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3036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1.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7页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7页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77页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77页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77页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77页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77页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77页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77页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77页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77页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77页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77页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77页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doc

日产熟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水泥简介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

cement一词由拉丁文caementum发展而来,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

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

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

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1】。

1.2预分解窑生产工艺

预分解窑生产工艺指采用窑外分解新工艺生产的水泥。

其生产以悬浮预热器和窑外分解技术为核心,采用新型原料、燃料均化和节能粉磨技术及装备,全线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实现水泥生产过程自动化和高效、优质、低耗、环保。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为核心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设备率占95%,我国第一套悬浮预热和预分解窑1976年投产。

该技术优点:

传热迅速,热效率高,单位容积较湿法水泥产量大,热耗低。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是悬浮预热技术诞生和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是预分解技术诞生和发展阶段新型干法水泥【2】的主要特点:

干法回转窑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窑型,它比立窑生产前进了一大步。

由于它所用生料是干粉,含水量<1%,比湿法生产减少了用于蒸发水分的大部分热量,而且也比湿法生产短,但干法中空窑无余热利用装置,窑尾温度一般都在700~950℃。

有些厂可看到烟囱冒火现象,热能浪费严重,每千克熟料热耗高达1713~1828kcal,而且灰尘大,污染严重。

生料均化差,质量低,产量也不高(均与湿法生产相比),曾一度被湿法生产所取代。

20世纪30年代初,出现了立波尔窑,在窑的尾部加装了炉篦子加热机,对含水分为12%~14%的生料球进行加热,使余热得到较好利用,窑尾温度从700℃以上降到100~150℃,热耗大幅度下降,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很大提高。

20世纪50年代又出现了带旋风预热器窑,窑尾余热得到更好的利用。

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带窑外分解炉的新型窑生产线,,将干法生产推向一个新阶段。

这种能耗低、产量高、质量好、技术新的窑已成为世界各国水泥生产的发展方向。

1.2.1预分解窑

预分解窑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煅烧工艺设备。

它是在悬浮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一个分解炉或利用窑尾烟室管道,在其中加入30~60%的燃料,使燃料的燃烧放热过程与生料的吸热分解过程同时在悬浮态或流化态下极其迅速地进行,使生料在入回转窑之前基本上完成碳酸盐的分解反应,因而窑系统的煅烧效率大幅度提高。

这种将碳酸盐分解过程从窑内移到窑外的煅烧技术称窑外分解技术,这种窑外分解系统简称预分解窑【3】。

1.2.2预分解窑煅烧的特点

(1)在一般分解炉中,当分解温度为820~900℃时,入窑物料的分解率可达85~95%,需要分解时间平均仅为4~10s,而在窑内分解时约需30多分钟,效率之高可想而知。

(2)由于碳酸钙的分解从窑内移到窑外进行,所以窑的长度可以大大缩短,降低占地面积。

(3)由于在分解炉内物料呈悬浮状态,传热面积增大,传热速率提高,从而使熟料单位热耗大大降低。

(4)由于减轻了回转窑的热负荷,延长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窑的运转率,同时提高了窑的容积产量。

但由于对物料的适应性较差,容易引起结皮和堵塞,同时系统的动力消耗较大。

1.2.3预分解窑技术的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德国洪堡公司(KHD)研究成功悬浮预热窑、70年代初期日本石川岛公司(IHI)发明预分解窑以来,水泥工业熟料煅烧激射获得了革命性的突破,并推动了水泥生产全过程的技术创新。

50多年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发展已经经历了五大阶段。

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70年代初期。

伴随着悬浮预热技术的突破并成功应用于生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诞生,并随着悬浮预热窑的大型化而发展。

第二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中期。

伴随着预分解窑的诞生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想水泥生产全过程发展。

同时,伴随着预分解技术的日趋成熟,各种类型的旋风预热器与各种不同的与预解方法相结合,发展成为许多类型的预分解窑。

在本阶段中,悬浮预热窑的发展优势逐渐被预分解窑所代替。

但是,必须认识到悬浮预热窑是预分解窑的母体,预分解窑是悬浮预热窑发展的更高阶段。

至今各种新型悬浮预热器在预分解窑发展的同时,仍在继续发展完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1973年国际石油危机之后,油源短缺,价格上涨,许多预分解窑被迫以媒代油,致使许多原来以石油为燃料研发的分解炉难以适应。

通过总结改进,各种第二代、第三代分解炉应运而生,改善和提高了预热分解系统的功效。

第四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伴随着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日臻成熟,预分解窑旋风筒—换热管道—分解炉—回转窑—篦冷机(简称筒—管—炉—窑—机)以及挤压粉磨,和同它们配套的耐热、耐磨、耐火、隔热材料,自动控制,环保技术等全面发展和提高,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进一步优化。

