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320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1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docx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

1.(05江苏)19.(10分)请按要求填空:

(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用稀HNO3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

②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③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0.1000mol/LKMnO4溶液;

④用托盘天平称取10.50g干燥的NaCl固体;

⑤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清洗;

⑥用瓷坩埚高温熔融Fe(CrO2)2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⑦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以制备Fe(OH)3胶体;

⑧配制Al2(SO4)3溶液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

2.(全国卷Ⅲ)7.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右图装置的是

A.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

B.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

C.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

D.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

3.(05江苏)15.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NaCl溶液:

将45mL

水加入到盛有5gNaCl的烧杯中,搅拌溶解

B.制备乙酸乙酯:

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C.鉴定SO

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D.鉴别环已烯和苯:

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

少量环已烯和苯中

4.(05上海)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B、璃导管蘸水后,边旋转边向橡皮管中插入

C、热坩埚中的硫酸铜晶体,失水后须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

D、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

5.(05广东)9、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试管口约

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C、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D、把玻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

6.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的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7.实验室保存下列药品的方法,正确的是()

A.氢氟酸贮存在特制的塑料瓶里

B.盛放浓硫酸的广口瓶应当用磨口玻璃塞,不能用橡皮塞

C.盛溴的试剂瓶里加一些水来防止溴挥发

D.在同一层药品橱里存放浓氨水和浓盐酸

8.今有下列实验:

①为加快细铜丝和硫蒸气的反应,先将铜丝进行灼烧;②将0.01mol/L-1KI溶液8~10滴,滴入10mL相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中,可制取碘化银胶体;

③2%氢氧化钠溶液4~6滴,滴入10%CuSO4溶液2mL中制取Cu(OH)2悬浊液,可直接用于检验醛基;④将等体积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共热制乙烯。

上述实验方法中()

A.①②正确B.②③正确C.都正确D.都不正确

9.关于某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一定有Cl-存在

B.加入NaOH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NaOH过量时沉淀又消失,则原溶液一定有Al3+

C.加入NaOH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一定有

D.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一定有大量

10.按下列过程,最终目的能实现的是()

A.

B.

C.镀锌铁皮刻痕上

几秒后刻痕处显红色

D.醋酸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至pH=7

醋酸钠晶体

11.下列实验中,仪器上端必须插入液面的是()

①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

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

③制备Fe(OH)2操作中的胶头滴管;

④将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时的导气管;

⑤用乙醇制取乙烯时的温度计;

⑥蒸馏石油时的温度计。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④⑤D.全部

12.假冒羊毛织物欺骗了消费者,用灼热方法可以区别羊毛织物、棉织物和化纤织物。

下列灼烧产生的现象说明灼烧物为羊毛织物的是()

①有焦羽毛味②有芹菜味③接近火焰迅速卷缩④灰烬呈灰褐色球状,不易破碎⑤灰烬为带有光泽的硬球,易破碎⑥灰烬为黑色粉末

A.①③B.②④C.①⑤D.③⑥

13.对下列定量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仪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0.5molNaOH固体20.0g

B.将用水润湿的pH试纸,浸入稀盐酸溶液,测定溶液的pH

C.滴定管的0刻度线在上部,而量筒的0刻度线在下部

D.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后,经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此时无须再加入蒸馏水使其液面与刻度持平

14.以Al、稀H2SO4和NaOH为原料制取Al(OH)3,甲、乙、丙3个学生分别用3种不同的途径制备:

甲:

Al

Al2(SO4)3

Al(OH)3

乙:

Al

NaAlO2

Al(OH)3

丙:

若要制得等量的Al(OH)3,则()

A.乙消耗原料最少B.三者消耗原料相同

C.丙消耗的原料最少D.甲、乙消耗原料相同

15.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

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入足量金属钠;⑤通入过量的CO2;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⑧加入乙酸与浓酸混合液加热。

合理的步骤程序是()

A.④⑤③B.⑥①⑤③C.⑧①D.⑧②⑤③

16.当中和滴定接近终点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①应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②应注视滴定管中溶液流出的速度

③应注视锥形瓶中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A.①和②B.②和③C.只有①D.只有②

17.观察右图,若用1L水来代表地球上的总水量,要比较精确地量取地球上的淡水量,应选择的仪器是05上海综合11D

A100mL烧杯B50mL烧杯C100mL量筒D50mL量筒

18.左图是实验室制备CO2的简易装置图.用该装置制备CO2可起到随时使反应发生,也可以随时使反应停止的效果.下图装置可起到与左图装置相同的效果是(BD)

 

19.气体尾气处理的延伸:

在实验室里可按右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气体R,并吸收多余的R气,则R是()

