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738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docx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库

(共300题)

 

2016年9月

 

宪法

(共50题)

一、单项选择题(30题)

1.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该决定将国家宪法日确定为()。

A.10月4日B.10月10日C.12月4日D.12月10日

2.现行宪法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时间是()。

A.1982年3月4日B.1982年4月4日

C.1982年12月4日D.1982年12月14日

3.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的是()。

A.1988年宪法修正案B.1993年宪法修正案

C.1999年宪法修正案D.2004年宪法修正案

4.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

A.以到会代表1/2以上的多数通过

B.以到会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C.以全体代表的1/2以上的多数通过

D.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5.下列关于我国宪法修正案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88年宪法修正案第一次把“私营经济”写入宪法

B.1993年宪法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宪法

C.1999年宪法修正案把“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

D.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一次规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

6.把宪法分为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是科学的,因为它()。

A.揭示了宪法的内容B.揭示了宪法的本质属性

C.揭示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D.总结了宪法形式上的特点

7.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大宪章》

8.近代宪法的发源地是()。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9.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A.民主集中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D.民民主专政制度

10.我国宪法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  )。

A.国家机关B.一般社会团体C.党派联盟D.统一战线组织

11.根据2004年宪法修正案,爱国统一战线中新增加的社会阶层是(  )。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B.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1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D.民主集中制

13.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中,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是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

A.1:

1B.1:

4C.1:

5D.1:

8

14.某选区共有选民14000人,高先生是数位候选人之一。

根据现行宪法和选举法律,高先生可以当选的情况是()。

A.参加投票的人数为6995人,高获得选票6990张

B.参加投票的人数为8200人,高获得选票4500张

C.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3600人,高获得选票6500张

D.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4005人,高获得选票13000张

15.我国选举法规定,选民可以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委托最多不得超过的人数是()。

A.二人B.三人C.四人D.五人

16.根据我国选举法,对于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可以联名向县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的人数是()。

A.20人以上B.30人以上C.40人以上D.50人以上

17.在某市H区人大代表选举过程中,王某认为自己是H选区的选民,但在选民登记阶段发现自己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公布的选民名单中。

王某的下列做法符合我国选举法规定的是()。

A.向H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诉

B.向H区人大常委会提出申诉

C.直接向H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服判决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D.向H区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不服选举委员会处理决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18.下列选项中,对于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正在服刑期间选举权的行使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没有选举权B.停止行使选举权

C.准予行使选举权D.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

19.在我国,公民一词的含义是指()。

A.出生在我国的人B.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C.享有政治权利的人D.年满18周岁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20.我国现行宪法明文规定,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 )。

A.党政机关的支配B.社会团体的支配

C.外国势力的支配D.任何人的支配

21.住宅不受侵犯属于我国公民的( )。

A.政治自由权利B.人身自由权利

C.文化教育权利D.社会经济权利

2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既是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A.劳动权B.休息权C.选举权D.监督权

23.现行宪法规定,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我国公民的()。

A.权利和义务B.神圣职责C.光荣义务D.神圣权利

24.根据我国国籍法,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申请加入我国国籍,最后审批权属于()。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外交部C.公安部D.国家安全部

25.下列关于国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承认双重国籍或多重国籍

B.我国只承认双重国籍,但不承认多重国籍

C.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或多重国籍

D.我国对双重国籍或多重国籍没有限制

26.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下列关于行政区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A.海南省三沙市的设立需由国务院批准

B.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C.北京市东城区和崇文区的合并由北京市人大批准

D.河北省某县甲山镇和大营子乡的合并由该县人民政府批准

27.下列有关四川省所辖的某藏族自治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该州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

B.该州人民法院院长应由藏族公民担任

C.该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应由藏族公民担任

D.该州制定的单行条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28.下列选项中,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主任

B.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

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院长

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29.下列选项中,需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是()。

A.海南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B.西藏自治区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

C.云南省傣族自治州人大制定的单行条例

D.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

30.在我国,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机关是()。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大常委会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二、多选题(5题)

