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30566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

《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潭城市商业功能定位与规划发展目标.docx

城市商业功能定位

网络评论:

这个规划有点过时了,都没考虑九华、万楼两个新城的发展

湘潭市是长、株、潭城市群体中的重要商贸城市,湘中南地区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

规划发展目标

(一)近期目标

按平均增幅为13%计算,到2010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7.6亿元,比2005年增长1倍。

湘潭市各类商业网点总量控制在2.3万处左右,年均增长2.3%,千人拥有零售网点27个,人均营业面积为1.2平方米,基本实现小康社会商业服务目标,具体配置目标如下:

1、基本确立市级、区级、社区级三级商业网点体系。

2、完成城市商业靓点构建。

3、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新建8处,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营业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营业面积0.35平方米。

4、构建高标准的商业街4条,其中新建2条,改造2条。

5、初步形成市场园区网络,其中新建批发市场2个,改扩建5个。

(二)远期目标

按平均增幅为12%计算,到2020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26.2亿元。

城市各类商业网点总量控制在3万处左右,平均增长2.4%,千人拥有零售网点27个,人均营业面积1.6平方米。

总体达到国内发达城市水平,成为长株潭地区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具体配置目标如下:

1、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新建11处,改扩建2处,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面积达6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营业面积0.55平方米。

2、高标准的商业街达到7条,其中新建3条,现状整治4条。

3、大、中型批发市场达到30个,其中新建3个,改扩建5个。

4、每个社区拥有商业服务设施不低于10000平方米,每千人拥有600~800平方米,应基本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

商业功能区布局规划

总体思路

湘潭市的现状商业亮点缺乏,商业网点布局混乱,层次不清,农贸市场品位偏低;现代商业物流尚未形成系统,电子商务发展缓慢。

必须将构建城市商业靓点作为重中之重,按市级、区级、社区级三级商业网点的模式,调整商业网点空间结构,建立商业物流体系。

积极推行“农改超”的工作。

总体结构

到2020年,湘潭市区总体将形成“一主、一副、两带、一走廊、十区”的整体商业格局。

“一主”是指一个市级商业中心——九天商圈;“一副”是指建设路口商圈;“两带”是指河东、河西湘江生态商业带;“一走廊”是指月华轴——生态商务走廊;“十区”是指砂子岭、下摄司、丝绸商业广场、板塘铺、汽车东站、易家湾、赤马、羊牯、鹤岭、双马十个区级商业功能区,楠竹山、九华、易俗河为总体结构外的三个区级商业功能区,应参照《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分区商业网点规划。

市级商业中心——九天商圈(韶山路、白石街商圈)

以韶山中路和白石商业街为主体,与车站路南段、建设北路中段构成商圈,总控制用地85.5公顷(道路两侧各按80米控制)作为全市的商业中心。

该商圈自然形成“9”字形,9为数中之极,吉利之数。

9的端部直指大湖,风水之法,得水为上,水为财象,该商圈必将兴旺发达。

毛主席词云“可上九天揽月”,伟人故里的商圈以“九天”命名,实有形象与城市文脉耦合之妙。

商业定位:

是全市商业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种最齐全的商区,其主要内容用五个字来概括“高(档)、大(型)、名(店)、全(品种)、专(专业店)”该中心是以购物为主体,兼有休闲、娱乐功能的城市商业中心,同时更应该是辐射周边地区的区域性商业中心。

鼓励设置:

大型超市、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餐饮网点、文化娱乐网点。

限制设置:

仓储式会员店、农贸市场,以及其他与本中心性质不符的各类商业设施。

一个副中心

建设路口商圈:

其地域包括莲城商业步行街、步步高华隆店、胜利文化广场、岚园大酒店、红太阳广场等,总用地面积38.4公顷,该中心的形态与风格宜以现代感为主,同时应尽可能体现莲城文化的风韵,其商业定位宜为综合性商业群,并兼有一定的休闲功能。