A.CH4

B.HCl

C.Cl2

D.NH3

20.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BCD

21.(2004年大综合试卷(广东辽宁)第29题)已知KMnO4与浓HCl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若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错误的是(D)

 

A.只有①和②处B.只有②处

C.只有②和③处D.只有②、③、④处

22.(2003年辽宁大综合)右图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

(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

该装置可用于(  )

A.锌和盐酸发生氢气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生成氯气

C.碳酸钙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

D.氯化钠和浓硫酸生成氯化氢

23.如图所示,烧杯内装有蒸馏水,下部封有半透膜的长颈漏斗内装有淀粉和食盐溶液,漏斗颈内的液面略高于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水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中的物质。

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A.漏斗颈内液面下降

B.漏斗颈内液面上升

C.烧杯内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烧杯内液体遇碘水变蓝

24.某酒精厂由于管理不善,酒精滴漏到某种化学品上而酿成火灾。

该化学品可能是

A

A.KMnO4B.NaClC.(NH4)2SO4D.CH3COOH

25.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05春江苏14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26.下列试剂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是05辽宁大综合30B

A.乙醇B.浓硝酸C.福尔马林D.氨水

27.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磨盐”原理的是B

A蒸馏B蒸发C过滤D搅拌05春上海17

28.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B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05MCE春7

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29.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D

A.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注入蒸馏水05北京12

B.为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称样时,先称取一定量的晶体,后放入坩埚

C.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和

,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硝酸钡溶液

D.在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水(或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

30.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B

A.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H2SO4清洗05天津13

B.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

C.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D.在250mL烧杯中,加入216mL水和24gNaOH固体,配制10%NaOH溶液

31.3实验室配制1LpH为100的溶液时,需用固体试剂,除使用图4仪器外,还需要的实验仪器分别是和。

05广东大综合44

答案3烧杯;天平带砝码

32.洗气瓶用途的延伸: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

①H2、②Cl2、③CH4、④HCl、⑤NH3、⑥NO、⑦H2S、⑧S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若把装置颠倒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__。

(2)若在烧瓶内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气体应由__口进入。

(3)若在烧瓶中装入适量浓硫酸,可以用它来干燥的气体有,气体应由____口进入。

答案

(1)②④⑦⑧

(2)①③⑥A(3)①②③④⑥⑧B

33、从海水中可提取多种化工原料,下面是工业上对海水的几项综合利用示意图。

根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中含有Ca2+、Mg2+、

等杂质离子,精制时所用试剂为盐酸、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加入试剂的顺序是。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工业上MgCl2·6H2O晶体在气氛中加热脱水,通入此种气体的作用是。

可选用药品:

MgCl2·6H2O晶体、NaCL(s)、KClO3(s)、MnO2、浓H2SO4、浓HCl、稀NaOH溶液。

仪器:

见下图(装置可重复使用)。

组装氯化氢气体发生器,应选用的仪器(用编号A、B、…填入)是;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按HCl气流方向,其余装置的连接顺序(用数字①、②…填入)是:

()()()()()()()

各装置中应放的药品为:

A.,B.,C.,D.,E.。

B装置的作用是,B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答案.

(1)NaOH、BaCl2、Na2CO3、HCl

(2)2NaCl+2H2O

2NaOH+2H2+2Cl2

(3)干燥的HCl,防止MgCl2·6H2O受热脱水时水解。

aE,C,NaCl+H2SO4(浓)

NaHSO4+HCl

b⑤、①、②、③、⑦、④、③

c浓H2S4,稀NaOH,NaCl(s),MgCl2·6H2O,浓H2SO4

d吸收HCl气体,白色酸雾。

34.(05北京28).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

(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⑴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装置E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

简述检验滤液中Fe3+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①步骤I中通入Cl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II从FeCl3稀溶液中得到FeCl3·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流程中需保持盐酸过量,主要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5北京28).⑴3Fe+4H2O

Fe3O4+4H2↑

⑵黑色固体变红,右端管壁有水珠

⑶取少量滤液,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

⑷①将Fe2+氧化成Fe3+

②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③Fe3++3H2O

Fe(OH)3+3H+,过量盐酸抑制FeCl3水解

35.(全国卷Ⅱ28).(16分)下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

请填空:

⑴图中,A管的作用是

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乙炔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

是,乙炔发生了反应。

⑶乙炔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乙炔发生了反应。

⑷为了安全,点燃乙炔前应,

乙炔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是

答案(全国卷Ⅱ28).

