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报告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9845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报告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报告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报告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报告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报告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报告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报告doc.docx

《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报告doc.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报告doc.docx

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报告doc

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报告

 

CMOS两级运算放大器设计及仿真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3)输入共模电压范围

Vcm,min=0.4V,Vcm,max=1.5V

(4)输出电压摆幅

0.2V

(5)相位裕度

PM=60

(6)负载电容

CL=1pF

(7)电源电压

VDD=1.8V

使用CMOS-90nm工艺库。

 

三、电路设计

1.电路结构

最基本的CMOS二级密勒补偿运算跨导放大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主要包括四大部分:

第一级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级、第二级共源放大级、直流偏置电路及密勒补偿电路。

2.电路描述

输入级放大电路由PM0、PM2、NM1、NM3组成,其中PM0与PM2组成电流源偏置电路,NM1与NM3组成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分别为IN1和IN2,单端输出。

如下图所示。

输出级放大电路由PM1和NM4组成,其中PM1为共源放大级电路,NM4为电流源偏置电路。

如下图所示。

电流源偏置电路由NM0、NM2与NM4组成,其中NM0接偏置电流源,电流源电流为30uA。

如下图所示。

选取电源电压为1.8V。

共模输入电压设为500mV,差模输入电压设IN1、IN2为5uV交流小信号,方向相反。

如下图所示。

3.参数估计

第一级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

第二级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

两级放大电路总增益:

增益带宽积:

设置直流工作点:

对单个nmos管进行gm/Id、Id/w与Vgs图形仿真,如下图所示。

取gm/Id为10,Vgs为0.3V,可得差动放大级单边电路偏置电流为15uA。

根据镜像电流源的特性可设置Iref为30uA。

设置第二级共源放大级直流偏置电流为34.3uA。

宽长比计算如下:

偏置电路:

NM04.5

NM24.5

NM45.15

差分放大电路:

PM01.875

PM21.875

NM115

NM315

共源放大级:

PM14.7

密勒补偿电路参数配置

Rc10K

Cc3pF

四、仿真调试

测试环境搭建。

tran为扫频时间,设置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因此tran值设置为10ms。

扫频范围为1至100GHz。

并保存直流工作点信息。

如下图所示。

测试第一级差动放大级的放大倍数。

如下图所示。

放大倍数大约为250倍,红色线条为第一级输出。

相当于本征放大增益的平方。

测试两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如下图所示。

四条波形线分别为差动输出级、IN1、IN2、OUT。

便于观察放大倍数,将放大倍数及带宽截图如下。

放大倍数约为11000倍,带宽为1KHz。

因此增益带宽积大于10MHz。

相位与放大倍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增益降为0dB的时候,相位降幅大约为110度,即相位裕度大约为70度。

五、实验结果

电路仿真参数:

(1)直流或低频时的小信号差模电压增益

Avd=11000V/V(80dB)

(2)增益带宽积

GBW=11MHz

(3)输入共模电压

Vcm=0.5V

(4)输出电压

1.3V

(5)相位裕度

PM=70度

(6)负载电容

CL=1pF

(7)电源电压

VDD=1.8V

(8)密勒补偿电容及电阻

Rc=10K

Cc=3pF

仿真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