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209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2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

海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及解析

2012海南高考化学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2·海南高考·1)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O2属于大气污染物

B.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解析】CO2是大气的组成成分,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A错;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故B错;CO2不会导致酸雨,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故C错;CO2是温室气体,其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故D正确。

【答案】D

2.(2012·海南高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解析】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故B错;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故C错;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故D错。

【答案】A

3.(2012·海南高考·3)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

A.HCl、CuCl2、Ba(OH)2B.NaOH、CuSO4、H2SO4

C.NaOH、H2SO4、Ba(OH)2D.NaBr、H2SO4、Ba(OH)2

【解析】电解HCl的方程式为:

2HCl

Cl2↑+H2↑,故A错;电解CuSO4溶液的方程式为:

2CuSO4+2H2O

2Cu+2H2SO4+O2↑,故B错;电解NaBr的方程式为:

2NaBr+2H2O

2NaOH+H2↑+Br2,故D错。

【答案】C

4.(2012·海南高考·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可用氨水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

B.硅酸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将三氯化铁溶液蒸干,可制得无水三氯化铁

D.锌与稀硫酸反应时,要加大反应速率可滴加少量硫酸铜

【解析】银与氨水不反应,故A错;硅酸钠具有粘性,能将玻璃塞和玻璃瓶粘在一起,故硅酸钠溶液不能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B错;将三氯化铁溶液蒸干,由于HCl具有挥发性,三氯化铁会水解彻底,生成Fe(OH)3,故C错;锌能置换出铜,构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故D正确。

【答案】D

5.(2012·海南高考·5)分子式为C10H14的单取代芳烃,其可能的结构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解析】分子式为C10H14的单取代芳烃为C6H5—C4H9,—C4H9为丁基,而丁基有四种:

【答案】C

6.(2012·海南高考·6)将0.195g锌粉加入到20.0mL的0.100mol·L-1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A.MB.M2+C.M3+D.MO2+

【解析】此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计算。

0.195g锌粉(0.003mol)失去的电子为0.006mol;MO2+中M的化合价为+5,设其被还原后M的价态为+x价,则有:

(5-x)×0.02×0.1=0.006,解得x=2。

【答案】B

二、选择题:

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2012·海南高考·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l.5mol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B.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1.0L的0.1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离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

【解析】因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A错;2.3g钠(0.1mol)不论生成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都生成+1价的Na+,都会失去0.1mol电子,故B正确;因S2-离子会水解,使其数目小于0.1NA,故C错;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态,故D错。

【答案】B

8.(2012·海南高考·8)两种盐的固体混合物:

①加热时有气体产生,②加水溶解时有沉淀生成,且沉淀溶于稀盐酸。

满足上述条件的混合物是()

A.BaCl2和(NH4)2SO3B.AgNO3和NH4Cl

C.FeCl3和NaHCO3D.KCl和Na2CO3

【解析】(NH4)2SO3加热时会分解放出气体,方程式为(NH4)2SO3

2NH3+H2O+SO2,BaCl2和(NH4)2SO3溶于水生成的沉淀为BaSO3,它能溶解于盐酸,故A符合题意;B中两种物质溶于水生成的沉淀为AgCl,不能溶解于盐酸,故B不符合题意;C中的NaHCO3受热会分解放出二氧化碳,FeCl3和NaHCO3溶于水发生互促水解的反应,生成的Fe(OH)3沉淀溶于盐酸,故C符合题意;KCl和Na2CO3受热都不分解生成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AC

9.(2012·海南高考·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NH4Br的电子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

C.乙酸的分子式:

CH3COOHD.原子核内有l8个中子的氯原子:

【解析】A选项中的Br─漏掉了8个电子,应为

;C选项中是乙酸的结构简式而非分子式。

【答案】BD

10.(2012·海南高考·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

【解析】生铁中含有碳,构成原电池加快了腐蚀速率,故A说法正确;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是因为构成的原电池中Fe作负极,加快了腐蚀速率,故B正确;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应为阴极,故C错;铁管上镶嵌锌块,构成的原电池中Fe作正极,受到保护,故D正确。

