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041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勘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勘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勘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勘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勘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勘察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勘察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勘察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勘察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勘察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勘察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勘察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勘察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勘察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勘察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勘察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勘察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勘察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勘察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勘察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勘察报告.docx

《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勘察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勘察报告.docx

勘察报告

1工程概况

1.1任务来源

拟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茅台酒“十二五”扩建技改工程34号制酒生产房》工程设计由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受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承担该项目详细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1.2拟建工程概况

1.2.1场地位置及交通概况

拟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茅台酒“十二五”扩建技改工程,位于茅台酒厂厂区南东面太平村,场区北侧通简易乡村公路,现正对其进行改造成1号路(城市二级主干道),建成后交通方便。

拟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茅台酒“十二五”扩建技工程中华片区位于赤水河南岸,34号制酒生产房建设项目位于太平村。

场地为典型贵州山区丘陵地貌,位于赤水河南岸斜坡地段,拟建34号制酒生产房建设项目场地原始地面高程431.68.96m--438.86m,场地高差大。

1.2.2拟建建筑物的特征

拟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茅台酒“十二五”扩建技改工程34号制酒生产房工程基本特征详见表1(拟建建筑物特征统计表)

拟建建筑物特征统计表表1

序号

栋号

±0.00标高(m)

层数、结构形式

最大柱荷载(KN/柱)

1

34号制酒生产房

438.00

-1+2F、框架结构

7800

根据设计拟建物标高及规划道路标高,按设计建成后,将在33号制酒生产房南东、西南、北西侧形成工程边坡。

根据建设单位(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和设计单位(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要求,本项目岩土工程勘察需对北西侧边坡进行评价,南东侧边坡评价属于锅炉房岩土工程勘察内容。

2勘察任务要求、目的及依据的技术标准

2.1任务要求

根据建设单位和设计人员对勘察工作提出的勘察要求,并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中的有关规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任务要求如下:

⑴应阐明场地不良地质,分析论证静力条件下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区;

⑵应对断裂错动,液化,震险等进行分析、论证和判定,对整个场地的适宜性作出明确结论;

⑶应阐明地层结构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对岩土的均匀性、强度和变形性状作出定性和定量评价,岩土参数的分析和选定应符合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⑷应阐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藏条件和变化幅度,评价其对地基基础,地下室和施工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⑸应对地基基础方案进行论证和分析,天然地基方案应提出持力层和基础埋深的建议,进行承载力、沉降的分析和验算,必要对倾斜方向和倾斜值作出预测,桩基方案应提出桩型,桩端持力层,桩端土承载力或桩周土摩擦力或单桩承载力和沉桩可能性的分析和建议,必要时应进行桩基沉降分析,其它合适的地基基础方案的分析和论证;

⑹高层与低层差异沉降的分析及对相邻建筑影响的分析;

⑺施工降水的可行性和对建筑物本身及相邻建筑的影响,必要时提出降水方案;

⑻对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检测检验提出方案。

2.2目的

针对拟建建筑物的结构特征及委托的任务要求,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正确反映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为工程建筑设计、施工提供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物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并对基础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2.3依据的技术标准

⑴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

⑵《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⑶《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⑷《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

⑸《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

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⑺《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⑻《工程地质钻探标准》(CECS240—2008)

⑼《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

⑽《岩石与岩体鉴定和描述标准》(CECS239—2008)

⑾《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2008版)

⑿《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⒀《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⒁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及钻孔平面布置图

3勘察工作方法、勘察工作布置及完成的工作量

3.1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确定

拟建建筑物为-1+2F工业用建筑,破坏后果不严重,为一般性工程,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上,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场地岩土种类较单一,不均匀,性质变化不大,地基等级为二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50021-2001)2009版3.1条的有关规定,综合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3.2勘察工作方法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勘察任务要求、建筑物规模、设计部门的技术要求及场地特点,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采用工程测量、岩心钻探、室内试验,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收集相邻建筑勘查成果,以及现场地质调查等方法和手段,对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以全面获取场地第一手资料。

