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363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6 大小:16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6页
亲,该文档总共1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1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1.会认“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生字,理解“篱落、阴、疏疏、惟有”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知道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4.抓住关键词,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知道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2.抓住关键词,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关图片、相关的课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课余生活都在做什么?

想不想知道宋朝小孩们的业余生活都在干什么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2.简介作者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词。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词:

徐公 篱落 稀疏 杂草 锄地 剥莲蓬 蜻蜓

茅檐 翁媪 赖皮

3.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4.词语理解。

疏稀:

稀疏。

阴:

树荫。

5.朗读古诗

自读古诗,要求有节奏的朗读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三、品读古诗。

1.板书解题。

《宿新市徐公店》

宿就是住宿、投宿的意思,这里的店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酒店。

徐公是一位姓徐的老人。

题目的意思就是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2.感受诗意。

(1)指名朗读第一、二句古诗。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有什么特点?

预设:

篱落、树、花。

篱落疏疏一径深。

篱落疏疏:

篱笆疏疏。

一径深:

小路深远。

树头花落:

树枝花落。

师:

为什么没有形成树荫?

明确:

因为树叶还没长大。

可以看出这是春天。

师:

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还没长多少树叶的树,构成一幅农村景色图,这样的画面叫静态描写。

诗句意思: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荫。

(2)学习第三、四句诗。

指名朗读古诗。

说说这两句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有什么特点?

明确:

儿童、蝴蝶、菜花丛

儿童急走:

儿童快跑。

飞入菜花:

飞入菜花丛中。

师:

前面是静态描写,从“急走、追”我们能知道这两句是动态描写。

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无处寻”又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师:

你们想象一下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

心情愉快。

诗句意思: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径树(静)对春天的赞美

急走追飞(动)对儿童的喜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

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南宋名臣、文学家。

二、学习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1.读诗题,解题意。

指名读诗题。

师:

“兴”这里读四声,“杂兴”就是随兴而写的诗。

“四时”表示一年四季。

题目的意思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的感想。

2.自由朗读古诗,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

3.反复读,自由读,齐读。

4.学习第一、二句古诗。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这是春末夏初?

明确:

春天成熟的水果:

梅子、杏子;春天的庄稼:

麦子、油菜。

明确:

从“肥、金黄”这些词语我能想象到一幅春末果实成熟的画面,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惊喜。

从“金黄、雪白”这些词语中我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也可看出作者的心情是愉悦的。

师:

初夏的田园景色,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诗句意思:

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

5.学习三、四句古诗。

自由读古诗。

想象一下作者眼中的家乡是怎样的?

人们都在忙什么?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明确:

诗人的心是悠闲的,眼中的景物是美丽的。

初夏农忙时节,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人。

诗句意思:

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耕耘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农忙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孩童勤劳

第三课时

一、图画导入,进入新课。

1.同学们,画是一种含蓄深刻的语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驰神往的境界。

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如果请你给这幅图起个名字,你打算起什么?

2.这幅画是根据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画的,简介辛弃疾的生平。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3.辛弃疾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主张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对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庭重用,晚年隐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饶地区),在这期间他写了许多恬静安逸的田园诗词,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词就是那时候写的。

“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真正题目,通过刚才的看图,你知道“村居”是什么意思吗?

(那么,这首词又是讲述的什么呢?

二、初读诗歌,自主识字。

1.读诗题,解题意。

指名读诗题。

2.师:

“乐”这里读“yuè”,清平乐是词牌,是用来演奏的曲子。

“村居”词题。

词一般分上阕和下阕两部分。

清平乐给人一种清净平和、舒适的感觉。

3.反复读,自由读,读的时候把握好节奏,上下阕之间要停顿。

4.翁媪:

老翁、老妇人。

亡赖:

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的意思,“亡”这里读“wú”。

三、再读诗歌,理解词意。

1.村居的“景”是怎样的?

明确: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首先看到低小的茅屋,青青的小草,青青的小溪。

2.村景这么美,村里的人美吗?

从哪里说他们很美?

明确:

用书上词说——相媚好。

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这么相亲相爱的,是不是有些惊讶,这情景多美。

“醉”不是真的喝醉了,是生活幸福快乐,老两口陶醉了。

明确:

大儿子是那么勤劳、二儿子那么懂事、心灵手巧。

小儿是那么调皮可爱都是那么美。

从“亡赖”能感受到小儿子的淘气调皮,让人不得不喜欢他。

师:

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生活?

