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427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docx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docx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

飞行区围界管理规定

版本:

01

编号:

飞行区施工管理-G03

签发人:

日期:

2009-08-05

审阅人:

陆柯

编写人:

刘畅

1.0飞行区围界概述

1.1飞行区围界作用或功能

首都机场飞行区围界是用于将飞行控制区与公共区进行有效隔离。

其主要功能是防止任何人员从围界进入飞行控制区对空防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物理防范设施。

因此,围界应具备一定的防攀扒、防钻入功能。

飞行区围界实体长度是34.8KM(不含围界上建筑物),围界内设施及其外3米的范围内是飞行区管理范围。

1.2围界分类及技术标准

1.2.1围界的分类

首都机场飞行区围界依据各区域特点及使用时限不同,分为正式围界、临时围界和其它围界(防窥板)

1.2.2围界的技术标准

飞行区围界技术标准是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七》、《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等规章而制定。

1.3围界的细节描述

钢筋网围界(标准围界)

1.4飞行区围界分布图

2.0围界巡视及维护

围界巡视的目的是保障飞行区围界设施完好,并对巡视中发现的围界破损及时进行修补。

同时,围界巡视应针对不同围界特点,及时发现围界及围界周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首都机场飞行区的运行安全和空防安全。

2.1围界巡视检查

围界巡视维护工作包括日常性检查和周期性检查。

2.1.1日常性检查

日常性检查的目的是及时保证现有的围界与围界建设标准一致,已确保围界的完好性。

日常检查范围:

围界立柱、网片及V型网、刺圈、围界底部及地梁以及围界立柱与网片之间的连接件等部位。

日常检查以工作人员每日通过徒步行走,以看的方式检查围界外观,还要对立柱及网片等关键部位用手触碰等方式进行检查。

注:

人工检查Z2滑行东桥附近围界等距离滑行道中线较近的围界时,应注意避让航空器。

2.1.1.1检查标准及措施

1)刺圈

检查事项

措施

检查频次

刺圈间距不得大于25cm

超过此间距时应使用工具将间距调整到20cm-25cm之间,或补充加设刺圈以提高其密度

每天1次

刺圈不得有缠绕物

应使用工具将缠绕物取下

每天1次

2)围界立柱

检查事项

措施

检查频次

围界立柱不得出现倾斜或破损

应将其恢复至标准形状

每天1次

3)网片及V型网

检查事项

措施

检查频次

围界网片及V型网的网孔,其相邻横筋间距不得>10cm,左右竖筋间距不得>5cm

应将其恢复到相邻横筋间距≤10cm,左右竖筋间距≤5cm

每天1次

围界网片不得贴附的垃圾、植物等影响其通透性的杂物

应使用工具将缠绕物取下

每天1次

围界网片与立柱之间缝隙不得>2mm

应将其缝隙恢复到2mm以内

每天1次

围界网片下端应与地梁间缝隙不得>2cm

应将其间隙恢复到2cm以内

每天1次

4)连接件

检查事项

措施

检查频次

检查刺圈与V型网之间的牢固程度,两根立柱间的单片围界刺圈与V型网内外侧连接卡扣不得少于6个

卡扣缺失应及时进行补充,以防刺圈发生脱落

每天1次

网片与V型网相连接的卡扣,数量不得少于3个

少于3个应及时补充

每天1次

网片与立柱相连接的卡扣数量不得少于4个,扣盖完好

少于4个应及时补充

每天1次

钢筋网围界的网片与地梁相连接的焊接点,数量不得少于2个

少于2个应及时修复

每天1次

5)围界底部的检查

检查事项

措施

检查频次

钢筋网围界地梁基础-地梁(内外侧)下部的土质区不发生沉降,地梁突出于土质区之上地梁下部无脱空

应对沉降的区域和脱空的基础进行填埋

每天1次

砖墙围界墙体及基础-墙体无裂痕、倾斜,墙体基础密实且未有脱空

应对裂痕、倾斜、基础脱空的墙体进行修复

每天1次

法兰临时围界基础-钢法兰盘的膨胀螺栓不得少于4个

少于4个应及时补充

每天1次

槽钢临时围界基础-斜支撑钢梁自身及其与围界间的3处连接焊点牢固,配重不少于3块方砖(50cm×50cm×10cm)

