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盐调节练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908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盐调节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水盐调节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水盐调节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水盐调节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水盐调节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水盐调节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水盐调节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水盐调节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水盐调节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水盐调节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水盐调节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盐调节练习题.docx

《水盐调节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盐调节练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盐调节练习题.docx

水盐调节练习题

水盐调节练习题

【基础达标】 

1.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  ) 

 A.下丘脑和脑干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D.小脑和下丘脑 

【答案】B 

【解析】 

  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会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会把兴奋传给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因此渴觉的感受器在下丘脑,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B正确。

 

2.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在脑干 

【答案】C 

【解析】 

  血浆渗透压升高时,引起口渴,故A错误;当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故B错误;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故C正确;水盐平衡中枢在下丘脑,故D错误。

 

3.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B.a激素只到达甲状腺,c激素可到达全身细胞,但c只促进肾小管和集合 管对水的重吸收过程 

 C.d表示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 

【答案】D 

【解析】 

  据图分析,a是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其分泌更多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故A错。

a激素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C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只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故B错误。

d表示胰岛素,作用于组织细胞,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故C错误。

a、c、d调节过程都是激素调节,都存在反馈调节,故D正确。

 

4.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④摄水量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②→④或①→③→⑤ 

 D.②→①→④或②→①→③→⑤ 

【答案】C 

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兴奋可传至②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从而主动饮水,④摄水量增加,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恢复正常;同时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兴奋可使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恢复正常,由此可见:

正确顺序是①→②→④或①→③→⑤,故C正确。

 

5.下列关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即激素调节 

 B.跳水运动员一刹那做出精美复杂的动作是由于神经调节的结果 

 C.体液调节的途径是血液的运输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答案】D 

【解析】 

  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但不是激素调节,故A错误。

跳水运动员做出精美复杂的动作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故B错误。

体液调节的途径主要是血液,但也有其它体液的参与,故C错误。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故D正确。

 

【能力提升】 

1.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

下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  )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 

 B.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 

 C.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答案】B 

【解析】 

  由图示可知,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水平衡调节中枢兴奋,下丘脑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由垂体释放出来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另一方面把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渴感,通过饮水补充体内水分的不足。

 

2.下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L清水及饮1L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饮清水后约1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B.饮清水后0.5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 

 C.在3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D.3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 

【答案】D 

【解析】 

  抗利尿激素调节人体的水平衡,抗利尿激素降低,尿量增加。

据图可知,A、C两项正确;因为饮清水后0.5h尿量大量增加,所以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B项正确;3h后,尿生成速率趋于稳定,两条曲线将可能重叠。

 

3.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  ) 

 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和甲状腺 

【答案】D 

【解析】 

  饮水过少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作用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此过程中激素d为抗利尿激素,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a是血糖浓度的变化,c是胰岛,d是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人的手被针扎时,a是感受器,b是神经中枢,e是效应器,属于神经调节;体温调节过程中相关的内分泌腺c包括肾上腺和甲状腺。

 

4.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答案】B 

【解析】 

  当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故B正确,A、C、D错误。

 

5.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形成冷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 

 B.机体在炎热环境中产热与散热的比值比寒冷环境中产热与散热的比值小 

 C.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 

 D.体温的神经调节过程中,只有肾上腺、骨骼肌是效应器 

【答案】AC 

【解析】 

  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形成冷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A正确;在任何环境中只要体温恒定,机体的产热量都等于散热量,B错误;体温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骨骼肌、立毛肌、皮肤血管等都是效应器,D错误。

 

【终极闯关】 

1.(2015届山东省潍坊市一中高三模拟)下列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饮食外,还需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②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在对症下药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来辅助降低体温 

  ③当人体摄取食盐较多时,肾可通过尿排出多余的钠,摄取食盐少时,尿中几乎不含NaCl,因此人体的钠的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④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针刺没有感觉但能运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 

  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对于较重的患者,除了控制饮食外,还需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①正确; 

  对高烧不退的病人,在对症下药治疗的同时,可以采取辅助降温措施来降低体温,若加盖棉被,会使散热渠道不畅,体温不但降不下来反而会上升,②错误;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所以,当人体摄取食盐较多时,肾可通过尿排出多余的钠,摄取食盐少时,尿中几乎不含NaCl,人体的钠的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③正确; 

  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能够通过传入神经及相应的低级神经中枢传到大脑皮层,该肢体针刺有感觉,但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不能够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该肢体针刺不能运动,④错误。

 

2.(2014-2015学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期末)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

有关叙述中不能正确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 

 A.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通过C→D→E的过程可以调节血糖平衡,这一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水和电解质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答案】D 

【解析】 

  图中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参与调节,A项正确。

 

  胰岛产生激素调节血糖浓度,属于体液调节,B项正确。

 

  缩手反射是神经调节,C项正确。

 

  水和电解质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项错误。

 

3.(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高三能力测试)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 

 B.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 

 C.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酸碱平衡 

 D.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可以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行调节

【答案】A 

【解析】 

  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A项错误; 

  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时,下丘脑感受到变化会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汗腺分泌增加,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散热增加,同时,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减少,以维持体温稳定,B项正确;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可与血液中的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后者又可以分解成CO2和水,所以对pH影响不大,C项正确; 

  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会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D项正确。

 

4.(2014海南卷)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B.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C.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调控 

【答案】C 

【解析】 

  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 

  体温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B正确; 

  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正确;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控制,D正确。

 

5.(2013•山东卷)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____________________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__________________,继而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

 

 (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中渗透压升高引起的渴感,还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____________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

 

【答案】 

 

(1)毛细血管舒张 下丘脑  

 

(2)抗利尿激素(ADH) 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3)氧化分解 ATP(三磷酸腺苷) 肾上腺素 

 (4)细胞外液 乳酸 

【解析】 

 

(1)炎热环境下,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皮肤的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舒张,同时汗腺分泌增加,散热增强。

 

 

(2)水平衡调节过程中,当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经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

 

 (3)在长跑比赛中,血糖的大量消耗主要用于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供能;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TP;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

 

 (4)由于运动丢失大量的水分,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由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后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感,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渴感;肌肉酸痛是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结果,适当积极放松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将乳酸运送至其他器官继续代谢从而缓解肌肉酸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