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9395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 112蒸馏和萃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化学112蒸馏和萃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1.1.2蒸馏和萃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xx·长沙高一检测)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解析】 A项可用于互不相溶液体的分离,B项可将容易升华的物质分离出来,C项为蒸发法,D项并非蒸馏分离操作示意图,只有当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时要用蒸馏烧瓶并且才能用于沸点不同的物质的分离。

【答案】 D

2.(xx·惠安三中高一期中)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一般选择有机萃取剂,且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

【解析】 进行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烘干固体,故A不正确。

【答案】 A

3.(xx·湖南师大附中高一检测)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D.①②⑥

【解析】 漏斗可用于过滤操作;分液漏斗用于萃取分液;蒸馏烧瓶用于蒸馏,这三种仪器都可用于物质的分离。

【答案】 B

4.(xx·株洲高一检测)下列有关蒸馏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烧瓶必须垫石棉网加热

B.冷凝管中的水流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

C.实验中需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

D.所有蒸馏操作中都必须用到温度计

【答案】 D

5.(xx·湛江高一检测)选取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其中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

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

【答案】 B

6.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  )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

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

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答案】 A

7.(xx·保定高一检测)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实验

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晶体

分离CCl4中的Br2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

装置或仪器

【答案】 A

8.(双选)(xx·成都高一检测)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应将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

B.蒸馏实验一定使用温度计

C.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

D.过滤时,可将悬浊液从烧杯直接倒入漏斗中

【解析】 蒸馏实验并非一定需要温度计,如蒸馏水的制取;过滤时应将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不可直接倾倒。

【答案】 BD

9.(xx·济宁高一检测)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分液的方法分离煤油和NaCl溶液的混合物

B.用结晶法提纯NaCl和KNO3混合物中的KNO3

C.用蒸馏法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D.用加热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提示:

碘易升华,氯化铵受热易分解。

冷却后它们又都重新生成固体)

【解析】 A项,煤油和NaCl溶液的混合物是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采取分液法分离;B项,NaCl和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大,用结晶法分离;C项,乙醇和水是相互溶解的液体,沸点有差别,用蒸馏法分离;D项,碘和氯化铵受热都变成蒸气,冷却后又都凝固,所以加热法分离不可取。

【答案】 D

10.(xx·襄阳高一检测)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馏操作时,应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

B.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C.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D.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溴水中萃取溴

【解析】 A选项,蒸馏时若不加沸石或碎瓷片,液面容易剧烈翻滚,若加入沸石就比较平稳,故可防止暴沸,正确;B选项,蒸发时溶液剩少许就要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水分蒸干,错误;C选项,分液操作时,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错误;D选项,萃取操作时,只能选用CCl4作为萃取剂从溴水中萃取溴,酒精与水互溶,不可作萃取剂,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11.(10分)(xx·新题调研)根据需求填下列装置的序号:

(1)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难溶于水),选________,操作名称为________。

(2)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________,操作名称为________。

(3)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l2,选________,操作名称为________。

(4)粗盐提纯,选________,操作名称为________。

【答案】 

(1)③ 分液 

(2)③ 萃取 (3)⑤ 洗气 (4)①② 过滤蒸发结晶

12.(10分)今有下列六组仪器:

①牛角管、②带塞(有孔)锥形瓶、③温度计、④冷凝管、⑤已组装固定好的铁架台、酒精灯和蒸馏烧瓶(垫有石棉网)、⑥带铁夹的铁架台。

现要进行酒精和水混合物的分离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按仪器的安装先后顺序排列以上提供的各组仪器(填序号):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②。

(2)冷凝管的两端有大口和小口之分,靠近大口的小弯管用于________,靠近小口的小弯管用于________。

(3)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________。

(4)在蒸馏烧瓶中注入液体混合物后,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蒸馏后在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液体是________,烧瓶中剩下的液体主要是________。

【解析】 

(1)装置的组装顺序为从左到右,从下到上。

(2)冷凝管中的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3)蒸馏时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内支管口的下沿处。

(4)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5)酒精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液体是酒精,烧瓶中剩下的液体主要是水。

【答案】 

(1)③ ④ ⑥

(2)流出冷却水 流入冷却水

(3)蒸馏烧瓶内支管口的下沿处

(4)防止过热时液体因暴沸而剧烈跳动

(5)酒精 水

13.(10分)(xx·经典习题选萃)某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及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钠。

