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检测7.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754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模拟检测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模拟检测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模拟检测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模拟检测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模拟检测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考模拟检测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考模拟检测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考模拟检测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考模拟检测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考模拟检测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考模拟检测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考模拟检测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考模拟检测7.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考模拟检测7.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考模拟检测7.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考模拟检测7.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考模拟检测7.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模拟检测7.docx

《高考模拟检测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检测7.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模拟检测7.docx

高考模拟检测7

高考模拟检测

语文Ⅰ(试题)

本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一个人活着是为了朋友;保持自己生命的完整,不受时间,也是为了朋友。

友谊要像爱情一样才人心,爱情要像友谊一样才。

A.侵蚀   温暖   颠扑不破

B.侵蚀   温暖   牢不可破

C.侵袭   温润   牢不可破

D.侵袭   温润   颠扑不破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虚实结合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B.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C.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D.一雨池塘水面平,澹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3.下列对联中,不属于纪念屈原的一项是(  )(3分)

A.万顷重湖悲去国  一江千古属斯人

B.至圣无域泽天下  盛德有范垂人间

C.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  行廉志坚与日月争光

D.千古忠贞千古仰  一生清醒一生忧

4.下面是作家迟子建参与讨论“现实主义”创作时的一段叙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我曾去煤矿采访过,所以在写作以煤矿为背景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时,落笔就不慌张。

为了创作《额尔古纳河右岸》,我追踪放养驯鹿的鄂温克部落一直到人迹罕至的大兴安岭深处,体味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原生态的歌声。

写作《群山之巅》时,我更是调动了多年的生活储备,否则,我小说中的龙盏镇就没有生机,无法建构。

A.好作品都与现实密不可分。

B.写作绝不能离开现实的生活。

C.现实主义就是写真实的生活,不能虚构。

D.现实生活是作家创作现实主义作品的源泉。

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同学们都选我当班长,对于这一殊荣,我倍感荣幸,同时也深感担负的责任重大。

B.3月5日这天,我校学雷锋小组的同学来到革命老区贫困户张大爷的寒舍进行慰问。

C.火车在奔驰,他的心早已飞向了久仰的家乡,飞向了慈祥的母亲和善良的邻居们。

D.这次失误为你们单位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但只要吸取教训,我们还是能够海涵的。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赴英州乞舟行状

苏 轼

臣轼言:

近准诰命,落两职,追一官,谪守岭南小郡。

臣寻火急治装,星夜上道,今已行次滑州。

而自闻命已来,忧悸成疾,两目昏障,仅分道路。

左手不仁,右臂缓弱,六十之年,头童齿豁,疾病如此,理不久长。

而所负罪名至重,上孤恩义,下愧平生,悸伤血气,忧隔饮食,所以疾病有加无瘳。

加以素来不善治生,禄赐所得,随手耗尽,道路之费,囊橐已空。

臣本作陆行,日夜奔驰,速于赴任,而疾病若此,资用不继,英州接人,卒未能至,定州送人,不肯前去,雇人买马之资,无所从出。

道尽涂穷,譬如中流失舟,抱一浮木,恃此为命,而木将沉,臣之衰危亦云极矣。

窃伏思念得罪以来,三改谪命,圣恩保全,终付一郡。

岂期圣主至仁至明,尚念八年经筵之旧臣,意欲全其性命乎?

臣若强衰病之余生,犯三伏之毒暑,陆走炎荒四千余里,则僵仆中途,死于逆旅之下,理在不疑。

虽罪累之重,不足多惜,而死非其道,则非仁圣不杀全育之意也。

辄已分散骨肉,令长子带往近地,躬耕就食,臣只带家属数人,前去汴泗之间,乘舟泛江,倍道而行,至南康军出陆赴任。

所贵医药粥食,不至大段失所。

臣切揣自身,多病早衰,气息仅属,必无生还之道。

然尚延晷刻于舟中,毕余生于治所,虽以瘴疠死于岭表,亦所甘心,比之陆行毙于中道,稿葬路隅,常为羁鬼,则犹有间矣。

恭惟圣主之德,下及昆虫,以臣曾经亲近任使,必不欲置之死地,所以辄为舟行之计。

敢望天慈,少加悯恻。

臣无任。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臣寻火急治装       治:

