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469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嘉鱼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嘉鱼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16-2020年)

嘉鱼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八年四月

 

嘉鱼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16-2020年)

规划编制组织单位:

嘉鱼县国土资源局

规划编制承担单位:

湖北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

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  长:

胡春雷

副组长:

余忠东

成  员:

李黄金 王秀群 胡本强 杨宗平 章显初 

房金文 来复兴 尹彬生 熊 飞 蒋 明 

雷申会 孙昌勇 郑新民 童 波 鲁冬林 

熊红森 路红云 高云海 殷先俭 陈 刚 

唐 莹 江建斌 鲁传连 宗克飞 周 翔

规划编制组织领导小组

组  长:

熊 飞

副组长:

万洪海 李 斌 徐国清 赵忠东 祝 超 

刘卫红 周 翔

成  员:

余志斌 舒佳梅 冯朝晖 赵 军 党军社 

古 鹏 肖卫华 周学群 王辅元 岑永清 

张连雄 张玉军 陈 兵 张 方 龙 钊 

龙会平 熊学龙 金成祥 岑华芳

规划编制项目组

组  长:

丁迪生

副组长:

李红专

技术负责:

廖志强

编制人员:

祝明明 赵子娟 邹建林 邹涛华

目 录

一 总 则  2

二 矿产资源形势  2

(一)自然经济社会简况  2

(二)矿产资源特点  2

(三)二轮规划实施评估  2

(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现状  2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

(六)矿业权设置现状  2

(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现状  2

(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九)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背景  2

(十)矿产资源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  2

三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2

(一)指导思想  2

(二)基本原则  2

(三)规划目标  2

四 勘查开发与资源产业布局  2

(一)勘查开发战略布局  2

(二)重点工作布局  2

五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2

(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方向  2

(二)矿产资源绿色勘查  2

(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布局  2

(四)探矿权设置及投放  2

(五)勘查准入条件  2

六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2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及总量调控  2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2

(三)采矿权设置区划  2

(四)开采准入条件  2

七 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  2

(一)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2

(二)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及最低服务年限  2

(三)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2

(四)矿产资源开发绿色矿山建设  2

八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矿区土地复垦  2

(一)矿山环境规划分区  2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2

(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矿区土地复垦  2

九 重大工程  2

(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重大工程  2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矿区土地复垦重大工程  2

(三)绿色示范矿山建设重大工程  2

十 规划实施与管理  2

(一)规划实施目标与责任考核  2

(二)规划实施保障  2

(三)规划实施评估  2

(四)规划实施调整  2

(五)规划实施监督检查  2

(六)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2

十一 附 则  2

附录1 嘉鱼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指标表  2

附表目录

附表1、嘉鱼县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

附表2、嘉鱼县矿区(床)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

附表3、嘉鱼县主要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4、嘉鱼县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5、嘉鱼县探矿权现状表

附表6、嘉鱼县采矿权现状表

附表7、嘉鱼县矿业权总数规划指标表

附表8、嘉鱼县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

附表9、嘉鱼县矿产资源勘查区规划表

附表10、嘉鱼县矿产资源勘查区块规划表

附表11、嘉鱼县探矿权设置区划表

附表12、嘉鱼县矿产资源开采区规划表

附表13、嘉鱼县矿产资源开采区块规划表

附表14、嘉鱼县采矿权设置区划表

附表15、嘉鱼县主要矿产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

附表16、嘉鱼县主要矿产“三率”规划指标表

附表17、嘉鱼县矿山地质环境及矿区损毁土地一般治理区规划表

附表18、嘉鱼县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及矿区土地复垦重大工程一览表

附表19、嘉鱼县矿产资源地质调查与民生地质服务工程一览表

附表20、嘉鱼县风景名胜区一览表

附表21、嘉鱼县生态红线保护区一览表

附图目录

1、嘉鱼县矿产资源分布与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图       1:

50000

2、嘉鱼县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图         1:

50000

3、嘉鱼县矿山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恢复规划图       1:

50000

附 件

1、嘉鱼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专题研究报告

2、嘉鱼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编制说明

一 总 则

“十三五”和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依托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及中部崛起新十年规划,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矿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牢固确立“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增强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加速嘉鱼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咸宁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嘉鱼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湖北省嘉鱼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以及其他相关行业发展规划方案,按照嘉鱼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矿产资源规划的行政职能、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35号)及《湖北省第三轮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的要求,结合嘉鱼县矿产资源实际情况,特制定《嘉鱼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是嘉鱼县人民政府对行政辖区内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矿山土地复垦的总体部署,是指导全县“十三五”和今后5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规范性、政策性文件,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法对矿业活动进行审批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