少于3处焊点应修复,少于3块方砖应添加

每天1次

6)防窥板

检查事项

措施

检查频次

防窥板与立柱应无间隙,防窥板下端与地梁间隙应≤2cm

应将其间隙恢复到2cm以内

每天1次

防窥板表面不得有破损或空洞

应对破损或空洞的防窥板进行修复

每天1次

7)防治围界内外3米内障碍物的措施

检查事项

措施

检查频次

最外层围界外3米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包括电线杆、广告牌、树木、配电设施、土堆等)出现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围界加装双刺圈、将障碍物移除、在易攀障碍物上缠绕刺圈)

每天1次

2.1.1.2影响空防安全的情况

检查事项

措施

检查频次

1、围界上部刺圈大范围脱落;

2、围界网片破损;

3、围界大范围倾倒;

4、围界下方出现空洞;

5、围界内外3米范围,因违规施工造成围界破损。

1、巡查人员现场值守,防止安全隐患进一步扩大;

2、通知相关人员;

3、及时进行抢修。

每天1次

2.1.2季节性维护

2.1.2.1双层围界间的割草

检查事项

措施

检查频次

配有激光对射设备的双层围界,其中间区域草高不得>5cm,草高过高将影响激光对射装置报警功能

应进行割草,同时于春、夏两季喷洒除草剂。

每天1次

2.1.2.2排水闸门检查

1)汛期(6月1日-9月30日):

每周检查两次;

2)非汛期:

每周检查一次;

3)当启动飞行区防汛预案时,应每隔1.5小时对所辖排水闸门进行1遍检查。

2.1.2.3围界刷漆

对于飞行区内的部分钢筋棍围界,原则上应每隔12月为周期进行刷漆一次,围界刷漆应在雨季前或雨季后进行。

2.1.2.4双层围界间的土质区平整

首都机场基本实现了双层围界管控的物理防范设施,双层围界间的土质区应每年进行一次平整,以确保双层围界间的土质区达到一定的密实度。

土质区平整工作应安排在每年的雨季后进行。

3.0围界巡视维护作业要求

3.1围界巡视维护工作职责

3.1.1施工管理模块的围界巡视人员

3.1.1.1每日负责对围界物理设施进行巡视、检查;

3.1.1.2负责夜间围界小型的抢修工作;

3.1.1.3负责检查围界维保服务商的工作;

3.1.1.4负责围界修理所需耗材的管理和统计;

3.1.1.5做好日常值班记录。

3.1.2围界维保服务商巡视人员

3.1.2.1负责所辖区域内双层围界及其外围界外3米范围内的巡视、检查工作;

3.1.2.2维修巡视范围及要求见2.1.1;维护、维修所需各类主要修补材料由合同中甲方提供。

3.1.2.3每日至少对所辖区域内围界徒步巡查1次,工作时间为每日8:

00-17:

00;

3.1.2.4每日上班前应检查巡视车辆的完好情况,以及维护、维修所必要的检修工具,维护、维修所需耗材应根据情况提前申领;

3.1.2.5负责正常工作时间外的围界应急抢修工作,白天需在半小时内(夜间需在1个小时内)赶到现场;

3.1.2.6负责飞行区围界的临时导改迁移工作;