3.3勘察工作布置

3.3.1工程测量

1)拟建物建筑物角点的确定,由设计单位提供的钻孔平面布置图而确定,详见钻孔平面布置图。

2)我院的测量工作,是在甲方指定的控制点坐标(点号E57:

X=1878058.7866,Y=35628411.1832,H=482.3172、E58:

X=1877924.8158,Y=35628474.2053,H=481.0968)的基础上,依据甲方提供的建筑物基础位置图所标注的尺寸,以及建筑物角点坐标(角点坐标见总平面图及钻孔布置图),由我院测量技术人员用GPS移动RTK对勘探钻孔进行测量定位(详见总平面图)。

3.3.2工程地质调查

工程地质调查,以地表地质调查及收集周边场地勘察资料为主,对场地及其附近出露的地层岩性进行工程地质调查,测定岩层产状,统计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方向及发育程度,指导钻探施工。

3.3.3工程钻探

岩土钻探:

采用XU—100和XU—150型钻机进行钻探,工程钻探钻孔孔径φ110~91mm,采用142、285rpm两种转速。

钻进方式:

土层采用冲击方式钻进,基岩采用金刚石钻头、清水回转方式钻进。

钻探质量:

满足《工程地质钻探标准》(CECS240-2008)要求。

钻孔数量: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1.17条和4.9.2条,采用一柱一孔的布孔原则,本次勘察的32号制酒生产房共布置钻探孔63个。

钻探深度: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1.8条和4.9.4条和《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表6的2.4—1的规定,即钻孔终孔最小深度=基础埋深(1.00m)+3~5倍桩径,钻孔深度为钻入地下室底板标高以下中等风化基岩不小于10.00m~13.0m。

钻孔标识:

主楼钻孔编号采用“ZK”加“阿拉伯数字”标示。

钻探目的:

通过钻探查明场地岩土的类别、构成剖面和平面分布规律。

3.3.4取样与试验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岩土试样报告为引用同场地北西侧锅炉房岩土试样成果资料。

3.3.5地下水位观测

为了解场地地下水位的埋深变化情况和地下水的赋水情况,本次勘察在钻探过程中全部进行了简易水文观测;钻探工作结束后三天,对场地钻孔进行了统一水位测量,以了解场地地下水的埋藏情况。

3.3.6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工作于2013年4月9日进场施工,由于34号制酒生产房位于山体斜坡地段,钻探施工非常困难,本次钻探实际完成90孔,于2013年10月25日完成野外作业,共计完成勘察工作量如表2:

勘察工作量一览表表2

序号

项目

单位

工作量

工作内容

1

工程测量

90

钻孔定位,高程测量

2

岩土钻探

90

岩土构成

3

钻探

2894

其中土层1084.1m,岩层1809.9m。

4

工程地质调查

KM2

0.5

辅助查明岩层产状、地层岩性及地质构筑情况

5

取样

引用锅炉房勘察岩土试样成果资料

4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1地形地貌

根据区域地貌特征,场地属赤水河右岸(南东岸)之河谷斜坡地段,地形总趋势由南东向北倾斜,地形起伏较大,地面标高约431.68.96m--438.86m,地形高差约8.00m,原始地形坡度12º~20º,局部为陡坎,岩层产状倾向坡面,地形坡度约小于岩层倾角,在拟建场区部分地段基岩出露。

拟建场区主要为植被覆盖区,地形起伏较大。

4.1地质构造

场区在地质构造上处于茅台向斜的南东翼地带,岩层呈单斜缓倾产出,地形坡向与岩层倾向基本一致,为一顺向斜坡。

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群马鞍山段(J1zl)黄灰色、浅灰色、紫红色铁质粉砂岩,岩层产状为:

325º~318º,倾角18º~23º,呈单斜产出。

由于受地质构造应力等因素的影响,次生构造如节理、褶皱等较发育,场区主要发育有278∠65、141∠72两组节理,节理线密度0.2~0.5m/条,节理闭合,节理面常见铁质浸染或泥质胶结,场区未发现区域性断裂构造。