生态式商务走廊

沿霞光东路以北的月华路两侧共60公顷用地控制为生态式商务走廊,中间为80m宽绿轴,两侧以高层商务楼为主,在福星路、河东大道规划大型绿化广场,该区为以商务、金融、会展为主,重点布局金融、保险、证券、中介、商务办公、会展等,城市商业网点适当配置星级酒店、高档专卖店、大型综合超市、高档娱乐设施和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限制设置专业市场、集贸市场。

商业网点营业面积控制在10~20万平方米。

两带

1、河东湘江生态商业风光带

规划范围东到三大桥,西以岳塘二号路为界,南到东湖路、北至湘江,总用地控制范围143公顷,该区职能以旅游、休闲、娱乐、餐饮、健身为主体。

商业设置应以主体功能服务为目标,适度发展娱乐业,限制发展批发市场、大型超市、购物中心和仓储会员店,其建设形态应以现代风格为主。

2、河西湘江生态商业风光带

西起九总,东至大埠桥,雨湖路以南,含雨湖公园、平政路直至湘江,总面积270公顷,该地段位于城市地理中心,前江后湖,并拥有关圣殿等一批重要的文物古迹,历史上就是商贾云集之地。

充分利用该地段的自然、历史和人文条件,创造一个以文化、休闲、旅游、娱乐为主体的具有特色商业功能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该带宜优先发展旅游、休闲、娱乐、餐饮、健身、美容等各类设施,限制发展与该带的功能不相符的各类商业设施。

区级商业功能区

区级商业功能区是以为一定范围内城市居民服务为主的商业区,故选址应符合如下原则:

适当考虑布局的均衡性和行政区划,选址地段应具有较好的商业基础,空间具有扩展条件。

1、砂子岭商业功能区

该区范围为羊湾路、金侨路、迎宾西路、韶山西路、羊牯路所围合的区域,总用地90公顷。

该区级商业功能区主体定位是以建材、副食品、家电、日用百货、土特产、槟榔等消费品市场为主的专业市场园区。

因此该区是一个综合性较高的商业区,该区宜优先发展专业市场、大型专业店、仓储式会员店,适度发展餐饮网点、超市、便利店,允许典当、拍卖、旧货市场入园,限制发展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

2、下摄司商业功能区

该区范围为东到潭下路,南至南国路,西以铁牛路,北以胜利路为界,总用地60公顷。

该区级商业功能区主要是为湘钢、电机、电缆等企业配套生活区服务,商业定位为以购物为主,兼有娱乐、餐饮等服务功能的生活性商业服务区。

3、丝绸商业广场

该区位于板塘商业区及建设路口副中心之间,处于市政务中心与金侨、盘龙名府、东方名苑、建鑫城市广场之中,未来五年后,人口密度急聚增大。

该功能区毗邻百老汇广场(在建)、湖湘商业广场、心连心超市(在建)、多凌东方商业广场(已规划)、帝景大厦等大型商业网点,商业建筑面积总计达20万平方米,主要为盘龙名府、湖湘家园、东方名苑、金侨、建鑫城市广场等新兴住宅区居民服务,该区以休闲娱乐为主,兼有餐饮、购物、商务等综合服务功能。

4、板塘商业功能区

该区范围为板塘大道、板塘七、九号路及滨江大道所围合的区域,总用地73.4公顷。

该功能区主要为湘纺、江滨、电化等企业配套生活区及城市生活区服务,由于其毗邻湘江,商业定位为以购物为主,兼有休闲、旅游、娱乐功能的综合服务区。

5、易家湾商业功能区

该区级商业功能区包括昭山十七、十八、二十号路所围合片区及昭山十、十三、十四、二十号路、一0七国道所围合区域,总用地59.8公顷,规划在昭山十、十三、十四、二十号路、一0七国道所围合区域近期主要建立以现状长株潭大市场、摩托车市场为主体,以机动车、家具、陶瓷和旅游产品为主的综合市场园区,远期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逐步实现及大型轻轨中转站的设立,应逐步改造为高档大型商业、休闲、娱乐设施。

