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571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8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docx

小学四年级下册奥数全册教案

 

四年级奥数下册

 

班级:

姓名:

 

桂林泓文实验学校

 

-1-

第一讲定义新运算

我们已经学习过加、减、乘、除运算,这些运算,即四则运算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它们的意义、符号及运算律已被同学们熟知。

除此之外,还会有什么别的运算吗?

这两讲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这些新的运算及其符号,在中、小学课本中没有统一的定义及运算符号,但学习讨论这些新运算,对于开拓思路及今后的学习都大有益处。

第一课时

例1:

对于任意数a,b,定义运算“*”:

a*b=a×b-a-b。

求12*4的值。

分析与解:

根据题目定义的运算要求,直接代入后用四则运算即可。

12*4=12×4-12-4=48-12-4=32。

例题2:

设a、b都表示数,规定是a△b表示a的3倍减去b的2倍,a△b=a×3-b×2。

试计算:

①5△6②6△5

【思路导航】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抓住定义的本质,这道题规定的运算本质是:

运算符号前面的3倍减

去运算符号后面的数的2倍。

解:

5△6=5×3-6×2=36△5=6×3-5×2=8

显然,本例题定义和运算不满足交换律,计算时不能将△前后的数交换。

例题3:

对于两个数a、b,规定a☆b=a×b+a+b。

试计算6☆2。

【思路导航】这道题规定的运算本质是:

将运算符号的前后两个数的积加上这两个数。

解:

6☆2=6×2+6+2=20

疯狂操练

1、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6×a-2×b。

试计算3○4。

 

2、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3×a+2×b。

试计算①(5#6)#7②5#(6#7)

 

3、有两个整数是A、B,A@B表示A与B的平均数。

已知A@6=17,求A。

 

4、对于两个数a、b,规定a☆b=a×b-(a+b)。

试计算3☆5。

 

5、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B÷2。

试算6※4。

6、对于两个数a、b,规定a&b=a×b+a+b。

试计算5&x=29,求x。

 

7、对于两个数a、b,规定a☆b=a×b-a-b。

试计算4☆3☆2。

 

第二课时

例题4:

如果2△3=2+3+4,5△4=5+6+7+8,按此规则计算:

3△5

【思路导航】这道题规定的运算本质是:

从运算符号前的数加起,每次加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前一个数多1,加数的个数为运算符号后面的数。

解:

3△5=3+4+5+6+7=25

例题5:

【思路导航】从已知的三式来看,运算“

”表示几个数相加,每个加数各数位上的数都是符号前面的那个数,而符号后面的数是几,就表示几个数之和,其中第1个数是1位数,第2个数是2位数,

第3个数是3位数……按此规定,得

3

5=3+33+333+3333+33333=37035。

例题6:

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a+1)+(a+2)+…+(a+b-1)。

已知x□6=27,求x。

【思路导航】经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道题规定运算的本质仍然是:

从运算符号前面的数加起。

每次加的数都比它相邻的前一个数多1,加数的个数为运算符号后面的数。

解:

原式=x+(x+1)+(x+2)+…+(x+5)=27即6x+15=27

x=2

练习

1、如果5

2=5×6,2

3=2×3×4,按此规则计算:

3

4。

 

2、如果2

4=24÷(2+4),3

6=36÷(3+6),按此规则计算:

8

4。

3、如果2△3=2+3+4,5△4=5+6+7+8,且1△x=15,求x。

 

4、如果2□3=2+3+4=9,6□5=6+7+8+9+10=40。

已知x□3=5973,求x。

 

5、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b=a+(a+1)+(a+2)+…+(a+b-1),已知95□x=585,求x。

 

6、如果1!

=1,2!

=1×2=2,3!

=1×2×3=6,……按此规则计算5!

 

第三课时

例题7:

如果1

=1,2

=4,3

=9。

依次规律,计算10

=?

【思路导航】经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道题规定运算的本质是:

a

=a×a。

例题8:

有一个数学符号“

”使下列算式成立:

24=8,53=13,35=11,97=25。

按此规则计算:

7

3。

【思路导航】经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道题规定运算的本质是:

a

b=2a+b。

依次规律,易求7

3。

解:

7

3=2×7+3=17.