1.宪法不同于其他一般法律,宪法是根本法,这主要表现在()。

A.宪法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

B.宪法的内容在于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

C.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一般法律

D.宪法的修改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

2.宪法的基本原则有()。

A.人民主权原则B.基本人权原则

C.法治原则D.权力制约原则

3.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大对宪法进行修改的年份包括()。

A.1988年B.1993年C.1999年D.2004年

4.根据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有()。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

5.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不适当决定有权()。

A.改变B.撤销C.修改D.发回重议

三、填空题(15题)

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2.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3.我国现行宪法全文共章,7节,条,另附条修正案。

4.我国1982年宪法的结构,除了序言以外,还包括第一章总纲,第二章,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和。

6.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和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7.现行宪法规定,和享有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

8.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和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9.现行宪法修正案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

10.我国《选举法》规定,在必须停止对代表候选人的介绍。

11.在我国,城市的土地,属于所有。

12.在直接选举时,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名额的倍;在间接选举时,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名额的倍。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

14.我国的统一战线包括、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的爱国者。

15.公民在、或者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答案

一、1.C;2.C;3.C;4.D;5.A;6.B;7.A;8.A;9.C;10.D;11.B;12.B;13.A;14.B;15.B;16.D;17.D;18.C;19.B;20.C;21.B;22.A;23.C;24.C;25.C;26.A;27.A;28.B;29.B;30.B;

二、1.BCD;2.ABCD;3.ABCD;4.AB;5.AB;

三、1.美国宪法;2.苏俄宪法;3.四,138,31;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歌、国徽、首都;5.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6.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7.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8.土地私有财产;9.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10.选举日;11.国家;12.三分之一至一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13.国家主席;14.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祖国统一;15.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

 

立法法

(18题)

一、单项选择题(10题)

1.下列国家机关中()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B.最高法院C.最高检察院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2.下列国家机关中()可以制定基本法律。

A.国务院B.最高法院C.全国人大D.全国人大常委会

3.下列组织中()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A.中央军委B.全国政协C.国务院D.全国人大

4.国务院可以制定()。

A.法律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D.规章

5.下列法律规范中()效力最高。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

6.国家税务总局可以制定()。

A.行政法规B.地方规章C.地方性法规D.部门规章

7.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哪一个是错误的?

()

A.自治州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C.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D.自治县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

8.法律草案表决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的,由全体代表的()通过。

A.过半数B.2/3多数C.3/4多数D.一致

9.根据立法法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

10.按照《立法法》规定,部门规章的立法主体不仅包括国务院部门(各部、委、央行、审计署),还包括下列哪一机关。

()

A.国务院直属机构B.司级以上单位C.法制办公室D.局级以上单位

二、填空题(8题) 

1、根据《立法法》的规定,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2、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一个代表团或者()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3、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

 

4、立法应当体现(),发扬(),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5、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大会全体会议听取()的说明后,由各代表团进行审议。

 

6、行政法规由()组织起草。

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应当向国务院报请立项。

 

7、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提请国务院制定()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规章。

 

8、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答案:

一、1、D2、C3、C4、B5、A6、D7、C8、A9、B10、A

二、1、权限和程序2、三十名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4、人民的意志、社会主义民主5、提案人6、国务院7、行政法规、联合8、同等

 

诉讼法

(20题)

一、单项选择题(15题)

1.刑事诉讼是指()。

A.司法行政机关处理刑事案件的活动

B.立法行政机关处理刑事案件的活动

C.行政机关处理刑事案件的活动

D.公安司法机关处理刑事案件的活动

2.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由下列机关统一行使()。

A.最高人民法院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D.公安机关

3.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有权()。

A.决定和执行逮捕B.决定和执行拘留

C.提起诉讼D.监督审判活动

4.根据法律规定,在刑事诉讼中,对于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取得的下列证据,应当予以排除,不得作为判决的依据()。

A.电子数据B.被害人陈述C.鉴定意见D.视听资料

5.下列刑事案件中,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的是()。

A.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B.被告人经济困难的案件

C.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D.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的案件

