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该如何大力发展核电论文.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9439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应该如何大力发展核电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应该如何大力发展核电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应该如何大力发展核电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应该如何大力发展核电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应该如何大力发展核电论文.docx

《我国应该如何大力发展核电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应该如何大力发展核电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应该如何大力发展核电论文.docx

摘要: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安全极具潜力的能源及其所特有的优势,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能源结构。

本文首先(从多方面)阐明了我国核电发展的必要性。

其次,,结合不007年发改委出台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和2012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论述了我国核电发展的总体战略,并在对目前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从政策支持、经济商业化、自主创新、安全性、弥补铀矿短缺五个方面来促进我国核电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中国核电必要性现状发展战略安全性自主创新经济化政策

广义上的核能分为核裂变能与核聚变能两种,目前人类已经掌握并用于商业化发电的是核裂变能,核裂变能在狭义上被称为核能。

核能的开发利用是20世纪人类在能源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核电已成为许多国家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经济、政治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务院就做出了发展核电的决定,8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90年代初发电。

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如何可持续的发展我国的核电产业这一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展核电必要性:

尽管目前各国对发展核电的态度并不完全统一,但核能利用在保障能源安全、解决我国能源短缺、保护环境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如今,核电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核能应用范围在电力、工业、农业、医疗、环保等各个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促进科技创新、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

发展核能能够减缓我国能源资源短缺和温室效应加剧的矛盾。

据了解,我国目前煤炭消耗量已超40亿吨,到2020年,将会达到50亿~60亿吨。

一直以来,核电都是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主力军,与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相比,核电可以克服地域、气候等障碍,高质量、稳定地提供基本负荷。

据测算,以每千瓦时发电煤耗300克标煤计算,1亿千瓦核电每年可以提供折合2.25亿吨标煤的一次能源,可以代替3.15亿吨煤炭,减排7.41亿吨二氧化碳。

核电长期价格低,具有市场竞争优势。

世界上400多台核电机组的电价在各个国家都是比较低的。

如日本的核发电成本为9美分/KWh,比化石燃料发电成本12-16美分/KWh低很多;美国核电成本只有煤电的3/4,油电、气电的1/3;中国核电标杆上网电价(含税)为7美分(RMB0.43元),不超过核电厂所在地的煤电标杆电价,在广东更是低20%。

另外,不同于煤电,核电的电价中包含了退役、中低放废物和乏燃料后处理等对环境影响的“外部成本”,是全成本的电价模式,优势明显。

(任-要修改)国家核安全战略要求发展核电。

中国是世界最早具有战略核武器的五国之一,也是不扩散核武器的签字国。

我们发展核电不但考虑能源安全、经济安全,也是出于国家安全,并对国际和平与安全负有责任,承担义务。

只有发展核电,才能从整体上系统地保持较强的核工业基础和力量;才能保存核科研队伍和核燃料队伍;才能逐步提高核技术水平,完成中央对核工业保军、保持有效威慑力量的战略要求;才能起到提高国家高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作用。

因此,发展核电战略,就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务院就做出了发展核电的决定,8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90年代初发电。

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我国第一台商业核电反应堆是1991年投入运行的秦山核电站1号机组,净功率为279MWe。

21世纪初,全国已有11台核电反应堆投入商业运行,净装机容量为8587MWe,另有11座共11020MWe的核电反应堆在建,两者合计19607MWe。

随着2005年经济加快,拉闸限电情况严重,国务院提出“积极发展核电”的方针,2007年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

但是风云突变。

2011年3月日本突然发生核电站事故,导致国务院不再提积极发展核电。

直到2012年,我国支持核电发展的政策才又进入了密集发布期,尤其是2012年10月,国务院通过了《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要恢复核电正常建设,中国核电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继2012年底五台机组开工以来,出口巴基斯坦的两台百万千瓦级三代核电机组已经开工,阳江5、6号机组亦相继开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中国核电产业也存在许多问题:

1、核电由于其安全标准提高,建设造价加大,单位运行成本已经从底部上升,今后的经济性受到挑战。

但是有下降的潜力2、核岛方面,我国主设备涉及到AP1000的容器已经交货。

常规岛方面,AP1000三门1#、2#、海阳1#机组的产品已经全部交货,包括所有的辅机也全部实现国产化。

但是,福岛核事故之后,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的核电订单都在下降,如果两三年还没有新项目启动,产能将要放空。

另外,对装备制造企业来说,核电项目投资大,投资回收率低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这就需要国家政府更多法律政策政策扶持。

3、核电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社会高度敏感、关注的话题。

2011年福岛事故后,核电的安全性再一次遭到整个国际社会的质疑。

4、我国发展核电将严重受到铀矿资源短缺这个重大瓶颈的制约。

我国应如何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

不管是出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还是其它原因,发展核电是保持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但是,针对目前中国核电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如产业规模小、融资渠道狭窄、市场竞争力弱、国产化程度低以及技术不先进等,如何才能使之蓬勃发展,以满足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需求?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法律政策:

,核电作为一种技术成熟、可大规模生产的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在我国的远景规划中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预计到2015年,运行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规模1800万千瓦;到2020年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达到6000万千瓦。