【答案】C

11.(2012·海南高考·11)25℃时,amol·L-1一元酸HA与b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pH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a=bB.a>bC.c(A-)=c(Na+)D.c(A-)

【解析】pH为7,说明混合后的溶液显中性,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Na+)+c(H+)=c(OH-)+c(A-),可知c(Na+)=c(A-),故C正确。

若HA为强酸,则a=b,若HA为弱酸,则应是a>b,现在不知是强酸还是弱酸,故无法确定a和b的关系。

【答案】C

12.(2012·海南高考·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

HCO3-+OH–=CO32-+H2O

B.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

SO2+ClO-+2OH–=SO42-+Cl-+H2O

C.硫化钡加入稀硫酸:

BaS+2H+=H2S↑+Ba2+

D.新制的氧化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3+2OH–=2AlO2–+H2O

【解析】A中反应还应该有CaCO3生成,C中还有BaSO4生成,故A、C错;B中因为ClO-具有强氧化性,故正确;D中的产物、元素、电荷都守恒,正确。

【答案】BD

第II卷

13.(2012·海南高考·13)(8分)

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

(2)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已知:

①N2(g)+2O2(g)=N2O4

(1)△H1=-19.5kJ·mol-1

②N2H4

(1)+O2(g)=N2(g)+2H2O(g)△H2=-534.2kJ·mol-1

写出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肼一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反应式为。

【答案】

(1)5

(2)2NH3+NaClO=N2H4+NaCl+H2O

(3)2N2H4

(1)+N2O4

(1)=3N2(g)+4H2O(g)△H=-1048.9kJ·mol-1

(4)N2H4-4e-+4OH-=N2↑+4H2O

【解析】

(1)N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其L层上有5个电子;

(2)NH3+NaClO→N2H4,氮元素化合价变化为-3→-2,故NaClO中Cl元素化合价应降低,利用氧化还原规律可配平方程式为2NH3+NaClO=N2H4+NaCl+H2O;

(3)肼与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2N2H4+N2O4=3N2+4H2O,观察已知的两个热方程式可知,②×2-①得:

2N2H4

(1)+N2O4

(1)==3N2(g)+4H2O(g)△H2=-1048.9kJ·mol-1;

(4)“肼一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中O2在正极反应,故负极是肼发生反应:

N2H4-4e-+4OH-=N2↑+4H2O。

 

14.(9分)(2012·海南高考·14)

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

I:

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

II:

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

己知:

Ksp[Fe(OH)3]=4.0×10-38

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蚀刻铜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过程I加入铁屑的主要作用是,分离得到固体的主要成分是,从固体中分离出铜需采用的方法是;

(3)过程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过程II中调节溶液的pH为5,金属离子浓度为。

(列式计算)

【答案】

(1)2Fe3++Cu=2Fe2++Cu2+;

(2)回收铜Cu和Fe加入过量的盐酸后过滤

(3)FeCl2+Ca(OH)2=CaCl2+Fe(OH)2↓4Fe(OH)2+O2+2H2O=4Fe(OH)3

(4)c(Fe3+)=

4.0×10-11mol·L-1

【解析】

(1)Fe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u氧化,其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

(2)废液中含有Fe2+和Cu2+,加入过量的铁屑发生的反应为:

Fe+Cu2+=Fe2++Cu,故铁屑的作用是回收铜,分离得到的固体为Cu和Fe的混合物,从中得到铜的方法是先加入过量的盐酸,再过滤。

(3)“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发生的反应为:

FeCl2+Ca(OH)2=CaCl2+Fe(OH)2↓;“鼓入足量的空气”发生的反应为:

4Fe(OH)2+O2+2H2O=4Fe(OH)3。

(4)据Ksp[Fe(OH)3]=c(Fe3+)·[c(OH-)]3=4.0×10-38,pH=5,c(OH-)=10-9mol·L-1,可知

c(Fe3+)=4.0×10-11mol·L-1。

15.(2012·海南高考·15)(9分)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H0(填“<”“>”“=”);

