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667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9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docx

第八主题冬日暖洋洋

第八主题:

冬日暖洋洋

写给老师的话:

冬天来临,大自然的变化会给孩子们带来很多的惊喜。

他们会在自然而然中感受到气候的变冷,发现人们的生活起居、穿戴打扮有了变化。

动物在冬天里的变化,会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为了满足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究欲望,我们设计了《冬日暖洋洋》这一主题。

从对冬季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切入,参与户外运动,观察人们的衣着......让幼儿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初步感知冬季明显的季节特征,愿意参加暖和身体的活动,能勇敢地面对环境,自觉地、主动地认识周围的变化。

在与孩子一起满怀欣喜地迎接冬天,以各种活动激发幼儿积极、乐观的品质。

环境创设:

1、布置雪人的墙饰,用白纸剪成雪花状,张贴在玻璃上。

2、请家长收集冬天背景的风景照片,供幼儿欣赏。

3、家园合作收集过冬用品,活动室内创设一个区角。

家园共育:

1、帮助收集有关“冬天”的资料,并为幼儿提供一些废旧物品带到幼儿园来。

2、观察收集动、植物的不同过冬方式的资料、图片。

3、家园合作收集各种保暖用具。

4、家长帮助幼儿收集与新年相关的资料(新旧日历,新年生肖画等)。

5、多带孩子进行户外锻炼,并讲述一些有关冬天的动、植物知识。

6、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请您能积极应答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设计教师:

张潇文

课题名称:

雪地的脚印

活动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诵。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雪绒花》的音乐。

2.小动物图片人手一张。

3.橡皮印章(鸡、鸭、狗、马的脚印)

4.彩色印泥,图画纸。

5.引导幼儿在活动前识别各种动物的脚印。

活动过程:

1.以猜谜的方式导入课题。

1)白色花,无人栽,一刮北风它就开,无根无枝又无叶,跳着舞从空中来。

小朋友,老师说的是什么呢?

2)雪。

(教师播放课件,雪绒花音乐起,展现大雪纷飞的场景。

2.学习诗歌。

1)小朋友,你们看!

雪地里来了谁?

(播放课件,逐一出现小动物:

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2)你们想一想,这些小动物到雪地里来干什么呢?

3)播放课件,小动物在雪地上走路,在雪地里会留下了什么?

(一串脚印)

4)(出示脚印图)小朋友,你们猜一猜,这是谁的脚印呢?

像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积极发言。

a)小鸡的脚印像小草。

(小鸡的脚印像竹叶……)

b)小鸭的脚印像枫叶。

(小鸭的脚印像莲花……)

c)小马的脚印像月牙。

(小马的脚印像耳朵……)

d)小狗的脚印像梅花。

(小狗的脚印像饼干……)

5)这些脚印究竟分别是谁的呢?

让我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动物对应脚印)

6)小动物的脚印留在雪地里,看上去就像一幅漂亮的画。

(播放课件,展现一幅由小动物的脚印构成的画面。

)小朋友画画要用笔和颜料,可是小动物画画不用颜料不用笔,只要在雪地里走几步就完成了。

7)播放课件,小鸡问:

“小鸭小鸭,你的朋友青蛙怎么没来?

小鸭说:

“我也不知道,我正在找他呢。

”小朋友,你们知道青蛙去哪里了吗?

8)冬天里青蛙要冬眠的,所以他没有来雪地上玩。

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要冬眠吗?

9)雪姑娘看了小动物的画,觉得漂亮极了,于是就编了一首儿歌,你们听。

(播放课件,完整的儿歌朗读。

10)小朋友,你们听到了吗,雪姑娘是怎么念的?

和幼儿一起慢慢的整体朗诵诗歌。

11)再次播放课件,分句学习儿歌朗读,请幼儿跟读。

3.尝试仿编儿歌。

1)小朋友念的儿歌被其它的小动物听到了,现在,它

们也要来雪地里画画。

你们愿意为这些小动物编儿歌吗?

