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9307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docx

光华新城规划设计说明

No.:

000000000000017118

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1.1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规划设计任务书》

(2)建设用地红线图

(3)规划局及相关部门审批文件

(4)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5)国家现行的有关技术规范及规定

(6)甲方提供的其它专业顾问参考资料

1.2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北京市广华新城项目

(2)建设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东南四环百子湾地区

(3)规划用地面积:

138公顷

1.3项目位置和建设条件

广华新城,京南未来的城市新亮点,他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南四环百子湾地区。

南侧紧邻绿化隔离地区,北侧以住宅为住,西侧紧邻燕莎奥特莱斯商圈,西南侧为水源六厂和北京工业大学等。

广华新城总规划占地面积约138公顷,总研究用地东西长1140米,南北宽约1000米。

其中拟开发建设用地约为97.23公顷,用地西侧为东四环中路,北侧的广渠路为城市快速路。

用地东侧的规划二东侧路为城市主干路,用地南侧即将规划通行的观音塘路为城市次干路。

规划地铁7号线从用地的北侧和东侧经过,分别在北侧和东侧设置百子湾和化工二厂两个地铁站口。

1.4项目定位:

项目作为北京市公务员宿舍区开发,同时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区,重视挖掘本市的新时代文化气质和本土特色,突出本市的文化主题,形成独特的和风格鲜明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以自身优美的城市天际线形态,提升区域经济效益的价值。

该设计目标定义为打造一个开放的、自然的、舒适的、和谐的城市新生活大社区。

第二章设计构思

2.1总体布局:

本项目周边为规整的井字形路网,用地形状十分规则,交通便捷,因此该设计目标定义为打造一个开放的、自然的、舒适的、和谐的新都市生活大社区。

作为公务员生活区域开发,考虑它的特殊性,更多的引入了传统北京文化理念,在文化中寻求内涵。

规划设计理念从北京城结构入手,结合中国传统城市布局,强调九经九纬的九宫格模式,引入中国传统城郭的概念,根据需求和居住人口的不同,形成边城-外城-内城三个空间层次,宛若北京城的缩影,各具特色,井然有序。

东侧边城为中石化职工住宅区用地,中部分为内城和外城,并在每个层次中吸取中国多宝格和中式窗花格的象征性图底关系,形成“博古架式地组团步行路网结构”。

用具有特色的彩色种植乔木把整个城郭的轮廓勾勒出来,形成了一条具有文化隐喻的林荫大道。

同时,整个规划方正、统一,规划格局规整,俨然一方中国传统印章,一方在新时代下和谐的印章。

这种规划模式使得整个规划结构脉络清晰,居住空间组合错落,层次丰富。

各个居住空间围合成天然院落,配合内部丰富的景观,随着四季的变化,不同色彩的树种灌木和景观道路,建筑小品共同交织成一个多元的现代都市社区,这种随机变化的多元空间组合让整个规划在严谨中隐隐透露出深厚的中国文化韵味。

三大设计理念:

1,边城-外城-内城三个空间层次;

2,多宝格式的路网结构;

3,围合式的院落组团模式

三大规划特色

1,TOD模式引入规划中的TOD模式,由于整个项目是一个大盘,交通要求相互成一个体系,同时各自又便捷的独立系统,TOD模式把主街与节点相互结合,引出分支道路系统,便于每一期的发展。

2,夹心饼模式由于大盘考虑到要营造一个独立的安静的内部空间氛围,所以夹心饼模式形成外高内地的空间结构,形成了外动内静的优雅空间氛围。

同时也形成了一条低密度的中央花园,也把各种不同高度和类型的融合在一起。

3,组团弹性化规划考虑到整个规划开发的周期大约在6-8年左右,因此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在开发过程中对市场的适应,一方面不同的组团便于分期开发,以及调整产品类型较为容易,另一方面这种规划采用的是分期独立,局部的规划调整,指标变化都不会影响整个大盘的整体形象。

具有十分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

2.2建筑造型:

考虑到项目为公务员规划的宿舍区域,建筑设计上采用国际流行的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彰显了稳重和大气,整体的墙身采用仿石材的效果,凝重简洁,强调竖向的比例划分,落地的窗户加上简约的线角,突出其简约艺术的美感。

局部的退台和变化多样的屋顶造型,给人以丰富的视觉冲击感。

在整个小区的建筑布局上,既要兼顾住区建筑的温馨,同时也要体现社区文化品位。

2.3商业布局:

在小区的西侧邻街面设计列入一系列的商业风情街,与内部的建筑形式相互呼应。

风情商业街摆脱了以往商业单元门面商铺的模式,采用整体包装,分区设计立面形式,引用了美式建筑的元素,色彩鲜明,形象多样化,形成高低错落的商业街面,结合广告形成对比丰富的色彩变化,以及一些建筑细部,既活跃了商业气氛,同时又最大程度上适应了不同商业业态的需要,并且从空间平面布局上作了设计,以适应日后的二次装修和空间结构的调整。

第三章总平面设计

3.1场地分析和设计原则:

(1)总体布局:

体现出地块的独特性、充分利用地块周边复杂环境。

我们在规划上通过合理布局,充分引入交通资源优势,打造贯串整个地块的灵魂交通,并设计和建设具有未来眼光的弹性设计。

(2)建筑形象:

在建筑造型控制方面,建筑首先控制体量,将不同形态建筑尽量混合配置形成高低错落,有趣味的效果。

通过单体装饰与特色,强化组团群落的可识别性,并富现代气息。

立面形式则用现代清新淡雅的立面处理和色彩处理,体现北方现代建筑的独特韵味和时代特征。

明快的体块结构和线条可形成丰富鲜明的视觉印象,柔和的色系搭配,强调简约、温暖的视觉效果。

(3)商业布局:

创造商业文化与居住环境的融合,强调布局和空间环境的相互关系.在小区商业布局方面,设计风情商业街并满足整个小区需求。

同时增加整个社区的特色和整体感。

3.2总平面设计:

(1)设计原则:

a、按照要求:

完善交通组织安排合理流线,布置匹配的停车系统。

b、建筑外部环境空间要与整体协调:

注重室外环境的绿化、美化。

c、建筑造型及立面处理:

作为附近地区的小高层建筑,立面应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群体。

d、建筑群体整体关系和谐:

建筑内部功能合理,空间布局有特点。

e、注重开发的经济性:

合理优化造价,提高建筑使用率,确保本项目开发的经济效益。

(2)建筑规划布局构思

1.在小区的整体布置上,以一条围绕城郭结构形式的交通环路统领内外两大区,各地块结合自身优势,注重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掘用地的内在经济和人文价值潜力。

完整的规划结构:

采用外沿线形骨架和内部自由道路格局,坚持弹性生长,模块组合,相对完整,逐步成型的操作模式。

邻里组团与小区大环境相融合,充分体现即开放又相对私密的人居思想。

2,规划整体布置了采用高层板塔结合,将小区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住宅建筑布置采用南北户型单元错落,东西单元高度叠加,一方面使得建筑空间变化丰富,视野开阔,减少视线相互对视和干扰,另一方面,由于充分利用北向日照不同从而使得建筑高低错落,体量上丰富多变,天际线凸凹有致,在建筑容积率也能大大提高,由动态平衡合理提高总建筑规模。

由于采用布置高档板式住宅+板式的长短高低错落,使得其日照间距也不同,一方面建筑空间的天际线变化丰富,另一方面也使得围合的景观庭院也相互错位,形成了既有私密的楼前后组团花园,又让组团庭院相互连续,视线通透。

3.地块的最西侧为东四环路,布置了高层住宅和公寓形式的组合建筑布置形式。

从城市设计角度来考虑,也使整个天际线丰富变化。

在整体规划时,考虑到通过不同的空间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节点空间和一系列变化的空间节奏,注重环境景观设计,合理分布绿地,提倡邻里关系的交融,营造出一处现代繁华都市的时尚生活空间。

无形中提升了整体楼盘的档次,同时彰显出其高雅的文化格调。

(3)交通组织:

在交通规划方面,我们的设计特点是沿城郭主要组团道路为车行道,其余博古架式的路网都是人行道路,有效布置用地内道路,满足不同的交通联系,人流与主要车道相对分离,道路弱化为居住区区块内部景观路,联系小区出入口。

绿地与居民主要活动场地相对结合,提高了路网密度,缓解了社区内部的交通压力。

独立的车行系统与贯通的步行系统,构成居住区的交通组织模式。

真正做到人车分流,减少交叉干扰和影响。

同时,考虑现状,适度满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要求,结合实际设置地下车库和地面停车。

