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8 雨点儿》 优课教案0.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893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8 雨点儿》 优课教案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8 雨点儿》 优课教案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8 雨点儿》 优课教案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8 雨点儿》 优课教案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8 雨点儿》 优课教案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8 雨点儿》 优课教案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8 雨点儿》 优课教案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8 雨点儿》 优课教案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8 雨点儿》 优课教案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8 雨点儿》 优课教案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8 雨点儿》 优课教案0.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8 雨点儿》 优课教案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8 雨点儿》 优课教案0.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8 雨点儿》 优课教案0.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8雨点儿》优课教案0

8、雨点儿(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雨点儿》一文是继《青蛙写诗》后的又一篇较长的散文形式的课文,是一篇童话。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

文本第一次出现了对话,语言生动优美、富有童趣,内容虽浅显易懂,但内蕴丰富:

雨点儿要去帮助花草体现了互助的精神,透视着万事万物离不开雨水滋润的道理。

由于童话浅显易懂、生动形象,从儿童的情感世界出发,所以学生特别喜欢。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已入学三个多月,学习了汉语拼音,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但读书时有拖音的现象,轻声读得较重,朗读能力有待于提高。

他们年龄小,记忆力较强,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还较差,需要教师给学生一些句式进行练习。

有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还较短,因此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有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有”。

2、在情境中理解“数不清”、“飘落”,读准“雨点儿”、“地方”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雨点儿的可爱,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数不清”、“飘落”,读准“雨点儿”、“地方”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雨点儿的可爱,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放多媒体)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注意听,看谁听得最认真,猜得最准确:

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看不见。

对了,谜底就是雨。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

(大雨、小雨、毛毛雨、暴雨……)我们见过的这些雨呀,都是由大大小小的雨点儿组成的。

田野里的禾苗、森林里的花草树木,草原上的小动物都喜欢雨点儿。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雨点儿”。

板书:

8、雨点儿(出示雨点儿图片)

师:

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教师板书,学生书空)。

2、和雨点儿打招呼,正音。

师:

雨点儿可爱极了,所以我们加上一个“儿”字,读起来既亲切又可爱,这就叫做儿化音。

请大家跟我读,“雨点儿”。

(借助手势:

读完之后舌头往上一卷就行了。

)如果我们把“点”和“儿”读得快一些,舌头卷起来,又轻又快,就更好听了,再来试试吧!

师:

想和雨点儿交朋友吗?

那就打打招呼吧!

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

1、讲故事。

师:

同学们,关于雨点儿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呢,想听一听吗?

(听课文朗读录音。

2、小朋友们,这么有趣的故事,你们想自己读一读吗?

现在,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读时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借助拼音把每个生字的字音读准确,词语要连读。

(2)把句子读通顺,不要丢字、添字,觉得难读的句子在书上画下来。

(3)给课文中的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4)想想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事?

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4、

(1)课件先出示带拼音生字,学生认读。

(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巩固生字。

5、交流:

(1)检查标段号,每一个自然段开头会空两格。

(2)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事?

(板书:

大雨点儿、小雨点儿)

三、随文识字,理顺课文脉络

师:

大家都是爱动脑的孩子,读书就应该这样,边读边思考,才能有收获。

 老师想问问,雨点儿是从哪里来的?

你能找到写雨点儿从哪里来的句子读一读吗?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一句话: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学生重点读这句话。

师:

这句话中藏着一些词语,你认识吗?

第一组:

数不清    云彩 飘落(加拼音的)

1、“数”这个字你在哪里看见过,他就是我们“数学课”的shù。

当它读四声时该怎么组词呢?

生组词:

数学 数字数目数量等。

当它读三声时该怎么组词呢?

生组词:

数一数 数不清数一数二等。

师小结:

像这样一个字有两个或多个读音,我们叫它——多音字。

你看我们通过联系生活记住了这个字,可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可以认识很多字。

2、师:

小朋友们,今天来和我们交朋友的雨点儿多着呢,我们来数一数有多少雨点儿。

(课件慢慢呈现几颗雨点儿,然后快速出现很多雨点,让孩子去数,孩子们慢慢发现太多了,数不清有多少雨点儿,这样在情境中就理解了数不清。

生:

数不清。

师:

“清”字是后鼻韵母,跟老师读一遍,数不清。

师:

什么数不清?