4.3场地岩土的构成及分布规律

场地内分布的地层有上覆硬塑粉质粘土、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群马鞍山段(J1zl)黄灰色、浅灰色、紫红色铁质粉砂岩,分述如下:

4.3.1土层:

硬塑粉质粘土:

紫红色、砖红色,密实,硬塑,含钙质结核,切面粗糙,含少量粉砂(其物理力学参数见土样试验单)。

4.3.2基岩:

场地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群马鞍山段(J1zl)黄灰色、浅灰色、紫红色铁质粉砂岩。

根据岩石的完整程度和风化程度,现分述如下:

强风化铁质粉砂岩:

紫红色,主要由长石、钙泥质胶结,中-粗粒结构,薄层-中厚层状,呈强风化,岩芯主要呈粉砂状,少量碎块状,钻进快,出现掉块、卡钻等现象。

中风化铁质粉砂岩:

紫红色,主要由长石、钙泥质胶结,中-粗粒结构,薄层-中厚层状,呈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和柱状。

4.4岩土单元的物理力学性质

4.4.1土质单元

硬塑粉质粘土:

紫红色、砖红色,密实,硬塑,含钙质结核,切面粗糙,含少量粉砂。

场区上覆土层主要为杂填土及含碎石粉质粘土,由于成土环境相同,本次勘察土样为引用场区制曲生产房钻探时取土样试验成果,统计如下:

粉质粘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12件)表3

项目

类别

天然含水量

w(%)

重力密度

KN/m3

天然孔隙比

e

饱和度

Sr

液限wl

(%)

塑限wp

(%)

塑性指数

IP

液性指数

IL

液塑比

Lr

内聚力

C

KPa

内摩擦角φ

压缩系数

a1-2

压缩模量Es

MPa

含碎石粘土

最大值

27.35

19.60

0.883

99.63

41.17

25.24

16.58

0.232

1.818

47.45

18.62

0.285

17.747

最小值

22.14

17.47

0.619

80.61

32.89

19.43

13.21

0.132

1.565

33.90

9.34

0.106

6.033

平均值

25.20

18.75

0.725

91.94

37.46

22.63

14.83

0.174

1.660

39.21

13.67

0.163

11.427

标准差

1.759

0.590

0.069

6.226

2.238

1.978

1.133

0.029

0.082

4.822

2.828

0.049

3.357

变异系数

0.070

0.031

0.095

0.068

0.060

0.087

0.076

0.169

0.050

0.123

0.207

0.180

0.294

修正系数

0.935

0.891

标准值

36.667

12.183

注:

c、φ标准值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附录E所示方法计算。

从表4数据分析,含碎石粘土的抗剪强度标准值为:

Ck=36.6kPa,φk=12.0º,压缩模量Es=11.0MPa,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有关规定和土样统计计算成果,假设基础宽度b=3.0m,基础埋深d=0.50m,采用公式:

fa=Mbγb+Mdγmb+McCk计算粘土的承载力特征值,计算结果如下:

粉质粘土:

fa=193.45kPa

4.4.2岩质单元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岩土试样报告为引用同场地北西侧锅炉房岩土试样成果资料,我单位在锅炉房岩土工程勘察钻孔内分别取中风化铁质粉砂岩岩样12件作室内单轴饱和抗压试验,作为计算承载力特征值的依据,详见表4。

 

岩石室内单轴饱和抗压试验指标统计表(12件)表4

岩样名称

试验内容

统计件数

最高值(MPa)

最低值(MPa)

平均值(MPa)

标准差

变异系数

统计回归修正系数

标准值frk(MPa)

砂岩

重度

12

25.9

25.6

25.79

抗压强度

12件

9.50

6.40

7.63

0.956

0.125

0.934

7.12

说明:

1、1:

1试样换算为2:

1的折减系数为0.89

2、砂岩为饱和单轴抗压试验

3、φ=1-(1.704/

4.678/n2)δ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2.6条公式:

fa=

×

rk

式中:

—折减系数

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按照建筑地基规范关于选择折减系数

的规定,岩体节理发育及产状组合的规律,据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统计,岩体中风化铁质粉砂岩,