第五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生产工艺得到进一步优化,环境负荷进一步降低,并且成功研发降解利用各种替代原、燃料及废弃物技术,一新型干法生产为切入点和支柱,水泥工业向水泥生态环境材料型产业转型。

1.2.4预分解窑生产的特征

预分解窑法生产具有均化、节能、环保、自动控制、长期安全运转和科学管理六大保证体系,是当代高新技术在水泥工业的集成,其特征如下:

(1)生料制备全过程广泛采用现代化均化技术。

使矿山采运—原料预均化—生料粉末—生料均化过程,成为生料均化过程中完整的“均化链”;

(2)用悬浮预热及预分解技术改变了传统回转窑内物料堆积态的预热和分解方法;

(3)采用高效多功能挤压粉磨技术和新型机械粉体运输装置。

根据日本上潼具贞研究空气输送的动力系数μ(指单位时间内输送单位重量物料至单位长度所需动力)是提升机的2~4倍,是皮带输送机的15~40倍。

因此,采用新型机械输送代替空气输送粉体物料,节能是相当可观的;

(4)工艺设备大型化,使水泥工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5)为“清洁生产和广泛利用废渣、废料、再生燃料和降解有毒有害危险废弃物创造了有利条件;

(6)生产控制自动化;

(7)广泛采用新型耐热、耐磨、隔热和配套耐火材料;

(8)应用IT技术,实现现代化管理等。

1.3水泥预分解窑工艺装备技术及发展

1.3.1生料制备

  水泥生料制备过程中CaO的标准偏差控制值随装备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减小。

 

(1)计算机三维模型系统在矿山设计中大量推广应用,矿山勘探时,取得完整的数据,在设计时,将矿山分成体积较小的CaO、SiO2、MgO、R2O等成分较为均匀的若干有限单元,在生产时搭配使用,在开采时,根据生产所需的成分,对各有限单元内矿石的化学成分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搭配控制开采,做到所开采的矿石内所需的化学成分的均匀性。

(2)连接破碎机和预均化堆场的皮带输送装置输送的石灰石等物料的分析控制方式从离线分析转为在线分析,在测试装置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是XRF分析测试控制装置和近年来出现的不需制备样品,可连续测试并能更快的对物料成分进行调整的中子测试仪。

上述测试装置与矿山计算机联网,能在预均化堆场内控制石灰石CaO标准偏差值小于±0.5%,加上误差精度小于±1%的块状或粉状喂料装置,可以精确控制入磨石灰石和各种校正原料,使原料在入生料磨前达到入人窑生料成分的要求。

(3)生料系统采用辊式磨。

辊式磨具有电耗低,生产能力和烘干能力大,场地节省的优点。

随着设计、制造技术、材质的改进,国内一些预分解窑生产线的辊式磨磨制生料中的石英砂岩的含量从3.3%至10%,金属磨耗量从3g/t至18g/t,磨辊的使用寿命达到8000h以上,而且磨制的生料颗粒级配均匀,大颗粒石英量少。

近年来,新出现的4辊辊式磨较原有的2辊辊式磨体积减小15%,产量高,运转率接近窑的运转率,完全满足生料细度和烘干的需求。

  生料制备过程中,由于矿山开采的石灰石等主要原料的成分的均匀性得以提高,测试装置的分析调整速度快速提高,确保生料入磨前成分均匀,生料库的均化工作量的功能下降,此变化过程对生料质量有利。

1.3.2预分解窑煅烧工艺装备技术

预分解窑煅烧工艺装置是由预热器、分解炉系统、回转窑、篦冷机、三次风管和燃烧器等装备组成,上述装置创造了良好的煅烧条件,确保了熟料在较高的率值和较高的C3S含量时所需的煅烧温度,以及快速的升温速率,充分的燃烧状况和快速冷却条件,保证了熟料煅烧质量。

(1)预热器和上升管道的形式进一步优化,系统内的单项部件的结构和材质进一步改进,使预热器系统的效率进一步提高,生料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各级预热器系统内进行热交换,不仅在预热器内反复循环的过程中得到加热,还进一步得到均化。

分解炉的结构及工艺尺寸使燃料有足够的时间燃烧,三风道燃烧器进一步提高了分解炉内煅烧温度,上述措施不仅提高了入窑物料的分解率,还可以扩大燃料品种,如低挥发分煤的应用。