《规划》期限:

以2015年为基期,目标年为2020年,展望到2025年。

《规划》适用范围为嘉鱼县所辖行政区。

二 矿产资源形势

(一)自然经济社会简况

嘉鱼县隶属于湖北省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理坐标:

东经113°39′~114°13′北纬29°47′~30°18′。

全县国土总面积1019.53km2,辖8镇1场,共82个行政村,总人口37万。

东邻咸宁市咸安区,南接赤壁市,西与荆州洪湖市隔江相望,北与武汉市交界。

嘉鱼县属低山丘陵与平原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沿江一带为长江冲积平原,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0%,海拔大部分在30米以下,海拔最低18米,西南部为低山丘陵,约占全县总面积的40%,海拔多在30~200米之间,境内最高海拔大岩山仅为243米。

嘉鱼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9℃,极端最高气温39.7℃,最低气温-12℃,平均无霜期267天,年均降水量1370.1毫米,年均光照时数1944.3小时。

全县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水运为辅,较为发达。

蕲嘉高速与武深高速在嘉鱼中部交汇,省道、县道及其他乡村道路纵横交错;长江黄金水道贯穿县境,长约109.6公里,史称“武昌上游之邑,湘湖要冲之区”,交通便利,县城距武汉市仅86公里,是武汉城市圈、武汉新港建设、国家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江县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重要组成部分。

嘉鱼素有“蔬菜之乡、螃蟹之乡、鮰鱼之乡、黄金之乡”美誉,也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国平安建设县、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和湖北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全县油菜、蔬菜、瓜果、虾蟹等农副产品产量在全省市县中位居前列;拥有的丰富资源为全县工农业及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015年,全县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实现生产总值(GDP)201.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

其中:

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0.4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6.56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完成54.1亿元,增长10.1%。

(二)矿产资源特点

截至2015年底,县内共发现矿产地29处(包含矿化点),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

金矿、锰矿、地热、煤炭、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等10种(表1)。

全县矿产资源主要特点如下:

1、矿产种类少,贵金属资源储量高,经济效益好

县内已发现矿种较少,查明资源储量的仅有8种。

其中金矿保有资源储量为12141/17741金千克/矿石千吨,居全省前列。

由于金矿矿床类型为风化残积成因的红土型金矿,易采、易选、经济效益好。

2、矿床规模整体偏小,地质勘查程度较高

截至2015年底,全县已有12处矿产地列入湖北省矿产资源储量表,包括金矿、锰矿、地热、水泥用灰岩及煤炭。

矿床规模以小型为主,其中:

小型矿床12处,矿(化)点12处,中型及以上规模矿床5处。

地质勘查程度总体较高,达到详查及以上勘查阶段的矿床有12处,普查及预查阶段的矿床有17处。

3、矿产单一,开发利用方便

嘉鱼县已开发利用的矿产均为单一矿产,矿产开发利用极其便利,极大地提高了矿产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降低了矿产开发利用的综合成本。

4、矿产地分布相对集中,地区差异明显

县内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地区差异较大,形成了较明显的矿产集中区。

优势矿产金矿集中分布在陆溪镇蛇屋山至虎山一带;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及建筑石料用灰岩主要分布在高铁岭镇及官桥镇。

(三)二轮规划实施评估

《嘉鱼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年)》(下称二轮规划)自实施以来,为嘉鱼县矿政管理部门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据。

二轮规划在勘查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了17个勘查区块,包括重点勘查区块9个、一般勘查区块8个。

截至2015年底,嘉鱼县已设探矿权9个,勘查矿种均为金矿,强化了贵金属矿产探矿权设置的布局引导,商业勘查投入得到一定幅度增长。

二轮规划实施期间,全县合理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促进开采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基本保障了本地区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开发利用布局渐趋合理,矿山规模化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二轮规划全县范围内共划分开采区18个,其中包括:

重点开采区3个,限制开采区2个,一般开采区9个,禁止开采区4个。

截至2015年底,全县共设置采矿权18个,包括大型生产规模矿山1家,中小型生产规模矿山17家。

基本实现了二轮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目标。

二轮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不断改善和提高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实现了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二轮规划的实施进程显示,嘉鱼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进展良好,基本符合既定的规划导向。

(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现状

县内先后有地质、煤炭、建材等地质队开展了大量的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基础地质矿产资料,为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区域地质调查