2)这些小动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快请它们出来

请小朋友把老师预先放在幼儿椅子底下的小动物的

图片拿出来,仿照“…画…”的句式编儿歌。

a)大象画大饼。

b)小猫画桃花。

c)小猪画剪刀。

d)螃蟹画菊花。

e)小鹅画雨伞。

4.印章画。

小动物为了感谢小朋友帮助它们编儿歌,要送给你们每人一份礼物,它们要把脚印借给你们,让你们也用脚印画一幅漂亮的画。

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幼儿用橡皮印章(动物脚印形状)印画。

活动建议:

1.幼儿为自己的画配上一个故事。

2.将孩子们创编的儿歌记录下来,配上图展示在活动室的墙面上,供幼儿互相学习。

附:

诗歌雪地上的脚印

下雪了,下雪了,

雪地里来了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

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

小马画月牙,

用脚印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

小青蛙,去哪了?

躲在洞里睡着了。

设计教师:

许杰

课题名称:

玩雪去

活动领域:

科学——数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物体的空间对应。

2.在操作中帮助幼儿认识楼层和单元的排序。

活动准备:

1.《玩雪去》的图片。

2.点卡(背面是数字卡)1-5。

3.铃鼓一个、彩笔若干。

4.《幼儿用书》第五册P2

活动过程:

1.游戏:

“听鼓声击拍”

请幼儿根据鼓声的数量拍打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响应。

2.游戏:

“数字排队”

1)请几名幼儿手持不同的点卡在最快的时间内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2)再请几名幼儿手持不同的数卡在最快的时间内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3.“帮助冬冬找伙伴”(出示图片《玩雪去》)。

1)冬冬想找小伙伴出去玩,可是他不知道小伙伴都住在哪个单元、哪个楼层,请小朋友帮帮他,好吗?

2)引导幼儿明确画面中红色数字代表的是单元的顺序,绿色数字代表的是楼层的顺序。

3)根据画面右侧的预设问题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空间对应。

a)扎翘翘辫的小女孩住在哪儿?

(1单元3楼)

b)2单元5楼住的是谁?

(短发齐刘海儿的小姑娘)

c)翘头发的小男孩住在哪儿?

(3单元1楼)

d)4单元4楼住的是哪一位?

(短发稍长的小女孩)

e)整齐头发的小男孩住在哪儿?

(5单元2楼)

4.“我想帮助冬冬”

1)打开幼儿用书,幼儿尝试进行操作。

2)老师巡回指导,尤其是帮助能力弱的孩子。

3)讲评幼儿的作业,结束

活动建议:

1.平时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各种排列游戏,如:

从左-右、从小-大、从低-高、从长-短等等。

还可以是有规律的图案排列。

2.可以将“找伙伴”变成“找服装”、“找食品”、“找玩具”等等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空间对应。

设计教师:

赵旭云

课题名称:

剪雪花

活动领域:

艺术——美术

活动目标:

1.学习剪雪花的方法,要求正确使用剪刀。

2.通过欣赏和剪雪花,了解雪花的外形特征及特点。

活动准备:

1.丰富有关雪花的知识。

2.白色的手工纸、剪刀、小篮、不同的雪花。

3.《幼儿用书》第五册P3

活动过程:

1.提问引出活动内容。

冬天到了,天空中飘落下来白色的象纸片一样的,落在树上、落在屋顶上、落在地上,到处都是白茫茫的,是什么呢?

(小雪花)

2.出示不同的剪纸“雪花”欣赏,让幼儿初步了解雪花的外形特征及特点。

1)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雪花。

a)小雪花是什么颜色的?

小雪花有几个小花瓣?

b)下雪天我们可以干什么?

2)复习儿歌《小雪花》。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儿歌《小雪花》

3)小结:

冬天到了,小雪花从天空中慢慢飘落,白白的,像一朵朵小花,接到手心里发现是六个瓣,而且冰冰凉凉的。

雪花聚得很多的时候,我们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3.示范剪雪花。

1)教师出示白色的正方形的纸和剪刀,引起幼儿的注意。

2)教师示范剪雪花,幼儿认真观察学习。

a)老师的剪刀会走迷宫,请小朋友仔细看,并提出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

b)交代剪雪花的步骤,折的过程中重点让幼儿掌握对折后三等分对折的方法,折好后在剪得时候可以让幼儿画上图后再剪。

4.幼儿剪雪花,教师巡回指导。

1)打开幼儿用书看步骤图进行正确的折叠方法。

2)剪不同的雪花,教师巡回指导。

5.欣赏作品。

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剪的小雪花,展示幼儿作品并相互交流。

活动建议:

1.在区角活动中投放白色正方形的纸,让幼儿多练习剪纸,教师重点辅导能力弱的幼儿。

2.在家中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剪纸,到过年的时候能用红纸剪窗花。

设计教师:

张潇文

课题名称:

不会融化的雪人

活动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体会故事中那浓浓的感恩之情。

活动准备:

1.《感恩的心》音乐。

2.山羊公公图片。

3.《不会融化的雪人》ppt。

4.《不会融化的雪人》故事图片。

5.《幼儿用书》第五册P4—5

活动过程:

1.出示山羊公公图片引出课题。

在森林里,住着一位山羊公公,他经常给小动物们讲故事。

可山羊公公年纪越来越大,不方便出门了,小动物们又想听他讲故事,这该怎么办呢?

2.出示故事图片1—5,分段讲述故事《不会融化的雪人》。

1)小白兔是怎样做的呢?

小白兔为什么要去山羊公公家听故事?

2)春天,小白兔去听故事给山羊公公带去了什么?

3)夏天,小白兔又给山羊公公带了什么?

4)秋天,小白兔给山羊公公带去了什么?

5)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

6)如果你是小白兔,会去听故事吗?

你会给山羊公公带什么礼物?

3.出示故事图片6—8,继续讲述故事。

1)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吹,雪花漫天飘,小白兔去听故事了吗?

2)它这次去给山羊公公带了什么?

3)山羊公公喜欢这个礼物吗?

它是怎样做的?

4)春天来了,冰雪都融化了,为什么山羊公公的小雪人还是那样神气可爱呢?

(因为小雪人被放在冰箱里冻起来了;虽然冰雪能被融化,但却融化不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友爱之情)

4.欣赏ppt《不会融化的雪人》,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5.看幼儿用书,幼儿互相讲述,感受故事中浓浓的感恩之情。

6.播放歌曲《感恩的心》,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表演。

活动建议:

1.制作小图书《不会融化的雪人》。

2.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一些有关爱的故事。

附:

故事不会融化的雪人

山羊公公最会讲故事,他肚子里的故事总也讲不完。

山羊公公老了,他出不了门,小白兔就天天来他家里听故事。

春天的时候,小白兔来听故事,总要来采满满的一篮野花带给山羊公公,山羊公公看着漂亮的野花,闻着花香,给小白兔讲故事。

夏天的时候,小白兔总会采满满的一篮子蘑菇带给山羊公公。

山羊公公煮着香喷喷的蘑菇汤,给小白兔讲故事。

秋天的时候,小白兔总会采来满满一篮子红果果带给山羊公公,山羊公公一边吃着甜甜的红果果,一边讲故事。

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大雪一片片地飘下,山羊公公看着窗外飘着的雪花,心想,这么冷的天,小白兔一定不会来了。

小白兔满身披着雪花过来了,他笑着把篮子藏在背后,对山羊公公说:

“老爷爷,你猜,我给您带来什么?

”山羊公公想了想,冬天里,小白兔会带来什么呢?

他摇摇头,说:

“我猜不出来。

小白兔把篮子放到山羊公公面前。

“啊!

”篮子里有一个小雪人!

小白兔为山羊公公带来了一个小雪人,他怕雪人化了,就赶紧把小雪人放进冰箱里。

从此,小雪人住在山羊公公的冰箱里,每天打开冰箱,山羊公公都能看到它眯眯笑。

设计教师:

张潇文

课题名称:

漂亮的手套

活动领域:

艺术——美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各式各样的手套,激发幼儿装饰手套的兴趣。

2.引导幼儿大胆运用线条、图形、色彩来装饰手套。

活动准备:

1.《小手变变变》手指操音乐。

2.视频动画《送手套》。

3.手套装饰范画多张。

4.幼儿每人带一副手套。

5.纸工制作的手套,幼儿每人一副。

6.《幼儿用书》第五册P6

活动过程:

1.手指操《小手变变变》。

小朋友们,伸出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做手指操。

2.观看视频动画《送手套》。

1)播放动画前半部分:

冬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出来玩,可是玩着玩着小手冷极了,他们不停的搓着小手,可还是很冷。

把手放在口袋里,可又不能团雪球打雪仗。

2)动画里的小动物们怎么了?