作者内心是怎样想的?

(安适、悠闲、热爱、向往)

词的意思: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锄豆溪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无赖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四、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

清平乐·村居

翁媪醉

大儿、二儿忙碌,三儿淘气

悠闲安适

令人向往

《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中主要抓重点词,感受诗境。

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语“篱落疏疏”、“一径深”、“未成阴”等,采用图文对照读、回忆旧知想一想、出谋划策画一画等多种方式,把古诗意境通过学生学习体验活动变成具体的图景。

这样,学生体会了菜园的美丽、恬静,感受到孩童花丛追蝶的快乐;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古诗解读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在教学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时,根据学生的情况,我重点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看注解、看插图的方式读懂诗的意思,从而再读诗,读出层次,读出感情。

通过用关键词“肥、金黄、雪白”等词语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把夏末的美丽景色自然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清平乐村居》在教学中,我以词语教学为抓手,通过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上下文,疏通理解词的表面意思,以小溪为线索,展现溪上、溪东和溪头的画面,引导学生走入词境,最后通过“醉里吴音相媚好”两位老人在说些什么,让学生想象、交流,感受老人醉心于田园美景、醉心于儿子的勤劳懂事,引导学生在理解与表达的训练中进入词境,感受词的意境美。

2 乡下人家

1.认识“构、芍”等11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屋檐、构成、装饰”等17个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能试着给画面取合适的名字,并感受画面的美丽。

3.能从课文中找出生动又形象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4.抓住关键词,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1.认识“构、芍”等11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屋檐、构成、装饰”等17个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能试着给画面取合适的名字,并感受画面的美丽。

1.能从课文中找出生动又形象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2.抓住关键词,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关图片、相关的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

欣赏乡下美丽风光图片。

师:

知道这是哪里的风光吗?

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师:

是啊,乡下带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这样清新自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着陈醉云先生一同走进乡村生活,走进普通的农家小院,去领略田园生活的美好!

板书:

乡下人家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生字词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检查自学情况。

屋檐 构成 装饰 凤仙 顺序 华丽 独特

照例 率领 觅食 踏步 倘若 天高地阔 和谐

催眠曲 甜蜜 梦想

3.指名再读生字词,教师正音。

4.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

乡下人家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美丽、如诗如画)

三、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学习文章第一自然段。

1.下面同学们看阅读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你被屋前的瓜架给吸引了吗?

请你勾画出吸引你的语句,多读几遍,抓住重点词语给这幅图画起一个恰当的名字。

2.学生自学、交流。

3.学生汇报。

预设:

(1)出示句子: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感情朗读)

(2)屋前瓜架图。

4.文章深析。

出示句子: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农家屋子前攀着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点缀其中的青的、红的瓜,色彩明丽,纯朴自然,而且瓜棚夏天还可遮凉)

如何理解“别有风趣”?

(与众不同,有趣味)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

(它特殊、不同,与城里的房屋门前不同)

石狮子、大旗杆给你什么感觉?

(威武、严肃、单调、冷冰)

(2)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比),通过对比,乡下人家和大城市,你更喜欢哪一个?

为什么?

(我喜欢乡下人家,乡下人家更可爱)

请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一边想象“屋前瓜架图”,一边读出乡下人家的“可爱”。

四、课文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文章深析,整体把握。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

(1)对于一些热爱生活的人来说,在屋前搭一个瓜架是不够的,你找找还有什么?

(花)

朗读文章第二自然段。

谁被这些花给陶醉了?

你来读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生读)

(2)出示句子: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课件出示图片)

①“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说明什么?

(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花,非常美丽,风光优美)

②朴素和华丽是一组反义词,为什么说“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乡村风光本是朴素的,鲜花的开放却使之增添了许多明丽的色彩)

③请你为上面看到的景象起一个恰当的名字。

(门前鲜花图)

④再读上面句子,想象门前鲜花图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2.出示句子: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我们从门前来到屋后,那里有什么?

(竹)又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独特在哪里?

谁来读读?

(课件展示图片)

(1)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春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真是生机勃勃)从哪个字可以体会出?

(是从“探”字中体会到的)

(2)探出来与长出来有什么不同?

(“探”字用拟人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的迅速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3)你能边读边做这个动作吗?

(4)多可爱的一群小笋芽啊,告诉老师你探出头来想干什么?