全县境内已完成了1/20万蒲圻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1/20万蒲圻幅水系沉积物测量、1/5万航磁测量、1/5万航电航磁测量、1/5万重力及化探扫面及1/5万蒲圻幅、嘉鱼县幅、黄盖湖农场幅、陆溪口幅区域地质调查。

2、矿产地质调查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全县开始了大量的矿产勘查活动,涉及煤炭、金矿、锰矿、地热、石灰岩矿及天然气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现了跑马岭井田、青山井田、虎山井田等小型煤矿,蛇屋山金矿带,金鸡山及佐金山锰矿区,小蛇屋山地热田及杨家山水泥用灰岩矿等。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2015年底,全县开发利用的矿区(床)18处,矿产7种,包括地热、金矿、锰矿、熔剂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及建筑用白云岩(附表3、4,附图1)。

截至2015年底,全县共有矿山企业18家。

其中,金矿企业2家,地热企业1家、锰矿企业1家(停产状态),熔剂用灰岩企业1家、水泥用灰岩企业1家、建筑用白云岩企业1家及建筑石料用灰岩企业11家。

矿山建设规模总体为小型,达到15家,大中型矿山仅有3家。

(附表3、4,附图1)。

2015年,全县矿产资源开采量分别为地热36万立方米、金矿910千吨、熔剂用灰岩8.32万吨、水泥用灰岩223.52万吨、建筑用白云岩28.09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138.37万吨,共实现矿业总产值36347.00万元(附表3)。

(六)矿业权设置现状

截至2015年底,全县主要矿产探矿权9个,勘查矿种均为金矿。

全县主要矿产采矿权18个,其中甲类矿产采矿权6个,开采矿种为金矿、锰矿、地热、熔剂用灰岩、水泥用灰岩;乙类矿产采矿权12个,开采矿种为建筑用白云岩及建筑石料用灰岩(详见附表5、6)。

(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现状

由于矿山工程活动作用,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有:

土地及植被破坏、排土场与采场边坡失稳、废水及废渣排放、地表水污染、含水层破坏、采矿粉尘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全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初步建立了矿山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监测网络,制定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积极推进矿山企业进行矿山生态复绿工作,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得到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5年,湖北省嘉鱼蛇屋山金矿有限责任公司蛇屋山金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一期)总投资135.4421万元,建设挡土墙350m,土方开挖5533.20m3,土方回填3213.28m3,土方外运2319.92m3,种植紫穗槐10250株,绿化面积40750.523m2。

(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矿山开采规模较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不合理

全县矿山企业中,除蛇屋山金矿、杨家山石灰岩矿、小蛇屋山地热田为中大型矿山以外,其余矿山均为小型矿山,部分小型矿山生产能力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开采量,矿山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较低,矿产资源未得到优化配置,小矿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不尽合理,矿山企业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仍有发生。

2、优势矿产接替资源紧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加快,矿产资源消耗逐步增大。

由于金矿找矿难度加大,勘查资金投入不足,我县蛇屋山金矿保有资源储量不断减少,储采比下降,不能满足开采及社会需求,后续接替资源紧缺。

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力度需要加强

县内矿山除地热地下开采外,其余均为露天开采。

露天作业方式导致矿山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矿山周围植被、景观、土地、水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局部地区水源、大气、土壤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应加强贯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做到边开发边复绿。

4、矿产资源管理有待改善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监督管理力度薄弱,矿业法律法规、配套政策、规划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和监督力度不够;基层管理重微观轻宏观、重开发轻保护、重眼前利益轻长远规划的现象仍较普遍。

(九)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背景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未来五年,是嘉鱼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武汉新港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加快建设实力嘉鱼、创新嘉鱼、美丽嘉鱼、平安嘉鱼、小康嘉鱼,力争在全省率先迈入小康社会。

十三五期间,嘉鱼县以武汉新港建设为契机,加快五大港区建设,逐步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大桥、长江航道、机场、高速和快速通道互连互通的大交通网络。

全力推进嘉鱼长江大桥、武深高速嘉鱼北段建设,加快推进陆舒线、三环线东段、金水河沿线等城乡经济干线建设,加快港口码头、客货运站场、物流站场的建设,规划咸宁至潘家湾货运铁路、江南沿江铁路货运专线,积极争取建设货运机场。

矿产资源的需求总量将持续提升。

然而县内矿产资源种类少,矿山规模总体较小,矿产资源储备不足,加之复杂的环境形势,全县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将更为严峻。

必须超前谋划,总体布局,统筹规划,增加地质找矿勘查资金投入,全面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保护与合理利用,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十)矿产资源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

根据嘉鱼县“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未来五年是城镇化的重要阶段,矿产品需求将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消耗将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县内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将更为严峻。