3)你们有什么办法让他们的小手暖和起来吗?

(戴手套既可以保暖还能团雪球)

4)接着播放动画后半部分:

有一个小朋友给小动物送去了手套,小动物带上之后开心的玩起来了。

5)小朋友给小动物送去了什么?

为什么要送手套呢?

3.出示真实手套,幼儿观察讨论。

1)今天我请小朋友们带了自己手套,现在让我们带上手套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讨论)

2)我们的手套款式不一样,有五个指头分开的,有不分开的,还有露指头的。

3)手套的颜色也不一样,图案花纹也不一样。

有带挂绳的,有不带挂绳的。

4)手套的材质也不一样,有毛线的、有绒的。

5)但是左手和右手手套的图案颜色是一样的。

6)师小结:

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发现了很多手套的秘密!

从外形上看,有分指手套、并指手套、半指手套。

材质、图案和颜色也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

小朋友还特别发现了一副手套的左手和右手的图案颜色是对称相同的,这样设计,有利于我们分辨出一副手套。

4.出示手套装饰范例画,展示不同的线条、图形、色彩。

1)我这有几副设计装饰好的手套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你们觉得这些手套装饰的漂亮吗?

你喜欢哪一副?

3)这些手套都用了哪些线条、图形和颜色来装饰的呢?

5.幼儿装饰手套。

1)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手套,那你们想不想设计装饰一副属于你们自己的漂亮手套呢?

2)出示纸工制作的手套、最后画完可套在手上。

3)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在这个纸工手套上装饰属于自己漂亮的手套吧,在装饰的时候,看看谁能用更多不同的线条、图形图案、和颜色来装饰它。

4)幼儿装饰手套,教师巡回指导。

6.戴一戴、看一看、说一说(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1)你们装饰的手套真漂亮,我们戴在手上互相看一看、说一说,你喜欢哪个小伙伴装饰的手套,为什么?

2)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活动建议:

1.幼儿和家长共同设计一个亲子手套。

2.在家中完成幼儿用书第五册P6页中空白手套的装饰。

设计教师:

卢淑萍

课题名称:

江雪

适合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意境,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2.培养幼儿诵读古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江雪》。

2.图片。

3.《幼儿用书》第五册P7

活动过程:

1.复习古诗《静夜思》。

2.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

1)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人在干什么?

2)这是在什么季节发生的事情?

3)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有关这幅画的一首古诗。

3.观看课件,欣赏古诗《江雪》。

这首诗一共有几句?

是有关什么的古诗?

4.再次观看课件,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意境。

1)千山鸟飞绝——周围的群山上鸟儿都飞走了。

2)万径人踪灭——众多小路上行人留下的踪迹都消失了。

3)孤舟蓑笠翁——唯有一只孤船上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4)独钓寒江雪——独自一人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5.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江雪》。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逐句朗读这首古诗。

6.采用多种形式(分组、个别)让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1)谁想给大家朗诵这首古诗?

2)我们几个小组来比比赛,听听哪一组朗诵的最好,好不好?

活动建议:

1.课前可让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看看,初步了解一下所学的古诗内容。

2.把这首古诗回家朗诵给父母听,并和父母一同朗诵其他古诗,培养幼儿诵读古诗的兴趣。

 

附:

古诗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莅翁,

独钓寒江雪。

设计教师:

王晓婕

课题名称:

雪绒花

活动领域:

艺术——音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并尝试随音乐有节奏地自由舞蹈。

2.感受乐曲表现的优美意境。

活动准备:

1.歌曲磁带《雪绒花》《小雪花》

2.雪绒花图片

3.《幼儿用书》第五册P8

活动过程:

1.随着《小雪花》的音乐做雪花飘舞的动作进活动室。

2.出示雪绒花图片

1)请问小朋友这是什么花?

2)你见这种花在什么季节出现吗?