你用充满好奇、调皮地语气读读(点击不同图片)

(5)于是它们不停地往外冒,多富有情趣的一幅画面啊!

请为它起一个恰当的名字!

(屋后春笋图)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看一群小鸡在一群母鸡的率领下正走进我们的视野。

出示句子: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1.读句子,我们看母鸡率领小鸡觅食,体现了什么?

(说明母鸡是一位负责、慈祥的鸡妈妈)

2.我们再看雄鸡,俨然一位将军在阅兵,又像是一位父亲保护自己的家人。

3.这一幅“鸡群觅食图”,通过写小动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虽然是描写鸡群觅食,却体现了浓浓的人情味)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1.朗读句子,从“游戏”一词上,你体会到了什么?

(鸭子生活的自由、快乐)从“从不吃惊”一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在乡下,动物和人们和谐相处的氛围)

2.请带着我们丰富的想象再读读这段话,感受这幅“鸭子嬉戏图”的自由、轻松、和谐。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出示句子“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自由读句子。

1.傍晚,你看到了什么?

(红霞、微风、归巢的鸟)

2.在这样的风光中,人们院前,边吃饭边高谈阔论,你感受到了什么?

(自然、和谐)

3.请你为这幅图命名。

(门前晚餐图)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秋天的晚上,人们在纺织娘织织织呀的叫声中进入梦乡,你们听!

(听夹杂着纺织娘叫的催眠曲)听着这样歌声入眠,一定是一种享受啊。

让我们想象“夜晚睡梦图”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

三、课文总结。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作者把乡下人家写得多美呀!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同学们,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享受生活,一定也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章。

乡下人家

屋前瓜架图

门前鲜花图

屋后春笋图

群鸡觅食图

鸭子嬉戏图

院落晚餐图

夜晚睡眠图

自然、和谐

令人向往

《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现在就教学过程的呈现情况、学生学的情况以及学生从这节课的收获情况,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

自认为本节课教学过程完整,详略得当,基本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从课堂中有所收获。

但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在默读课文,梳理画面这一环节,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的不够巧妙,存在牵着学生的思维走的问题,没有充分体现学生自学自悟、自主探究。

 

3 天窗

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锐、滩”等10个生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威力、锐利”等13个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能从课文中找出生动、形象的句子和同学交流感受。

3.抓住“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能从课文中找出生动、形象的句子和同学交流感受。

抓住“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图片:

茅盾故乡图片(配乐:

小桥流水)

教师介绍:

同学们看,这就是作家茅盾爷爷的故乡,江南小镇乌镇。

那里有涓涓长流的小河,微波起伏的河面上漂浮着美丽的乌篷船,还有那倚水而建的木板房,木板窗扇扇打开,阳光射进屋内,多美呀!

茅盾爷爷的家乡每一处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是当茅盾爷爷回忆往事时,最让他难忘的是那神奇的天窗。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茅盾爷爷的《天窗》。

(板书题目:

天窗)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生字词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

慰藉 扫荡 威力 锐利 河滩 帐子 闪烁

奇幻 黑影 蝙蝠 霸气 猫头鹰 复杂

3.指名再读生字词,教师正音。

4.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

文中的玻璃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欢乐、慰藉)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1—3自然段。

思考:

(1)什么是“天窗”?

(2)为什么要开“天窗”?

(3)天窗有什么作用?

2.指名学生回答。

(1)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2)天气不好时,原来的木板窗关起来,屋子里黑得像地洞似的。

(3)玻璃天窗让房间里有了光线,再也不会像地洞一样黑了。

3.集体朗读第一部分。

四、课文小结。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活泼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善于想象也是孩子们特有的优势,即使一方小小的天窗,也会成为孩子们的一个好玩的世界。

一方小小的天窗会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透过天窗,探个究竟吧!

二、细读课文,品味升华。

(一)学习第二部分。

1.生默读课文思考:

在什么情况下,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成了他们唯一的慰藉?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认真默读课文4—7自然段,在感受深的地方写上自己的体会。

2.天窗对于孩子和大人来说有什么不同?

(对于大人来说,就是屋顶开的小方洞,装上一块玻璃,就是天窗;对于孩子来说,小小的天窗是他们唯一的慰藉。

3.“唯一的慰藉”这个短语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两次,出现在夏天阵雨和晚上被逼休息时。

(1)出示第4、5自然段,学生朗读,体会夏天下雨孩子的心情。

①当孩子被逼着进入关上木板窗的房间时是什么心情?