(2)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υ(A)=0.003mol·L-1·s-1。

,则6s时c(A)=mol·L-1,C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问改变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答案】

(1)

<

(2)0.0220.0980%80%

(3)c

(4)2.5

【解析】

(1)因反应中的物质都是气体,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其K=

;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K值减小,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

(2)υ(A)=0.003mol·L-1·s-1,则A减少的浓度c(A)=υ(A)=0.018mol·L-1,故剩余的A的浓度为

-0.018mol·L-1=0.022mol·L-1;A减少的物质的量为0.018mol·L-1×5L=0.09mol,根据方程式的系数关系,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也为0.09mol。

设830℃达平衡时,转化的A的浓度为x,则:

        A(g)+B(g)

C(g)+D(g)

起始浓度(mol·L-1)0.040.16   0  0

转化浓度(mol·L-1)x  x   x  x

平衡浓度(mol·L-1)0.04-x 0.16-x x  x

有:

=1,解得x=0.032,故A的转化率α(A)=

×100%=80%;由于容器的体积是固定的,通入氩气后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不移动。

(3)由于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容器中压强、气体的密度都永远不变,故a、b错;c(A)随反应的进行要减小,故c可以;不论是否达平衡,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永远相等,故d错。

(4)反应“C(g)+D(g)

A(g)+B(g)”与“A(g)+B(g)

C(g)+D(g)”互为逆反应,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1200℃时,C(g)+D(g)

A(g)+B(g)的K=

=2.5。

16.(2012·海南高考·16)(9分)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CH4和O2,电解质为KOH溶液。

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实验,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2)闭合K开关后,a、b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其中b电极上得到的是,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3)若每个电池甲烷通入量为1L(标准状况),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

(法拉第常数F=9.65×l04C·mol-1,列式计算),最多能产生的氯气体积为L(标准状况)。

【答案】

(1)2O2+4H2O+8e-==8OH-CH4-8e-+10OH-=CO32-+7H2O

(2)H22NaCl+2H2O

2NaOH+H2↑+Cl2↑

(3)

×8×9.65×l04C·mol-1=3.45×104C4L

【解析】

(1)在碱性溶液中,甲烷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CH4+2O2+2OH-=CO32-+3H2O,

正极:

2O2+4H2O+8e-=8OH-,负极:

CH4-8e-+10OH-=CO32-+7H2O。

(2)b电极与通入甲烷的电极相连,作阴极,是H+放电,生成H2;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NaCl+2H2O

2NaOH+H2↑+Cl2↑。

(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

1molCH4~8mole-~4molCl2,故若每个电池甲烷通入量为1L(标准状况),生成4LCl2;电解池通过的电量为

×8×9.65×l04C·mol-1=3.45×104C

(题中虽然有两个燃料电池,但电子的传递量只能用一个池的甲烷量计算)。

17.(9分)(2012·海南高考·17)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

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cm-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l30

9

-1l6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各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引发反应b.加快反应速度c.防止乙醇挥发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C中应加入,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b.浓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碘化钠溶液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答案】

(1)d

(2)c

(2)溴的颜色完全褪去(4)下(5)b(6)蒸馏

(7)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大量挥发;产品1,2-二溴乙烷的熔点(凝固点)低,过度冷却会凝固而堵塞导管。

【解析】

(1)因“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l40℃脱水生成乙醚”,故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的原因是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因装置C的“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故应选碱性的氢氧化钠溶液。

(3)是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反应结束时溴已经反应完,明显的现象是溴的颜色褪尽。

(4)由表中数据可知,1,2-二溴乙烷的密度大于水,因而在下层。

(5)Br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虽然也能与碘化钠溶液反应,但生成的I2也溶于1,2-二溴乙烷。

(6)根据表中数据,乙醚沸点低,可通过蒸馏除去(不能用蒸发,乙醚不能散发到空气中)。

(7)溴易挥发,冷水可减少挥发。

但如果用冰水冷却会使产品凝固而堵塞导管。

18.[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20分)