取0.2(较破碎岩体)的折减系数较为符合场地基岩的实际情况。

计算如下:

中风化铁质粉砂岩:

fa=0.2×7.12=1424kpa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较破碎岩体折减系数ψr=0.1-0.2,结合场地情况,中风化铁质粉砂岩取折减系数ψr=0.2,建议:

中风化铁质粉砂岩fa=1400kpa;强风化铁质粉砂岩fa=400kpa(经验值)。

中风化铁质粉砂岩砂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180kpa。

5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

5.1气候条件

茅台地区属中亚热带,冬春半干燥夏季湿润型,四季分明,冬暖夏热。

年平均气温15.6℃,最冷月份1月平均4.8℃,最热月份7月平均25.8℃,极端最高37.4℃的月份,极端最低-5.5℃,年平均气温最高≥18.0℃的日数为61.0天,日最低气温≤0℃的日数为10.5天。

平均无霜期314.7天。

年平均降水量1034.7毫米,集中于下半年。

年平均降雨日数(降水量≥0.1毫米)180.5天,日降水量≥5.0毫米的日数52.4天,暴雨日(日降水量≥50.0毫米)2.4天,最大一日降水量曾达113.7毫米。

年平均日照时数1293.1小时,占可照时数的29%,以夏季为多,秋季为少。

年平均风速1.5米/秒,全年以NW风为多,夏季盛行S风,冬季盛行NW风。

全年静风频率为39%,一月静风频率为50%,7月静风频率为27%。

年平均雨淞日数1.1天,最长持续时数52小时52分,雨淞最多出现在1月和2月。

年平均相对湿度78%,最大在冬季,达81%左右,最小在夏季,在76%上下。

全年平均雾日数4.2天。

拟建场地最近处距离赤水河约200.0m,赤水河属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全长523kM,经贵州仁怀,习水,再流经四川古蔺等县,至四川合江县汇入长江,流域面积20440kM2,落差1588m,平均比降3.57‰,多年平均流量189立方米/秒,为川、黔、滇3省界河,相对拟建场区而言,赤水河流向为南西→北东。

5.2地表水

场地北侧所流过得赤水河为场区附近地下水的排泄基准面,至我院进场勘察时现场实测,赤水河3月份实测水位409.20m~404.10m,据调查:

赤水河18年一遇洪水位为413.50m(黄海高程),50年一遇洪水位为416.50(黄海高程)。

5.3地下水

5.3.1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可分为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和岩石中的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上部土层的填土层中,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小,水量随季节的变化较大,呈透镜状分布,无统一的水位面。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下伏基岩节理裂隙中及孔隙中。

根据钻探反应,钻探时大部分漏水,钻探完成后大部分为干孔,说明场区地下水埋藏较深,钻探深度范围内未揭露地下水,场区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在基岩中沿基岩裂隙及岩层层面由南东向北赤水河径流。

5.3.2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

本次勘察引用我单位在同场地南东侧10号制酒生产厂房岩土工程勘察于场区内所取2件地下水样作简易分析,依据水质分析报告,其各项参数见表5。

简易分析参数统计表表5

水样

PH值

K+

(Mg/L)

游离CO2

(Mg/L)

侵蚀性CO2

(Mg/L)

Na+

(Mg/L)

Ca2+

(Mg/L)

Cl-

(Mg/L)

SO42-

(Mg/L)

HCO3-

(Mg/L)

1

7.10

46.24

0.00

154.46

26.44

1.60

2.06

276.85

4.24

2

7.05

67.48

0.00

149.48

20.65

2.60

3.43

203.16

4.951

3

7.05

42.49

0.00

70.59

11.58

1.60

2.06

49.76

3.412

据表5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

根据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G,建筑场地应为Ⅱ类环境;

根据GB50021-2001(2009年版)表12.2.1的规定,SO42-、Mg2+二项指标对混凝土微腐蚀性;

根据GB50021-2001(2009年版)表12.2.2的规定,PH、侵蚀性CO2二项指标对混凝土微腐蚀性;

根据GB50021-2001(2009年版)表12.2.4,Cl-指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微腐蚀性;