目前一些性能优良的预热器分解炉系统的人窑物料分解率已达94%,因而窑的L/D趋势在缩短,出现了L/D=10~12的短窑。

(2)预分解窑转速已提高至3~4r/min,物料在窑内翻滚次数增加,有利于火焰和烟气对物料进行热交换,相应提高了物料在窑内温度的均匀性,减少物料表面和内部的温差,有利于熟料质量的均匀。

由于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短,升温速度快,易生成晶格小于30μm的C3S熟料,有利于粉磨和提高水泥强度。

(3)空气梁篦冷机技术解决了厚层篦冷机冷风不易均匀透过料层的技术难点,冷风和高温熟料进行激烈的换热,一方面有利于熟料快速冷却;另一方面提高了二次、三次风温度,目前,篦冷机的热效率已提高至74%以上,且运转率大幅度提高。

(4)大窑门罩技术的出现,三次风从篦冷机中部转为窑门罩抽取,使入分解炉的三次风温和入窑煅烧的二次风温相等,测试表明上述温度超过920℃三次风温的提高,有利于分解炉内燃料的燃烧,相应提高了入窑物料分解率。

(5)多风道燃烧器的应用,煤粉经旋流风扩散形成快速燃烧,燃烧器的冲量可使不同挥发分的燃料在窑内燃烧,而且使烧成带具有高的燃烧温度且火焰峰值平稳,有利于熟料煅烧和窑皮的维护。

预分解窑装置技术的进展,系统热耗已降至3000kJ/kg以内,热耗愈低,燃料使用量就少,供燃烧的二次风量和三次风量相应就少,从篦冷机高温部位抽取的热风温度高,此外多风道燃烧器的一次风量已下降至6%~8%,因而预分解窑内的物料一直处在高温下煅烧。

总体说来,物料在预热器分解炉内迅速加热后进入人窑内,又在高温下迅速加热煅烧成熟料,由于窑内冷却带短,熟料很快进入篦冷机内快速冷却。

上述工况适宜于较高的熟料率值和C3S、C3A含量高的熟料,而且有利于生成C3S晶格小的熟料,再加上合理的冷却制度,对熟料强度和粉磨十分有利。

图1-1预分解窑的生产流程

1.3.3水泥粉磨装备技术

(1)球磨机系统

  水泥磨系统中所配用钢球磨的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和改进钢球磨的隔仓板、阶梯衬板形式,使用分级衬板,优化研磨体级配,以及进料口、润滑系统轴承座结构等,使之规格大型化,磨耗及电耗相应降低。

O—Sepa选粉机(或高效笼式选粉机)、高效袋式除尘器和球磨机组成的水泥粉磨系统,其循环负荷由离心式的200%~300%下降到100%~200%,磨制水泥时,3~30μm颗粒级配的重量超过65%,因而具备选粉效率高、电耗低、产量高及颗粒级配合理等优点。

(2)辊压机+球磨+选粉机系统

  辊压机的出现是粉磨技术的重大进展,水泥粉磨电耗可降至32kWh/t以下(4000cm2/g),由于辊压机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的特点,多次循环,重复挤压物料达到增加成品细度的目的,同时,其产品最终经球磨和选粉机系统,因而和球磨系统—样可以获得细度合适、颗粒级配合理和颗粒形貌合适的产品。

此外,还有辊式磨、球磨机和选粉机组成的系统,其原理接近辊压机系统,均能降低电耗,获得优质的水泥产品【4】。

1.4水泥前景分析

随着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落实以及各地基础建设项目启动,水泥行业被视为有望迎来最早的一缕阳光的行业之一。

有专家乐观地预计,2009年全国水泥消费量将达到15.41亿吨,同比增长6.3%,增量为9170万吨。

但是,在行业前景看好的前提下,我们必须看到,我国水泥行业尚未真正走出困境,整个行业的无序状态依然存在,需要各方理性。

1.4.1理性看待产量激增

由于受国内水泥需求增长趋弱的影响,2009年1月,我国水泥产量增速几乎为零。

1月份我国水泥产量为8200万吨,与2008年1月持平。

进入2月份之后,情况似乎发生了逆转,据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水泥产量同比激增42.5%,1月~2月累计产量也增长17.0%。

有专家指出,虽然数据显示2月份水泥产量大幅增长,但并不表明目前国内水泥需求回暖。

2008年2月我国广大地区都受到雪灾影响,各项工程建设都被迫停工,水泥需求下降,当月我国水泥产量仅为5958.3万吨,环比下降6.2%,而2009年2月我国水泥产量达8290万吨,同比劲增42.5%,但环比却仅增长1.10%。