3.1.2.7做好巡视检查记录和台帐。

3.2围界维保服务商作业工具要求

3.2.1通讯工具

每个区域的围界维保服务商应配备1台工作正常的对讲机,以保持与飞行区施工管理模块的联系。

3.2.2作业工具

工具名称

作用

电焊机

用于对槽钢临时围界松开的焊接点焊接、对钢筋网围界的网片与地梁相连接的焊接

大钳子

用于片网、钢筋的加固

卡扣钳子

用于卡扣的加固

灭火瓶

用于作业过程中意外发生的失火

尺子

用于检查围界的各项缝隙、间距

3.2.3维护作业所需耗材

维护、维修工作中所需如下耗材由飞行区管理部施工管理模块提供,工作前应填写耗材申领表。

网片、V型网

用于修复网片及V型网的漏洞

刺圈

用于损失的刺圈更换

卡扣

用于网片之间的加固

扣盖

用于网片与立柱的加固

3.3围界巡视作业的安全要求

3.3.1严格按照民航局170号令要求驾驶作业车辆,车辆应按速行驶、在规定的地点停放。

3.3.2巡视、检修过程中应穿戴合格、有效的反光背心或衣服;并按规定佩带工作证件。

3.3.3在双层围界间或单层围界巡视、检修时,应注意保护围界技防设施,发现或发生损坏应及时报告。

4.0维护记录及台帐管理

4.1围界巡视维护人员(指施工管理模块和围界维护服务商人员)应每日填写并上交工作记录。

4.2施工管理模块人员应每天检查围界维护服务商的工作台帐,对工作记录及现场检查效果进行抽查。

4.3围界维护服务商应每周对巡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上报施工管理模块。

4.4施工管理模块应依据抽查情况及围界维护服务商所报每周情况编制典型案例。

附录:

《首都机场飞行区围界技术标准》

首都机场飞行区围界技术标准

首都机场飞行区围界依据各区域特点及使用时限不同,分为正式围界及临时围界,具体分为正式围界、临时围界和其它围界(防窥板)

1.正式围界

正式围界主要用于紧邻路侧的区域,适应进行长期使用需要,具备完善的防攀爬功能及防冲撞(钻)功能。

1.1钢筋网围界

钢筋网围界是首都机场围界建设的首要类型,在机场围界新建、改造中,建议采用该形式进行搭建。

1.1.1钢筋网围界特点

良好的防冲撞性-此围界采用混凝土浇注的地梁,地梁高于地面,可有效阻止车辆冲闯。

网片细密及穿透性-可防止外来动物钻入,细密的网孔可防止人员踩踏攀爬。

内部安防人员可通过围界观察外部情况,且该形式围界防风透风性能较好

防攀及牢固程度-该类型围界上部配有刺圈,可有效防止人员翻越,且连接卡扣均面向控制区一侧,且具备防盗功能。

网片与地梁间配有连接卡扣,以确保连接牢固。

1.1.2钢筋网围界技术参数

1.1.2.1围界立柱及网片表面防腐年限不少于8年;

1.1.2.2围界立柱应采用钢材制成,厚度≥2mm,截面60mm×60mm;

1.1.2.3围界顶部应设有防翻越装置,加装蛇腹型刮刀刺圈,刺圈支架≥60º,刺圈直径≥600mm,刺圈敷设间距20cm-25cm,刺圈应使用6个等距卡扣与V型网片连接牢固;

1.1.2.4钢筋直径≥5mm相邻横筋间距≤100mm,左右间距≤50mm;

1.1.2.5网片与立柱连接部位应采用防拆、防盗形式并保证连接部位的牢固性,以防止从外部进行拆卸。

网片与立柱之间缝隙<2mm;

1.1.2.6围界网片下端应与地梁进行有效联结以增加围界网片整体强度,网片与地梁间隙≤2cm;

1.1.2.7钢筋网围界柱基础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制成,截面500mm×500mm,总高800mm,其中高出地表部分300mm,地下埋深500mm。

相邻柱基础间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梁,地梁截面宽240mm、高500mm,其中高出地表部分300mm,地下埋深200mm,混凝土强度≥C-20;

1.1.2.8钢筋网围界含地梁、网片、刺圈,净高度≥3.2M。

1.2砖墙围界

砖墙围界主要用于安全等级要求较高的区域,其特点能够有效阻止外部窥视。

1.2.1砖墙围界特点

防窥(屏蔽)性-该类围界采用实心砖砌建设,能够有效防止外部窥视及物品传递。

但因其防窥特点,内部安保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外部情况。

坚固(免维护)性-砖墙围界建设牢固,因其没有网片、卡扣等易损部件,牢固性较好。

1.2.2砖墙围界技术参数

1.2.2.1砖墙围界由墙体、蛇腹型刮刀刺圈,墙体应为实体结构并设有墙基或地梁,厚度≥370mm,净高≥2.5m,每相隔不超过3m设一加强垛;