每个组团区域均设专用停车库,停车位就近设置,方便使用。

高层住宅楼以地下停车为主,辅以地面停车。

结合周边地铁站位置,整个规划中的地下停车也与其发生联系,更可直接通过地下空间到达城市地铁区域。

在规划范围的东北角规划一个公交首末站、使得公交线路的服务范围几乎可以覆盖整个广华新城,

考虑到地铁7号线及公交出行方式,在地铁周边预留与公交接驳的条件,并设置自行车停车场。

(4)商业及配套用房布局

按北京市要求千人指标计算,本规划须设置有学校、幼儿园、养老院、邮局、银行、社区医院、商业等。

为了更大范围的提高利用率,我们在不占用住宅用地的情况下配置配套公建及商业服务设施。

尽可能争取最大的住宅建筑面积。

而且,利用服务配套建筑与住宅的结合营造围合的院落空间,形成街巷,提高居住区的宜居性。

规划把中小学集中布置在整个地块东西主道路的东南节点,使之互相充分共享教育设施尽最大限度的服务与整个社区,相对独立的对外出入口,同时交通便利。

此外结合景观还设计了一系列的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若干。

规划中三个幼儿园分布均匀,服务半径覆盖整个住区,社区医院、疗养院和卫生站等充分利用组团间场地,日照充足,交通方便。

商业、超市以及社区服务中心等一系列的配套商业网点,分布均匀就进布置,尽量设置在组团周边,做到人性化的设计。

结合7号地铁线地下空间,将地铁出入口与地下停车库整合成一体,形成便捷的地下交通步行和车行流线,做到无缝接轨流线。

在东四环一侧的新城入口,布置了一些新型商业空间和大型超市服务于整个周边区域。

(5)规划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的设计:

充分利用纵横格网的公共空间构成一系列线性开放式空间视觉走廊。

形成小的交往中心空间,为居住者提供多样富于变化的活动场所。

公共空间或入口或中心均结合商业、会所形成活动中心,绿轴、人文景观轴贯穿主题景区,亦正亦谐,相映成趣,体现中国传统方正的空间格局,尺度宜人。

住宅庭院空间的设计:

为住户提供静态活动,与住宅私密性相关联的活动区域,强化促进人的使用和便于日常维护。

3.3景观环境设计:

住区景观成为提升整个社区环境的重要砝码。

然而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绿化设计,更应包括整个住区内那些带给人美感觉享受的元素,同时反映地域文化主题的景观。

整个社区的景观设计以休闲性和亲人性的景观为主并配以响应的体育运动设施。

结合楼座分布的情况,再利用博古架的解构形式,把建筑小品和灌木绿化交错布置,同时把各个主题园串联在一起,构筑出一幅以现代时尚景观设计元素和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现代都市园林空间,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图案隐喻和再现。

周边则采用带状景观带的方式来组织整个住区景观,主要的景观节点沿几条主景观带和景观通廊呈线性分布,强调住区各个组团之间的联接关系而不是自我封闭的空间感觉,通过这种设计创造出一种开放、沟通的环境。

3.4建筑功能设计:

小区主要由高层板楼、高层塔楼、底层商铺、地下二层车库及设备用房组成。

地下一层停车库与首层连通。

地块外南北向道路沿街住宅二三层以商业为主,东西向道路沿街以开放式绿化为主。

小区住宅的层高为2.9米。

小区塔楼主要是中小户型的住宅,垂直交通核直接与地下车库相连,分南北侧设置入口。

建筑造型首先控制体量,将不同形态建筑尽量混合配置形成高低错落有趣味效果。

小高层板楼和高层板塔结合的住宅多种组合,通过单体装饰与特色强化组团群落的可识别性,并富有现代简约风格气息。

立面形式处理和色彩搭配,体现既体现古典的中国传统色彩,又要有现代时尚的韵味,更要体现公务员社区的稳重大方。

在建筑造型控制方面,建筑首先控制体量,将不同形态建筑尽量混合配置形成高低错落有趣味效果。

明快的体快结构和线条可形成丰富鲜明的视觉印象,柔和的色系搭配,强调简约、温暖的视觉效果。

3.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

计量单位

数值

所占比重(%)

人均面积(m2/人)

规划范围用地面积

hm2

138.00

100

——

其中

其他用地面积

hm2

29.95

21.70

——

代征绿地面积

hm2

10.83

7.84

——

居住区用地(R)

hm2

97.23

70.46

100

其中

住宅用地(R01)

hm2

51.12

52.58

7.71

公建用地(R02)

hm2

26.35

27.10

3.86

道路用地(R03)

hm2

16.37

16.84

2.40

公共绿地(R04)

hm2

3.39

3.48

2.08

附注

公共绿地面积应将广渠路一侧的代征绿地记入为14.22公顷即满足人均2平米公共绿地面积

居住户(套)数

户(套)

