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842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

《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x

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

山东省肥城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共9题;共18分)

1.(2分)(2016高二下·沁县期末)下列划线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颛顼(zhuānxū)  俶傥(tìtǎng)   蒯聩(kuǎi)   羑里(yǒu)  

B.殛(jí)            皋陶(yáo)    沟淢(xù)    陂九泽(bēi)

C.鸱鸮(chīxiāo)     召公(shào)     箕子(jī)     氾水(sì)

D.鳏寡(guān)      糗粮(qiǔ)     封禅(shàn)  商於(wū)

2.(2分)(2017高三上·重庆月考)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说《你们》对人物的刻画刻骨铭心,复杂而精准地塑造了一个集阳光与阴霾于一身、无法笼统定义的都市外乡人形象。

②社会变化急剧,遭受冲击最大的莫过于精神了,昔日一度获得的“精神家园”,一下子被冲得七零八落。

③美国作家克莱将伊战的吉光片羽分解于十二个短篇中,以便更多视角地展现这个海外战场的参差百态。

④十二个短篇构成了十二个精小的切面,具体而微地映射出伊战这台巨大复杂的后现代机器的印刷电路板。

⑤虽然《血战钢锯岭》基于真实可考的人与事,但主人公出入枪林弹雨却毫发无损,依然给人一种荒诞不经之感。

⑥在经历了无数次屡投屡退的打击后,在差不多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文学女神终于动了恻隐之心;开始垂青于我了。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3.(2分)(2019高二上·杭州期中)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大会现场还有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给节目锦上添花。

B.宛转悠扬的小提琴、优雅醇美的钢琴和高亢嘹亮的男女高音曲尽其妙,杭州大剧院为杭城音乐迷们准备的音乐大餐让您沉醉于美妙的音乐世界里。

C.相比4G时代,正在到来的5G时代将人与人的连接拓展至物与物的连接,从而开启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

与此相应,面向5G演进的云数据中心,就成为发展的必然方向。

D.《光荣时代》的制片人曾表示,该剧的意义不止在于再现那个纯粹、充满激情与信念的年代,还希望向今天的观众和影视内容市场传递积极向上的责任意识和有担当的时代精神。

4.(2分)(2016高一上·汉台期末)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太阳系在银河系中只是沧海一粟,而宇宙中类似银河系的星系数以百万计,因此,在远星系的行星系统中,很可能有些会像地球般适宜生命繁衍。

②自钓鱼岛事件之后,中国在和平问题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不时敦促日本端正态度,但中日局势仍不绝如缕,和平之路仍很漫长。

③这些激情洋溢的字句以及放浪形骸的学者气质生动说明了专业科学工作者的价值。

④他曾因躲避战乱而隐居深山,和平后下山才发觉人间变化巨大,亲人阴阳两隔,逝者如斯,面对此情此景,他不禁悲从中来。

⑤著名歌唱家刘欢为《甄嬛传》演唱的主题曲《凤凰于飞》,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感动不已。

⑥现在的骗术五花八门,就算你炼就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防不胜防,当图穷匕见的时候,早就上当受骗了。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5.(2分)(2017高一上·扶余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B.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D.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许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6.(2分)(2017高一下·天水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生动的冰雪运动姿态与书法艺术巧妙融合,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和中国文化的魅力。

C.《时尚装修魔鬼省钱细节》一文,介绍了很多实用、省钱但又不失时尚的装修办法,让家居装修无时无刻都能省钱省时,因而大受家居装修者的关注。

D.在今年的两会现场,安保部门首次使用名为“智能单警”的新型警用自平衡电动车,以帮助警务人员扩大巡逻范围和巡视效率。

7.(2分)下列选项中对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荐之于天而天受之 荐:

举荐    

B.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暴:

显现、显露    

C.使之主事而事治 治:

统治    

D.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与:

给予    

8.(2分)(2017高二下·桐乡期中)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活用方式相同的一组是()

A.且勇者不必死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B.故述往事,思来者/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D.臣具以表闻/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9.(2分)下列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惑之不解    

B.吾尝跂而望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其皆出于此乎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师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12分)

10.(12分)(2017高二下·潮南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刘节:

史家风骨士子魂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中山大学历史系,以名流云集著称,陈寅恪地位最尊,自不待言。

陈又与岑仲勉并称“二老”,加上刘节、梁方仲,则号称“四大教授”。

刘节一度担任历史系主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在当时堪称岭南史学界的一大“重镇”。

1926年,刘节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和陈寅恪,专攻中国哲学史。

清华国学研究院同学王力对刘节的印象和评价:

“君待人无贵贱,一接以礼。

视友事若己事,蔼然似长者。

在整个中国学术界,刘节与陈寅恪的师生情谊广为人知。

据中山大学历史系老师回忆,逢年过节,刘节去拜望陈寅恪时,必对老师行下跪叩头大礼,一丝不苟,旁若无人。

刘节还曾对学生说:

“你们想学到知识,就应当建立师生的信仰。

”但这句话在当时被当作罪证受到学生猛烈批判。

1952年到1969年,在送恩师陈寅恪最后一程的陈门弟子中,长期陪伴老师左右的,唯独刘节一人。

他是在任何压力下都绝不批陈的学生,义无反顾地与恩师同甘共苦,其自身所受苦难之深重已达无以复加之地,却还经常主动把老师要受的苦难都揽到自己头上。

1967年底,红卫兵要抬陈寅恪教授去大礼堂批斗,陈夫人出面阻止,被造反派狠狠推倒在地。

刘节挺身而出,代替老师去挨斗。

批斗会上,“小将”们对刘节轮番辱骂、殴打,之后又问他有何感想,刘节昂起头回答:

“我能代替老师挨批斗,感到很光荣!

