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742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语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班语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班语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班语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班语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大班语言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大班语言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大班语言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语言教案.docx

《大班语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语言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语言教案.docx

大班语言教案

1活动名称:

《小花伞》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有趣的情感。

  2、能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小动物的各种雨伞,并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课件、图谱、小图书。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题。

  1、播放课件第一段,师:

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看看有谁?

  2、播放下雨的场景,师:

哎呀!

怎么了?

小动物们该怎么办呢?

它们会怎么躲雨呢?

  (引入部分我以“轰隆隆的雷声设疑,突然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该怎么办?

”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课件中声像结合,画面忽明忽暗,雷声忽大忽小,具有生动、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点,能很快引起幼儿相关经验,达到活动开始,兴趣亦生的效果。

  二、看看、想想、说说、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小燕子躲雨片段。

  

(1)讨论并欣赏课件。

  师:

小燕子在雨中怎样?

飞(我们一起来飞飞看)

  它会飞到哪里去躲雨了?

  让我们看看,它到底飞到哪里?

(树枝上)

  哇,小燕子找到的这把伞可真大,谁给它的大伞取个名字?

(引出大树伞)(燕子飞到树枝上,大树伞。

  2、播放蚂蚁、小鱼躲雨片段。

  

(1)讨论并欣赏课件。

  师:

看看,谁又来了?

(蚂蚁和青蛙)

  它们会想什么办法来躲雨呢?

请小朋友猜猜看看?

  你们想的办法真多,现在我们来看看,它们到底找到了什么地方躲雨?

我们也用刚才的办法来说一说。

(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

……到荷叶下,荷叶伞!

  3、播放小鸡躲雨片段。

  

(1)讨论并欣赏课件。

  师:

叽叽叽叽谁来了?

它会怎么躲雨?

  小鸡躲到了哪里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鸡钻进妈妈的翅膀,妈妈伞!

)来涂老师来当鸡妈妈,你们来当小鸡钻钻看。

  4、播放乌龟和松鼠躲雨片段?

  

(1)师:

雨越下越大了,还有谁没找到雨伞呢?

(乌龟和松鼠)它们的心里怎么样?

(真着急)你们帮它想想办法?

它们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有没现成的雨伞?

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点部分,通过课件展示,层层递进、师幼互动,每一句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及时组织问答,引导幼儿进行归纳与整理儿歌的内容。

课件中小动物的动作,也让幼儿更具体、形象的理解动词。

  三、完整学习朗诵诗歌。

  1、师根据图谱完整朗诵诗歌一遍。

  师:

小动物们都找到了躲雨的伞,我真为它们高兴,涂老师还想把它们找伞的故事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吗?

一块来听听吧。

  2、学念诗歌一遍,重点能正确念好动词。

  师:

你们想试试吗?

  3、“找图片”游戏,复习巩固儿歌。

  4、这首诗歌还没有题目呢,谁来帮它取个好听的名字?

这首诗歌主要说了什么?

(雨伞)都是谁的雨伞?

(小动物)那我们可以把它叫《动物的雨伞》。

  (这一环节通过儿歌图谱,引导幼儿学习完整地朗诵。

  四、播放课件,发散想象,仿编诗歌。

  1、师:

森林里还有许多小动物,下雨了,它们还没找到伞,我们一起来帮帮它们吧。

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做小动物的雨伞呢?

  2、幼儿想象并用儿歌中的句型仿编诗歌。

  A、介绍操作材料。

  B、幼儿分组操作仿编诗歌。

  C、互相交流自己仿编的诗歌。

  如:

瓢虫飞到花瓣下,花瓣伞!

  蜗牛爬进贝壳里,贝壳伞。

  毛毛虫爬到树叶下,树叶伞。

  小鱼游到石头下,石头伞。

  小熊跑进山洞里,山洞伞。

  (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难点,通过播放课件结束部分,开放式的提问:

还有许多小动物没有伞?

怎么办呢?

你们可以帮助它们吗?

帮助幼儿唤起已有经验,激发幼儿主动参与讨论、交流的兴趣,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幼儿说话的欲望和积极性,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创编儿歌。

  五、分组活动。

  1、操作组:

投放故事盒、小动物,让幼儿操作仿编诗歌。

  2、图谱:

投放图谱、小动物图片,让幼儿根据图谱进行创编诗歌。

  3、画册:

投放小画册,让幼儿根据画册内容朗诵诗歌。

 

2活动名称《五个矮儿子》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五首动物谜语儿歌的内容,学会念谜语,并能根据描述的特点猜出谜底。

  2、根据谜语中2的递减规律线索进行推导,并根据事物的主要特征仿编谜语。

  3、让缺乏信心、反应较慢的幼儿敢于发言,获得机会,获得信心。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5张。

  2、会唱歌曲《小青蛙》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教师开门见山,直接引出故事。

  教师:

今天要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五个矮儿子》。

  教师讲故事至"横着爬上又爬下",提问:

你们猜一猜大儿子养的是什么动物?

幼儿猜结果。

  用同样的方法,让幼儿猜一猜二儿子样的是什么动物。

  启发幼儿想一想:

三儿子养的动物可能是几条腿。

教师继续说三儿子样的动物的谜面,幼儿猜结果。

  让幼儿猜一猜四儿子养的动物可能是几条腿。

教师继续说四儿子样的动物的谜面,幼儿猜结果。

  猜五儿子养的动物可能是几条腿。

然后,教师继续说谜面,幼儿猜结果。

  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

你们觉得五个矮儿子勤劳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分析谜语。

  教师与幼儿共同讲述故事。

教师提问:

你觉得五个矮儿子聪明吗?

