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9710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docx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1、孔子: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克己复礼、诲人不倦;四书五经、六艺

3、孟子:

(亚圣)最早使用“教育”一词;人性本善:

非良知良能;人人平等:

人皆可以为尧舜;道德自觉:

强调内省

4、荀子:

人性本恶;化性起伪;教人向善

4、道家:

道法自然;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复归本性

5、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

主要内容有: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与生活相互联系。

2、“社会即学校”3、“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西方教育名家名作:

毕达哥拉斯:

《金言》(古希腊)柏拉图:

《理想国》、《美诺篇》(古希腊)亚里斯多德:

《政治学》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古罗马)

培根:

英国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鼻祖”贡献: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

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家贡献:

《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着作;

洛克:

英国哲学家贡献:

《教育漫话》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

法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贡献:

《爱弥儿》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词源: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说明:

我国最早将“教”和“育”连用的是孟子。

孟子说: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夸美纽斯说:

教育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斯宾塞:

教育是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准备。

杜威说: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二、教育的定义:

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三、教育的含义:

1、教育是活动。

(思想、观念)2、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动物的本能活动)

3、教育是影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自学活动)4、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人的活动。

(生产活动、娱乐活动)

5、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意识的向善的精神影响活动——培养人。

(影响的积极与消极)

广义的教育:

教育是一种④有目的、有意识地⑤培养③(影响)人的②社会实践①活动。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

6、教育是使人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的积极的精神活动。

(与管理、治疗与咨询的区别)

7、教育是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使人不断向上的活动。

8、教育发生在学校中并以教与学为外在表现形式。

教育的起源与基本形态:

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1、学校教育:

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

现代教育的特征: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大众性)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的含义:

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服务的。

●现代教育公平性的含义:

现代教育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机会均等。

结论:

公共性即大众性,现代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含义:

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以来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含义:

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要面向世界。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维持一定数量有利于教育发展.教育可有效调控人口增长

(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社会结构就业结构地域结构

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

(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重要手段

(2)教育改变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发展: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的促进: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递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个体身心发展1、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的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生理发展:

也称为身体的发展。

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制的增强。

2)心理发展:

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

包括认知和意向两个方面的发展。

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的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性:

人的身心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功能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代表人物:

孟子观点:

个体发展由个体内部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心理发展实质上是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展现;

(2)外铄论:

代表人物:

荀子、洛克、华生观点:

人的发展依靠外在力量;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学习是成长的主要途径(3)多因素论(辐合论):

代表人物:

德国施太伦观点:

人的发展是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

简称决定论。

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

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儿童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活动之中(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儿童的发展与教育1、理解儿童发展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1)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而是儿童身心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序列演变;

(2)发展不是单纯的生理成熟,而是生理成熟与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3)教育不等于发展,教育只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一种手段。

儿童发展的规律性就是在儿童随其年龄增长身体和心理变化中普遍存在的特点。

具体包括:

(1)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4)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5)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行

尊重和发挥儿童主体性的基本原则

(1)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2)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3)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遗传素质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成熟、环境和个人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他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遗传的意义: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遗传具有可塑性。

环境的概念: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按环境的范围分,环境可分为大环境(指个体所处的总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小环境(与个体直接发生联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中学生的生理特征:

(1)外形剧烈变化

(2)身体机能巨变(3)大脑显着增长(4)性的发育与成熟

义务教育制度1、定义:

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德国1619

义务教育制度的特点:

强制性免费性普及型

1、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也是一种实体化教育。

它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主体确定;

(2)教育的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社会活动形态;

2、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的学校。

3、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制度化教育而言的,它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2)调整中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3)坚持内涵发展,稳步发展高等教育(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的概念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教育活动:

广义的定义:

所有能够传递人类生产生活经验和精神文化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狭义的定义:

教育活动即学校教育活动

教育目的分类:

教育的社会目的:

社会对教育的总体要求;教育的个人目的:

教育对人类个体身心发展的促进;

两者关系:

共同构成教育目的整体;社会教育目的得由教育的个人目的来实现,个人教育目的也需以社会教育目的的实现为前提。

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

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育效果的评价,都是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和前提的。

教育目的无论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有目标导向作用。

激励作用

教育活动因为有可以达成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就可反过来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

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

不同的教育目的论

(1)神学的教育目的论代表人物:

夸美纽斯(捷克)观点:

教育目的是为人皈依上帝、获得永生做准备

第二章:

中学课程

课程定义:

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

(1)课程是知识;学校开设的课程都是从相应学科中精心选择的,并且按照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

(2)课程是经验:

课程就是学习者本身获得的某种形制或形态的经验

(3)课程是活动:

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兴趣,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

具体表现:

(1)一定时期社会发展要求及社会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年龄特征、知识和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

人文主义关注:

课程目的上重视人、崇尚个性;内容上提倡广泛的课程范围;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儿童,热爱儿童。

科学主义关注:

课程目的上,强调科学本身的价值与力量;内容上强调提倡和推崇科学;实施过程中,方法和形式讲究科学性。

学科中心课程论1、学科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

瓦根舍因(德):

范式方法课程论;赞可夫(苏联):

发展主义课程论

观点:

(1)教学内容以学科为中心;

(2)教材以学科逻辑来组织;

活动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

卢梭(法):

爱弥儿杜威(美):

民主主义与教育

克伯屈(美):

教学方法原理观点:

儿童中心问题教学法

课程内容

(1)课程的设计、课程的目的、课程的评价以及课程的实施,都围绕课程内容开展;

(2)课程内容的不同认识受两方面的影响:

A、课程本质观。

取决于人们对课程的本质的认识,知识本位课程观认为课程内容是知识,经验本位课程观认为经验是课程的核心内容,活动本位课程观认为课程的内容就是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活动。