3.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就是《雪绒花》。

1)请幼儿欣赏歌曲。

2)听到这首歌曲感觉怎样?

(优美、抒情)

3)歌曲里都唱了什么?

4)幼儿用上述情绪来轻轻哼唱歌曲,进一步体会歌曲的节奏特点。

4.老师弹伴奏范唱,让幼儿拍手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

5.创编动作,进一步表现歌曲

1)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做做动作进行创编,感受音乐。

2)可引导幼儿小组合作来表现。

活动建议:

1.欣赏英文版歌曲《雪绒花》。

2.在区角活动中,能够用喜欢的乐器对歌曲进行伴奏。

设计教师:

都明姣

课题名称:

碰碰乐

活动领域:

健康社会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老师的口令要求完成相应的动作。

2.在理解游戏规则的目的基础上,自己设计新的挤挤碰碰的动作。

3.锻炼平衡能力,体验和好朋友在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运动会使身体发热的经验,玩过碰碰车

2.碰碰车的视频短片

3.奥尔夫音乐

4.幼儿用书第五册P9

活动过程:

1.观看碰碰车的视频,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刚才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碰碰车)

2)你们玩过碰碰车吗?

有没有什么难忘的经历?

3)碰碰车给小朋友们带来这么多的快乐,现在让我们开起碰碰车,跟着音乐互相碰一碰。

2.游戏《碰碰乐》

1)刚才随着音乐开起碰碰车的时候,你们都碰了

身体上的哪些部位?

2)刚才小朋友变成碰碰车的时候,都互相碰了身体上的不同的部位,现在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碰碰乐》。

3)提出要求:

老师发出口令,小朋友选择自己的搭档伙伴碰一碰,可以是两个小朋友一起,也可以和更多的伙伴

a)两个小朋友——单脚跳,肩膀碰肩膀

b)两个小朋友——手推手,脚不动

c)两个小朋友——屁股碰屁股

d)两个小朋友——手叉腰,碰膝盖

e)多个小朋友——手抱手,挤在一起

3.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动作。

1)教师请幼儿说说,在游戏的过程中,你的心情怎么样?

身体有什么变化?

2)原来这个“碰碰乐”游戏不但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让我们和小伙伴更亲密,还可以在寒冷的冬日,锻炼身体,让身体暖和起来。

3)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玩法,并让他教给其他的幼儿,由他发出口令,大家一起玩。

4.总结幼儿设计的动作

刚才小朋友们都编了很多的碰碰动作,我们一起来学学。

5.教师总结小朋友设计的碰碰动作,跟着音乐一起完成游戏。

活动建议:

1.提醒幼儿碰碰身体的时候,不能用力太大,注意安全。

2.当幼儿设计动作时,老师给予鼓励的同时要引导幼儿说出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我们干什么,如“你设计了脚尖碰脚尖,可以帮助我们活动脚腕,让我们的小脚丫暖和起来,也可以让我们的脚腕更灵活。

3.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在热身运动时加入碰碰乐的游戏,帮助幼儿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

4.课前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了解碰碰乐的游戏。

设计教师:

张潇文

课题名称:

小精灵的冬天

活动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故事中的语句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通过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积极、乐观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可爱的蓝精灵》、《雪绒花》的音乐。

2.小精灵图片、夏天里的小精灵图片。

3.《小精灵的冬天》ppt。

4.《小精灵的冬天》背景图。

5.小精灵可贴图片。

6.《幼儿用书》第五册P10-11

活动过程:

1.律动《可爱的蓝精灵》。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学小精灵跳起来吧。

(老师带领幼儿做律动)

2.出示小精灵图片。

1)你们看过蓝精灵的电影吗?

你们都喜欢谁?

2)今天有一群小精灵来到了这里,瞧!

(出示小精灵图片)

3)他们要和我们一起来过冬天,那你知道他们是怎样过冬的吗?

3.播放《小精灵的冬天》ppt听故事。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你喜欢这些小精灵吗?

2)这些小精灵在夏天的时候都在干什么?

(可以在空中跟小鸟玩,可以在水中跟小鱼玩,跟树叶上的小虫虫玩)老师尽量用故事中的语句回答。

3)冬天到了有什么变化?