24361

——

——

居住人数

68210

——

——

户均人口

人/户

2.8

——

——

居住区用地内建筑总面积

万m2

324.88

——

——

住宅建筑面积

万m2

224.57

69.12

32.93

公建面积

万m2

9.93

3.06

1.46

地下建筑面积

万m2

90.38

27.82

13.25

住宅平均层数

19

——

——

人口毛密度

人/hm2

700

——

——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

万m2/hm2

2.31

——

——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万m2/hm2

4.39

——

——

容积率

万m2//hm2

2.41

——

——

停车率

%

66.67

——

——

停车位

36540

——

——

住宅建筑净密度

%

23.24

——

———

总建筑密度

%

14.95

——

———

绿地率

%

53.54%

——

——

 

第四章建筑设计

4.1设计依据

(1)依据有关规划及建筑设计部分。

(2)我国现行有关设计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护规范》(GB50067-97)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

4.2户型设计

本设计方案居住面积户型配比:

A类(240平米)----0.95%

B类(120—140平米)----47.33%

C类(90—110平米)----32.70%

D类(≤70平米)----19.02%

整个小区的户型设计主要以板式小高层平面形式为主,还有一些点式高层。

总结在户型设计方面,有以下几个特色:

平面户型设计结构工整,户型精致,空间功能格局灵活多变,既能符合国家条文,又能满足市场发展的不同需求。

在户型创新方面,垂直竖向组合模式,以及空间功能转变模式等多种方面入手,以不变(主体结构不变)应万变(使用模式的变化).

集成式空间组合模式:

集成型整体厨房,同客厅、餐厅的空间联系,因此提出集成型概念,将空间进行细化,这些功能区域可根据使用要求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进行不同大小的划分;在不增加面积情况下,做到真正的紧凑实用,功能流线完整合理。

在部分中高档住宅卫生间中设计成复合型卫生间空间,因此将卫生间功能空间进行细化,分为更衣、洗便浴两个区域,可相互独立,也可根据使用者要求将其中两个功能合二为一,做到干湿分区,沐浴自成一室。

可变卧室空间。

在住宅设计中探求个性化住宅理念。

其一是提供了满足主人爱好的个性化空间,主卧内部阳光空间可满足作为阳光房、奇石爱好收藏、画室、娱乐间、花房等多种需要。

本次方案提高了板式小高层的居住标准。

在经济的基础上实现了居住环境最优化。

同时有效减少每个竖向交通单位的人口密度,也体现了消费者日前关注的卫生住宅的概念。

第五章节能和环保

5.1建筑节能与环保

建筑外墙玻璃采用中空隔热玻璃,挂花岗岩部分均在混凝土陶粒砌块贴50厚聚苯板保温。

屋面铺50厚挤塑聚苯乙烯板保温。

5.2节能设计

建筑群的规划布置、建筑物的平面设计,都有利于冬季日照、避风和夏季及其它季节自然通风;建筑物的主体朝向均采用南北和接近南北向。

根据《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建筑物体形系数:

7层及以上不超过0.3;4~6层不超过0.35;1~3层不超过0.45。

本工程外维护结构均采取保温隔热构造措施防止冷桥,选用中空玻璃塑钢门窗,实体外墙均做外保温,厚度依据选材计算,满足当地节能设计标准。

主体建材及室内外装修材料用健康环保产品。

 

第六章交通规划计算及分析

6.1道路交通背景

项目紧邻东四环路和广渠路,周边东四环路已经建成,其余道路均未实施,规划外部交通条件好,内部道路没有规划。

6.2道路流量计算

1、流量计算条件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城市主干路交通量设计年限为20年,次干路为15年,支路为8~12年。

2、计算模式

本项目的预测交通量可划分为两个组成部分,预测过程也相应分别进行,最后累加得到目标年总的预测交通量。

A,为项目交通量预测,主要是根据项目的建设性质及规模,预测目标年的项目交通生成量,即交通产生量与吸引量。

B,为非项目交通量预测,又称为项目的“背景交通量”预测。

最终的交通生成总量将是项目交通量与背景交通量的累加值。

用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进行预测,计算出相关道路的交通负荷量。

3、预测结果

(1)项目生成交通量

项目生成交通量按照不同用地性质,考虑项目自身的功能定位,将选取项目总体交通出行的高峰小时为工作日7:

00-8:

00,目标项目各个地块交通生成量。

表1高峰小时预测出行率(单位:

人次/万平方米)