练习

1、如果6※2=12,4※3=13,3※4=15,5※1=8。

按此规律计算:

8※4。

 

2、已知2

3=97

2=153

5=25。

按此规律计算:

16

4。

 

3、已知5◇2=607◇3=8614◇4=4936,按此规律计算:

1◇5。

 

4、已知#1=1#2=8#3=27,按此规律计算#6=?

第二讲图形计数

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当这些图形重重叠叠地交错在一起时,就构成了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想准确地计数这类图形中所包含的某一种基本图形的个数,就要仔细地观察,灵活地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思考方法,掌握数图形的规律,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

第一课时

例题1:

数出下列图形中有多少条线段。

方法一:

“基本线段”有3条:

AB,BC,CD;

由两条基本线段连成的线段有2条:

AC,BD;

由三条基本线段连成的线段有1条:

AD。

因此图中共有线段有3+2+1=6(条)

方法二:

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为:

AB,AC,AD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为:

BC,BD

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为:

CD因此图中共有线段有3+2+1=6(条)

经进一步观察,分析不难发现,算式中最大的数等于线段上的总的点数减1,线段的总数等于从1开始的若干个连续自然数的和。

即:

1+2+3+…+(总点数-1),这个规律也适用于其他一些图形。

疯狂操练1

数出下列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1)

(2)

 

(3)(4)

 

例题2:

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锐角。

【思路导航】数角的方法和数线段的方法类似,图中的五条射线相当于线段上的五个点,因此,要求图中有多少个锐角,可根据公式1+2+3+…+(总射线数-1)求得:

1+2+3+4=10(个)

所以,图中有10个锐角。

疯狂操练2

下列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锐角。

(1)

(2)(3)

 

思考题:

(1)

(2)将下面的角内添上一些线段,使得角的个数为10个。

 

第二课时

例题3:

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思路导航】图中AD边上的每一条线段与顶点O构成一个三角形,也就是说,AD边上有几条线段,有几条线段,就构成了几个三角形,因为AD上有4个点,共有1+2+3=6(条)线段,所以图中有6个三角形。

答:

图中共有6个三角形。

疯狂练习3

(1)

(2)(3)

 

例题4:

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思路导航】与前一例题相比,图中多了一条线段A'D',因此,三角形的个数应该是AD和A'D'上面

的线段与点O所围成的三角形个数的和。

显然,以AD上的线段为底边的三角形也是1+2+3=6(个)三角形。

(1+2+3)×2=12(个)

答:

图中共有12个三角形。

疯狂练习4

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1)

(2)(3)

思考题:

数出有多少个三角形

 

课前热身:

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第三课时

【思路导航】数长方形与数线段的方法类似。

可以这样思考,图中的长方形的个数取决于AB或CD

边上的线段,AB边上的线段条数是1+2+3=6(条),所以,图中有1+2+3=6(个)故图中有6个长方形。

即时热身:

例题1:

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思路导航】图中的AB边上有线段1+2+3=6(条),把AB边上的每一条线段作为长,AD边上的每一条作为宽,每一个长配一个宽,就组成了一个长方形,所以图中共有6×3=18(个)

答:

图中有18个长方形。

数长方形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长边上的线段×宽边上的线段=长方形的个数疯狂操练1

数一数,下面各图中分别有几个长方形?

例题2:

数一数下面有多少个正方形?

(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思路导航】图中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3×3=9(个),边长为2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2

×2=4(个),边长为3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1×1=1(个)。

所以图中的正方形总数为:

1×1+2×2+3×3=1+4+9=14(个)。

答:

图中有14个正方形。

经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由相同的n×n个小方格组成的n行n列的正方形其中所含的正方形总数为:

1×1+2×2+3×3+……+n×n

疯狂练习2

数一数下列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正方形?

(每个小方格为边长是1的小正方形)

 

第四课时

例题3:

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其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

【思路导航】边长是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3×2=6(个),边长是2个单位的正方形有2×1=2个,所以,图中正方形的总数为:

6+2=8(个)。

答:

图中有8个正方形。

疯狂练习3

(1)数一数下列各图中分别有多少个正方形。

(2)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其中有多少个是正方形?