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

启发幼儿找一找:

五个矮儿子让大家猜的谜语的第一句说的是什么?

使幼儿知道第一句谜语都是关于几条腿的问题,后面几句说的都是动物的特征。

  3、引导幼儿尝试仿编谜语儿歌。

  教师:

五个矮儿子真聪明,编的谜语真有趣,你会像五个矮儿子那样编谜语吗?

提醒幼儿第一句要说出腿的数量,接下来说出动物的特征。

先让幼儿与旁边的同伴交流自编的谜语,然后请个别幼儿到台上来念谜语,其他幼儿猜谜底。

  4、音乐活动:

《小青蛙》

  教师念仿编的谜语儿歌。

  幼儿表演唱《小青蛙》一遍。

  教师提问:

两只(三只、四只)青蛙有几条腿?

幼儿回答后,师生唱出相应的歌。

 3《我就是喜欢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你们自己吗?

你们喜欢自己什么呢?

  2、出示青蛙图示。

看来,每个人都很喜欢自己,有一只小青蛙,他的名字叫弗洛格,他也很喜欢自己,你们猜猜他会喜欢自己什么呢?

  小结:

弗洛格喜欢自己的颜色,会游泳、会跳跃、还会捉虫,所以它感到非常愉快,它喜欢自己是一只青蛙。

认识书名《我就是喜欢我》。

  二、故事讲述

  1、教师叙述故事。

  提问:

  一天,弗洛格在路上遇见了一位朋友,他是谁啊?

他们在干什么?

  小鸭飞起来了吗?

是呀!

小鸭优雅地飞了起来,我们来学学小鸭,怎么优雅的飞起来了呢?

  师幼共同模仿小鸭飞行动作。

  2、这个时候弗洛格会在想什么呢?

幼儿猜测。

  3、教师继续讲述。

  提问:

弗洛格很伤心,他现在很需要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你们有谁能给他出个主意吗?

怎样他才能飞起来呢?

幼儿为青蛙提供主意。

  4、你们的点子可真多呀,弗洛格就用了你们其中一个点子?

出示PPT。

他成功了吗?

  5、继续讲述。

老鼠对弗洛格说了些什么?

之后弗洛格就开始行动了,可是最后,他做蛋糕成功了吗?

观看图片。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6、继续讲述。

他跑去找野兔。

……弗洛格沮丧地把书还给野兔。

  提问:

看来弗洛格不再喜欢自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了!

作为朋友,我们该劝劝他,谁来劝说劝说弗洛格?

  幼儿自由回答。

  7、教师讲述故事结局。

  提问:

弗洛格最后有没有重拾信心呢?

你们从哪里看出来?

  8、再次欣赏故事。

  小结:

弗洛格重新认识了自己,对自己有了信心。

因为青蛙有青蛙的本领,兔子有兔子的本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

  三、联系自身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

那么小朋友们,你有什么本领呢?

  2、幼儿讲述,教师将幼儿说到的内容展现在黑板上。

小结:

看来每个朋友都有自己特别的本领,所以你们都很自信,而最重要的是,老师,爸爸妈妈们还有大家都爱你。

 

4活动名称:

《12生肖》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相。

  2、能听懂故事的主要情节并能简单概述出来。

  3、了解十二属相具体有哪些动物表示以及轮换的规律。

  活动准备:

  1、老鼠、猫、牛的手偶各一个,十二属相轮换的规律图或图片一张或小动物玩具。

  2、故事挂图《十二生肖》。

  3、了解家庭成员的属相。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交流属相,引入主题。

  1、幼儿自我介绍自己或家人的属相。

  2、属相也叫生肖,都是由动物代表的,为什么要用动物代表呢?

引出故事。

  二、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1、教师利用手偶生动地讲述《十二生肖》的故事。

提问交流:

属相里面有没有猫?

为什么没有猫?

谁排在了第一?

为什么小小的老鼠排在了第一?

  2、进一步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3、幼儿利用老鼠、猫、牛的手指玩偶,两人一组进行故事主要情节的再现和讲述。

  三、引导幼儿了解十二属相的代表动物和十二属相的轮换规律。

  1、利用小动物玩具或教学挂图,了解十二属相的代表动物。

提问交流:

有哪些动物被选为属相?

一共有多少属相?

我们一起数一数。

十二属相是由自然界的十二种动物:

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组成的,属相的作用就是可以计算年。

  2、了解十二属相的轮换规律。

属虎的小朋友是虎年生的,属兔的就是兔年生的,这说明一年有一个属相,十二属相转一圈就需要十二年。

十二个属相就是按照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的顺序排列的。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借助动物玩具或幼儿用书说一说轮换规律。

了解十二属相的我国特有的民间风俗。

 

5活动名称《没有牙齿的老虎》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幼儿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

  活动过程:

  1.幼儿用语言描述老虎的样子

  2.出示挂图。

  一只老虎以前很厉害,可是它现在一点都不厉害了。

这只老虎和你见过的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这只老虎没有牙齿?

  3.老师讲故事,认识老虎厉害的牙齿。

  

(1)小兔子和小猴子是怎么说的?

  

(2)那小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

老虎怎么做的?

  教师总结。

  4.疑问解答

  

(1)狐狸想到了什么办法?

  

(2)老虎是怎样做的?

  (3)狮子怎样劝老虎的?

狐狸又是怎么骗的?

  5.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1)老虎牙疼的时候是怎样做的?

  

(2)遇到了老虎,小狐狸害怕了吗?

如果你是这只老虎你会怎样做?

  6.总结

  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幼儿要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遇事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