生:

就是数不过来

师:

课文中什么数不清?

生:

雨点儿。

师:

哦,雨点儿又多又密,数不过来了。

师:

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数不清的呢?

生:

数不清的星星 ,数不清的房子,数不清的汽车,数不清的头发,数不清的树叶,数不清的雪花……

3、雨点儿多得数不清,这么多的雨点儿是从哪里落下来的?

;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云彩

“彩”这个字在这里要读得轻一些,师范读云彩,生跟读。

“彩”这个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

“白菜”的“菜”去掉“草字头”,换成“三撇”得到的。

师总结:

这样的识字方法我们叫它“熟字换偏旁”。

“三撇”也是一种偏旁,以前我们还学过哪些生字的偏旁也是三撇?

(影、形)

师:

小朋友们,学过的生字我们要及时归类积累,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记住他们。

4、第三个词一起读,“飘落”

你知道什么是“飘落”吗?

生:

就是落下来。

师:

能用手做做动作吗?

师:

你们看看他的手是怎么做的?

生:

慢慢地落下来。

师:

如果是石头落下来,能说是“飘落”吗?

师:

是的,很轻的东西慢慢地落下来,这就叫“飘落”。

雨点儿飘落下来需要有什么来帮忙?

(引导学生观察“飘”的右半部分“风”。

师小结:

这个字有风字旁。

大家看,有些字的某一部分,可以让我们猜出这个字的大体意思。

师: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可以飘落下来?

(——飘落下来)

生:

树叶  雪花  桃花纸片……

师:

是的,都是比较轻的东西慢慢地落下来。

那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柔一点,慢一点。

让我们看着雨点儿飘落时可爱的样子,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吧。

5、这三个词的拼音去掉,你还会读吗?

出示:

数不清    云彩   飘落

多种形式(开火车读,分小组读)引导学生去读。

6、我们把它们送回到句子中来读一读。

出示句子: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生读,师:

雨点儿多得数不清了,你能把它的多和密读出来吗?

引导学生再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师评价:

听出雨点儿多了,还能再读出它的多来么?

(生齐读,读得越来越好,教师及时评价表扬。

师:

在这个句子里出现了一个句式“———从————”(雨点从哪儿,怎么样。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个句子吗?

小松鼠从(树上)————。

亮亮从(屋里)————。

(图片桃花)(桃花)从————。

师:

自己说:

——从(什么地方)怎么样。

第二组词语:

半空中问 地方

师:

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他们飘呀飘,飘到什么地方开始说悄悄话了?

生:

半空中。

认识“空”。

(上下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认识秃宝盖,出示偏旁儿歌:

房顶平平秃宝盖,(写、军、冠)

加个烟囱宝盖头,(字、家、它)

住进八人穴宝盖。

(空、穿、窗)

师:

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了,你们听!

(出示音频及文段:

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

师:

他们在干什么呢?

生:

聊天。

师:

原来他们一问一答在聊天呢!

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认识“问”,“闪”字中的“人”变成“口”,就成了“问”。

师:

课文中是谁先发问的?

问的是什么问题呢?

生回答:

大雨点儿先问小雨点儿,问:

你要到哪里去?

师:

小朋友们,这个句子里有一个问号,代表有疑问,读的时候语调要稍稍上扬。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一起来问问小雨点儿,生:

“你要到哪里去?

师:

那小雨点儿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生:

小雨点儿回答:

“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师:

此处有一个词“地方”,其中“方”要读轻声,生练读。

(板书:

有花有草)

师:

小雨点儿问:

“你呢?

”,小雨点儿也想知道大雨点儿——要到哪里去,他其实是在问大雨点儿:

“你要到哪里去?

”指名生问大雨点儿:

“你呢?

”一起来问问大雨点儿:

“你呢?