18-I(2012·海南高考·18-I)(6分)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

1的有()

A.乙酸异丙酯B.乙酸叔丁酯

C.对二甲苯D.均三甲苯

【解析】乙酸异丙酯结构简式为

,有3种H原子,故A错;乙酸叔丁酯的结构简式为

,故B符合题意;对二甲苯的结构简式为:

,有两种等效氢,个数比为6:

4=3:

2,故C不符合题意;均三甲苯的结构简式为:

,符合题意。

【答案】BD

18─II(14分)(2012·海南高考·18─II)化合物A是合成天然橡胶的单体,分子式为C5H8。

A的一系列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化学名称是;

(2)B的分子式为;

(3)②的反应方程式为;

(4)①和③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5)C为单溴代物,分子中有两个亚甲基,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6)A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含聚集双烯(C=C=C)结构单元的链状烃还有种,写出其中互为立体异构体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答案】

(1)

2—甲基—1,3—丁二烯(或异戊二烯)

(2)C5H8O2

(3)

(4)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5)

(6)6

【解析】

(1)“化合物A是合成天然橡胶的单体,分子式为C5H8”,故A为

,名称为2—甲基—1,3—丁二烯,或异戊二烯。

(2)

与B发生类似“

”反应而生成的,故B为

,分子式为C5H8O2;

(3)反应①为Br2参加的加成反应,则反应②为消去反应:

(4)(5)反应③的条件是光照,“C为单溴代物,分子中有两个亚甲基”,故发生的是取代反应,产物C的结构简式为

C的结构中有Br原子和酯基两种官能团,都能在“NaOH/H2O”的作用下水解,故方程式为:

(6)A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含C=C=C结构)有:

(反式),

(顺式),

,共6种,其中

互为立体异构。

19[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20分)

19-I(2012·海南高考·19-I)(6分)下列有关元素锗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锗的第一电离能高于碳而电负性低于碳

B.四氯化锗与四氯化碳分子都是四面体构型

C.二氧化锗与二氧化碳都是非极性的气体化合物

D.锗和碳都存在具有原子晶体结构的单质

【答案】BD

【解析】锗是金属而碳是非金属元素,锗位于第四周期,第一电离能要低于碳,故A错;C和Ge都是第ⅣA族元素,四氯化锗与四氯化碳都是分子晶体,其分子构型相同,故B正确;锗是金属,金属的氧化物不可能为气体化合物,故C错;锗和碳是同主族元素,晶体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故D正确。

19-II(2012·海南高考·19-II)(14分)铜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广泛地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国防等领域。

回答下列问题:

(1)铜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

(2)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加德罗常数。

对金属铜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

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361pm。

又知铜的密度为9.00g·cm-3,则铜晶胞的体积是________

cm3、晶胞的质量是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列式计算,己知Ar(Cu)=63.6);

(3)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都可用于催化乙炔聚合,其阴离子均为无限长链结构(如下图),a位置上Cl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已知其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l3,另一种的化学式为;

(4)金属铜单独与氨水或单独与过氧化氢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其原因是,反应的化学方应程式为。

【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104s1

(2)4.70×10-234.23×10-22Ar(Cu)=63.6g/mol=

×NA,得NA=6.01×1023mol-1。

(3)sp3K2CuCl3

(4)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氨与Cu2+形成配离子,两者相互促进使反应进行。

Cu+H2O2+4NH3=Cu(NH3)42++2OH-

【解析】

(1)铜是29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1。

(2)铜的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一个晶胞能分摊到4个Cu原子;1pm=10-10cm,故一个晶胞的体积为(361×10-10cm)3=4.7×10-23cm3;一个晶胞的质量为4.7×10-23cm3×9.00g·cm-3=

4.23×10-22g;由Ar(Cu)=63.6g/mol=

×NA,得NA=6.01×1023mol-1。

(3)KCuCl3中Cu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另一种无限长链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