某学生为了检验其成分,按照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

请用适当的文字或化学式将所加试剂及有关结论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

【解析】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CO2,故首先向溶液中加入的是硝酸,因溶液中含有硫酸钠、氯化钠,故所加入的酸不能为硫酸和盐酸,以避免引入SO

和Cl-,干扰下一步的检验;检验硫酸钠存在可用硝酸钡溶液,检验氯化钠存在可用硝酸银溶液,因硫酸钠和氯化钠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应先加入硝酸钡溶液(不能用氯化钡溶液,防止引入Cl-),后加入硝酸银溶液。

【答案】 ①稀硝酸 ②碳酸钠(Na2CO3)

③硝酸钡溶液 ④硫酸钠(Na2SO4)

⑤硝酸银溶液 ⑥氯化钠(NaCl)

14.(10分)(xx·经典习题选萃)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

①过滤 ②结晶 ③蒸馏 ④萃取 ⑤分液 ⑥加热分解等。

将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的编号填入下列各混合物后面的横线上。

(1)除去碳酸钙中的碳酸氢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石灰水中悬浮的CaCO3颗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离石油中各不同沸点范围的有机物:

________。

(5)从KNO3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提纯KNO3:

________。

【解析】 

(1)Ca(HCO3)2

CaCO3+H2O+CO2↑,可用加热分解法;也可用溶解后再过滤的方法。

(2)CaCO3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

(3)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萃取分液法。

(4)根据沸点差异可用蒸馏法。

(5)KNO3和NaCl可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差异用结晶、过滤的方法。

【答案】 

(1)⑥ 

(2)① (3)④⑤ (4)③ (5)②①

15.(10分)(xx·咸阳高一检测)

(1)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乙二醇(C2H6O2)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C3H8O3)

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A.蒸馏法

B.萃取法

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D.分液法

①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应用________;

②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阅读材料三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 在溶解性方面,Br2(溴)与I2很相似,其稀的水溶液显黄色。

在实验室里从溴水(Br2的水溶液)中提取Br2和提取I2的方法相似。

①常用的提取方法是________,化学试剂是________,最主要的仪器是________。

②若观察发现提取Br2以后的水还有颜色,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材料一中,根据曲线图知,纯碱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相差很大。

提纯纯碱时,可以先将混合物在较高温度下溶于水形成浓溶液,然后冷却到一定温度,由于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急剧下降,因此大量纯碱晶体析出,而氯化钠不会析出,再过滤可得纯净的纯碱晶体。

材料二中,乙二醇和丙三醇沸点相差很大,可以用蒸馏法分离。

材料三中,Br2和I2在溶解性方面很相似,因此可以用CCl4从溴水中萃取Br2。

如果提取Br2后水还有颜色,说明Br2没有被萃取完全,可再进行萃取直至水呈无色。

【答案】 

(1)①C ②A

(2)①萃取 四氯化碳 分液漏斗

②再进行萃取,直到水呈无色,将各次分离出来的含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合并

 

2019-2020年高中化学1.1.2认识有机化学教案鲁教版选修5

【基本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

(1)引导学生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使他们根据该命名法对简单的烷烃进行命名,了解烷烃的习惯命名法。

(2)了解取代基的概念,书写简单的取代基。

过程与方法要求:

通过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的教学让学生理解有机物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学会烷烃的结构简式的书写。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规范的学习品质,

【重、难点】

本课时的重点难点都是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学案导学】

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_________和____

_______两种,对碳原子较少的烃,常用天干记碳原子数,用正、异、新表示不同结构的同分异构体,如正戊烷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异戊烷为_____________;新戊烷为__________________。

2.烷烃的系统命名法是有机物命名的基础。

烷烃的系统命名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_______,应选_________碳链为主链,有多条含碳原子数相同的碳链应选___________为主链。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一端开始编号定位。

第三步___________,主链名称10个碳原子以下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表示,10个碳原子以上用______

__________表示,取代基写法应先_______

_____后___________相同__________,注意书写要规范。

3.在书写有机物的命名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测控2】

专题一: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下列各有机物中,按系统命名法命名正确的是()

A.3,3—二甲基丁烷

B.3—甲基—2—乙基戊烷

C.1,3—二甲基戊烷

D.2—甲基—3—乙基戊烷

2.某有机物名称为2,2—二甲基戊烷,下列表示其结构正确的是()