1.2.2.2

1.2.2.3砖墙基础应与结构相匹配;

1.2.2.4砖墙围界含墙体、刺圈,净高度≥3.2M。

1.3钢筋棍围界

钢筋棍围界为机场原有围界,现已不再作为首要类型使用,在机场围界改造过程中,应将此类围界逐步改建为1.1所述钢筋网围界。

1.3.1钢筋棍围界特点

钢筋棍空隙较大-该类围界钢筋棍间空隙较大,易钻入小动物,因此一般需在其钢筋棍处加装网片进行改造。

防冲撞(钻)效果-该类型围界未设置下部地梁,因此防冲撞(钻)效果欠佳。

1.3.2钢筋棍围界技术参数

1.3.2.1该类围界包括钢筋棍栅栏、蛇腹型刮刀刺圈;

1.3.2.2钢筋棍栅栏上端加装蛇腹型刮刀刺圈,安装要求同条,刺圈支架应与墙体连接牢固,蛇腹型刮刀刺圈与刺丝必须使用标准件进行连接;

1.3.2.3钢筋棍围界含钢筋棍栅栏、刺圈,净高度≥3.2M。

2.0临时围界

机场各类工程改造中,因考虑后期围界移动需要,需设置部分临时围界。

2.1槽钢型临时围界

2.1.1斜支撑钢梁自身及其与围界间的3处连接焊点牢固;

2.1.2配重不少于3块方砖(50cm×50cm×10cm)。

2.2法兰型临时围界

2.2.1立柱基础应采用30mm×30mm×8mm(厚)钢法兰盘,使用ф10mm×100mm膨胀螺栓加弹簧垫进行四角固定,围界下端距地面距离≤2cm。

2.3水泥桩型临时围界

2.3.1立柱基础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制成,截面500mm×500mm,总高800mm,其中高出地表部分300mm,地下埋深500mm。

2.4其它临时围界通用条款

2.4.1刺圈、网片、V型网、立柱参见—

2.4.2临时围界网片下端应采用≥4cm,角钢与网片下缘整体连接以增加围界网片整体强度,角钢与地面间隙≤2cm;

2.4.3临时围界含网片、刺圈,净高度≥2.9M。

3.0防窥板

防窥板主要用于防止外部人员窥视及防止物品传递,防窥板一般在正式钢筋网围界上进行加装。

3.1防窥板应采用金属材料,表面防腐年限不少于8年;

3.2防窥板厚度2mm,长300cm宽120cm,下端与地梁间隙≤2cm;

3.3防窥板围界净高度≥3.2m;

3.4防窥板围基础应与结构相匹配,并满足24.5m/s―28.4m/s抗风要求。

4.0其他要求

4.1围界(墙)应符合机场净空和导航台电磁环境保护要求,具体规范参见《MH7003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

4.2除特殊要求外,飞行区应搭建双层围界,两道围界间距宜保持3m-5m;

4.3建设围界时,应考虑最外层围界外3M范围内不存在树木、房屋、土堆、电线杆等易攀爬物体,如易攀爬物不可移除,则需在攀爬物上采取一定的防攀措施;

4.4双层围界间,应依据《MH7003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内容要求,设置对射报警、摄像监控及照明等设施;

4.5围栏(墙)对外面平均间隔200m应设有禁止翻越警告标识牌;

4.6双层围界内围界每间隔200m应留有单扇小门供维护人员进出,内外应采用有效方式进行锁闭;

4.7在桥体两侧或特殊区域,应采用钢筋网围界,立柱与桥体接触面外倾角宜保持45度并连接牢固,顶部加装刺圈,安装要求同1.1.2.3条,安装高度应不影响航空器地面滑行安全;

4.8经由飞行区通往外部的排水沟渠(闸门)处,应因地制宜的采取封围措施,该装置除可防止外部人员(动物)钻入飞行区外,还需考虑机场防汛需求;

4.9飞行区内与外部连通的管线及其位于飞行区内的检查井,其井口(盖)处应加设封闭装置,以防止外部人员经由管线钻入飞行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