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1820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docx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

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

社团活动记录本

项目:

趣味数学社团

2015学年第一学期

社团活动记录表

指导教师高奇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以创办特色学校,培养“小数学家”为契

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数学特教

学长,激发学生钻研精神,为开发学生数学潜能搭建飞翔的平台。

追求目

标创建卓越的数学社团,让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体验数学、运用数学、

乐于数学。

力求体现:

“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1、收集数学文化相关知识并交流探讨

2、速算与巧算

3、植树问题

4、用倒推法解决问题

5、有趣的分数

6、数的叠加社7、填数游戏团

8、配对求和活

动9、乘除法巧算

内10、探究规律性趣味数学的内容容11、中外数学家及数学故事

12、七巧板、火柴棒等的拼与移等趣味实践

13、立体图形、实物积木等的分类与搭配活动

14、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15、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化的趣味探究

16、趣味数学游戏

以下评价方式相结合进行评价:

1、对学生作业的态度、书写及格式的规范程度进行评价;活2、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动

3、百分制评价,分数在0-100分之间。

根据孩子做作业的正确率打出评

价相应的分数,学生改完错后,将扣的分数加上。

评价结果采取:

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的方式进行表述。

活动地点多媒体室开设年级四年级学生人数24人

城北小学

2015年9月

学生出席情况记录表

班级姓名评价

(1)班诸宇航四

(1)班蔡雪四

(1)班张硕四

(1)班韩锦豪四

(1)班杨欢

(1)班张明熠四

(2)班成思奇四

(2)班顾海华四

(2)班翟志邦四

(2)班李雪

(2)班张鑫渝四

(2)班沈楠四(3)班陈雨祺四(3)班成馥彤四(3)班朱俞菲四(3)班张焱杰四(3)班张弈璇四(3)班张宇杰四(4)班杨玉琪四(4)班张立涛

四(4)班朱汉彬

四(4)班张桢誉

四(4)班汪雁

四(4)班陈必文

活动记录表

时间:

第一周

(1)

活动内容收集数学文化相关知识并交流探讨

1、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地球自转一周(360度)

时间为23小时56分04秒,比我们平常所说的“一个白

天和一个黑夜为一日计24”小时少一点。

人类自己感觉

不到地球在自转,故习惯把日出日落到再次日出称之为

一日。

一日划分为24小时是古埃及人制定的。

每小时又

划分为60分钟,每分钟又分为60秒。

活动过程2、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

但我国最早的计算工具并非算盘,而是“算筹”。

算筹是

用竹或木制成的小棒,用它的多少与纵横排列可以记数,

按一定的方法可以用它进行多种运算。

早在两千多年前

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普遍使用它作加、减、乘、除、

开方、解方程等运算,称之为“筹算”。

直到明代,它才

被珠算所代替。

时间:

第一周

(2)

活动内容体会奥数

(二)

速算与巧算

【试题】巧算与速算:

41×49,()

【详解】相乘的两个数都是两位数,且十位

上的数字相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正好是10,这

活动过程就可以运用“头同尾合十”的巧算法进行简便计

算。

“头同尾合十”的巧算方法是:

用十位上的

数字乘十位上的数字加1的积,再乘100,最后

加上个位上2个数字的乘积。

41×49,先用(4,1)×4,20,将20作为积的前两位数字,再用1×9,9,可以发现末位数字相乘的积是一位数,那就在9的前面补一个0,作为积的后两位数字。

这样答案很简单的就求出了,即41×49=(4,1)×4×100,1×9=2009。

时间:

第二周

活动内容体会奥数(三)

植树问题

【试题】一块三角形地,三边分别长156米,234米,186米,要在三边上植树,株距6米,三个角的顶点上各植上1棵数,共植树()棵。

活动过程

【详解】此题植树线路是封闭的,这类题的特点是:

因为头尾两端重合在一起,所以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

题中要求三角形三个顶点上要各栽一棵树,因此我们要按照三条边来考虑。

因为

156?

6,26(段),186?

6,31(段),234?