在昭山十七、十八、二十号路所围合区域建立以休闲、旅游、娱乐、餐饮等服务业功能为主,打造为长株潭三市服务的生态休闲中心。

6、四桥西和平(赤马)商业功能区

该区范围为赤马四、五、九、十号路所围合区域,总用地28公顷,规划职能主要是为湖南科技大学及周边地区服务,以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休闲等服务功能为主。

7、羊牯商业功能区

该区范围为高岭路、学府路、先峰路、伏林路所围合区域,总用地73.4公顷,规划职能主要是为湘潭大学、先锋工业园及周边地区服务,以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服务功能为主。

8、双马商业功能区

该区范围为东到板马路,南以芙蓉东路为界,西至双马三号路,北到霞光东路,总用地60.8公顷。

该区的商业定位类同砂子岭,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业区。

规划职能主要是以钢材、化工原料、机电、五金、粮油贸易、特种行业等专业市场为龙头的生产资料市场园区,并适度配置为双马工业园,双马镇服务的商业功能用地。

9、鹤岭商业功能区

规划范围为鹤岭镇中心商业区,总用地23.3公顷,主要以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配套功能为主。

10、汽车东站商业功能区

规划范围为吉安路与芙蓉东路交叉口周边用地,包括汽车东站、柏丽购物广场、万博工业品超市等用地,总控制用地29.1公顷。

社区级商业中心

距离市级、区级商业中心1000米以外的居住区,服务人口3~5万人左右,应有一个相应规模的社区商业中心,一般应按每千人700平方米配置,其中80%网点应集中在规划的社区商业中心内。

社区商业中心近期应以超市和农贸市场为主体,加上其它基本业态,以保证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远期发展为以生鲜食品超市和连锁便利店为主体的城市居民商业服务区。

近期规划重点改造杨家湾、八仙桥、福星社区中心,拟重点建设的社区中心为10个,分别为砂子岭、三桥(新景)、四桥西(和平)、湘纺、东站南路、金侨、大阳、双马、德国工业园、芙蓉西路社区中心。

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

一、规划期限

2006年~2020年

近期:

2006年~2010年

远期:

2011年~2020年

二、规划区范围

规划区范围与第六次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

楠竹山、九华两地区未列入第六次城市总体规划,故本次规划不做深入研究。

规划依据及规划对象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国家商务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4、湘潭市第六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文本、说明书、图册。

5、国家商务部、建设部《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发[2004]18号

6、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义(国经贸易[2001]89号)。

7、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国经贸易[2002]44号)。

8、国家经贸委颁发《“十五”商品流通行业结构调整规划纲要》。

9、湘潭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10、关于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国经贸易[2003]83号)。

11、其它有关商业的法令法规。

二、规划对象

从湘潭市现代化商贸二级中心城市的地位和政府调控的重点出发,确定商业网点的规划对象。

1、商业功能区

重点规划对象为市级和区级以及社区级的商业功能区,选定恰当区位,打造湘潭市的商业靓点。

2、特色商业街区

重点规划对象为市级和区级商业街。

3、零售商业网点

重点规划对象为大型零售网点,包括大型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仓储式会员店和大型专业店等业态,并对中、小型零售网点布局提出原则性布局要求。

4、商品市场

重点规划对象为大型专业市场园区,近期重点建设大型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及农贸市场或农贸超市,近期重点改建大型市场或农贸市场以及特种行业市场。

5、物流配送

重点规划对象为物流园和物流配送中心。

6、宾馆、酒店

重点确定布局原则及宏观布局。

商业网点的发展目标

一、近期

按年均增幅为13%计算,到2010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7.6亿元,比2005年增长1倍。

湘潭市各类商业网点总量控制在2.3万处,年均增长2.3%,千人拥有零售网点27个,人均营业面积为1.2平方米,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基本实现小康社会商业服务目标,具体配置目标如下:

1、基本确立市级、区级、社区级三级商业网点体系。

2、完成城市商业靓点构建。

3、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新建8处,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营业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营业面积0.35平方米。