此外,政府4万亿元扩大基础建设投资对水泥企业扩大生产也产生一定积极作用。

另外两项数据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现状。

一是,2009年1月,我国出口水泥仅97.2万吨,比2008年同期下降59.8%,月度出口量4年来首次降至1100万吨以下,创2005年3月以来水泥月度出口量最低。

二是,2009年1月水泥价格全国各地区无一上涨,环比下降0.5%,即使后来短期内上海、广东等地水泥价格环比略涨,但是今年3月上旬,东南部地区一直笼罩着同比量增价跌的阴影。

据网络监测的城市价格显示,3月水泥价格同比下降的8个城市中7个在东部地区,其中广州3月水泥价格同比去年下降30%,南京同比下降13.33%,上海同比下降7.81%,南昌同比下降6.45%,另据监测,其他22个城市价格同比却不同程度上涨,尤其是西北地区涨幅远远超过去年。

其中,兰州市、西宁市、银川市水泥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41.38%、77.78%、60.78%。

1.4.2行业发展受阻结构性矛盾

  纵观水泥行业的发展可以看出,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粗放,不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生态和环境压力大,单产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水泥行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企业规模小、装备落后、布局不合理、恶性竞争激烈等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劳动生产率均比较低,落后生产能力比重大,产品质量档次低。

截至2008年,我国落后装备生产的熟料比例仍占全国熟料生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另外就是集中度问题。

2007年数据显示,其他国家水泥行业集中度已经达到了80%,而我国的集中度仅为30%左右。

  现在的水泥行业,企业数量已经足够多、产量足够大,但大而不强,企业过分分散、恶性竞争不断加剧。

要改变这一现状不能仅靠企业自身滚动发展,必须通过联合重组的方式进行。

1.4.3严格控制产业布局

  2003年以来,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下,全国水泥工业产能已连续7年年平均增长超过1亿吨,预计今年全国可生产水泥将超过15亿吨,总量已基本满足经济建设的市场需求。

因此,控制水泥总量,谨慎适度投资,维护未来行业健康发展已刻不容缓。

  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已从技术结构调整步入重组联合、提高生产集中度的组织结构调整阶段。

仅2008年内我国就建成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20条,新增水泥熟料产能1.443亿吨,新型干法水泥占总量比重已接近70%.水泥需求大省结构比例已经达到70%以上,西北、西南欠发达地区在建项目今年投产后也将达到70%以上。

1.4.4水泥行业前景看好

  2008年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放缓,水泥需求能否增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未来中短期水泥供过于求将成为严重影响公司未来产能投放后的经济效益最为不利的因素。

虽然,政府不断出台刺激经济的措施,但未来3年内固定投资下降引起下游需求不足,加之水泥工业投资在2006~2008年加速,打破供需的弱平衡,将对水泥企业业绩增长构成较大威胁。

  中国水泥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和2008年,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为84.3%和81.4%,但2008年水泥工业投资完成1051.46亿元,同比增长60.7%,2008年全国已开工建设的新水泥熟料生产线初步统计有208条,如投产将新增熟料产能24177万吨,将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

  全国水泥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给大型水泥企业进行重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落后,当地水泥产能不足,加之国家的基础建设投资将刺激水泥需求,西部地区的水泥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尤其值得看好。

【5】

第二章设计内容及思路

2.1设计内容

根据原始数据,结合当地经济基础以及环境条件,以节能、高效的理念完成日产孰料5000t预分解窑水泥厂窑尾工艺设计。

2.2设计思想

(1)贯彻“生产可靠、技术先进、节省投资、提高效益”的设计指导方针。

以生产可靠为前提,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方案,以降低产品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生产设施的潜力,以进一步发挥投资效益。

(3)汲取相类似项目的经验和教训,确保实现“低投资、低成本、高可靠性、高效益”的目标。

(4)重视节能,采用节能工艺过程和国家推荐的节能机电设备,以降低厂品成本。

(5)贯彻执行国家和地区对环保、劳动安全、工业卫生、计量、消防等方面的有关现行规定和标准。

2.3设计思路

根据设计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资源的利用情况,构思生产技术方案,确定设计依据,并查阅关于水泥方面的期刊、文献,了解水泥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为设计做充分资料准备。

结合资料和当地经济状况及环境条件,制定详细的生产工艺。

完成生产工艺要求中物料平衡计算和配料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完成工艺布置和设备选型。

最后,根据设计内容绘制图纸。

2.4设计原始数据

(1)煤得工业分析见表2-1

表2-1煤的工业分析

WY/%

VY/%

CY/%

AY/%

QYDW(kJ/kg)