(小鸟飞了,小鱼沉到了水底,花儿睡觉了)小精灵感到怎么呢?

(寂寞)

4)下雪了,小精灵们在干什么?

4.出示《小精灵的冬天》背景图。

1)冬天很漫长,你们看下雪,小精灵们是怎样过冬的?

2)教师请孩子边回答,边把小精灵过冬的情景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a)小精灵们冲出屋子,有的爬在屋顶上去滑雪。

b)到树杈上去跳降落伞。

c)到树枝上去倒挂着荡秋千。

d)在门口堆了一个巨大的雪人。

e)从远处滚一个大雪球过来。

f)在雪地上印出自己的小脚印。

5.出示夏天里的小精灵的图片。

看着两幅图片,教师完整的讲故事。

1)教师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语句进行回答。

2)讨论:

冬天寒冷又漫长,下雪了小精灵们为什么不呆在家里还要出来呢?

3)你喜欢冬天吗?

在冬天你可以干什么?

6.打开幼儿用书,幼儿互相讲故事。

7.播放歌曲《雪绒花》自然结束。

活动建议:

1.请爸爸用相机记录下孩子们快乐的冬天,孩子用画笔画出自己快乐的冬天。

2.根据自己的经验编一个《自己的冬天》的故事。

附:

故事小精灵的冬天

有一群小精灵,他们在夏天的时候,可以在空中跟小鸟玩,可以到水里跟小鱼玩,还可以坐在树上,跟树叶上的小虫虫玩。

玩累了,小精灵们可以躲到花朵里面去睡午觉。

可是,到了冬天,小鸟飞走了,小鱼沉到水底去了,花儿也睡觉了。

这时候,小精灵们也只好关紧门窗,住在大树屋子里寂寞地过冬。

冬天好漫长啊!

终于下雪了,好大好大的雪啊!

小精灵们高兴极了,他们把门打开,都冲了出来。

有的小精灵爬到了屋顶上,到屋顶上去滑雪,到树杈上去跳降落伞,到树枝上去倒挂着荡秋千,有的小精灵在地面上,在门口堆一个巨大的雪人,从远处滚一个大雪球过来,在雪地上啪嗒啪嗒走,印出自己的小脚印……

小精灵们原来以为在冬天会没事可做,只能躲在屋子里睡觉,没想到,因为有了雪,冬天变得这么快乐!

 

设计教师:

杨丽

课题名称:

面部保健操

活动领域:

健康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做面部操,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初步掌握一些面部保健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熟悉儿歌:

面部保健操;

2.橘子若干;

3.《幼儿用书》第五册P12

4.音乐《健康歌》

活动过程:

1.实践体验:

五官动一动。

请小朋友品尝橘子。

a)看橘子。

你是怎么知道的是橘子?

(用眼睛看出来)

b)闻气味。

你是用什么闻的?

(鼻子)

c)吃橘子。

什么味道?

你怎么知道的?

(嘴巴吃出来的)

2.游戏:

《找五官》

1)老师随意发指令找五官,幼儿迅速做出反应。

2)和幼儿一起说说五官的用处和在面部的位置。

3.讨论如何保护五官,你都知道那些面部保健的方法。

1)用手搓搓脸部。

2)多转转眼睛。

3)捏捏鼻子。

4)揪揪耳朵等等。

4.学习面部保健操

1)打开幼儿用书,复习对儿歌的掌握,幼儿根据画面自己学习面部保健操。

2)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操。

a)小手互相搓一搓,放在脸上敷一敷。

b)闭上眼睛来放松,左转转,右转转。

c)手指放在鼻两侧,上下来回搓一搓。

d)舌头左右卷一卷,上下牙齿轻轻叩。

e)小耳朵拽一拽,健康生活一起来。

3)幼儿集体边念儿歌边做操。

5.跟着音乐《健康歌》做动作结束。

活动建议:

1.请幼儿吧学会的面部保健操回家教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家里一起做做。

2.在饭前等待的时间教师可组织幼儿做做保健操。

附:

儿歌:

面部健身操

小手互相搓一搓,放在脸上敷一敷。

闭上眼睛来放松,左转转,右转转。

手指放在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