(说明:

正方形也算长方形)

 

 

例题4:

第五课时综合

从桂林到南宁的某次快车中途停靠6个大站,铁路局要为这次快车准备的车票中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

【思路导航】这道题是数线段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的应用,连同桂林、南宁在内,这条铁路上共有8个站,共有1+2+3+5+6+7=28(条)线段,因此要准备28种不同的车票。

(注意:

同一趟车两个车站往返车票一样)。

疯狂练习4

(1)从上海到武汉的航运线上,有9个停靠码头,航运公司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船票?

(2)从上海至青岛的某次直快列车,中途停靠6个大站,这次列车有几种不同的票价?

(3)从成都到南京的快车,中途要停靠9个站,有几种不同的票价?

例题5:

求下列图中线段长度的总和。

(单位:

厘米)

【思路导航】要求图中的线段的长的总和,可以这样计算:

AB+AC+AD+AE+BC+BD+BE+CD+CE+DE

=1+(1+4)+(1+4+2)+(1+4+2+3)+4+(4+2)+(4+2+3)+2+(2+3)+3=52(厘米)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算式中长1厘米的基本线段(我们把不能再划分的线段称为

基本线段)出现了4次,长4厘米的线段出现了(3×2)次,长2厘米的线段出现了(2×3)次,长3厘米的线段出现了(1×4)次,所以,各线段长度的总和还可以这样算:

1×4+4×(3×2)+2×(2×3)+3×(1×4)

=1×(5-1)+4×(5-2)×2+2×(5-3)×3+3×(5-4)×4+(5-4)×4=52(厘米)

答:

所有的线段总和是52厘米。

上式中的5是线段上的5个端点,如果设线段上的点数为n,基本线段分别为a1,a2,a3,…,a(n−1)。

以上各线段的长的总和为L,那么

L=a1×(n−1)×1+a2×(n−2)×2+a3×(n−3)×3+…+a(n−1)×1×(n−1)。

疯狂练习5

(1)求下图中所有线段的总和。

(单位:

米)

(2)求下图中所有线段的总和。

(单位:

厘米)

(3)一条线段上有21个点(包括两个端点),相邻两点的距离都是4厘米,所有线段长度的总和是多少?

 

第三讲归一问题

第一课时

例题1

王师傅2小时加工了62个零件,照这样计算,他每天工作8小时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如果要加工372

个零件需要几个小时?

解:

王师傅1小时加工零件:

62÷2=31(个)

8小时加工零件:

31×8=248(个)加工372个零件:

372÷31=12(小时)

答:

他每天8小时可以加工248个零件。

如果要加工372个零件需要12个小时。

 

练习

1、一个人骑自行车4小时行4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他骑自行车从家去55千米的姑姑家需要多少小时?

 

2、一个装订小组3小时装订1800本书,照这样计算,装订4800本书需要多少小时?

 

例题2

一个粮食加工厂加工大米5000千克,3小时加工了1500千克,照这样计算,加工完剩下的大米还要几

小时?

解:

每小时加工:

1500÷3=500(千克)还剩下:

5000-1500=3500(千克)还要的时间:

3500÷500=7(小时)

答:

加工完剩下的大米还要几小时。

练习

1、一个车间加工48个零件,4小时加工了24个,照这样计算,加工完剩下的零件还要多少小时?

 

2、一个米粉厂加工面粉2000千克,3小时加工了1200千克,照这样计算,加工完所有的面粉需要多少个小时?

 

提高

某人用25秒将一根木料锯成6段,照这样计算,把9根同样的木料每根锯成9段需要多少分钟?

课堂小结

总数÷份数=一份数一份数×份数=总数总数÷一份数=份数

 

例题3

 

第二课时

加工一批零件,8人3天可以完成96个,照这样计算,15人8天可以加工零件多少个?

解:

1人1天做:

96÷8÷3

=12÷3

=4(个)

15人8天做:

4×15×8

=60×8

=480(个)

答:

15人8天可以加工零件480个。

田老师温馨提示:

先归一,即求出每人每天做几个,然后再解决问题。

练习

1、4个工人5小时生产机器零件100个,照这样计算,6个工人8小时生产零件多少个?

 

2、王家村农民12人7天植树1680棵,照这样计算,28人要植树5600棵需要多少天?