1、金矿

嘉鱼县的金矿集中分布在陆溪镇蛇屋山至虎山一带。

2015年全县开采金矿石91万吨,生产黄金1078千克。

随着矿山采选冶技术水平提高及生产规模扩大,预计到2020年金矿石开采量可达92万吨,生产黄金1090千克。

嘉鱼县累计探明黄金资源储量31581/30060千克/千吨,截止2015年底保有金矿资源储量12141/17741千克/千吨。

2、锰矿

全县仅有1家锰矿矿山,累计探明资源储量470千吨,矿山年产量控制在4万吨左右,资源保障能力较低,应鼓励锰矿勘查开发,扩大资源储量和生产能力。

3、地热

县内仅有1家地热企业,保有资源储量73万立方米/年。

随着山湖温泉度假区的建立,地热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需加大地热资源的勘查、开发力度,大力引进商业性矿产勘查、开发,满足旅游业和养殖业等行业的发展需要。

4、石灰岩矿

2015年全县水泥用石灰岩产量223.52万吨,建筑石料用石灰岩138.37万吨。

随着公路、堤防、城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石灰岩矿的需求量会进一步增加。

预计今后5年,水泥用石灰岩年产量可达260万吨,建筑石料用石灰岩年开采量可达738万吨。

根据1/5万地质调查成果反映,县内石灰岩矿的资源潜力较大,为适应今后水泥、建材工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应进行石灰岩矿地质调查评价和勘查,提高资源储量保障程度,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三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托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及中部崛起新十年规划,落实湖北“两圈两带一群”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引领矿业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以转变资源利用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绿色矿业发展理念;坚持开发保护并重、保护为主,开源节流并举,节约优先;坚持“安全、绿色、协调、开放、创新”的资源管理与矿业发展理念;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县内与县外的关系。

结合嘉鱼县矿产资源实际情况,符合嘉鱼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保矿产资源科学有序开发、同步复垦,构建生态和谐、环境优美、良性循环的县域生态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提高资源保障程度

合理布置基础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对重点成矿带进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提高地质勘查程度,不断发现新产地、新矿种,提高资源可供性;加强综合勘查,综合评价,提高紧缺矿种的勘查程度,改善金属矿产资源短缺及能源矿产严重不足的现状,提高资源储备能力;突出重点矿区、重点矿种,加强蛇屋山红土型金矿勘查工作,力争实现找矿重大突破,为保障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奠定良好的基础。

2、坚持保护为主、节约优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科学制定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整与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科学划定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规划区,制定不同规划区管理政策措施,增强矿产资源规划的空间指导和约束功能,指导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合理设置,促进资源有效保护,科学制定开采准入门槛,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降低资源耗竭速度,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

3、坚持创新驱动,开辟资源利用新途径

因地制宜,推动和加强矿业管理与制度的创新,有效激发矿业发展的活动,创新矿产资源管理方式,创新和完善矿业配套制度,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积极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和环境,加强对矿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提升矿产资源的科技创新能力,将成矿理论、评价方法、开发模式、利用技术创新摆在推动资源革命的重要位置,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4、坚持绿色矿业、和谐矿区发展理念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补偿”为原则,实施矿山环境保护治理重大工程,加强绿色矿山体系构建与矿业开发生产基地的生态修复等技术的体系研发,加强技术攻关,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最大程度的减少矿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强绿色矿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的共赢。

5、坚持“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统筹原则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统筹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用两种资源促进两个市场的协调发展,逐步建立一套稳定、多元、安全的资源供应体系。

一方面要立足省内,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推进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突出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强化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探,加快形成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夯实国内保障基础。

另一方面,要面向国内外,进一步改善矿业投资环境,继续鼓励外商投资矿业,更好地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同时,支持县内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到境外开展矿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三)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在全面贯彻实施《咸宁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的基础上,根据本县矿产资源特点,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管理方式和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矿产资源有序开发、有偿开采、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相关产业发展良性循环;建立健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长效机制,严格执行“三率”标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完善准入制度,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准入门槛,实行矿产开发绩效综合评估,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大力发展绿色矿业,加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力度,全面推进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全县矿产资源管理新体制和新机制,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市场体系和监管体系,全面提升矿产资源宏观管理能力和信息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1、规划期目标(2020年)

(1)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配合省、市完成1:

25万、1:

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完成湖北省嘉鱼蛇屋山金矿重点勘查项目,使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调查评价、矿产勘查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力争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处。

规划目标期内设置8个探矿权,加强我县金矿、锰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