4、构建高标准的商业街达到4条,其中新建2条,改造2条。

5、初步形成市场园区网络,其中新建批发市场2个,改扩建5个。

二、远期

按年均增幅为12%计算,到2020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26.2亿元,城市各类商业网点总量控制在3万处左右,年均增长2.4%,千人拥有零售网点27个,人均营业面积1.6平方米,总体达到国内发达城市水平,成为长株潭地区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具体配置目标如下:

1、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新建11处,改扩建2处,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面积达6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大中型商业零售网点营业面积0.55平方米。

2、高标准的商业街达到7条,其中新建3条,现状整治4条。

3、大、中型批发市场达到30个,其中新建3个,改扩建5个。

4、每个社区拥有商业服务设施不低于10000平方米,每千人拥有600~800平方米,基本可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

商业网点规划布局

一、总体思路

本着“松动古城,加强新区,分级布局”的原则,“西改东扩”的总体发展战略,对湘潭市城区商业网点进行合理布局,形成具有湘潭特色的商业网点布局体系。

二、商业功能区规划

1、布局原则

(1)区位条件;

(2)商业现实发展状况;

(3)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

2、布局思路

湘潭市商业功能区布局要与湘潭市“西改东扩”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相一致,规划提出“西部提升,东南推进,北部培育”的发展思路。

(1)西部提升

西部主要是指湘潭市河西旧城区,现状以韶山路、车站路、建设北路为中心的商业功能较为发达,但层次不够高,配套设施不完善,需要通过改造建设予以提升。

改造提升主要立足于品质的提升,改造提升的重点是以韶山路、车站路、民主路、建设北路为核心的零售商业区。

商业中心结合滨江历史文化景观向滨江地区发展,安排中高档购物、休闲商业网点,打造白石商城精品商业街区,着力疏解旧城区的交通压力。

(2)东部推进

主要是指河东新区的开发建设,重点发展建设路口片区及市行政中心区以北,河东大道两侧商务会展区,并逐步向外扩张。

(3)北部培育

羊牯、赤马地区是教育科研和第二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目前我市商业网点配备最薄弱的地区,随着护潭、先峰工业园的快速发展及高校的逐步完善,该地区按人口和用地规模可规划二处区级商业功能区。

三、商业功能区等级结构规划

根据对湘潭市城市商业网点需求的预测,结合我市城市功能分区,对湘潭的商业功能区进行合理布局,构建现代和传统特色分明、地域功能分属明显的商业空间发展体系。

到2020年,湘潭市区总体将形成“一主、一副、两带、一走廊、十区”的整体商业格局。

“一主”:

是指一个市级商业中心——九天商圈

“一副”:

是指建设路口商圈。

“两带”:

是指河东、河西湘江生态商业带。

“一走廊”:

是指月华轴生态商务走廊。

“十区”:

是指十个区级商业功能区。

四、商业功能区职能结构及布局规划

1、市级商业功能区

(1)市级商业中心——九天商圈

以韶山中路和白石商业街为主体,与车站路南段、建设北路中段构成商圈,总控制面积约85.5公顷(道路两侧各按80米控制),作为全市的商业中心。

该商圈自然形成“9”字形,9为数中之极,吉利之数。

9的端部直指大湖,风水之法,得水为上,水为财象,该商圈必将兴旺发达。

毛主席词云“可上九天揽月”,伟人故里的商圈以“九天”命名,实有形象与城市文脉耦合之妙。

●现状基础

该商业中心具有区位和文化优势,是典型的传统商业街区,现该处已有金湘潭(在建)、中荣、步步高基建营店、苏宁电器等大型商业网点,商业建筑面积总计27.85万平方米,占全市商业建筑总面积的45.8%,同时还有不少可开发的空间(详见专题)。

●商业定位

全市商业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种最齐全的商区,其主要内容可用五个字来概括:

“高(档)、大(型)、名(牌)、全(货物齐全)、专(专业店)”。

该中心是以购物为主兼有休闲、娱乐功能的城市商业中心,同时更应该是辐射周边地区的区域性商业中心。

●规划导向

鼓励设置:

大型超市、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餐饮网点、文化娱乐网点。

限制设置:

仓储式会员店、农贸市场以及其它与本中心性质不符的各类商业。

(2)一个副中心

●建设路口商圈

其地域包括莲城商业步行街、步步高华隆店、胜利文化广场、岚园大酒店、红太阳广场等,总用地面积38.4公顷,该中心的形态与风格宜以现代感为主,同时应尽可能体现莲城文化的风韵,其商业定位宜为综合性商业群,并兼有一定的休闲功能。

(3)生态式商务走廊

沿霞光东路以北的月华路两侧共60公顷用地控制为生态式商务走廊,中间为80m宽绿轴,两侧以高层商务楼为主,在福星路、河东大道规划大型绿化广场,该区为以商务、金融、会展为主,重点布局金融、保险、证券、中介、商务办公、会展等,城市商业网点适当配置星级酒店、高档专卖店、大型综合超市、高档娱乐设施和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限制设置专业市场、农贸市场。

商业网点营业面积控制在10~20万平方米。

(4)河东、河西湘江生态商业风光带

●河东湘江生态商业风光带

规划范围东到三大桥,西以岳塘二号路为界,南到东湖路、北至湘江,总用地控制范围143公顷,该区功能以旅游、休闲、娱乐、餐饮、健身为主体,商业设置应以主体功能服务为目标,限制发展批发市场、大型超市、购物中心和仓储式会员店,其建设形态应以现代风格为主。

●河西湘江生态商业风光带

西起九总,东至大埠桥,雨湖路以南,含雨湖公园、平政路直至湘江,总面积270公顷,该地段位于城市地理中心,前江后湖,并拥有关圣殿等一批重要的文物古迹,历史上就是商贾云集之地。

充分利用该地段的自然、历史和人文条件,创造一个以文化、休闲、旅游、娱乐为主体的具有特色商业功能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该带宜优先发展旅游、休闲、娱乐、餐饮、健身、美容等各类设施,限制发展批发市场、购物中心和仓储式会员店等与该带功能不相符的各类商业设施。

2、区级商业功能区

区级商业功能区是以为一定范围内城市居民服务为主的商业区,故其选址应符合如下原则:

适当考虑布局的均衡性和行政区划;选址地段应具有较好的商业基础,空间具有扩展条件。

(1)砂子岭商业功能区

该区范围为羊湾路、金侨路、迎宾西路、韶山西路、羊牯路所围合的区域,总用地90公顷,该区的主体定位应是以建材、副食品、家电、日用百货、土特产、槟榔等消费品市场为主的专业市场园区,并允许典当、拍卖、旧货市场入园。

鉴于该区区位,故同时又定为区级商业功能区,因此该区是一个综合性较高的商业区。

该区应优先发展专业市场、大型专业店、仓储式会员店,适度发展餐饮网点、超市、便利店、限制发展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

(2)下摄司商业功能区

控制范围为东到潭下路,南至南园路,西以铁牛路,北以胜利路为界,总用地60公顷,该区级商业功能区主要是为湘钢、电机、电缆等企业配套生活区服务,商业定位为以购物为主,兼有休闲、娱乐、餐饮等功能的生活性商业服务区。

(3)丝绸商业广场

该区位于板塘商业区及建设路口副中心之间,处于市政务中心与金侨、盘龙名府、东方名苑、建鑫城市广场之中,未来五年后,人口密度急聚增大。

该功能区毗邻百老汇广场(在建)、湖湘商业广场、心连心超市(在建)、多凌东方商业广场(已规划)、帝景大厦等大型商业网点,商业建筑面积总计达20万平方米,主要为盘龙名府、湖湘家园、东方名苑、金侨、建鑫城市广场等新兴住宅区居民服务,该中心以休闲娱乐为主,兼有餐饮、购物、商务等综合服务区。