6,39(段),所以每边恰好分成了整数段,这样,从周长来讲,应栽树的棵数与段数相等。

即共植树:

26+31+39=96(棵)。

时间:

第三周

活动内容用倒推法解决问题

例题:

一个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最后结果是6,这个数是几

倒推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也是分析应用题时常用的方法。

用倒推法解应用题列算式时,经常

活动过程要根据加减互逆,乘除互逆的关系,即把原题中的“加”用“减”算,“减”用“加”算,“乘”用“除”算,“除”用“乘”算。

【举一反三】

1、一个数加上5,乘以5,减去5,除以5,最后结果还

是5。

这个数是几,

2、一个数的5倍加上6,再除以7,结果是8,求这个数。

3、小红问妈妈多大年龄,妈妈说:

“把我的年龄加10,然后乘5,减去25,再除以2,恰巧是100岁。

”小红妈妈的年龄是多大,

4、自己编写一道用倒推法解决的问题,给自己的学习伙伴做一做。

时间:

第四周

活动内容有趣的分数

(一)

快乐启航,走进生活

1.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11份,一份是它的();如果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份,那么每份是

1它的,3份是它的()。

6

2.小猴吃冬瓜。

请你帮小猴算一算,

我买了一个还剩几分之几,

大冬瓜,活动过程昨天才吃了

38323.一块饼,鼠哥哥吃了,鼠妹妹吃了,它俩一共吃了这块饼的几分之88

几,剩下的留给鼠妈妈吃,鼠妈妈吃这块饼的几分之几,

4.下面的计算对吗,为什么,

21131,,,,133344

时间:

第五周

活动内容有趣的分数

(二)

趣味冲浪,发展思维

1、图中的阴影部分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

扬帆远航,提升能力活动过程

1112、.请将下图的涂上红色,涂上绿色,涂上黄色(颜色不284

能重叠)。

还剩几分之几的空

白,

3、

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空白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阴影部分比空白部分少占()。

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空白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阴影部分比空白部分多占()。

时间:

第六周

活动内容数的叠加

快乐启航,走进生活

1.

平均每只

羊重39千克

载重量500千活动过程克

这些羊能一次运走吗,

学校图书科技书的

科技书有多馆有本数是

故事书的。

故事书少本,2.127本。

科技书比故

事书

多多少本,

趣味冲浪,发展思维

3.王阿姨给四年级发牛奶,还剩28袋牛奶,四年级6个班,每个班发102袋,原来有多少袋牛奶,

4.水果店买进苹果150千克,买进梨123千克。

买进桔子是苹果和梨的总数的4倍,水果店买进桔子多少千克,

时间:

第七周

活动内容填数游戏

专题分析:

填数时,要求我们仔细观察,确定图形中关键的位置应填几,一般是图形的顶点及中间位置。

同时,要将所填的空与所提供的数字联系起来,一般要先计算所填

活动过程

数字的综合与所提供数字的和之差,从而确定关键位置应填几,依次类推„„

例1:

在下图中分别填入1-9,使两条直线上五个数的和相等,和是多少呢,

例2:

把数字1-8分别填入下图的小圆圈内,使每个五边形上五个数的和都等于20。

时间:

第八周

活动内容配对求和

例1:

你有好办法算一算吗,

1+2+3+4+5+6+7+8+9+10=()

【思路导航】1,2,3,4,5,6,7,8,9,10共10个数,我们可以把10个数分成5组,每组两个数相加的和事11,它们的和就有5个11即11×5=55,11是有这组数中第一个数与最后一个数相加得到的。

例2:

计算。

活动过程

(1)32+34+36+38+40+42

(2)203+207+211+215+219

【思路导航】

(1)共6个数相加,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相差都是2,可以分成3组,每组的和事32+42=74,也就是3个74即74×3=222。

(2)共5个数相加,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相差都是4,根据

上题,用第一个数与最后一个数相加203+219=422,乘以数的个数5,再除以2得到。

(1)32+34+36+38+40+42

(2)203+207+211+215+219

=(32+42)×6?