6.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

A.12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72小时

7.刑事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依法由( )承担。

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被害人

8.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宣告判决()。

A.除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外,一律公开进行

B.一律公开进行

C.除外国人犯罪的案件外,一律公开进行

D.除有关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外,一律公开进行

9.根据法律规定,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要注意其身心特点。

在采取强制措施时,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

A.应当禁止适用逮捕措施B.应当限制适用逮捕措施 

C.应当限制适用强制措施D.应当限制适用逮捕、拘留措施

10.某法院审判一起故意伤害案,被害人于某对一审判决不服,可在法定期限内()。

A.经检察院同意后上诉B.请求检察院提出抗诉

C.向另一有管辖权的法院重新起诉

D.直接向法院提起上诉

11.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应当就()进行审查。

A.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B.上诉或抗诉部分

C.一审判决认定的法律部分

D.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法律部分

12.刑事诉讼法规定,对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A.正在实行犯罪或者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B.在身边或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C.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D.干扰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

13.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监督程序中,生效判决和裁定在认定事实上有错误,不包括()。

A.量刑畸轻畸重

B.判决和裁定所认定的事实不清或不符合实际情况

C.认定案情的主要证据不确实、不充分

D.发现新证据并足以影响原判决的

14.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检察院提出申诉的是()。

A.当事人B.辩护人C.其他任何公民D.诉讼代理人

15.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关于可以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案件范围,正确的选项是()。

A.交通肇事罪B.玩忽职守罪C.非法拘禁罪D.刑讯逼供罪

二、案例分析题(5题)

1.因索要1万元欠款,李某、张某发生争吵并动手。

李某当众打了张某几拳,被人拉开。

张某感觉当众受辱,没有面子。

第二天,张某到李某的饭店,用菜刀将李某砍伤,并砸坏店里一台高级音响(价值8000多元)。

李某经医院治疗共花费医疗费等共计16350元。

李某的伤势经鉴定为重伤。

在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时,李某提起诉讼请求,要求张某归还借款1万元,赔偿被损坏的音响价金8000元,医疗费等16350元,精神损害赔偿金5万元,要求人民法院一并审理。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并分别阐明理由:

(1)李某提起诉讼请求属于什么性质?

为什么?

(2)在本案中,李某提出了哪几项诉讼请求?

这些诉讼请求合法吗?

为什么?

(3)对李某的请求,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2.张某与李某是好朋友。

一日,李某找到张某要借款1万元。

由于两人关系不错,张某没让李某写欠条。

但借款时,邻居王某在场。

后来李某生意赔本。

张某知道李某生意赔本后,没催要借款。

后来李某一直没还钱,张某找李某还钱时,李某却说已还了5000元,只有5000元未还,其同意还5000元。

张某无奈,只得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归还借款1万元。

诉讼中,李某虽承认借过1万元,但仍坚持自己已还5000元,欠5000元。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并分别阐明理由:

(1)本案举证责任应如何承担?

(2)举不出证据的当事人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3.某市举办春季名贵花展。

甲约女友乙前去参观。

两人因互相说笑,未注意门前挂有“展览之花,严禁采摘”的牌子。

走到一花盆前,乙停下来对甲说:

“这花真好看,你摘一朵给我。

”甲上前采摘,因用力过重,折断了花茎并且造成花根松动,使花不能再存活。

同时,甲因突然转身与正在身后参观花展的丙相撞,造成丙的眼镜摔碎。

该盆名花为丁所有,丁为此损失500元。

丙的镜片损失共计300元。

现丁、丙想提起诉讼。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并分别阐明理由:

(1)本案属于何种诉讼?

(2)在丙提起的诉讼中,丙应当以谁为被告?

请说明理由。

(3)在丁提起的诉讼中,丁应当以谁为被告?

请说明理由。

4.某保洁公司在自己负责保洁的超市内悬挂了一个告示,告示上写到“凡在超市内随地吐痰者,一经发现罚款50元。

”一日,李某在超市购物时吐痰时被当场抓住,被罚了50元,李某不服,遂提起诉讼。

问题:

李某应当提起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

为什么?