6岩土地基的工程评价

(1)粉质粘土:

黄色、褐色,黄色为主,硬塑状,可作为地基持力层,采用浅基础,但由于可塑粘土场区分布不均匀,性质变化大,选用作为持力层时需进行不均匀沉降验算。

(2)基岩:

场地下伏强风化岩层工程性能较差,承载力低,厚薄不均,局部缺失,埋藏较深,若选用端承型桩基础时不经济,也不能作为持力层,若选用摩擦型基础,可考虑桩极限侧阻力;中风化岩体强度好,岩层厚连续、稳定,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小,承载力较高,建筑性能较好,宜选作地基持力层。

7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确定及持力层的建议

7.1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确定

7.1.1硬塑粉质粘土物理力学指标

根据4.4.1统计结果,场地硬塑粉质粘土统计结果为Ck=36.667、φk=12.183°、Es=11.0MPa

7.1.2岩石物理力学指标

结合地区工程经验,场地内岩石物理力学指标确定如下:

强风化铁质粉砂岩:

fa=400kpa(挖除风化呈土状岩石后);

中风化铁质粉砂岩:

fa=1400kpa;

7.2持力层及基础方案的选择

根据场地岩土单元的质量特征及其在平面与剖面上的组合关系,结合上部结构特征,场地中的可塑粘土及强风化岩层工程性能较差,承载力低,若选用端承型基础,不宜作为持力层,场地中风化铁质粉砂岩是良好的持力层,因此,建议选用中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根据中风化基岩的埋置深度选用桩基础。

具体地基基础方案详见建议基础埋深标高一览表6。

基础埋深及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一览表表6

钻孔编号

孔口标高(m)

到持力层中风化岩石深度(m)

见持力层中风化岩石标高(m)

正负零标高(m)

建议基底标高(m)

持力层地层岩性

建议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kpa)

建议基础形式

备注

钻孔编号

孔口标高(m)

到持力层中风化岩石深度(m)

见持力层中风化岩石标高(m)

地下室底板标高(m)

建议基底标高(m)

持力层地层岩性

建议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kpa)

建议基础形式

备注

ZK1

435.658

19.9

415.758

438.00

414.5

粉砂岩

1400

桩基础

ZK47

437.882

16.4

421.482

438.00

420

粉砂岩

1400

桩基础

ZK2

436.452

19.5

416.953

438.00

415.5

粉砂岩

1400

桩基础

ZK48

437.839

17.2

420.639

438.00

419

粉砂岩

1400

桩基础

ZK3

436.458

21.8

414.658

438.00

413.5

粉砂岩

1400

桩基础

ZK49

437.856

14.4

423.456

438.00

422

粉砂岩

1400

桩基础

ZK4

436.351

22.8

413.993

438.00

412.5

粉砂岩

1400

桩基础

ZK50

437.847

15.4

422.447

438.00

421

粉砂岩

1400

桩基础

ZK5

436.404

22.5

413.904

438.00

412.5

粉砂岩

1400

桩基础

ZK51

437.768

17.2

420.568

438.00

419.5

粉砂岩

1400

桩基础

ZK6

436.09

21.8

414.290

438.00

413

粉砂岩

1400

桩基础

ZK52

436.182

17.2

418.982

438.00

417.5

粉砂岩

1400

桩基础

ZK7

432.765

22.6

410.165

438.00

409

粉砂岩

1400

桩基础

ZK53

433.02

17.2

415.820

438.00

414.5

粉砂岩

1400

桩基础

ZK8

432.696

22.0

410.696

438.00

409.5

粉砂岩

1400

桩基础

ZK54

432.939

18.2

414.739

438.00

413.5

粉砂岩

1400

桩基础

ZK9

432.668

21.8

410.868

438.00

409.5

粉砂岩

1400

桩基础

ZK55

432.764

14.4

418.364

438.00

417.5

粉砂岩

1400

桩基础

ZK10

432.545

23.0

409.545

438.00

408.5

粉砂岩

1400

桩基础

ZK56

432.601

17.2

415.401

438.00

414

粉砂岩

1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