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1753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docx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一

语文知识部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注音。

(4分)

慰藉()苍劲()潜()伏戛()然而止

装载()炽()热揩()拭殚()精竭虑

2、.请写出下列字的书写笔顺:

(2分)

鼎:

凹:

3、列词语有错字吗?

把你认为有错的改过来。

(4分)

迫不急待穿流不息凭心而论世外桃园

再接再励一愁莫展如愿已偿管中窥豹,可见一般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①热爱()②团结()③亲近()④经验()

⑤具体()⑥和蔼()⑦拥护()⑧坚定()

5、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

(1)流水不腐,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杜甫千古流传的两句古诗:

(4分)

(1)

(2)

7、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4分)

《送东阳马生序》——()《朝花夕拾》——()

《岳阳楼记》——()《鲁滨逊漂流记》——()

8、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

(4分)

人物:

林冲诸葛亮贾宝玉孙悟空鲁智深曹操

————————————————————————————————

————————————————————————————————

二、阅读题(10分)(每小题2分)

我母亲生病需要做大手术,医院张口要10元万押金。

10万,对我这个刚刚靠借钱买下出租车的下岗人员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但我下了决心,就是把自己卖了,也要给母亲治病。

于是顶着高温开着车奔波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总算凑了9万元。

医院开恩,收了9万元后让母亲住了进去。

都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这话偏偏就应在我身上。

那天午后,刚拉了一趟活儿的我正喜滋滋地抄近路赶着回家,不知是我脑子走神还是该我倒霉,迷迷糊糊地就把车开上了人行道。

我猛地发现车前正走着一位老太太时,脚便狠狠地踩在了刹车上。

吱的一声,老太太也应声倒下。

当我跳下车抱起老太太时,她已昏迷过去。

怎么办?

我发现此时四周一个人影儿也没有,一个想法便闪入我脑海中:

跑。

可怎么也迈不开腿,一个声音也在耳边响:

你还算人吗?

眼前要是你的母亲你也这样吗?

我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容不得多想,立即将老太太送向附近医院。

在医生抢救下,老太太很快苏醒了过来。

还算走运,老太太只断了一条腿,别的地方什么事也没有。

一个大汉走了进来。

大汉看了我两眼后走近老太太说:

"妈,您还记得撞您那人什么模样吗?

仔细想想,一会儿警察来了您就跟他们说。

"听了大汉的话,我心里猛地一跳,觉得还是自己先说出实情为好。

于是我赶紧对大汉说:

"大哥,我……"老太太急忙打断我的话,指着我对她儿子说:

"对,就是这位司机救了我。

"我正怀疑是不是我的耳朵出了毛病,那大汉一把就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

"兄弟,我、我什么也不说了。

你的救母之恩,我一定会报的。

""我。

哎,你听我说,我……"我的话没说完,又被大汉给拦了回去。

"什么也别说了。

兄弟,把你的姓名和地址写给我,过后我一定登门重谢。

"这时我脑海里又闪出一个念头,还留什么姓名和地址啊,老太太既然没记住我,溜吧。

想到这,我边往外走边对大汉说:

"好好照顾大妈,我走了。

"说完我逃跑似的冲出了医院。

在回家路上,我觉得这事挺走运,老太太不但没认出是我撞的,还把我当成了救命恩人。

可到了晚上,心里总是不踏实,我想起了母亲常对我说的话:

什么时候都要心里干净。

心里有鬼的人,迟早会出事的。

于是我下了决心,第二天一定要到医院说清楚。

第二天,我拿了一堆补品和5000元钱,早早来到医院。

可巧,就老太太一人在,老太太见是我,挺生气地说:

"你怎么还来?

"

"大妈,您、你知道我是谁吗?

"

老太太说:

"知道。

孩子,大妈不糊涂,眼睛也好使。

看得出你的心不坏。

"

"那、那您为什么不说出真相呢?

"我不解地问。

"孩子,你能及时把我送到医院,就足以证明你是个好孩子,我就知足了。

我哪能因为你的一次失误,而误了你的前程呢?

说不定,好多要紧事正等着你去做呢。

天下做父母的,都是这个样……"

我的泪水早已止不住地流下来,我忘情地叫了一声妈,便把头扎在老太太的怀里,失声痛哭起来。

1、第2节开头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与"祸不单行"相关的两件事。

————————————————————————————————

2、文中的"我"想"跑"却没跑,"溜"了又返回,你对此如何评价?