抗日烽火绵延,家国罹难,导致学人不能安于讲席,经受乱离流浪之苦,刘节可谓体验得真切。

从《刘节日记》中可以看出,尽管背井离乡,生活条件恶劣,要靠中英庚款的研究经费资助才得以勉强度日,他却安贫乐道,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心态,以治学和研究为乐。

在治学上他主张求真、自信。

他说,“考据学是求真之学”,“历史学家要有很强的自信力,一个历史学家要坚定不移,不要为一时的风浪而动摇不定”。

在“文革”期间,刘节先后遭受60多场批判,受到戴高帽、剃光头、被抄家、遭殴打、罚劳改等等非人待遇,在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刘节仍写下这样掷地有声的话:

“人格同学问是一致的,决没有学问好而人格有亏的伟人。

”表示“假定有一种势力要打破我的信仰,使我不能安静为学,我当然要抵抗……设若有一种势力要阻碍我的志向,使我不能如愿以偿,我当然要拿出毅力来”。

面对这类政治运动,现存的《刘节日记》没有留下这一时期的直接记录,但读书的人自能感受到他是以平常心、宽恕心处之的。

这有一个旁证,据其学生姜伯勤后来回忆,作为“白专”学生的典型,他也参与批判了刘节唯心主义史学,但1959年本科毕业时,刘节却向学校的党委领导表示:

“你们要把姜某留下来,这个人能成器。

”这既可见刘节的眼光,也可见其胸襟。

刘节对子女的教育一贯民主、宽容,据刘节的儿子刘显曾回忆,“我感觉他对我们兄弟俩是慈爱而不溺爱,严格而不严厉”。

在他看来,虽然父亲可以说“孔子的门徒”,但回想起来,父亲对儿子、妻子都是很平等、民主的。

“他从来不说重话,可以说对儿子亦子亦友、对我母亲亦妻亦友”。

刘显曾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也同样是因为父亲鼓励他发展自己的兴趣。

在刘显曾20岁生日时,父亲对其说“感情要专一”。

当时刘显曾正在上高中,当天他亲自来学校要儿子回家过生日,“在他看来这是我的成年礼了,所以要告诉我这个重要原则。

【相关链接】刘节,近代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著述颇丰。

在研究先秦古史、先秦诸子思想、史学史方面有卓著成就,为了不被古代多种传说迷惑,他通过对古代文字的钻研去发现古史的真实材料。

他多年开设史料学和史学史课程,著有《中国史学史稿》,这本书对历代修史制度、史籍之宏富多样和著名史家的成就均有翔实的论述,见解独到,尤其重视历史哲学的发展,是中国史学史学科重要代表作之一,著名史学家白寿彝称誉本书为“必传之作”。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中山大学历史系,有大师陈寅恪、与陈并称“二老”的岑仲勉,再加上刘节、梁方仲两位教授,名流云集,堪称岭南史学界的一大“重镇”。

B.文章着重叙述了刘、陈的师生情谊。

刘节对陈寅恪行下跪叩头大礼,任何压力下不批陈,与恩师同甘共苦,代替老师挨批斗,这份诚挚的士子情怀令人钦佩。

C.文章在刻画刘节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刻画了刘节的语言、动作等;“挺身而出”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D.“文革”让刘节经历了非人的生活,而他却没有在日记中留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记录,可见他处事的平常心、宽恕心;姜伯勤事件也能从侧面表现这一点。

(2)

本文是如何体现传记文学的真实性特点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

刘节先生身上体现着怎样的“风骨”?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11.(11分)(2017·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问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恩,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目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翟、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

贵,号约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

降为东乡君,听还谢氏。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

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

“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

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

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收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

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

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

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②而曜好威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四、默写(共1题;共4分)

12.(4分)(2015高一上·齐齐哈尔期中)默写填空

①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②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五、诗歌鉴赏(共2题;共10分)

13.(5分)(2015高一上·双鸭山期中)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人月圆

倪瓒

惊回一枕当年梦,渔唱起南津。

画屏云嶂,池塘春草,无限消魂。

旧家应在,梧桐覆井,杨柳藏门。

闲身空老,孤篷听雨,灯火江村。

问题:

“孤篷听雨,灯火江村”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状?

请简要赏析。

14.(5分)(2017高二下·佛山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唐诗归》中钟云评价说:

“烟火迟又妙于烟火新,然非积雨说不出。

”请你说说“迟”妙在何处。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6分)

15.(3分)(2016高二上·铅山期中)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________。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过鲁迅。

王富仁先生对此作了独到的分析,认为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视鲁迅为现代中国的圣人,是从鲁迅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及其精神发展的实际意义进行评价的,而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________。

这个精神素质便是他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奴隶性格,________。

16.(3分)(2017·湘西模拟)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字。

树木每年都会增长形成一圈年轮,通过①________,科学家可以确定树木的年龄。

树木年轮的差异②________,直径较大的年转暗示着当年树木处于较好的生长季节。

研究人员发现,树木生长和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存在着反向关系。

冬季我们看到树木健康生长,③________。

七、作文(共1题;共5分)

17.(5分)(2019高一上·潮州期末)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一条条道路上行走。

这些道路,或许是车水马龙的街道,或许是诗意盎然的小径,或许是成长与追求的道路……在这些道路上,你总会遇到一些故事,看到一些风景,听到一些声音……

请以“_______________的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共9题;共1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12分)

10-1、

10-2、

10-3、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11-1、

11-2、

11-3、

11-4、

四、默写(共1题;共4分)

12-1、

五、诗歌鉴赏(共2题;共10分)

13-1、

14-1、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6分)

15-1、

16-1、

七、作文(共1题;共5分)

1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