备办

B.上孤恩义孤:

辜负

C.而疾病若此,资用不继继:

继续

D.犯三伏之毒暑犯:

触犯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诰命:

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

所谓诰是以上告下的意思。

B.经筵:

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C.三伏:

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

三伏中最热的是末伏。

D.晷刻:

日晷与刻漏,古代的计时仪器。

在文中指“时间”。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悸伤血气,忧隔饮食,所以疾病有加无瘳。

译文:

(2)虽罪累之重,不足多惜,而死非其道,则非仁圣不杀全育之意也。

译文:

9.根据文意,简要概括苏轼“乞舟”的原因。

(4分)

答: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1题。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叶梦得

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

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

归意已无多,故①作连环绕。

欲寄新声问采菱②,水阔烟波渺。

 ①故:

依旧,仍然。

②采菱:

采菱女,代指歌女。

10.上片写出了夏夜的什么特点?

简析上片的写景艺术。

(6分)

答:

11.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5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

(2),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

(4)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廊腰缦回,。

(杜牧《阿房宫赋》)

(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述而》)

(8)梅须逊雪三分白,。

(卢梅坡《雪梅》)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狼与猎手

红 柳

猎手做着今日必有收获的美梦,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好几处下夹子的地方,但都一无所获。

当转过一片老榆树林时,忽然,远处传来哗啦哗啦的铁链声,他紧走几步穿过树林,一眼望见前面那棵老榆树下,一个大家伙在那儿翻腾,钢夹夹住了它的前腿,原来是一只狼。

猎手心头一阵狂喜,端着枪一步步向狼逼近,狼夹着尾巴立在那儿一动不动,眼里充满了恐惧、仇恨和绝望。

猎手一边小心地挪动脚步,一边举起猎枪,瞄准了狼的天灵盖儿,啪!

脚下的土夹着枯枝败叶骤然飞起来,猎手只觉脚脖子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住了。

一阵钻心的巨痛,眼前一黑,扑通一声栽倒在地上,昏死过去了。

猎手的小腿被一副钢夹紧紧钳住了。

这是山里猎人用的猎夹,它的两组弹簧弹力相当大,要想打开钢夹,得将它固定在专用的带钢钩的厚木板上,一个人用铁棍撬开,另一个人赶紧挂上销子和保险。

打开的夹子刚好是两个半圆,在比猎枪筒还粗的钢条上焊着一圈两寸多长的钢齿,当两个半圆合在一起时,钢齿相互交错,尖利无比,任何野兽只要被它夹住就休想逃脱,因为每根钢齿上都有两排倒钩,一旦刺进大牲口的骨头,连猎人也打不开,每次只能把猎物的腿砍断,然后把夹子放在火上烧,直到把上面的骨肉烧成炭。

不知过了多久,猎手终于苏醒了,眼前的一切他都明白了,不过他心里很清楚,他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

他不用看也会猜到,这夹子上铁链的另一端肯定是锁在旁边那棵大树上。

“这是哪个挨千刀的跑到我碗里扒肉来了!

”猎手疼得直咧嘴,心里骂着,眼睛又闭上了。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他已经可以接受这个现实了。

他侧过身子发现狼趴在那儿,正静静地望着他。

这个时候,他才细细地打量起这只狼来。

他第一眼就望见了狼肚子上那两排鼓鼓的奶子,原来是只母狼。

猎手感到一阵内疚,这会儿,它的儿女们一定在洞中焦急地盼着妈妈归来呢,可惜——它们再也不会见到妈妈了。

寂静的山林里,幽僻的小路上,两个生灵在相距不过五米的草丛中,就这样默默地相互对望着。

太阳眼看就要落山了,鸦雀忙着飞向各自的窝巢。

猎人们都知道,黄昏比黑夜更危险,因为那些凶猛的食肉野兽都在这个时候出来寻找猎物。

他伸手把枪抓过来,查看了一下子弹,打开了保险,准备随时应付不测。

脚下那摊血是最大的祸害,血散发的腥味会飘得很远很远,在这一点上,狼做得很明智,随时把流出的血舔干净。

因为它知道,即使是它的同类顺着腥味找到这儿,也会把它吃掉。

人没有勇气把自己的血吮进肚子。

猎手躺在草地上,眼望着天空,无计可施。

他心里盘算着,从家人发现他可能出了意外到最终找到他,起码也得三四天时间。

这三四天就算不饿死、渴死,也难免让野兽吃掉,想到这儿猎手绝望地长叹了一口气,枪下滑到了一边,两颗泪珠竟从眼角两边滚落下来。

突然,一阵响动使猎手警觉起来,他扭过头一看,顿时愣住了:

只见那只狼正用尖利的牙齿撕啃被夹住的前腿。

血不住地从新咬开的伤口向外涌,狼一边吮吸着血,一边低低地呻吟。

当咬到骨头时,那咔嚓咔嚓咬碎骨头的声音令猎手心都跟着颤抖起来。

他实在不忍看它这样遭罪,悄悄地举起了枪。

狼觉察有动静,猛地抬起头,在那一刹那,猎手忽然发现,狼的眼里噙满了泪水,万分痛苦地望着他。

猎手的枪无力地垂了下来。

约莫十分钟过去了,狼腿被生生咬断了。

狼用舌头舔着夹子上的半截腿,呜呜地低头叫着,像是为失去那块骨肉在哭泣。

过了好一会儿,它抬起头默默地望着猎手,缓缓转过身,一瘸一拐地朝山岗上走去。

在山崖的转弯处,狼回过身再一次朝猎手望去。

可它看见的却是一支瞄准它的猎枪,刹那间,一切似乎都凝固了,狼巍然立在崖边,在明亮背景的衬托下,它宛若一尊石雕,只有悬在半空的断腿在微微抖着。

枪响了,回声在山谷中悠悠荡荡,久久不愿散去,仿佛是狼的那份载着怨恨的魂灵。

几天以后,另一个猎手经过这里,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情景:

钢夹上夹着一根不知是什么兽类的腿骨,那上面的肉已经被啃得精光,旁边还有一支没有子弹的猎枪。

(有删改)

13.小说中猎手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14.说说画横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4分)

答:

15.赏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语言特色。

(4分)

答:

16.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运用的对比手法。

(6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警惕“自我天性中的渣滓”

刘润为

①精神水准的高低制约着创作的优劣,文艺家要注意自己心灵的洁净。

清代诗人徐增说:

“诗乃人之行略,人高则诗亦高,人俗则诗亦俗,一字不可掩饰,见其诗如见其人。

”法国小说家福楼拜说:

“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不能是坏人,他首先是一个观察者,而观察的第一个特质,就是要有一双好眼睛。

如果一种坏的习惯——一种私人利害迷乱了眼睛,事物就看不清楚了,只有一颗严正的心,才能大量产生才情。

②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自觉,进步文艺家们才将自我净化作为贯穿艺术生命始终的功课。

挪威现代剧作家易卜生时时都在警惕“自我天性中的渣滓”。

他将创作看成是自我净化的极好机会,说“创作好比洗澡,洗完之后,我感到更清洁、更健康、更舒畅”。

鲁迅曾沉重地说“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所以他“月月,时时,自己和自己战”,并且“从别国窃得火来”,“煮自己的肉”。

③自我净化之于文艺工作者,是必不可少的事,但一个时期以来却弄成了一笔糊涂账。

之所以如此,“极左”思潮应负不可推卸的责任。

“改造世界观”本来是一个好命题,但是到了某些“极左”的人那里,却成了扼杀创作生气的紧箍咒,从而极大地削弱了精神的独特性和鲜活的审美感知力,结果是李鬼的错误让李逵背上骂名。

除此之外,某些作家、艺术家由反对扼杀创作个性和创作自由而走向放纵自我、放弃责任,要求社会收回对文艺工作者的精神标尺。

这又成了“极右”,就未免失之偏颇。

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人的精神世界一旦失去了自我调节,必然会导致干涸和腐败。

它具体表现为审美感知力的扭曲,是非辨别力的颠倒。

一个时期以来,文艺界出现种种怪象、乱象,当然原因复杂,但是肯定都与某些文艺工作者放任心灵有直接关系。

文艺工作者排除一下体内的“自由基”,再吃一点真的“保健品”,才能因健康、优美的作品而收获更多尊重。

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处于多元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其内心绝不可能是一座不染纤尘的“明镜台”,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

