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532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9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docx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

《spss入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

SPSS入门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是以多元统计为基础理论,研究如何利用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与分析受到随机因素影响的数据,从而对所涉及问题进行统计推断与预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课程地位:

本课程是师范类心理健康专业的职业拓展能力课程。

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一般的操作程序,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具备一定的数据收集、处理、分析能力,并通过数据发现心理现象的一般特征和规律。

这对于提升心理健康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科研素养,以及加强学生认识和分析心理事实的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教学目标

《spss入门》是一门重要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和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spss的基本理论,熟悉sps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能进行心理数据的统计处理分析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统计学、心理测量学、普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知识基础和能力。

四、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参考

各章节教学时间分配表

课题(章节)

内容

参考课时

第一章

spss入门

2

第二章

数据录入与数据获取

2

第三章

变量级别的数据管理

2

第四章

文件级别的数据管理

2

第五章

连续变量的统计描述与参数估计

3

第六章

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与参数估计

3

第七章

数据的报表呈现

2

第八章

数据的图形展示

2

第九章

相关分析

2

第十章

连续变量的统计推断

(一)-t检验

4

第十一章

连续变量的统计推断

(二)-单因素方差分析

4

第十二章

有序分类变量的统计推断-非参数检验

4

第十三章

无序分类变量的统计推断-卡方检验

4

第十四章

线性回归模型入门

4

合计

40

五、教学内容及其目的、要求、任务

第一章spss入门(2学时)

(一)教学目的

目的:

spss的发展历史、基本操作、窗口及功能和菜单及功能等。

(二)教学内容

1、软件概述

2、SPSS操作入门

3、SPSS的窗口、菜单项和结果输出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了解:

spss的发展历史及作用

(2)掌握:

主要窗口及其功能;菜单(view)的功能及结果输出类型

2、重点、难点

重点:

主要窗口及功能、菜单功能

难点:

无难点

(四)教学建议

本章节主要采用讲授法。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

1、检查spss共有几个模块,其中包含了哪些功能,并思考平时的统计分析究竟需要哪些模块。

第二章数据录入与数据获取(2学时)

(一)教学目的

目的:

对spss的数据格式、建立数据库、读取外部数据等有了解和进行实践应用。

(二)教学内容

1、数据格式概述

2、在SPSS中直接建立数据集

3、读入外部数据

4、数据的保存

5、数据编辑窗口常用操作技巧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了解:

数据的录入、数据的读写属性设置

(2)理解:

数据文件的导入与导出

(3)掌握:

数据文件的建立、导入与导出

2、重点、难点

重点:

建立数据库

难点:

数据编辑窗口常用操作技巧

(四)教学建议

讲授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

1、针对spss自带文件demo.xls,进行以下练习:

(1)将该文件读入spss,就包含以下变量:

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住址、收入。

(2)对变量MARITAL(婚姻状况)设置标签,1代表已婚,0代表未婚。

2、在完成上述联系的基础上,请城市自行在spss中按照ccss项目的问卷建立相应的数据集结构。

第三章变量级别的数据管理(2学时)

(一)教学目的

目的:

了解数据文件的基本操作流程(主要是赋值、分组合并和离散化),掌握数据文件的一般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3.1变量赋值

3.2已有变量值的分组合并

3.3连续变量的离散化

3.4自动重编码、编秩与数值计数

3.5转换菜单中的其他功能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了解:

连续变量的离散化

(2)理解:

分组合并

(3)掌握:

变量赋值

2、重点、难点

重点:

变量赋值

难点:

分组合并

(四)教学建议

讲授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

1、针对spss自带数据employeedata.sav进行一下练习

(1)根据变量bdate生成一个新变量“年龄”。

(2)根据jobcat分组计算salary的秩次。

(3)兼顾雇员的性别变量对salary的平均值进行汇总。

(4)生成新变量grade,当salary<20000时取值为d,20000≤salary≤50000为c,50000≤salary≤100000为b,salary≥100000为a。