⑴调节水面的高度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aC2+2H2O=C2H2↑+Ca(OH)2

⑵KMnO4溶液褪色氧化

⑶溴的CCl4溶液褪色加成

⑷检查乙炔的纯度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每空2分,共16分)

36.(05广东20)、(14分)

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SO2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

(1)根据反应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制备SO2气体。

①用下列简图,在答题卡的方框中画出制备并收集SO2的实验装置(含试剂)示意图。

 

②实验过程中,使用分液漏斗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SO2气体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

①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溴水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硫化钠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SO2气体产生缓慢,以致后续实验现象很不明显,但又不存在气密性问题。

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并说明相应的验证方法(可以不填满)。

①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05广东20)、(14分)

①如图配置

②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

(2)①溶液褪色

②溶液褪色

③有浅黄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3)①NaSO3变质

取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NaSO3固体变质

②不是浓硫酸

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样,涂白纸不变黑,则证明该溶液不是浓硫酸

37、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的反应),设计用下图所示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

上图中的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

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有:

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2)C装置中放入的反应物是和。

(3)装置A的作用是,装置B的作用是。

(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和(填写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参考答案:

(1)⑤③④⑥⑦②①⑧(其中⑥⑦顺序可对调)

(2)大理石盐酸

(3)吸收混在氧气中未反应的CO2吸收混在CO2中的HCl

(4)ac

 

38.

(1)试指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2)进行下面的实验,必须用到上述何种仪器

①欲干燥

需使用仪器________________;

②欲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态物质,须使用________________;

③欲分离液态混合物中沸点不同的组分,须使用________________;

④欲分离浮于液体中的固体物质,须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欲用醋酸钠晶体制无水醋酸钠,以备甲烷制取实验,须使用________.

(3)从下列a~g仪器中选择适当的仪器填空(填编号)。

 

①有0刻度、且0刻度在上方的是_________。

②可以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___________。

③可以作为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___。

④要量取25.00mL的液体,应选用_的仪器是_________。

答案.

(1)A.坩埚 B.蒸发皿 C.分液漏斗 D.蒸馏烧瓶 E.漏斗 F.酒精灯 G.干燥管

 

(2)①G ②C ③D、E ④F ⑤B、E

(3)①g②c③bcef④g

39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右图装置和下列试剂制取少量氧气、氯化氢和氨气;

A.

浓H2SO4 B.浓盐酸 C.食盐 D.MnO2 E.KClO3 F.H2O2 G.浓氨水 H.KMnO4 I.CaO。

试用各试剂序号回答:

①若要快速制备少量氧气,应选择;

②若要快速制备少量氯化氢,应选择;

③若要快速制备少量氨气,应选择。

参考答案:

①(D)(F)②(A)(B)

③(G)(I)

40.图7—21为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七种实验装置,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试剂。

请选择适宜装置的序号填于空白处。

(多选、漏选或错选均扣分)

(1)既能用于收集Cl2,又能用于收集NO的装置是__________;

(2)能用作干燥CO2气流的装置是__________;

(3)在实验室制取C12并检验C12性质的连续实验中,用于除去Cl2中的HCl杂质的最佳装置是__________;

(4)合成氨实验中,可用于干燥、混合并能大致观察H2和N2的体积比的装置是__________;

(5)用于尾气吸收并能防止液体倒吸到反应装置中的是__________;

(6)接在气体的连续实验中间,用于达到控制气流使其平稳目的的装置是__________。

答案.

(1)A、B

(2)A、E、F(3)A(4)G(5)C(6)D

41.某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

物质的性质

(1)利用I、II装置制取气体(K2闭,K1打开)甲同学认为:

利用II装置可以收集H2、NH3等气体,但不能收集O2和NO等气体,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

利用II装置作简单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也可收集O2和NO等气体,但不能收集NO2气体,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II装置再作简单改进(不改变仪器装置),还可收集NO2气体,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I、III装置验证物质的性质(K2打开,K1关闭)

如设计证明氧化性:

KMnO4>Cl2>Br2,则在A中加浓盐酸,B中加___________,C中加_________,观察到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利用I、III装置自行设计有机实验,写出实验所用的试剂,简述C中的实验现象及根据此现象所得结论。

A中加___________,B中加___________,C中加____________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NO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同时NO与氧气反应(2分);将II装置加满水(1分);将II装置中加难挥发的有机溶剂(1分)。

(3)KMnO4固体;NaBr溶液;溶液呈橙色(3分)(3)A-水或饱和食盐水;B-电石;C-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炔为不饱和的化合物(5分)(或A-盐酸;B-大理石;C-苯酚钠溶液;变浑浊;酸性HCl>H2CO3>C6H5OH)

4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和胆矾晶体,以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

其实验方案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用的仪器已有:

滤纸、铁架台、铁圈和烧杯,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2)由滤液A制AlCl3溶液有途径Ⅰ和途径Ⅱ两种,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滤液E中得到绿矾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