但我们还应认识到,创作作为一种精神支出,是一种选择性的精神活动。

其原则就是尽力支出积极的精神因素,尽力避免显露消极的精神因素。

如果我们有能力识别消极的精神因素,那么,它们显露于作品中的可能性就会减少;如果我们能够更进一步,像易卜生、鲁迅那样,时时淘汰消极的精神因素,时时吸纳积极的精神因素,那么,精神的整体结构就会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其精神支出的正面效应就会明显提高。

⑥净化需依赖于源源不断的活水。

对于文艺家来说,这源头活水就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就是他们在这一伟大实践中迸发出来的感觉、思想、愿望和激情。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6分)

答:

18.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6分)

答:

19.文艺家如何才能做到“自我净化”?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6分)

答: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迈克尔·杰克逊在《生命之舞》中这样写道:

“我转得越快,我体内就越是静止。

我的舞蹈唯动于外,唯静于内。

宁静就是我真正的舞蹈,尽管它一动不动。

”静与动是相对而言的,生命中本应该有动有静、有张有弛,这样才合乎规律。

语文Ⅱ(附加题)

本部分共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

(10分)

国风变为骚辞,五言始于苏、李,苏、李、骚人皆不遇者,各系其志,发而为文。

故河梁之句,止于伤别;泽畔之吟,归于怨思。

然去《诗》未远,梗概尚存;故兴离别则引双凫一雁为喻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虽义类不具犹得风人之什二三焉。

(节选自白居易《与元九书》)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

22.上文中“骚人”指谁?

“泽畔之吟”指哪部作品?

(2分)

答:

23.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作者对骚辞和苏、李诗共同特点的评价,不超过10个字。

(3分)

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边城》展现了茶峒人民朴素的善良和单纯的希望,在诗意的叙述中,作者一再提到翠翠母亲的故事,这暗示了翠翠和她母亲“共通的命运”。

B.《老人与海》中,棒球明星狄马吉奥是身处逆境仍能战胜困难的象征,圣地亚哥出海途中最终克服困难返航与他从狄马吉奥身上获得力量是分不开的。

C.《狂人日记》中发现“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狂人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后来他狂病治愈而“赴某地候补”,这是作者对他寄予的希望。

D.《药》这篇小说是以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成的,揭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性、妥协性,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E.《茶馆》通过裕泰茶馆陈设由古朴到新式到简陋的变化,昭示了茶馆在多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

25.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第九十六回写“瞒消息凤姐设奇谋”,请简述相关情节。

(6分)

答:

(2)简述高老太爷逼觉民娶冯乐山侄孙女的相关情节。

(4分)

答: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

流派在戏曲中的地位,历来备受重视。

从京剧的四大名旦,到越剧的袁派、尹派,流派是戏曲史上的独特景观,而且绵延有序,成为戏曲传承的重要依托。

然而,今天的流派发展少了春蕾绽放、绿树成荫的景象。

戏曲剧种不乏优秀演员,但新的流派多年鲜闻,不免让人隐隐感到其中的危机。

关键的一点,与培植、形成新流派的支撑缺位有关。

什么支撑?

理论和机制的支撑,更恰切地说,是理论评论和创演机制中人的要素——人的独特情感、文化情怀,人的个性气质、精神蕴藉,人们声气相连、携手探索的胸怀与风度——的支撑。

京剧中的谭派、梅派,无论其形成还是成熟后,都善于理论总结。

其中有艺术家自己的实战总结,也有理论家为其总结上升到理论。

不仅有总结,理论家们还有对演员的理论引领,如齐如山之于梅兰芳、罗瘿公之于程砚秋,是引领者和谋士,也是严师益友。

齐如山对梅兰芳的诸多身段舞蹈给予建议,罗瘿公引程砚秋读书习字、钻研音韵,都成为戏曲史上的佳话。

演员努力实践探索,追求自己表演艺术的独特风格,戏曲理论家帮助总结经验,提升层次,扩大影响,两者共同努力,使流派的形成成为可能。

最终,我们看到戏曲表演流派或风雅蕴藉,或华美流丽,或刚健苍凉,形成极美的戏曲风景线。

如今诸多客观原因使得戏曲的编、导、演“各司其职”,兼懂各行的通才少了。

理论评论和创演实战也各自耕耘,虽互有张望,彼此间的影响很少,遑论再有过去理论家和演员相依相融的场景!