 

例题4:

东新饲养场原来喂了20匹马,7天用精饲料280千克,照这样计算,增加5匹马,450千克精饲料能喂几天?

解:

(两次归一)每匹马每天用精饲料:

280÷20÷7

=14÷7

=2(千克)现在有马:

20+5=25(匹)

现在每天用精饲料:

25×2=50(千克)

450千克需要的天数:

450÷50=9(天)答:

450千克精饲料能喂几天。

 

练习

1、4台吊车7小时卸煤1428吨,如果增加5台同样的吊车,工作8小时,可以卸煤多少吨?

2、苏兴织布机用了3台同样的织布机4小时织布1140米,现在增加到5台织布机,织布1900米需要多少个小时?

 

提高:

三个和尚吃三个馒头用3分钟,照这样计算,九个和尚吃9个馒头,要多少分钟?

 

第三课时

例题5:

加工一批零件,9个工人20天可以完成,如果增加6个工人,每个工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解:

假设每个工人每天完成一件,则9个工人20天做:

1×9×20=180(件)现在有工人9+6=15(人),做180件需要的天数是:

180÷15=12(天)可以提前天数20-12=8(天)

答:

可以提前8天完成任务。

田老师温馨提示:

不明确每人每天做多少个零件的时候,先假设每人每天做1个。

1、煤厂计划24天完成一批供煤任务,每天应生产45吨煤。

改进技术后,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5吨,这样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2、一件零件,5人每天工作8小时用6天可以完成,照这样计算,增加5人每天少工作2小时,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3、某服装厂接受了一批服装的加工任务,25个工人12天可以完成,工作6天后,又增加了5个工人,还要几天才能完成任务?

 

例题6:

一条长1200米的水渠计划30人用20天的时间做完,为了提前8天修完,照这样的速度,需要增加多少人?

解:

每人每天修:

1200÷30÷20现在需要修的天数:

20-8=12(天)

=40÷20一天修的长度:

1200÷12=100(米)

=2(米)现在的人数:

100÷2=50(人)要增加的人:

50-30=20(人)

答:

需要增加20人。

练习

1、某工厂生产一批农具,25个工人用28天完成,因生产需要提前8天完成,应增加多少工人?

 

2、3台织布机4小时能织布144米,照这样计算,要在5小时内再多织336米,需增加同样的织布机多少台?

 

提高

某车间原计划15人6天生产1800个零件,在开工时,又增加了任务,在每人的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

下,需18人做8天才能完成,增加了多少个零件的任务?

 

第四课时

例题7:

甲、乙、丙三人买了8个面包,平分着吃,甲付了5个面包的钱,乙付了3个面包的钱,丙

没有付钱,等吃完后一算,丙应该付出3元2角。

问甲、乙应各收回多少钱?

解:

由于每个人吃的份量一样多,所以每人付的钱都应该是3元2角,则三人吃的面包钱总和为3元2

角×3=9元6角。

即8个面包

 

练习

1、甲、乙、丙外出旅游,甲带了5个蛋糕,乙带了3个蛋糕,丙没带,中午3人平分吃蛋糕,吃完后,

丙拿出1元6角,那么甲、乙各应收回多少钱?

例题8

如果买6个书包和3盒水彩笔需要294元,而如果买2个书包和3盒水彩笔只需154元,求一个书包

和一盒水彩笔各多少钱?

 

练习

1、小明买了4本练习本盒3支圆珠笔,一共用去10元钱,小红买了4本练习本和5支圆珠笔,共用

去了14元钱。

求一本练习本和一支圆珠笔各多少钱?

第四讲盈亏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盈一亏类型的盈亏问题

例1:

幼儿园把一些糖果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2个,则剩下20个;如果每人分3个,则差40个。

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

一共有多少块糖果?

解:

第一种分配方案:

每人2个,多20个……盈

第二种分配方案:

每人3个,少40个……亏分配对象:

小朋友被分配的是(物品):

糖果

根据一盈一亏的公式:

(盈+亏)÷两次分配之差=分配对象数

人数:

(20+40)÷(3-2)=60(人)

糖果:

60×2+20=140(块)或60×3-40=140(块)答:

幼儿园一共有60个小朋友,一共有140块糖果。

课堂练习

1、一个植树小组植树。

如果每人载5棵,还剩14棵;如果每人载7棵,就缺4棵。

这个植树小组多少人?