第四章文件级别的数据管理(2学时)

(一)教学目的

目的:

了解数据文件的基本操作流程(主要个案排序、拆分文件、选择个案、加权个案和分类汇总),掌握数据文件的一般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几个常用过程

2、多个数据文件的合并

3、数据文件的重组与转置

4、数据菜单中的其他功能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了解:

数据文件的重组与转置

(2)理解:

数据文件的合并

(3)掌握:

文件级别数据管理的常用过程

2、重点、难点

重点:

数据文件的排序、拆分文件、选择个案、加权个案

难点:

分类汇总

(四)教学建议

讲授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

1、对给定的数据文件进行数据管理操作(文件的排序、拆分文件、选择个案、加权个案和分类汇总)

第五章连续变量的统计描述与参数估计(3学时)

(一)教学目的

目的:

学习描述性统计、参数估计等统计方法。

(二)教学内容

1、连续变量的统计描述指标体系

2、连续变量的参数估计指标体系

3、Bootstrap方法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了解:

描述性统计、参数估计

(2)理解:

描述性指标体系、参数估计指标体系

(3)掌握:

描述性统计方法、参数估计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

连续变量的统计描述指标体系

难点:

连续变量的参数估计指标体系

(四)教学建议

讲授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

1、根据ccss_sample.sav数据,分析受访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尝试分城市/合并描述。

2、使用描述过程,对ccss_sample.sav数据中的总指数、现状指数和预期指数进行标准正态变换,对变换后的变量进行统计描述。

第六章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与参数估计 (3学时)

(一)教学目的

目的:

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和参数估计

(二)教学内容

1、指标体系概述

(1)单个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

(2)多个分类变量的联合描述

(3)多选题的统计描述

(4)分类变量的参数估计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了解:

分类变量

(2)理解:

多选择题的统计描述

(3)掌握:

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与参数估计

2、重点、难点

重点:

单个、多个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

难点:

多选择题的统计描述

(四)教学建议

讲授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

1、根据ccss_sample.sav数据,对性别、城市、职业等分类变量尝试进行交叉描述。

2、根据ccss_sample.sav数据,分析多项选择题A3a的选项分布情况。

第七章数据的报表呈现(2学时)

(一)教学目的

目的:

应用spss表格模块生成统计报表

(二)教学内容

1、统计表入门

2、表格的编辑

3、表格模板技术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了解:

统计表的基本框架

(2)理解:

几种基本表格类型

(3)掌握:

绘制表格基本步骤

2、重点、难点

重点:

绘制表格基本步骤

难点:

表格编辑

(四)教学建议

讲授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

1、根据课堂提供数据绘制表格。

第八章数据的图形展示(2学时)

(一)教学目的

目的:

制作统计图。

(二)教学内容

1、统计图概述

2、 直方图和茎叶图 

3、 箱图

4、饼图 

5、条图与误差图

6、 线图、面想图,点图与璃线图

7、散点图

8、 P-P图和0-0图

9、其他统计图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了解:

复杂图形绘制

(2)理解:

统计图形的编辑

(3)掌握:

常用图形绘制技巧

2、重点、难点

重点:

统计图绘制

难点:

统计图的编辑

(四)教学建议

讲授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

1、为研究工人矽肺患病与工龄的关系,某市疾病控制中心收集了一些资料,见题表。

题表

对于以上资料,可以选用何种统计图进行描述统计,为什么?

还可以选用其他类型的统计图吗?

为什么?