(不开心、沮丧、失落)

从哪些词体会出来的?

(顶、偏就不许)

②当孩子透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

又想到了什么?

用直线和曲线分别在文中划出。

风雨雷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书上没有具体描写,想象一下,这风雨雷电会怎样猛烈地扫荡世界呢?

你能否用语言描述一下你想象的内容呢?

(暴风骤雨掀翻了屋顶,刮跑了广告牌,刮倒了电线杆,淹没了房屋,吞噬了牛羊,拔起了大树……)

你能用你的朗读把这种气势表现出来吗?

先指名读读,再全班读。

(2)出示第6、7自然段,学生朗读,体会傍晚孩子被逼休息时的心情。

①“被逼着上床休息”表现了孩子们的什么?

(无奈)你有类似的感受吧!

这样虽然锁住了孩子的身体,却锁不住孩子的什么?

(思绪)

②现在孩子们在屋中除看见的事物外,又想到了什么?

作者透过天窗,看到的是(一颗星),想象到的是(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看到的是(一朵云),想象到的是(无数奇幻的云彩);看到的是(一条黑影),想象到的是(蝙蝠、夜莺、猫头鹰)。

(3)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富有变化的,他们将零星的、分散的星、云、稍纵即逝的黑影组成一体,构成了一个美丽、神奇的夜的世界。

4.小小的天窗为什么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天窗给漆黑的屋子带来仅有的光明,这一方天窗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他们透过天窗看见了雨点、闪电、星云,想象到狂风暴雨的世界、闪闪烁烁的星空,这一切满足了他们失落的心,这一切成了他们唯一的慰藉。

若不是有了这小小的天窗,若不是这天窗使他们产生了这么美好的想象,他们的心灵也得不到慰藉。

5.自由阅读文章,体会想象的美好和神奇。

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

(二)学习第三部分。

自由朗读课文8自然段。

1.出示句子: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有了天窗才会联想到种种的事件,孩子们创造出一个新世界,带来了神奇、欢乐、无尽的想象。

所以值得被感谢。

2.出示句子:

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无”、“有”、“虚”、“实”指什么?

怎样理解这句话?

(无、虚:

指孩子们看到的一点点、一滴滴;有、实:

指孩子们想象到的。

因为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变化莫测的,所以想象的比看到的更真切,更复杂,更确实。

3.学完了课文,你认为天窗仅仅是给孩子们慰藉的一个小方洞吗?

(让学生领会“天窗”不仅指房屋上的天窗,也指孩子们的想象之窗。

三、拓展练习。

老师也为大家打开一扇天窗,同学们,如果你也是被关在这样地洞似的屋子中你有可能会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呢?

四、课文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不但说得好、读得更好。

同学们,在你们今后的生活道路上,也会遇到像茅盾爷爷一样孤独、无奈、失落的时候,我希望这时候你们也能时时打开自己心灵里那一扇神奇的天窗,张开想象的翅膀,这样,你的心灵也会感受到慰藉,你会感受到创造带给你的快乐。

天窗

什么是天窗

慰藉——所看 所想

神奇——无有 虚实

赞美天窗

赞美童真

《天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写的一篇抒情散文。

这篇课文写得比较深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先让学生朗读,并抛出问题“为什么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因此在课上我主要围绕着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把学生带到茅盾小时候一百多年前的环境中去,带入情境再带着问题把学生引入到主要段落的学习;而且在理解想象的作用时,我摘出想象的句子与学生一起对比理解。

2.通过品词品句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句子。

我让学生围绕作者将他看到的,想到的写得好的句子,找一找,品一品。

3.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

课堂上,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他们就会有许多奇特的想象空间,特别是对于本文来说,透过天窗的想象是不受任何约束的,那种神奇的想象是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快乐的,所以我很细心地听着他们的各种奇妙的想法,并给予他们肯定,孩子们心灵之窗瞬间被打开,被肯定,这样更调动了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

这节课的遗憾:

一是感觉自己在教法上没有突破,教学手段不够有新意;二是教学整体性不够强,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学习感悟还要加强。

以后我要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 三月桃花水

1.认识“绮、和、谈”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与优美的句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3.通过仔细的观察和课文学习了解大自然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与优美的句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出示课件)

听:

叮铃铃、叮铃铃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三月桃花水)

看:

那明镜般透彻的,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三月桃花水)

2.在这个美丽的季节,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