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648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8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docx

备战中考物理备考之功和机械能问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

1.今年3月4日,在我市阳新地区下了一场冰雹.已知冰雹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落地前已做匀速运动.关于冰雹的下落过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冰雹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大

B.冰雹的机械能越来越小

C.当冰雹匀速下落时空气阻力对冰雹不做功

D.冰雹受到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大,可能大于重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冰雹下落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越来越小,故A错误;

B.由于冰雹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所以其机械能减小,故B正确;

C.当冰雹匀速下落时,冰雹在阻力的作用下才做了匀速运动,所以空气阻力对冰雹是做功的,故C错误;

D.冰雹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大,阻力变大,当阻力等于重力时,冰雹会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所以阻力不可能大于重力,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要能从能的转化理解冰雹的机械能变化,因为冰雹下落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最终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必定是减小的.

2.在2020年央视春晚杂技“绽放”的表演中,当其中一名杂技演员被抛出后,其仍可在空中继续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仍受到惯性的作用

B.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其惯性不断减小

C.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其机械能不断减小

D.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其受到向上的抛力大于其重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它不是力,所以把惯性说成“受惯性作用”是错误的,被抛出的杂技演员能够向上运动,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

故A错误;

B.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处位置、形状、受力情况等无关。

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因为质量不变,所以惯性大小不变。

故B错误;

C.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杂技演员除了受重力外,还受到空气阻力,质量一定,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此过程中,演员减小的动能转化为演员的重力势能和用于演员克服空气摩擦阻力做功,所以,此过程机械能不守恒,机械能总量减小,故C正确;

D.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演员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这两个力都是阻碍演员向上运动的,演员不受向上的抛力,演员是由于惯性向上运动的,惯性不是力,所以演员所受合力方向向下,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速度方向相反,演员向上做减速运动。

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上,小球由A点以速度v沿轨道滚下,经过另一侧高点B后到达最高点C.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B.小球在A、B两点的动能之差等于小球从A点到B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C.小球在A、B两点具有的重力势能相同

D.整个过程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球运动过程中会克服摩擦力做功,且质量不变,故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小球在A与B点的势能相同,故在A点的动能大于B点的动能,C点最高,故小球在C点的势能最大,动能最小,所以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A、B两点高度相同,小球的质量不变,故小球的重力势能相同,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会克服摩擦力做功,动能减小,动能之差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故B、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整个过程中,摩擦力也会对小球做功,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升旗手在50秒时间内将重5N的国旗缓缓上升到旗杆顶端,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缓缓上升,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升旗同学的手受到绳对手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C.他对国旗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1W

D.旗杆顶端的滑轮在使用时是省力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影响动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在一定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已知国旗重力,估计出旗杆高度,可以得到克服旗杆重力做的功;功与时间之比为功率;

(4)定滑轮的本质是等臂杠杆,所以不能省力。

【详解】

A.国旗匀速上升过程中,速度不变,质量不变,则动能不变,高度增大,国旗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没有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错误;

B.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升旗同学向下拉绳,升旗同学的手受到绳对手的摩擦力方向向上,故B错误;

C.已知国旗的重力5N,旗杆大约10m高,克服国旗的重力做功为

国歌的演奏一遍的标准时间是50秒,他对国旗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

故C正确;

D.国旗杆上的滑轮为定滑轮,则利用定滑轮升国旗,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故D错误。

故选C。

5.一个小石块从空中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从小石块开始下落,到刚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小石块的重力势能Ep随着时间的变化图像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不计空气阻力,从小石块开始下落,到刚落到地面的过程中,石块做加速运动,石块在相同时间内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大,石块所处的高度减小得越来越快,石块的重力势能Ep减小得越来越快,符合这一规律的只有C图,而D图是石块的重力势能Ep随时间减小得越来越慢,故D错误。

故选C。

6.九年级的小黄同学一口气从一楼跑到四楼教室,所用时间为30s。

他上楼过程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

A.1.5WB.15WC.150WD.1500W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三层高度约为9m,九年级的同学体重大约为50kg,则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约为

W=Gh=mgh=50kg×10N/kg×9m=4500J

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故ABD,都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7.下列关于做功和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一定对物体做功B.物体对外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C.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功率为零D.物体受到的作用力越大,力对物体做功就越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没有通过距离,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故A错误;

B.根据

可知,功率大小同时跟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有关,因此做功越多,功率不一定越大,故B错误;