4.76

27.20

49.40

19.50

23864

(2)物料的水分见表2-2

表2-2物料的水分

成分

石灰石

粘土

铁粉

石膏

矿渣

1.00

13.00

9.50

3.00

4.00

22.00

(3)原料及煤灰的化学组成见表2-3

表2-3原料及煤灰的化学组成/%

名称

Loss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SO3

R2O

石灰石

42.06

2.32

0.43

0.16

53.78

0.50

-

0.65

粘土

7.60

54.34

24.61

7.89

3.78

0.60

0.35

1.23

铁粉

0.35

33.88

10.39

49.07

3.64

1.88

-

-

砂岩

3.06

83.73

7.81

1.85

1.37

0.60

0.05

1.80

矿渣

1.06

33.74

15.13

1.51

37.44

8.39

0.15

0.62

石膏

20.89

2.61

0.94

0.38

31.31

0.89

42.01

-

煤灰

51.68

35.11

4.59

5.03

1.79

-

-

设计环境:

地点:

张家口市周边郊区,远离闹市区,且厂址处于下风口减少对市区的污染;

地势:

平坦,且稍微有点倾斜度,以利于排水排污;

地质:

基地耐力在20t/m2左右,适于供水、排水、供暖等管线的铺设;

交通:

厂区临近国道、省级要道或铁路,即交通运输要方便;

水电:

厂区设在张家口市周边郊区,专线保证供水供电。

第三章配料计算

3.1配料计算的目的和意义

(1)计算从原料进厂至成品出厂各工序所需处理的物料量,作为确定车间生产任务、设备选型、及人员编制的依据。

(2)计算各种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需要量作为总图设计中确定的运输量、运输设备、及计算各种堆场、料仓面积的依据。

3.2主要计算参数的确定

3.2.1熟料热耗的确定

国内外部分厂家熟料热耗见表3-1

表3-1国内外部分厂家熟料热耗

厂家

A厂

B厂

C厂

D厂

E厂

RSP厂

DD厂

SLC厂

熟料热耗/kJ/kg

3265.4

3648.1

3996.6

3501.7

3568.2

3075.2

3136.2

3191.2

备注

四级

四级

四级

五级

五级

五级

四级

四级

综合考虑,本设计将熟料烧成热耗确定为:

q=3200kJ/kg熟料。

3.2.2熟料率值的选择

我国目前硅酸盐水泥熟料采用饱和比(KH)、硅酸率(SM)、铝酸率(IM)三个率值控制熟料质量。

KH表示熟料中SiO2被CaO饱和成C3S的程度,KH值高,硅酸盐矿物多,溶剂矿物少,熟料中C3S含量越高,强度越高;SM表示熟料中硅酸盐矿物与溶剂矿物的比值,SM高,煅烧时液相量减少,出现飞砂料的可能性增大,增加煅烧难度;IM表示熟料中溶剂矿物C3A和C4AF的比值,IM高,液相黏度大,难烧IM低时黏度较小,对形成C3S有利,但烧成范围窄,不利于窑的操作。

硅酸盐水泥熟料配料率值和矿物组成建议范围见表3-2。

表3-2硅酸盐水泥熟料配料率值和矿物组成

窑型

KH

SM

IM

C3S%

C2S%

C3A%

C4AF%

湿法窑

0.88-0.92

1.9-2.5

1.0-1.8

51-59

16-24

5-11

11-17

干法窑

0.86-0.89

2.0-2.35

1.0-1.6

46-67

19-28

6-11

11-18

立波尔窑

0.85-0.88

1.9-2.3

1.0-1.8

44-53

22-30

5-11

11-17

预分解窑

0.87-0.92

2.2-2.6

1.3-1.8

48-62

14-28

7-10

10-12

机立窑

适宜范围

0.86-0.93

2.0-2.5

1.1-1.5

有矿化剂

0.92-0.96

1.6-2.0

1.1-1.3

55-63

18-22

12-16

6-10

预分解窑

推荐值

0.88

2.50

1.60

适宜范围

0.86-0.90

2.40-2.80

1.40-1.90

查《新型干法水泥工艺设计手册》【6】新型干法生产的熟料率值一般控制在:

KH=0.89±0.02;SM=2.4±0.1;IM=1.6±0.1。

3.2.3原料、燃料的原始数据

(1)原料、燃料化学组成见表3-3。

表3-3原料、燃料化学组成/%

名称

Loss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SO3

R2O

石灰石

42.06

2.32

0.43

0.16

53.78

0.50

-

0.65

粘土

7.60

54.34

24.61

7.89

3.78

0.60

0.35

1.23

铁粉

0.35

33.88

10.39

49.07

3.64

1.88

-

-

砂岩

3.06

8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