第九章相关分析(2学时)

(一)教学目的

目的:

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

(二)教学内容

1、相关分析简介

2、简单相关分析

3、偏相关分析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了解:

相关分析的指标体系

(2)理解:

相关分析的应用前提

(3)掌握:

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

简单相关分析

难点:

偏相关分析

(四)教学建议

讲授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

1、某医师研究婴儿出生体重和双顶径的数量关系,收集了婴儿体重(X,g)和双顶径(Y,mm)数据如下,请分析两者的数量关系。

第十章连续变量的统计推断

(一)-t检验(4学时)

(一)教学目的

目的:

连续变量的T体验理论、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t检验概述

2、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 

3、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的比较

4、正态性、方差齐性的考察与应对策略

5、配对设计样本均数的比较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了解:

均值比较的方法

(2)理解:

t检验的理论

(3)掌握:

各种情况下的t检验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

均值比较

难点:

t检验方法

(四)教学建议

讲授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

1、配对t经验的实质就是对差值进行单样本t检验,按此思路对例12.3进行重新分析,比较其结果和配对t经验的结果有什么异同?

第十一章连续变量的统计推断

(二)-单因素方差分析(4学时)

(一)教学目的

目的: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在spss中的实现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方差分析概述

2、均数间的多重比较

3、各组均数的精细比较

4、组间均数的趋势检验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了解:

均数间的多重比较

(2)理解: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

(3)掌握: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spss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

难点: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spss方法

(四)教学建议

讲授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

1、研究者要比较4种新型避孕药对雌激素分泌水平的影响。

实验对象为相同品系的雌性大鼠,将20只大鼠随机分入4组中,给予相应的药物,两周后通过测量大鼠的子宫重量来衡量其雌激素水平。

实验数据如下:

药物1:

89.893.888.4110.295.6

药物2:

84.4116.084.068.088.5

药物3:

65.679.465.670.082.0

药物4:

88.490.273.287.785.6

(1)该数据是否满足方差分析的要求?

(2)4种药物对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是否相同?

(3)是否会考虑一些调查比较?

利用spss尝试一些多重比较,并解释结果。

第十二章有序分类变量的统计推断-非参数检验(4学时)

(一)教学目的

目的:

非参数检验原理及spss中的实现方法。

(二)教学内容

1、非参数检验概述

2、两个配对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3、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4、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5、多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6、秩变换分析方法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了解:

非参数检验

(2)理解:

非参数检验的原理

(3)掌握:

非参数检验的spss实现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

非参数检验的原理

难点:

非参数检验的spss实现方法

(四)教学建议

讲授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

1、在关于放松(比如听音乐等)对成年女性入睡所需时间影响的研究中,抽取了10名女性组成样本,见题表。

下面给出了10个对象在放松条件和无放松条件下入睡所需要的时间(分钟)。

就此数据你的结论是什么?

题表

第十三章无序分类变量的统计推断-卡方检验(4学时)

(一)教学目的

目的:

卡方检验的基本原理及在spss中的实现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卡方检验概述

2、单样本案例:

考察抽样数据的性别分布

3、两个样本案例:

不同收入级别家庭的轿车拥有率比较

4、卡方检验的事后两两比较

5、确切概率法和蒙特卡洛法

6、两分类变量关联程度的度量

7、一致性检验与配对卡方检验

8、分层卡方检验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了解:

卡检验的用途

(2)理解:

卡方检验的基本思想

(3)掌握:

卡方检验的spss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

卡方检验的基本思想

难点:

卡方检验的spss方法

(四)教学建议

讲授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

1、某医院以400例自愿接受妇科门诊手术的未产妇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4组,每组 10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镇痛处理,观察的镇痛效果见下表,问4种镇痛方法的效果有无差异?

4种镇痛方法的效果比较

第十四章线性回归模型入门(4学时)

(一)教学目的

目的:

线性回归的原理及spss中的实现方法

(二)教学内容

1、线性回归模型简介

2、案例:

建立用年龄预测总信心

3、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入门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了解:

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的关系

(2)理解:

简单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要求

(3)掌握:

线性回归的spss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

简单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要求

难点:

线性回归的spss方法

(四)教学建议

讲授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

(五)作业、实践环节设计

1.某分公司连续6年记录了员工的平均工资,数据如下表,试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六、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数据处理操作。

2.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

实验、考勤、作业及平时测验:

50%,期末考试:

50%。

七、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3版.

2、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

3、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出版.

八、教学大纲编制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