C.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依靠物体的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没有力对物体做功,因此功率为零,故C正确;

D.力对物体做功大小

,做功多少同时跟力的大小和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8.如图是滑雪运动员收起雪杖后从高处滑下的情景,对此过程

A.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也增大

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C.运动员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

D.运动员弓着腰,是为了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惯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越来越大,高度不断变小,所以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故A错误;

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由于要克服摩擦做功,有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故B错误;

C.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所以,运动员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故C正确;

D.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加稳度,不能改变惯性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9.如左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其推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F-t图像)和物体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v-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为0N

B.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C.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拉力F做的功是16J

D.2~4s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v-t图像可知,0~2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零,即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受到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F-t图像可知,t=1s时,F=1N,则此时的摩擦力

故A错误;

B.由v-t图像可知,4~6s时,物体匀速运动;由F-t图像可知,此时的推力F′=2N;由于摩擦力与推力F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此时的摩擦力

2~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与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仍为2N,故B错误;

C.在4~6s时,物体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

拉力F做的功

故C正确;

D.2~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加,动能增加,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则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故D错误。

故选C。

10.如图所示是学校田径运动会时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则运动员()

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

B.起跳时机械能为零

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

D.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

【详解】

A.助跑阶段,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逐渐增大,因此动能增大;运动员的高度不变,则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和,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不变,所以机械能增大,故A错误;

B.起跳时,运动员的速度达到最大值,动能达到最大值,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达到最大值,故B错误;

C.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经过最高点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最大,故C错误;

D.最高点时,高度达到最大值,因此重力势能也达到最大值,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分析动能的变化就是分析质量和速度的变化;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分析重力势能的变化就是分析质量和高度的变化。

解题时注意抓住表示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关键字词,从中找出表示“质量、速度、高度、弹性形变”变化的字眼,从而分析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跳高运动员先后用背越式和跨越式两种跳高方式跳过某一高度,该高度比他起跳时的重心高出h,则他从起跳后至越过横杆的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A.都必须大于mgh

B.都不一定大于mgh

C.用背越式不一定大于mgh,用跨越式必须大于mgh

D.用背越式必须大于mgh,用跨越式不一定大于mgh

【答案】C

【解析】

【详解】

从起跳后至越过横杆的过程中,跨越式跳高时重心在横杆的上面,故跨越式跳高时运动员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一定大于

,而背越式跳高时其重心不一定在横杆的上面,可以在横杆的下面,故其克服重力的功不一定大于

,也可以小于

,也可以等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用水平拉力先后两次拉着重为20N的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第一次拉力为10N,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对物体做了20J的功;第二次拉力增大为20N,拉力对物体做了48J的功.分析两次做功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一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0N,物体运动了1m

B.第一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N,物体运动了2m

C.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0N,物体运动了2.4m

D.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N,物体运动了4.8m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水平方向受拉力和摩擦力作用,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物体受到的拉力:

F=f=10N;

根据W=Fs可知,第一次物体通过的距离

故AB错误;

CD.若增大拉力,而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改变,因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10N;根据W=Fs可知,第二次物体通过的距离:

故C正确,D错误.

13.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子的末端缠绕在电动机上,电动机转动将下方钩码匀速提起。

如果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后一次提升与前一次相比(  )

A.功率增大、机械效率增大B.功率增大、机械效率不变

C.功率不变、机械效率不变D.功率不变、机械效率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前后两次的滑轮组是同一个滑轮组,则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不变,则机械效率不变;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物体提升的速度增大,若两次提升高度相同,则后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小于前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根据

可知,功率变大。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4.一个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如果对木块施加的水平拉力为F,如图甲所示;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木块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t=1s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0

B.当t在2~4s内,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5N

C.当t在4~6s内,拉力F的功率为6W

D.当t在2~6s内,木块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乙可知,物体在t=1s时受到的拉力为1N,由图丙可知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为1N,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物体在4~6s内受到的拉力为3N,由图丙可知4~6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直线运动,在4~6s内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此时的拉力为3N;由图乙可知在2~4s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接触面粗糙程度、受到的压力不变,所以在2~4s内受到的摩擦力为3N。

故B错误;

C.由图乙可知,物体在4~6s内受到的拉力为3N,由图丙可知4~6s内物体做速度为2m/s的匀速运动直线运动,此时拉力的功率

故C正确;

D.在2~6s内,木块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机械能在不断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5.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有木板、木块、弹簧、小车和砝码(图中未画出),用压缩弹簧的小车释放后撞击木块。

能否用此装置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有两种判断:

(1)能探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2)能探究物体动能与物体速度的关系;这两个判断()

A.只有

(1)正确B.只有

(2)正确

C.

