销售,年总销售量为1.0万吨,余3000吨次等肉作加工产品,年仅可生产600吨左右的干制产品,仅为40万吨的需求量的0.15%。

五、国内市场销售方向

鲜肉销售方向:

上海、广州、香港、深圳等沿海城市。

加工产品销售方向:

全国各级城市食品超级市场、农村零售商店、车船旅游零售。

内脏产品销售方向:

城乡肉食市场、餐馆饭店、风味小吃饭店等。

六、国内市场销售规划表

产品名称

产量

销售方向

加工风味牛肉干产品

600吨

国内各级食品商店、小卖部

内脏产品

1200吨

省内外肉食市场、饭店

加工牛皮

90000张

国内制革和皮制品厂

加工骨制品

400吨

制药厂、食品加工厂、饲料厂

第三节国际市场预测与潜力分析

一、国际市场产品需求与消费结构介绍

牛肉食品历来就是西方发达国家膳食中的必需晶,在国际食品市场上一直看好。

近两年来,由于欧洲疯牛病风波,各国的牛肉进口量骤然减少,造成了欧、美等以牛肉为主要肉食品的国家严重缺乏放心的牛肉。

牛的繁殖率低,黄牛的年繁殖率平均仅50%左右,其繁殖速度仅为猪的四十分之一,鸡的四百分之一。

所以,其繁殖速度慢,以至牛肉产量。

牛的种群扩展速度慢、成熟期晚。

黄牛要两岁左右才能配种,比猪的成熟期长2.5倍,比家禽长3倍。

牛的怀孕期长,是猪的2.5倍,所以牛的种群扩展速度慢。

每4万头能繁母牛需3年时间才能扩展母牛群1万头左右。

牛对草地的占用面积大,每头成年牛需要10-15亩草地供草,故在很大程度上,养牛的养殖规模取决于供其使用的草地面积大小。

从而使得一些耕地少和人口密集的地区、城市近郊养牛量受到极大的限制。

肉牛的生产周期长,在强化育肥条件下,需饲养18个月至24个月,才能出栏。

其生产周期是肉猪的3~4倍、肉鸡的6~8倍。

从上述情况看,牛肉的产量是不能满足世界人们需要的。

二、近年销售状况

俄罗斯每年从我国进口牛肉10多万吨,最多时达到每年15万吨。

中东阿拉伯国家每年需从我国进口牛肉3万吨左右。

港澳台地区、东盟国家、日本、韩国每年也需要从我国进口牛肉2万吨左右。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国际市场对我国牛肉的需求还将继续增加。

三、目前国际市场年需求总量,国际市场现在生产总量

近年来,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牛饲养量减少,俄罗斯从1990年到1996年牛存栏数下降33%。

因此,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由我国牛羊肉的需求急剧增长。

欧洲国家由于疯牛病和口蹄疫的影响,近年牛肉产量比1998年降低近50%。

仅俄罗斯每年就要从我国进口牛肉10多万吨,最多时达到每年15万吨。

中东阿拉伯国家每年需从我国进口牛肉3万吨左右。

港澳台地区、东盟国家、日本、韩国每年也需要从我国进口牛肉2万吨。

四、本项目产品占领国际市场的最佳份额

国际市场分额即各系列品种各应占多少份额(各种产品生产投放数量、总量与潜力预测)。

本项目年生产牛肉出口产品能力为本13000吨左右,仅为近年俄罗斯年从我国进口牛肉量(15万吨)的十一分之一。

随着中国加入WTO,由于国内牛肉价格明显低于国外市场价格、销售利润较大,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也将由我国大量进口牛肉。

所以,本项目牛肉产品以全部出口最佳。

内脏产品及皮革产品国内需求量大,以内销为主。

五、国际市场销售方向

近年国内牛肉主要销往俄罗斯、南韩、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

六、国际市场销售规划表

产品名称

产量(吨)

销售方向  

高档、优质分割牛肉

10000

欧美、俄罗斯、南韩、日本、香港

低温冷冻牛肉制品

5000

欧美、俄罗斯、南韩、日本、香港

第三章肉牛屠宰与牛肉加工实施方案

第一节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及质量标准

一、产品品种及名称

1、主产品:

(1)牛柳、西冷和眼肌等高档、优质分割冷却牛肉:

(2)低温牛肉制品;(3)中式牛肉干制品;(4)火锅套装制品。

2、产副产品

(1)蛋白胨; 

(2)骨油; (3)骨粉; (4)血粉; (5)鞣制牛皮;

(6)牛全眼提取物(E.T.C); (7)复方肝片; (8)胰岛素注射液。

二、产品性质

产品名称

性质

1、主产品

(1)牛柳、西冷和眼肌等高档、优质分割冷却牛肉:

新鲜冷冻、鲜销

(2)低温牛肉制品;

新鲜冷冻、鲜销

(3)中式牛肉干制品;

干制、货架销售

(4)火锅套装制品。

包装、冷冻、货架销售

2、副产品

(1)蛋白胨;

干制、饲料原料

(2)骨油;

凝固、块状、饲料原料

(3)骨粉;

干制、粉状、饲料原料

(4)血粉;

干制、粉状、饲料原料

(5)鞣制牛皮;

干制、皮革原料

(6)牛全眼提取物(E,T.C);

(7)复方肝片;

(8)胰岛素注射液。

药物

三、生产规模

年屠宰肉牛86000头。

生产产品及产量见下表。

产品与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1.牛柳、西冷和眼肌等高档、优质分割冷却牛肉

5000

2.低温牛肉制品

5000

3.中式牛肉干制品

600

4.火锅套装制品

1000

5.蛋白胨

1000

6.骨油

78

7.骨粉

6270

8.血粉

1350

9.鞣制牛皮

86000

10.牛全眼提取物(E.T.C)

11.复方肝片

12.胰岛素注射液

四、产品质量标准

1、国内标准

产品名称

执行标准

牛柳、西冷和眼肌等高档、优

质分割冷却牛肉

GB/T9960—1988GB2708-1994GBl6548-1996

GB/T17237-1998

低温牛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