2=(203+219)×5?

2

=74×6?

2=422×5?

2

=222=1055例3:

有一堆木材叠堆在一起,一共是20层,第1层有12根,第2层有13根,„„下面每层比上一层多一根,这堆木材共有多少根,

【思路导航】因为这堆木材从第2层起,每层比上面一层多1根,共20层,所以这堆木材总数为

12+13+14+„„+31

=(12+31)×20?

2

=43×20?

2

=430(根)

时间:

第九周

活动内容乘除法巧算

例1:

巧算下面各题。

(1)、25×8

(2)、16×125(3)、16×25×25(4)、125×32×25

【思路点拨】

(1)25×8

(2)16×125

=25×(4×2)=(2×8)×125

=25×4×2=2×(8×125)

=100×2=2×1000活动过程=200=2000

(3)16×25×25(4)125×32×25

=(4×4)×25×25=125×(8×4)×25

=(4×25)×(25×4)=(125×8)×(4×25)

=100×100=1000×100

=10000=100000例2:

简便运算。

(1)130?

5

(2)4200?

25【思路点拨】这里可以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因而:

(1)130?

5

(2)4200?

25

=(130×2)?

(5×2)=(4200×4)?

(25×4)

=260?

10=16800?

100

=26=168

例3:

计算31×25

【思路点拨】题中31不能被4整除,但31可拆成4×7+3,这样就得到(4×7+3)×25,或者把25看做100?

4也可求出得数。

31×25或31×25

=(4×7+3)×25=31×(100?

4)

=4×7×25+3×25=31×100?

4

=700+75=3100?

4

=775=775

时间:

第十周

活动内容探究规律性趣味数学的内容

(一)一、有一列数:

7、0、2、5、3,7、0、2、5、3„

(1)第81个数是多少,

(2)这81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活动过程

二、假设所有自然数排列起来如下图所示,55应排在那个字母下面,248应排在哪个字母下面,

ABCD

1234

5678

9101112

....

....

....

时间:

第十一周

活动内容探究规律性趣味数学的内容

(二)

一、如下图,8个队员围成一个圈做传球游戏,从1号开始,按照箭头方向向下一个人传球。

在传球的同时按照顺序报数,当报到96时,球在几号队员手上,

12

83活动过程

74

65

时间:

第十二周

(1)

活动内容中外数学家及数学故事

(一)

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

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

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

“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

”可是华罗庚却说:

“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

”“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

”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

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

1950年,他

活动过程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

“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

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

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

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

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著作、11本数学科普著作。

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时间:

第十二周

(2)

活动内容中外数学家及数学故事

(二)

陈景润的故事

陈景润不爱走公园,也不爱逛马路,就爱学习。

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姑娘呢。

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

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

他想:

轮到我还早着哩。

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

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

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

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

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

他想:

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

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

理发员叔叔

活动过程大声地叫:

“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

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

可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

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直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

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

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

陈景润进了图书馆,真好比掉进了蜜糖罐,怎么也舍不得离开。

可不,又有一天,陈景润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

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最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

他一直看到中午,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馒头来,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

时间:

第十二周(3)

活动内容中外数学家及数学故事(三)

高斯的故事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97+98+99+100=?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

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

活动过程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96+97+98+99+100

100+99+98+97+96+.....+4+3+2+1

=101+101+101+.....+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时间:

第十三周

活动

七巧板、火柴棒等的拼与移等趣味实践内容

七巧板的拼图图案:

活动

过程火柴棒的拼移:

移动三根火柴棒,让这个由12根火

柴棒组成的4个小正方形变成三个小正方形。

时间:

第十四周

活动

立体图形、实物积木等的分类与搭配活动内

时间:

第十五周

(1)

活动内容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一)

数学符号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数学王国里乱糟糟的,没有任何秩序。

0~9十个兄弟不仅在王国中称王称霸,而且他们彼此之间总是吹嘘自己的本领最大。

数字天使看见这种情况很生气,于是就派“,”、“,”和“=”三个小天使到数学王国,要求他们一定要让王国变得有秩序起来。

三个小天使来到了数学王国,0~9十兄弟轻蔑地盯着他们,“9”问道:

“你们三个是干什么的,我们

活动过程的王国不欢迎你们。

“=”天使笑了笑说:

“我们是天使派到你们王国的法官,帮助你们治理好你们的国家。

我是‘等号’在我两边的数字总是相等的;这两位是‘大于号’和‘小于号’他们开口朝谁,谁就大,尖尖朝谁,谁就小。

0~9十兄弟一听他们是数字天使派来的法官,以及“=”的介绍,都乖乖地服从“,”、“,”和“=”的命令。

从此以后,数学王国越来越强盛,而且有着十分严格的秩序,任何人都不会违反。

时间:

第十五周

(2)

活动内容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二)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阿拉伯数字实际是印度人发明的。

大约在1500年以前,印度人就已经用一种特殊的字来表示数目,这些字有10个,只要一笔两笔就可以写成。

后来,由于各国之间的接触,这些数字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觉得它们很简单,于是在自己的国家开始广泛使用并且把他传到全欧洲。

就这活动过程

样,它们慢慢地就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数字。

因为阿拉伯人在传播这种数字方面,起的作用很大,人们也就习惯了称这种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时间:

第十五周(3)

活动内容有趣的数学小故事(三)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少。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开。

“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活动过程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和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

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

奇怪的是,古生物学业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时间:

第十六周

活动内容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化的趣味探究

一、接着往下画。

二、在各图形中填上合适的数。

活动过程

时间:

第十七周

利用图形进行图案设计与制作等活动内

时间:

第十八周

活动内容趣味数学游戏

正方形的城

有一座正方形的城,要求在城墙上布置十六个哨兵站岗。

警卫班长是按每边五个人布置的。

排长来了,他对这样布置岗哨不满意,命令按每边六个人布岗。

排长走后,连长来了,他巡视了一下,命令按每边七人布岗。

按照排长和连长的命令,十六个哨兵应该怎样布置呢,

一笔连9点

活动过程如何用四条连续的直线,将下面的点连接起来,请注意,画线时笔不能停顿而使线条中断。

.........

时间:

第十九周

活动内容教材中的趣味性素材和内容

(一)

制作年历卡

一年有几个月,大月:

小月:

二月:

平年全年:

闰年全年:

制作过程:

1、布局设计

活动过程2、填写日期

3、美化加工

设计校园

1、调查我们学校都有哪些教学设施

2、画出本校的校园平面示意图

3、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你觉得我

们学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可以添置哪些

设备,

社团活动学期小结

开展趣味数学社团,目的是进一步增强社员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让社员们体验“学数学,其乐无穷;用数学,无处不在;爱数学,受益终身”,让大家感悟数学之美,拥有一双用数学观察世界的眼睛,拥有一个用数学思维认识世界的头脑,从而去发现,去创造。

通过这学期的活动,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就对本学期的工作做以简单的总结。

1、培养了学生的对数学的兴趣。

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

就是以前做数学或许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有时甚至是为了向爸爸妈妈“交差”。

但通过学习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了,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

在他们的指引下更多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2、拓展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

在“趣味数学”社团活动,很多同学在有趣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了语文的功底,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有不同程度的理解,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同时我们也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

3、增加了实践锻炼的机会。

由于“趣味数学”社团不仅有室内的课堂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和枯燥的解题上,而更大的就是“从实践中来,服务于实践”,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

在我校举行的数学竞赛中我们的学生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让他们得到锻炼的同时也让感受到了成功,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4、给老师一个学习的一机会。

在辅导的工作中我发现:

“趣味数学”社团活动的辅导需要我们老师投入的一定的时间精力进行专研,一个学期来我们老师的解题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加大了老师的知识面。

总之,一学期的实践也让我对校本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虽然工作尚存在不足之处,但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有信心取得大的进步。

使工作扎实有效,更好的开展学生潜能,促进自身的发展。

学校评价: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