政策能否全面放开决定了2014年核能能否“井喷”式发展。

政府应该制定统一核电政策,让核电产业更具有竞争力;同时也要制定法律法规有效地监管核电产业、控制风险,带动核电产业可持续发展。

由于核电企业初期投资大,投资期长,一般的投资商无法对核电产业进行投资,因此我国要制定适当的金融政策,比如放宽商业银行对核电产业贷款的偿还期限来帮助民营资本更好的进入核电产业。

要提高我国核电技术研究经费,以研究出先进、创新的核电装备和废物处理技术,增强我的核电产业竞争力,增加其安全性。

要更规范核电产业的市场准入规则、行业管理制度,核电站的选址、设计、建设、经营、后期安全管理等方面都要接受行业监管。

加强对核电安全的法律支持,降低核电产业的投资风险,增强投资者信心。

核电安全性:

2011年的日本福岛核事故把全球核能界带入了严冬,人们不得不对未来核能发展方向进行新的思考,并努力寻求进一步提高核电安全性的方式。

少数国家表示弃核,但主要核电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法国、韩国仍坚持发展核电。

总结福岛核事故带来的经验教训,世界核电正逐步走向稳步发展,美国在核电建设停迟三十多年以后,以经开始新的核电项目建设,英国正在规划新的核电建设计划,以替代即将退役的气冷石墨堆。

1、我国应该坚持积极稳妥发展核电的政策,安全高效地发展核电,在建机组吸取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质量安全严格受控,争取后发优势,提高在役核电机组的运行安全水平。

2、重视小型堆发展,开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模式小型堆,例如ACP100等。

近年来,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革新型反应堆和模块化建造的概念,积极倡导开发电功率在30万千瓦以下的小型堆。

在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中,都明确提出了小型堆的目标,并给予了经费支持。

商业经济化:

核电的经济性,受到各国政府、工业界和社会民众的密切关注。

2013年,国家发改委关于核电标杆电价政策的出台,结束了核电“一厂一价”的定价机制,意味着核电发展从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

每度0.43元的电价已经优于煤电电价,突出了核电的经济性,在另一方面也是给出了对核电的经济性要求。

影响核电经济性的因素主要与设计方案、建造周期和技术成熟度等有关。

福岛事故前,核电的经济性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核电的经济性也是核电发展的主要动力。

但福岛核事故后,受到更

高的安全标准和严格审评影响,世界在建核电站的工期有所延迟,工程造价也有一定程度的攀升。

我国新建的三代核电造价也一定程度上高于二代改进型反应堆。

从目前来看,应从商业模式角度研究核电的建设、运营模式,重视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平衡。

通过优化设计、国产化、批量化、“走出去”突破规模瓶颈,以降低造价;延长折旧期到40-60年,专业化建设和运行、集中采购和库存,以降低运行成本;资本市场融资、产业链拓展以降低投资压力等等。

(1)促进核电市场体系全面发展。

包括市场的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

建立良性的核电市场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到核电产业中,从而使我国核电产业的多元化、市场化成为可能。

(2)逐步实现核电企业产权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核电企业产权多元化与核电项目的竞争能力有关,产权多元化结构取决于各类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在现有基础上,我国的核电产业要逐步形成以核工业集团为主体、多种投资并存的多元化核电市场。

增强自主创新性:

核电是高科技战略性产业。

我国是全球4个拥有完整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核电发展具备坚实的自主创新基础。

在这一完整体系的支撑下,我国成功研发了10万、30万、60万、100万千瓦的核电技术。

拥有17台运行和28台在建核电机组。

在建机组规模世界第一,其中包括第三代先进核电机组和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

我国核电技术创新已经在国际市场上经受了考验,但示范工程在国内市场却迟迟形成不了品牌效应。

根本的原因是对我国多年来形成的核电技术的创新基础没有认同,缺乏创新自信。

1、实现核电“走出去”战略,不仅是投资及参与国外的核电站建设,关键是要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的出口,带动国内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和技术服务企业整体“走出去”,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作出贡献,推动我国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转变。

荐技术。

2、“国内建设示范工程是加快我国核电‘走出去’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前提。

面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机遇稍纵即逝的形势,我国应该加快推动成果转化,给自主技术一个工程实践的机会。

全球核能市场的竞争最根本的是科技创新的竞争。

只有相信并坚持自主创新,才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核电大国走向核电强国!

解决铀矿短缺

根据工程院、科学院等的预测,到2050年我国核能总的发展规模应该达到4亿千瓦以上。

由于一个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在60年寿期内就需要消耗1万吨天然铀,我国未来核能的发展如果全部采用压水堆,则需要400多万吨天然铀来支撑。

但现在全世界已经探明的可经济开采的铀储量仅为600多万吨。

显然,我国核能的发展必须有另外的解决途径。

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发展快堆。

以快堆为龙头的先进核燃料循环系统可以有效利用天然铀中占99.3%的铀238,实现燃料的增殖,相比压水堆,可以将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60倍以上。

除此以外,快堆因可以焚烧长寿命的锕系元素,有利于核废物最小化的处理。

快堆与压水堆匹配发展,可以实现核能的可持续发展。

快堆越早实现工业化、商业化,核能发站的整体铀资源需求量就越低。

发展核电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通过以上分析,不管是从能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考虑,还是出于国家安全、国家经济发展等深层角度,中国必须要发展核电。

而核电产业要发展则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引导。

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积极促进核电产业商业经济化,同时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性,增强其安全性,弥补铀资源短缺问题。

我热切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国核电产业能够蓬勃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