生:

大雨点儿说:

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板书:

没有花没有草)

师:

孩子们,假如我们就是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我们见面了,多高兴呀,现在,请一位同学当大雨点儿,再请一位同学当小雨点儿,分角色扮演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读读他俩的对话。

(加动作带头饰表演,直接读对话。

(多种方式读第三自然段。

同桌两人分角色朗读。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四、突破难点,升华主题

师:

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都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

那里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配乐出示课件,内容是:

有花有草的地方在雨水的滋润下,红花更加妩媚,绿草更加鲜嫩。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小草发芽,小花绽放。

一切都是生机盎然,美不胜收。

)所配音乐:

《大雨和小雨》。

师:

看了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分别给大地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句子: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提醒学生“长”是多音字,当“长度”讲时读作chang,当“生长”讲时读作zhang。

比较句子:

(1)花红了。

(2)花更红了。

(让生明白花比以前还要红,花比以前还要绿。

师:

这些都是谁的功劳?

生一起回答:

雨点儿。

师:

为什么小雨点儿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去的是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呢?

(学生分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

小雨点儿小,去有花有草的地方,那里的花草需要的雨水少。

没有花草的地方需要的雨水多,所以大雨点儿去的那里。

师总结:

是啊,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都去了最需要它们的地方,让大自然妈妈更美了。

(板书:

草长花开美好)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吧!

(学生美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提醒学生注意长句子句中的停顿。

五、书写生字,把握书写方法。

师:

孩子们,雨点儿滋润了大地万物,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景象,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希望你们也能用自己的小手,写出工整而漂亮的字来,你们能做到吗?

看来小朋友们很有信心,那就请你们睁大自己的亮眼睛,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两个字,你能告诉大家这两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吗?

出示田字格里的“有、从”两个字。

学生交流:

1、有,横要写得长一些,要写平直;撇从竖中线上起笔,要写得舒展。

(提醒学生“月”是个独体字,做为偏旁时,撇要写成竖。

2、从,左边比右边稍窄一点,右边“人”的撇要穿插在第二画点的下方。

(书写“从”时,对比“从”和“人,“从”左边的“人”的捺变成了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范写,学生书空后练习写。

教师展示评价并修改学生的字后,学生重新修改书写。

总结:

刚才我们通过“一看,二写,三比较,四修改”的方法学习了“有、从”两个字,请大家课下自己用这样的方法写一下“问”字。

六、布置作业

回家把《雨点儿》这个故事讲给爸妈听。

附:

板书设计

8、雨点儿

大雨点儿小雨点儿

没有花没有草有花有草

草长花开——美好

《雨点儿》教学反思

  在学习《雨点儿》这课的过程中,孩子们无论读生字、还是记生字、朗读方面都体现自主精神,学生认记生字的方法多种多样。

在课堂上,我把学生获得的一点成功给予鼓励,学生学得愉快。

课堂上,我采用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通过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提供学生机会,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再来回顾自己的课堂,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收获:

1、在理解“数不清”这个词语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有什么是数不清的,孩子们说出了:

“天上的星星,小河里的鱼儿,路上的行人”等等。

2、俗话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我认为书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老师讲懂的。

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强调指出: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 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读的手段,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在读中学会朗读,学会合作。

一句话,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在读中得法。

3、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更好地生成语言。

在品读课文时,我问:

“小花小草是怎样欢迎雨点儿的?

”“如果你是花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

”“雨点儿还会到哪里安家?

”一连串开放性的问题,学生们在学习课文中,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学生在说到如果自己是雨点儿,我去干旱的地方可以减轻干旱”;有的说“要是我是大雨点儿,我要到农民伯伯的庄稼地里去浇灌禾苗”……谁说一年级的孩子还太小不懂事,他们的话却真的让人感动。

不足之处:

有个别学生在朗读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如:

在朗读时没有读好儿化音。

在检测预习情况时,我发现一半学生仍不能读好这个儿化音。

于是,我就进行了示范读,让学生听我读,然后再让学生读。

有个别学生会读,在一次次的示范下学生逐渐能读好这个儿化音,但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出现了这个儿化音,学生却读不好,特别是放到句子中,总有一些学生会读错。

我又进行了示范,但是效果不太明显。

在句子中的儿化音学生总是不能适应,因此在读句子的时候还有许多学生没有读准。

另外,要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要面向全体,要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