————————————————————————————————

————————————————————————————————

3、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老太太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

4、给本文拟一个含有"母亲"两个字的标题,不超过8个字。

你课外也一定读过不少歌颂母亲、表达母爱的作品,请写出其中一篇(或一本)的题目(或书名),并注明作者。

————————————————————————————————

————————————————————————————————

5、文章结尾说"我忘情地叫了一声妈,便……失声痛哭起来"。

此时此刻,文中的"我"肯定有许多话想说,请你发挥想像,探究一番,然后代"我"说几句。

————————————————————————————————

————————————————————————————————

三、写作题(10分)

任选一首描写景物的古诗,根据古诗意境,发挥想象,写一个景物描写的片段。

(不少于200个字)

古诗:

———————————————————————

———————————————————————

片段:

教学实践部分

一、是非题。

(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语文教学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2、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

3、“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是第三学段的识字目标。

()

4、“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是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

()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重点。

()

6、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

8、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

9、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

10、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

二、问答题。

(每小题5分,共15分)

1、请简要阐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5分)

2、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请举例说明。

(5分)

3、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怎样才能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5分)

4、你平时读过哪些教育教学刊物或专著?

它对你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分)

三、分析题(9分)

下面是《坐井观天》课堂实录的一个片段。

请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加以分析评点。

师:

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

生甲:

小鸟说的对。

生乙:

我反对,我认为青蛙说得对。

生丙:

他们说得都对。

(众生哗然。

师若有所思,片刻停顿之后,即向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

师:

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很好。

如果能把理由说出来,那就更好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生甲:

(迫不及待)小鸟说得对,因为天确实大得很。

生乙:

(胸有成竹)青蛙说得对,因为他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它说得是实话,也没错。

生丙:

(按捺不住)他们都把各自看到的真实情况说出来了,都很诚实,应该都对。

师:

(点头肯定,竖起大拇指)好!

几位同学都谈出了各自的见解和感受,说得都有道理。

大家再想想,假如青蛙跳出井口,他还想到什么,说些什么?

大家讨论讨论,看谁想得好,说得棒。

(学生各抒己见,兴趣盎然。

四、教学设计。

(10分)

请依据新课程理论,对《爸爸的咳嗽》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

(50分)

爸爸的咳嗽

自从我家搬进新居以后,不知怎的,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有时咳得厉害,有时咳得轻些,有时却又像没病似的。

后来我发现,每当我家朝南的窗户打开,东南风吹进来时,爸爸就咳得厉害。

难道爸爸咳嗽和东南风有关系吗?

我悄悄地记着观察日记:

2月22日阴天北风不咳嗽

3月8日晴天东南风咳嗽厉害

3月10日雨天北风咳嗽轻了

4月19日多云南风有点儿咳嗽

4月21日阴有雨北风不咳嗽

4月22日晴转多云南风有点儿咳嗽

5月1日晴天东南风咳嗽厉害

啊,果然如此!

有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去。

走出家门不远,一阵东南风吹来,我们闻到一股呛人的气味,爸爸突然咳嗽起来。

我抬头一望,远处硫酸厂的烟囱冒出的烟气正随风飘来。

我猜测着,爸爸的咳嗽,大概就是这烟气造成的吧?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医生伯伯。

他说,爸爸得的是过敏性支气管炎。

硫酸厂排出的是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对二氧化硫过敏的人,一闻到它,咽喉就过敏,引起咳嗽。

爸爸就是对二氧化硫过敏的人。

我为替爸爸找到了病因而高兴。

从此,只要刮东南风,我就把朝南的窗户关紧。

这样,爸爸就不咳嗽了。

但是,我多么希望治理好环境污染,就是开着窗户,爸爸也不咳嗽呀!

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教学能力试题二

第一部分填空(新课标基础知识)

1、()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的选择,()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3、学生是()和()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4条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

1、一位教师给三年级的学生讲古诗,刚刚板书题目,学生就开始背诵起来

了。

老师说“啊,我还没讲你们就会背了,那你们会写吗?

”学生也说“会”,老师说,“那你们来写写吧!

”这时,学生在黑板上开始一笔一划的书写,可惜这课该学的生字他一个也不会写。

问题一:

你认为上课一开始老师这样处理古诗的教学方法可取吗?

为什么?

问题二:

如果让你来讲这节课,接下去你会怎么处理呢?

2、这里摘录了一位老师讲解《只有一个地球》的片段,请认真阅读,然后

根据这段实录写出自己的点评。

师:

刚才各组讨论,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为什

么说地球是渺小的?

生:

(念文中相关内容)虽然我们看地球是庞大的,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

地球只有一颗黄豆那么大。

生:

(念文中相关内容)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师:

那另外的五分之四是什么?

生:

海洋。

师:

仅有的五分之一的陆地都能供人类生存吗?

生:

不行,因为还有沙漠,高山,雪原……

师:

看老师写这个渺小的“渺”字,原来在我们眼中看似庞然的地球,同茫

茫宇宙相比,小的就如同一颗沙粒。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你可知道这一叶扁舟却承载着整整60亿人啊!

怎么样,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3.老师在讲《假如》这首诗时,老师教学生理解“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

着身子,轻轻叹息”这个句子,一位学生站起来说:

“老师,为什么诗里不写‘西北风’啊?