B、在课程内部基本关系上的倾向。

课程结构

(1)最常见、最一般的结构形态:

教学计划(课程总体规划)教学大纲(教材范围、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的基本要求)

教科书(课本)

(2)一般结构的不同存在方式A、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一统一要求为特点的存在方式;以多样化为特点的存在方式;B、教科书

改革理念

(1)“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是课程改革出发点;

(2)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的牢固基石(4)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5)树立终生学习观,终生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6)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现状:

(1)课程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课程类型单一;科目比重失衡;

改革所作调整:

课程类型更趋合理;科目比重调整

新课程主要内容:

1.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内容2.高中以分科为主3.小学至高中设必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与技术培训相结合

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1)学习促进者;

(2)课程建设者(3)活动开发者

改革学习方式

(1)主动性学习

(2)独立性学习(3)独特性学习(4)体验性学习(5)问题性学习

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2)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3)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考评制度

课改后的课程评价:

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

(1)破除以学生成绩评定教师水平的做法

(2)强化教师自评

(3)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课程的实施与开展

考试改革的重点

(1)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次考试机会、多种考试方法(3)做好考试结果分析,不得公布成绩(4)以综合成绩作为考试和招生依据

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地方、学校共同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的意义:

(1)实现教育民主化、科学化的需要;

(2)便于课程资源开发,利于教学改革;(3)利于深化改革,推进素质教育(4)符合国际课改趋势,与世界接轨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1)宏观的课程设计,包括课程价值、根本目的、主要任务、基本结构等

(2)中观的课程设计,包括教学大纲和教材(3)微观的课程设计,教师教学实施前的具体课程设计

研究认为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五种:

主观法、经验法、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

泰勒认为:

评价程序有四个步骤①确立评价目标②确定评价情景③设计评价手段④利用评价结果

教学大纲的制定:

教学大纲组成部分

(1)说明:

意义、目的、任务、指导思想、教材特点、学习要求、教学法;

(2)正文部分:

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检疫

(3)其他:

参考书、课外活动、教学仪器、教具、其他资

第三章:

中学教学

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教学的任务:

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和态度;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

关于教学活动本质的几种观点

(1)教学活动即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3)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往活动

教学模式的概念:

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中学教育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5)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特殊性表现在: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市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思想提高推动积极学习知识;防止只重思想或只重知识两种极端(4)教育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的结构:

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教学原则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定义:

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直观的具体手段: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恰当的选择直观手段;直观是手段不是目的;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启发性原则(启发自觉性原则、自觉性原则):

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已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贯彻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

寄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

贯彻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

按照教学大纲的顺序教学;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巩固性原则:

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专门复习,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贯彻中对教师的要求: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保证巩固的科学性;巩固的具体方式应该多样化;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量力性原则(可接受原则):

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地发展水平。

贯彻中对教师的要求:

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恰当的把握教学难度

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教学要在科学地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

贯彻中对教师的原则:

;坚持正确的方向;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实事求是;讲究教学艺术。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贯彻中对教师的要求:

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多方面总结收获

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贯彻中对教师的要求:

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

班级授课制1、概念及其发展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报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授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论述,奠定了立论基础。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教学方法的概念:

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是最古老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

基本形式:

教师讲、学生听;具体方式:

讲述、讲读、讲解

范例的基本特征:

基本性:

范例若能体现该学科的基本要素、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结构、基本科学规律,即具有基本性;

基础性:

范例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和现有水平出发

范例性:

要真正能成为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材料。

范例教学的过程:

①范例性的阐明“个”的阶段;②范例性的阐明“类型”和“类”的阶段③范例性的掌握法则性、范畴性关系的阶段④范例性的获得关于世界关系的经验

非指导教学法倡导者:

罗杰斯(美国心理学家)

非指导性教学的特征:

A、依赖个体成长、健康和适应的内驱力;B、强调教学情景的情感因素而不是理智因素;C、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

D、强调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地位。

教学手段:

1、教学手段的概念教学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和设备。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意义

(1)使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

(2)有利于实现个别化教学(3)教师的角色将实现重要转变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1.民主教育的教学思想2.主体教育的教学思想3.终身发展的教学思想4.教学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密切结合5.教学内容现代化、人本化6.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7.教学管理科学化、民主化8.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

感觉的特征:

感觉的特征感觉的特征指的是感觉的相互作用引起感觉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它的形式两种:

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象三种特征;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的相互补偿和联觉两种特征。

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理解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整体性整体性4、知觉的恒常性恒常性

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它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密切联系,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注意的分类1、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

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1、注意的稳定性2、注意的广度3、注意的转移4、注意的分配

记忆的分类1、记忆按保持时间可分为

(1)瞬时记忆

(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

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

(1)形象记忆:

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记忆;

(2)情景记忆:

对亲身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3)情绪记忆:

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4)语义记忆:

又叫逻辑记忆,即对词语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5)动作记忆:

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记忆的概念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象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遗忘:

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错误的回忆或再认的一种生理机能。

遗忘规律:

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A、记忆对象的特征B、记忆对象的数量和难度C、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D、记忆方法E、记忆保持时间F、记忆者的态度

遗忘原因:

1.遗忘原因的消退理论:

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2.遗忘原因的干扰理论:

信息的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收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

运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有效学习1、运用有意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方法2、加强复习防止遗忘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及时复习;分散复习。

(2)合理安排复习内容。

整体复习/分散复习。

(3)学习程度安排。

过度学习。

150%。

(4)采用多种复习形式。

(5)注意克服材料之间的干扰。

(6)采用其它精细加工策略。

思维的种类1、根据发展水平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