共植树多少棵?

 

2、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划船,如果每船坐3个人,就多出23人,如果每船坐5个人,则空出了3条船,问有多少同学,多少只船?

 

3、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减少一条船,

正好每条船坐9人。

问:

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4、用绳子测一口井的深度,绳子对折时,超出井口5米;如果绳子四折,离井口还差2米,求井深和绳长。

5、小强从家里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就要迟到3分钟,如果每分钟走60米,可以提前2分钟到校,小强家离学校多远?

 

课后作业:

1、大队辅导员请即将入队的同学每3人一排,发现多了20人,他又将这些学生改成5人一排,人数正好不多不少,入队的同学有多少人?

 

2、用一根绳子测量桥的高对,如果绳子两折时,多6米;如果绳子3折时,差2米,求绳子长和桥高分别是多少米?

 

3、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

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1条船,正好每船坐5人;如果减少1条船,正

好每船坐7人,这个班有多少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两盈、两亏、一盈一足、一亏一足类型的盈亏问题

例2:

少先队员去植树,如果每人种3棵,还有12棵没有种,如果每人种4棵,还有5棵没有种,问

有多少个少先队员参加植树,一共要种多少树苗?

解:

第一种分配方案:

每人3棵,多12棵……盈

第二种分配方案:

每人4棵,多5棵……盈分配对象:

少先队员物品:

根据两盈公式: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差=分配对象数人数:

(12-5)÷(4-3)=7(个)

树:

7×3+12=33(棵)或7×4+5=33(棵)

答:

有7个少先队员参加植树,一共要种33棵树苗。

练习二

1、田老师将一批钢笔笔奖给五

(1)班本次月考成绩平均分上90分的同学。

如果每人奖5支,则缺8

支;如果每人奖7支,则缺32支。

问四

(1)班有多少人可以得李老师的奖励?

李老师一共准备了多少支钢笔?

2、廖老师给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分若干支水彩笔。

如果每人5支则多12支;如果每人分8支还多3支。

请问每人分多少支刚好把水彩笔分完?

 

3、学校安排四

(1)学生到多媒体教室听安全教育讲座,如果每排坐6人,则空出6排;如果每排坐

9人,则空出8排。

(1)班共有多少人?

多媒体教室共有多少排座位?

 

例3唐老师将棒棒糖分给A组同学,如果每人分2根还多7根,如果每人分3根正好分完,问A组有多少个学生,李老师有多少根棒棒糖?

解:

第一种分配方案:

每人2根,多7根……盈

第二种分配方案:

每人3根,正好分完(0)……足参加分配的量:

同学被分配的量:

棒棒糖

根据一盈一尽公式:

盈÷两次分配之差=参加分配的量学生数:

7÷(3-2)=7(个)

糖:

7×2+7=21(根)或7×3=21(根)……此种求法更简单答:

A组共有7个同学,李老师有21根棒棒糖。

 

练习

1、生活老师为五年级全体女生分宿舍,如果每个房间住12人,房间刚刚好,如果每间房住16人,则

有3个房间空着,有多少个房间?

有多少名女生?

 

2、学校给新生安排宿舍,若8人一间则多23人,若10人一间则多3人,问有新生多少人?

宿舍多少间?

 

3、老师将一些练习本分给班上的同学,如果每人发10本,则有两个学生没分到,如果每人分8个,则正好发完,有多少个学生?

多少个练习本?

 

4、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每条船坐8人,多了3条船,如果每条船坐5人,正好坐完,有多少名同学?

多少条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含有一级和两级转换类型的盈亏问题

例4:

动物园为猴山的猴子买来桃,这些桃如果每只猴分5个,还剩32个;如果其中10只小猴分4

个,其余的猴分8个,就恰好分完。

问:

猴山有猴子多少只?

共买来多少个桃?

分析与讲解:

根据观察对应数量关系的变化寻求答案的解题思路,首先需要把条件“如果其中10只小

猴分4个,其余的猴分8个,就恰好分完。

”转化成:

如果每只猴都分8个,就少了(8-4)×10=40

(个),然后按盈亏问题来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