理论评论要融入创作实践中,这是催生新的戏曲流派出现的重要推动力。

戏曲的流派是风格化、个性化的,发现个性、提炼风格乃至推出流派,不是理论家泛泛地隔山观看、拉起大旗就可以成就的。

理论家不能囿于理论“体系”而自说自话,要真正融入创演实战,与演员成为朋友,一起切磋琢磨。

理论家不仅需要理论功底,还要有睿智眼光,更需要有爱戏如痴的深沉情怀,有对演员的真挚情感。

在现有体制下,戏曲院团应该敞开胸怀,为演员寻找引路人,为演员的成长,为演出风格乃至新流派的形成提供支撑,以一种深切的文化情怀去关怀戏曲创作和演出实践,使新流派如春蕾绽放,艳丽芬芳。

(节选自郑荣健《戏曲流派传承需要理论支撑》,有删改)

26.本文是针对戏曲界怎样的现状而写的?

作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5分)

答:

27.从齐如山、罗瘿公与演员密切合作培育流派的事例来看,艺术家应该如何去做?

(4分)

答:

28.根据文中所述,你认为当今戏曲理论家的不足在哪里?

(6分)

答:

答案精析

1.B [①侵蚀:

逐渐侵害使变坏;暗中一点一点地侵占(财物)。

侵袭:

侵入并袭击。

根据“生命的完整”,应选“侵蚀”。

②温暖:

暖和;使感到温暖。

温润:

温和;温暖润湿;细润。

根据“人心”应选动词“温暖”,而“温润”只有形容词词性。

③颠扑不破:

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裂,比喻永远不会被推翻(多指理论、道理)。

牢不可破:

坚固得不可摧毁(多用于抽象事物)。

对象是“爱情”“友谊”,故而选“牢不可破”。

]

2.D [A项“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是实写,由此联想到的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是虚写。

B项“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为实景,是实写;“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想象中的情景,是虚写。

C项由“久作长安旅”的现实联想到“五月渔郎”,虚实结合。

D项四句都是写眼前的池塘景象,一、二句写静景,三、四句写动景,属于动静结合。

]

3.B [屈原是楚国人,因遭毁谤被流放,最终投江殉国,至今为人们所怀念。

A项中的“悲去国”“一江”与这一历史事实相符。

由“至圣”“泽天下”“盛德”可以看出,B项是纪念孔子的对联。

C项“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说的是屈原的《离骚》,“行廉志坚与日月争光”说的是屈原忠贞爱国的品行。

D项“一生清醒一生忧”对应《楚辞·渔父》中屈原的话: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

4.C [材料主要阐明了作家创作必须以生活为写作源泉的道理。

但文学必定是含有虚构的。

所以C项中的“不能虚构”错误。

]

5.A [B项“寒舍”是谦辞,用于称自己的家,不能用来称张大爷的家。

C项“久仰”是客套话,表示仰慕已久,用于初次见面时,不能用于“家乡”,可将其改为“久违”。

D项“海涵”是敬辞,指大度包容,用于请人原谅,不能用于“我们”。

]

6.D [犯:

冒着。

]

7.C [“三伏中最热的是末伏”说法错误,三伏中最热的是中伏。

]

8.

(1)惊恐损害血气,忧愁妨害饮食,所以疾病有增无减。

(2)虽然我罪孽深重,死去也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然而死去的方式不合适,则违背了仁圣之君不杀而保全教育的意思。

9.①车马劳顿,病情加重;②资用耗尽,路途遥远;③接应之人未到,护送之人不肯往前走;④气候炎热,免毙道中。

参考译文

臣子苏轼奏报:

最近依照朝廷命令,我被撤销了两个职位,夺去了一个官衔,贬谪驻守在岭南小郡。

我随后火速备办行装,连夜启程,现在已经走到了滑州。

然而自从接到命令以来,因忧虑害怕而成疾病,两眼昏花,只能辨别道路。

左手没有知觉,右臂孱弱无力,今年六十岁,头发落尽,牙齿残缺,病到这种程度,理应不久于人世了。

然而所犯的罪过太过严重,对上辜负了皇上的恩义,对下有愧于自己的生平作为,惊恐损害血气,忧愁妨害饮食,所以疾病有增无减。

加上素来不善于治理生计,所得到的俸禄、赏赐,随手耗尽,道路上的花销(很大),现在行囊之中已经空空如也。

我本来打算从陆上行走,日夜兼程,迅速去赴任,然而病到这种程度,费用又接不上来,英州来接我的人,最终也没有到来,而定州送行的人,又不肯再往前走,雇人买马的费用,又拿不出来。

我已经无路可走,就像在大水中失去了船只,抱着一根漂浮的木头,依靠它来活命,而现在木头将要沉底,我的危险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顶点。

我私下里琢磨获罪以来,三次更改贬谪的命令,圣恩保全,终于交给我驻守一郡的职位。

难道我敢奢望圣主竭尽仁义圣明,尚顾念我是侍讲经史八年的旧臣,而想要保全我的性命吗?

如果我强行不顾衰弱抱病的身体,冒着三伏的酷热,在炎热荒凉的路上行走四千余里,就会僵倒在途中,死于旅馆内,这是毋庸置疑的。

虽然我罪孽深重,死去也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然而死去的方式不合适,则违背了仁圣之君不杀而保全教育的意思。

(我)已将家属分散,(大部分)让我的长子带往附近的地方,亲自耕种自食其力,我只带着几个家属,前往汴河和泗水之间,乘舟过江,加速前进,到南康军登陆后(前去)赴任。

所看重的医药饭食,还不至于一点着落都没有。

我仔细打量自己的情况,多病早衰,气息仅存,肯定不能活着回来了。

然而如果还能在船上拖延一段时间,然后在治所里结束余生,即使最终因为瘴气疠疫而死在岭南,也心甘情愿了,这与死在行路的途中,草草埋葬在路边,永远作一个羁留他乡之鬼相比,还是有所差别的(要好一点)。

考虑圣主的恩德,下及昆虫,因为我曾经做过近臣,必然不会将我置于死地,所以(我)就作了乘船出行的打算。

盼望圣上垂慈,稍加怜悯。

臣无能。

10.写出了夏夜的静谧。

选取了夏夜有代表性的景物,从视觉、听觉的角度,运用反衬手法,以明衬暗,以声衬静。

11.以景语作结,借景抒情。

以水阔写出故乡渺远,歌女难觅,归意无从抒发;烟波浩渺又表达了词人的迷离怅惘之情。

12.

(1)善假于物也 

(2)无边落木萧萧下 (3)惑而不从师 (4)谁家新燕啄春泥 (5)檐牙高啄 (6)烽火扬州路 (7)于我如浮云 (8)雪却输梅一段香

13.①他聪明能干,艺高胆大,枪法准,他会下钢夹子,敢独进荒山野岭。

②他有善良的一面,他对被夹住的母狼表示同情且感到内疚。

③他性格怯懦,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他不敢反抗力争,而是听天由命。

④他心理阴暗,他对绝处逢生、奔向自由的狼极度嫉恨,最终置其于死地。

14.①交代猎手最终杀死了狼,这一结果虽有些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②深化了主题的悲剧性。

“悠悠荡荡”“久久”“载着怨恨的魂灵”等字眼非常具有冲击力,发人深省。

15.①动词的运用。

语段使用了“咬”“舔”“叫”“望”“转”“走”“回”等一系列的动词,写出了狼坚定、勇敢的个性和对猎手宽容、关心的善良品质。

②恰当的修辞。

狼临死前“巍然立在崖边,在明亮背景的衬托下,它宛若一尊石雕”,运用比喻,写出了狼的尊严与作者对狼的赞美之情。

③叠词的运用。

“生生”“默默”分别写出了“咬断”“望”时的情态,“呜呜”写出了“叫”的痛苦状,“缓缓”写出“转过身”的艰难,“微微”则写出了狼的断腿抖动的程度。

16.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