”老师说:

“噢,等你长大了,你可以写‘西北风’。

”学生高兴地坐下了。

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

附:

假如

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让小树在冬天

也能快活地成长,

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

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第三部分问题分析及对策

1、当前有不少公开课气氛活跃,上得很是热闹,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少见了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

作为教师你对这一现象怎么看?

怎么办?

2、我们走进课堂听课,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回答问题好的总是那么几个人,另外的一些学生有的认真听别人讲话,有的则心不在焉。

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怎样调整使另一部分学生也能参与你的课堂教学(不单指在一节课上)?

3、一位老师让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开始写日记,结果学生写的日记句子不通

顺,也不会使用词语,有的字是错字,有的根本不会写就用简单的图画代替。

老师想指导学生把日记写好,却不知从何入手。

第四部分论述题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新课标三维目标中“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理解。

小学语文试卷

本试卷总分80分,本卷与教育学心理学卷考试时量共150分钟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

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_____________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

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

(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和。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和。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和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

其中,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

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

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

(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

()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

()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

⒋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

陈词调以效尤虚无缥再接再

按   就班颠不破床架屋枕待旦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孟子》)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

④感时花溅泪,。

(杜甫)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

⑥千磨万击还坚劲,           。

 (郑板桥)

⒌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  )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  )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

”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  )

④“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

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  )

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  )

得分评卷人

三、阅读能力考查(18分)

阅读下列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往往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争论。

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李四光说:

“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歌德也说:

“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

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

但是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他说:

“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他还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

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就要具有宽广的胸怀。

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容得下百川之流,听得进反对意见。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分)

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C.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D.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

⒎文中有四句名人名言。

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可以做道理论据的两项是()(2分)

A.正如李四光所说:

“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歌德也说:

“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D.普鲁斯特说:

“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⒏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有       、        。

(2分)

⒐能否删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为什么?

(2分)

答:

                                               

                                         

⒑第一段中加点词语“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指什么?

用文中语句回答。

                             (1分)

答:

                                          

                                       

⒒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1分)

(二)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⒓上文选自《陈涉世家》,作者是      。

该作者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2分)。

⒔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3分)

①   通    ,含义是      

②   通    ,含义是      

⒕下面句中加点的“以”与“扶苏以数谏故”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分)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而吾以捕蛇独存 

D.杀之以应陈涉

⒖下列对“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今天逃跑也是死,举起大旗造反也是死,等着死,死在国家里可以吗?

B.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C.现在死亡也是死,举旗起义也是死,与其等死,不如为国而死可以吗?

D.今天逃亡也是死,商量发动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死在国内好吗?

⒗简要概括陈胜认为起义将会得到百姓拥护的两条理由。

(2分)

答:

一是                                   

二是                             

四、作文(30分)

题目:

春风

要求:

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②字数在800字左右;③不得抄袭。

小学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

1、(1)交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学生、教师、文本;学生

(3)观察、表现

(4)交际情境

(5)协调

(6)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素养

二、

2、(1)Rén;Chóng

(2)女;行

(3)击;从长计议

(4)曹丕;;曹植

(5)风;颂

3、①另外;②勉强;③尚且;④居然/竟然

4、(1)滥;儆;缈;厉;部;扑;叠;戈

(2)①思而不学则殆;②贫贱不能移;③虽九死其犹未悔;④恨别鸟惊心;⑤赢得生前身后名;⑥任尔东西南北风

5、①√②√③×④×⑤√

三、

6、B

7、A、C

8、引证法、例证法

9、不能删;这样写可以使论证更全面

10、研究角度的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会引起学术的争论

11、“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歌德也说……思想获得丰产”

12、司马迁;纪传体

13、①適通谪;含义是充军;②唱通倡;含义是倡导

14、C

15、B

16、一是“天下苦秦久矣”/天下的人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二是以扶苏、项燕的名义倡导

四、略

语文试卷(小学)

第一部分课标与语文素养(26分)

1、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填空。

(每空1分,共4分)

①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②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2、根据诗文原句填空。

(每空1分,共5分)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

②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

④业精于勤荒于嬉,。

⑤出淤泥而不染,。

3、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每小题2分,共8分)

①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可以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②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仁人志士往往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感到疲惫时,不妨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名句,,      

……来激励自己。

③请你从积累的诗文中,写出一句与“生死”有关的完整语句:

④请你从《论语》或《学记》中写出一句有关教学的名言:

4、常识填空。

(每空1分,共4分)

①请把十二地支补充完整: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②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的书法特色。

③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系列魔幻小说《》近年风靡全球。

5、成语填空。

(每空1分,共5分)

( )马行空 ( )猿意马 ( )马齐暗 ( )马厉兵 ( )崖勒马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15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