(1)

(2)都正确D.

(1)

(2)都不正确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用小车、小车加上砝码分别将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个木块,撞击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而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故弹性势能相同,转化的动能相同,最终木块移动的距离相同,故不能探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2)用小车分别将弹簧压缩到不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个木块,撞击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而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故弹性势能不同,转化的动能不同,最终木块移动的距离不相同,故能探究物体动能与物体速度的关系。

综上所述: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6.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第一次做功较少B.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C.木块第二次做功较快D.木块第二次的动能较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由图乙,两条图象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则木块在这两次拉力的作用下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与速度无关,所以,木块两次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同时因为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木块两次运动的拉力相等,由题意可知,两木块滑动相同的距离,根据W=Fs可知,两次拉力做的功相同,故AB错误;

C.因为两次拉力做的功相同,但由图乙知第二次做功的时间更长,根据

可得,第二次的功率较小,即第二次做功较慢,故C错误;

D.物体的质量不变,但由图乙知运动相同的距离,第二次花的时间更长,所以第二次速度较小,因此木块第二次的动能较小,故D正确。

故选D。

17.在一个罐子的底和盖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如图)。

做好后将它从不太陡的长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在罐子向下滚动的过程中,小铁块会将橡皮筋卷紧,罐子的滚动先变快后变慢,直至速度为零;接着罐子又会自动滚上斜面,整个过程忽略摩擦的影响。

关于此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罐子加速滚下斜面的过程中,罐子和铁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

B.罐子滚到最低处时,罐子和铁块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罐子自动滚上斜面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D.罐子自动滚上斜面时,不可能到达比初始位置更高的位置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罐子加速滚下斜面的过程中,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铁罐的动能和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加,罐子和铁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罐子滚到最低处时,罐子和铁块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在橡皮筋恢复的过程中,铁罐会由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从最低处滚上,铁罐先由慢到快、后由快到慢滚到最高点,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罐子自动滚上斜面时,不可能到达比初始位置更高的位置,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如图所示,当小明用力推墙时,他沿水平冰面减速向后退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明受到摩擦力是水平向右,合力为零,运动状态不变

C.小明减速运动时,则他的惯性和机械能也随之减小

D.假如小明的重力突然消失,小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A错误;

B.小明减速向后退去,那么受到摩擦力是水平向右,但是合力不为零,速度在减小,那么运动状态是变化的,B错误;

C.小明减速运动时,小明自身的质量不变,那么他的惯性是不变的;速度在减小,那么动能是在变小的,在水平冰面上运动,重力势能不变,则可知机械能是变小的;C错误;

D.假如小明的重力突然消失,那么小明对冰面的压力消失,摩擦力也消失,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处于平衡状态,小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正确。

故选D。

19.如图所示,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点,到C点滑出下落至D点。

A和B,C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则木块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D点与C点相比,机械能不变

B.B点的动能一定大于A点的动能

C.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点的动能

D.A点到B点减少的重力势能小于C点到D点减少的重力势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机械能的变化。

【详解】

A.D点的机械能比C点的少,因为从C到D有部分的机械能克服空气阻力做功,转化为内能,故A不正确;

B.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点,而从A到B的过程,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减小的重力势能虽然转化为动能和内能,但若接触面足够粗糙,摩擦力足够大,那么木块可能在AB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减速运动,所以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可小于A点的动能,故B不正确;

C.木块从B到C,若木块与接触面有摩擦,则C点的动能小于B点的动能,从C到D,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那么D点动能大于C点动能,所以D点的动能有可能等于B点的动能,故C正确;

D.因为A和B,C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则从A到B和从C到D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都是mgh(设木块的质量为m),故D不正确。

故选C。

2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N的力F.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F在MN、OP段做功分别为WMN、WOP,功率分别为PMN、POP,则

A.WMN

B.WMN>WOP

C.PMN>POP

D.PMN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得MN的距离等于OP的距离,根据功的公式W=FS可知:

在F相同和S相同的情况下,W应该相同,所以AB均错误;在做功相同时,MN段所用时间是OP段时间的2倍,根据P=W/t,得出PM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