A.(CH3)3CCH2CH2CH3

B.CH3CH(CH3)CH(CH3)CH2CH3

C.CH3CH2CH2CH(CH3)2

D.CH3CH(CH3)CH2CH(CH3)2

3.对于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CH3—CH—CH—CH3

| |

CH3CH2CH3

A.2—乙基—3—甲基丁烷

B.2,3—二甲基戊烷

C.2—甲基—3—乙基丁烷

D.3,4—二甲基戊烷

4.现有一种烃可表示为

CH3CH(C2H5)CH2CH(C2H5)CH3命名该化合物时,其主链上碳原子数目为()

A.4B.5

C.6D.7

5.下列各有机物中,按系统命名法命名正确的是 ()

A.3,3—二甲基丁烷

B.2,2—二甲基丁烷

C.2—乙基丁烷

D.2,3,3—三甲基丁烷

6.下列各组互为同系物的一组为()

A.C12H26与C5H12

B.CH3CH2COOH与C6H5COOH

C.2,2—二甲基丙烷与新戊烷

D.乙醛与葡萄糖

7.某烷烃一个分子有8个碳原子,并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该烷烃的名称是(  )

A.正辛烷B.2,6—二甲基己烷

C.2,3,4—三甲基戊烷

D.2,2,3,3—四甲基丁烷

8.如果定义有机物的同系列是一结构式符合(其中n=0、1、2、3……)的化合物。

式中A、B是任意一种基团(或氢原子),W为2价的有机基团,又称为该同系列的系差。

同系列化合物的性质往往呈现规律性变化。

下列四组化合物中,不可称为同系列的是()

A.CH3CH2CH2CH3CH3CH2CH2CH2CH3CH3CH2CH2CH2CH2CH3

B.CH3CH=CHCHO

CH3CH=CHCH=CHCHO

CH3(CH=CH)3CHO

C.CH3CH2CH3

CH3CHClCH2CH3CH3CHClCH2CHClCH3

D.ClCH2CHClCCl3

ClCH2CHClCH2CHClCCl3

ClCH2CHClCH2CHClCH2CHClCCl3

9.给下列物质命名:

(1)CH3 CH3

| |

CH————CH——————

| |

CH3 CH3

(2)

CH3CH2CH(C2H5)CH3__________________

(3)

(CH3)3CCH(CH3)CH2CH3________________

(4)

(CH3)3CC(CH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CH3)3CCH2C(CH3)3____________________(6)CH3——CH——CH——CH——CH3

 | | |

 C2H5 CH3C2H5

—————————————————

10.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1)2-甲基丁烷______________

(2)新戊烷____________________

(3)2,2,3—三甲基戊烷_______________

(4)2,4—二甲基己烷_________________

(5)2,4—二甲基—3—乙基庚烷________

(6)3—甲基—4—乙基己烷________

(7)3,4—二甲基—5,5—二乙基辛烷________

【总结提高】

通过对本专题的训练,你认为你澄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或者说你主要收获是什么?

 

专题二:

取代基的概念及书写

11.下列关于异丙基书写正确的是()

A.-C3H7B.C3H7

C.-CH2-CH2D.-CH-CH3

 ∣∣

CH3CH3

12.写出下列取代基的结构简式:

甲基________

乙基___________________

丙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丙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丁基________________

13.—C4H9可能有四种形式,试分别写出其结构简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烷烃命名是否正确,若有错误请加以改正,把正确的名称写在横线上。

(1)CH3—CH—CH2CH3

|

C2H5

2—乙基丁烷____________________

(2)CH3—CH—CH—CH3

| |

CH3C2H5

3,4—二甲基戊烷____________________

CH3CH2CH2CH2CH3

(3)||

CH3—CH2—C——CH—CH—CH3

||

CH3CH2CH3

5—甲基—4,4,6—三乙基庚烷________________

15.某烯烃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2,3—三甲基戊烷,则该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6.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1)2,2,4—三甲基戊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3,5—四甲基—4—乙基己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________________

(4)葡萄糖___________________

(5)纤维素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烃类物质标态下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6,0.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将生成物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0.8克,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22克,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写出其可能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加以命名。

 

【总结提高】

通过对本专题的训练,你认为你澄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或者说你主要收获是什么?

 

【学习反思】

请同学们记录本课时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错误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