5.李林,男,22岁。

2015年6月1日李林与张某打架,致张某轻伤。

甲市A区公安分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的规定,以李林殴打他人为由,于同年9月3日给予行政拘留5天、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

张某认为处罚太轻,遂于同年6月7日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9月10日作出复议裁决,维持了原处罚结果。

张某对复议裁决不复,以甲市公安局为被告,向市公安局所在地的市B区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并分别阐明理由:

(1)张某以甲市公安局为被告本案被告应是哪个行政机关?

(2)本案中张某可以向哪个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张某以甲市公安局为被告,法院如何处理?

(4)本案的举证责任应如何分配?

答案:

一、1.D;2.B;3.B;4.B;5.D;6.B;7.B;8.B;9.D;10.B;11.D;12.A;13.A;14.A;15.A;

二、1.

(1)属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张某将李某打成重伤,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

李某因张某的故意伤害行为遭受了物质损失,李某作为被害人,有权在刑事诉讼进行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李某提出了三项请求:

要求赔偿被损坏的音响价金8000元;赔偿医疗费等16350元的;这两部分损失是属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请求合法。

要求张某归还借款1万元,则不属于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

请求不合法。

(3)法院对要求赔偿音响和医药费的请求,应当支持;对于要求张某还清欠款的的请求,不予支持。

2.

(1)本案原告要求被告归还1万元欠款的事实,因被告在诉讼中承认,而免除了原告对该事实的举证。

但被告提出已经归还5000元的新的事实主张,需要承担举证责任。

(2)如果李四不能提供证据或不能证明其已经归还5000元的事实,那么他就要承担举证不能的风险。

3.

(1)本案为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诉讼。

(2)在丙提起的诉讼中,丙应该以侵权行为人甲为被告。

(3)丁应当以甲、乙为共同被告。

乙是教唆,与直接侵权人者构成共同侵权。

4.李某应当提起民事诉讼。

理由:

某保洁公司和超市都不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不具备行政诉讼的被告资格,其与李某之间的争议不属于行政争议,虽然用“罚款”一词,但并不能改变其属于平等主体之间财产纠纷的性质,不符合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5.

(1)甲市公安局和市A区公安分局是共同被告。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

本案甲市公安局经复议维持了市A区公安分局对李林行为的处罚结果,应作为共同被告。

(2)在本案中市A区和B区人民法院均有管辖权,张某可向其中任何一个法院起诉。

《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本案中,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是市A区公安分局,甲市公安局经复议维持了最初的行政行为。

原告张某既可向复议机关所在地B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可以向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市A区公安分局所在地法院起诉。

(3)告知原告追加被告。

根据司法解释,原告只起诉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复议机关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追加被告。

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另一机关列为共同被告。

(4)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A区公安分局)和复议机关(甲市公安局)对原行政行为合法性共同承担举证责任,可以由其中一个机关实施举证行为。

复议机关对复议程序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行政复议法

(15题)

一、单项选择题(15题)

1、对某地级人民政府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时,由下列哪个机关管辖()

A某省人民政府B某省人民代表大会

C某地市人民政府D某地市人民代表大会

2、对某市县公安局派出所以该县公安局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应由下列哪个所述机关管辖()

A该县公安局B该派出所

C该县人民政府或某市公安局D某市人民政府

3、对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服,是否可以向复议机关的上级申请再复议()

A不能申请再复议

B一般情况下,不能申请复议,但法律另有规定时,可以经过一级复议后申请再复议

C一般情况下,不能申请复议,但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时可以经过一级复议后申请再复议

D一般情况下,不能申请复议,但规章另有规定时可以经过一级复议后申请再复议

4、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审查行政行为的()

A合法性B真实性C适当性D合法性和适当性

5、一般情况下,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30日B60日C90日D1年

6、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A3日B5日C10日D15日

7、行政复议机关在对被申请人作出具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