用地编号

用地性质

产生率辆/万㎡

吸引率辆/万㎡

生成率辆/万㎡

R2

居住用地

12.11

3.88

15

C21

商业用地

90.61

89.99

182

通过不同性质的用地面积与其对应的出行生成率得到研究区域内部各个地块的早高峰时段的交通产生与吸引量,具体见下表。

表2高峰小时各小区预测出行量(单位:

pcu/h)

交通地块

P

A

A

198

105

B

144

180

C

154

201

D

211

102

E

542

199

F

160

120

G

241

125

H

189

80

I

112

50

J

450

110

(2)交通量预测

利用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进行预测,计算得出道路交通量(见图)

(3)路网负荷度分析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从路网负荷度来看,项目外部道路四环路和广渠路道路负荷较大,达到了拥堵的程度;规划横向两条路为城市次干路,主要功能是将规划区域内的交通流通过次干路汇集到主干路,因此该道路的负荷度略高,规划期末负荷度为D级,接近不稳定车流;规划期末支路仍然比较畅通,为B级服务水平,属于稳定车流,内部道路网能形成循环系统。

6.3交通道路网设计

1规划路网构架

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朝阳区综合交通规划》,广华新城项目研究范围内规划道路网规划道路总长度9.8km,路网密度约为5.35km/km2。

2道路交叉口设计

交叉口是决定城市道路网通行能力的重要指标,交叉口通行能力与道路通行能力相匹配,否则将制约整个道路网的通行能力。

考虑道路网的功能和等级,城市交叉口以展宽灯控平交、平面交叉为主。

在交叉口的交通控制和管理上,机动车交通的优先次序是主干路、次干路,最后是支路。

干道相交的路口,对主干路或次干路进口道、出口道进行展宽,提高交叉口的交通量。

表5.规划道路网交叉口选型表

相交道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主干路

A或B

次干路

B或C

B或C

支路

F

D或F

D或E

表中:

A---展宽灯控平面交叉预留立交用地

B---展宽灯控平面交叉

C---平面环形交叉

D---灯控平交

E---不设信号的平面交叉

F---只准右转或通过辅路联系

针对本项目,在依据表5选择路口型式的同时,考虑一般规划设计关于道路拓宽渠划的标准做法,详见道路交叉口型式表。

3指标分析

本次规划的指标分析主要选取两项:

路网长度和路网密度。

通过对两个指标进行定量分析

表6.路网不同等级道路比重表

道路分级

规划路网

道路长度(km)

比重(%)

快速路

2.1

20.1%

主干路

1.3

13%

次干路

2.4

22.9%

支路

4.5

44.0%

表7.路网密度表

道路分级

规划路网

道路网密度(km/km2)

快速路

1.55

主干路

0.86

次干路

1.35

支路

4.32

6.4公共交通服务设施分析

1轨道交通

规划地铁7号线从项目东侧和北侧经过,并设有两站,因此轨道交通引导居民的出行方式更多采用公共交通,同时在地铁站的周边预留公交车场,设置自行车停车区。

2公交站、场

在规划范围的东北角规划一个公交首末站、公交车站6对,使得公交线路的服务范围几乎可以覆盖整个广华新城。

6.5轨道交通站换乘设计

由于轨道地铁交通需要通过对车站交通规划设计,合理组织换乘客流和集散人流流线,处理好流向流量定向分析,采用BRT模式的以快速轨道交通为主,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为辅的模式,多层次结合的公共交通体系,达到系统衔接的无缝化。

6.6交通组织分析

1外部交通

地块周边交通条件较好,可以通过城市快速路东四环路和广渠路,使得地块与中心城区的联系更为便捷。

2机动车交通

在规划区域内部,交通组织方式不进行交通管制,而在与城市快速路相交的道路减少对主要干道的交通影响。

3非机动车交通组织

本次规划范围内,非机动车交通规划时充分考虑步行交通系统,形成非机动车行车系统。

第七章给排水

7.1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

7.2设计原则

紧密结合地区总体功能定位,满足用户生活所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保障安全,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管理方便,环保节能。

7.3工程概况

“广华新城”地处朝阳区东南四环百子湾地区,在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位于04片区09街区西部。

规划范围西侧至东四环中路,北侧临广渠路,东侧为规划化二东侧路,南侧为规划观音堂路。

7.4生活给水系统

1)水源:

规划地块由新规划市政路:

广华西路、广华东路、广华中路、广华北路、广华南路分为十个组团,现拟由规划地块周边市政路:

东四环中路、广渠路、化二东侧路、观音堂路上各引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