(4)板塘商业功能区

控制范围为板塘大道、板塘七、九号路及滨江大道所围合区域,总用地73.4公顷,该功能区主要为湘纺、江滨、电化等企业配套生活区及城市生活区服务,由于其毗邻湘江,商业定位为以购物为主,兼有休闲、旅游、娱乐功能的综合服务区。

(5)易家湾商业功能区

该区级商业功能区包括昭山十七、十八、二十号路所围合片区及昭山十、十三、十四、二十号路、一0七国道所围合区域,总用地59.8公顷,规划在昭山十、十三、十四、二十号路、一0七国道所围合区域近期主要建立以现状长株潭大市场、摩托车市场为主体,以机动车、家具、陶瓷和旅游产品为主的综合市场园区,远期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逐步实现及大型轻轨中转站的设立,应逐步改造为高档大型商业、休闲、娱乐设施。

在昭山十七、十八、二十号路所围合区域建立以休闲、旅游、娱乐、餐饮等服务业功能为主,打造为长株潭三市服务的生态休闲中心。

(6)四桥西和平(赤马)商业功能区

该区范围为赤马四、五、九、十号路所围合区域,总用地28公顷,规划功能主要是为湖南科技大学及周边地区服务,以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休闲等服务功能为主。

(7)羊牯商业功能区

该区范围为高岭路、学府路、先峰路、伏林路所围合区域,总用地73.4公顷,规划功能主要是为湘潭大学、先锋工业园及周边地区服务,以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服务功能为主。

(8)双马商业功能区

该区范围为东到板马路,南以芙蓉东路为界,西至双马三号路,北到霞光东路,总用地60.8公顷。

该区的商业定位类同砂子岭,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业区。

规划功能主要是以钢材、化工原料、机电、五金、粮油贸易、特种行业等专业市场为龙头的生产资料市场园区,并适度配置为双马工业园,双马镇服务的商业功能用地。

(9)鹤岭商业功能区

规划范围为鹤岭镇中心商业区,总用地23.3公顷,主要以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配套功能为主。

(10)汽车东站商业功能区

规划范围为吉安路与芙蓉东路交叉口周边用地,包括汽车东站、柏丽购物广场、万博工业品超市等用地,总控制用地29.1公顷。

主要以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配套功能为主。

3、社区级商业中心

距离市级、区级商业中心1Km以外的居住区,服务人口3~5万人左右,应有一个相应规模的社区商业中心,一般应按每千人/700平方米配置,其中80%网点集中在规划的社区商业中心内。

社区商业中心的构成当前应以超市和农贸市场为主体,加上其它基本业态构成,以保证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远期应以生鲜食品超市为中心,以发展连锁便利店为主体的城市居民商业服务区。

近期重点改造的社区中心为3个,分别为杨家湾、八仙桥、福星社区中心,重点建设的社区中心为10个,分别为砂子岭、三桥(新景)、四桥西(和平)、湘纺、东站南路、金侨、大阳、双马、德国工业园、芙蓉西路社区中心。

目前霞光社区商业网点功能基本齐全。

五、大型零售网点规划

1、大、中型零售网点发展现状:

湘潭市的大中型零售网点(营业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现状约有20个,其中大型零售网点(营业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现状共有7个。

2、大型零售网点布局思路

大型零售网点要注重结合商业功能区和商业街的发展,起到支撑商业功能区和商业街发展的骨干作用。

在标志性商业功能区,尤其要注重大型商业网点的合理布局,注重从内在功能到外在形态的全面提升。

加强对大型百货店、购物中心、大型专业店和大型综合超市建设的规划导控,合理布局、层次较高、形象较好的零售、餐饮、休闲服务等商业网点,成为靓丽的商业景观,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结合湘潭市现状的相关情况,大型零售网点的布局需遵循下面的布局思路:

(1)适度发展大型百货商店;

(2)引导发展大型综合超市;

(3)积极发展大型专业店;

(4)适度发展仓储式会员店;

(5)控制发展购物中心。

3、大型零售网点布局

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