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887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docx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一学期第27课

课题

第四单元复习

第周第课时(总第26课时)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7.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复习中强调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再现、综合、归纳形成知识网络的过程与方法的使用。

2.通过搜集与本单元相关的历史资料,进一步学会收集、整理有效信息的方法。

3.通过课堂分组探究,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方法。

4.在复习中,通过对中日关系的纵向联系、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比较,形成对日本帝国主义和中日关系的正确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单元复习中应该挖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以下四个层次:

1.铭记耻辱:

日军的侵略暴行和对沦陷区的残暴统治是近代以来加诸于中华民族身上的最大灾难和耻辱。

2.胜利反思:

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作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强调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弘扬;

3.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反思和教训的吸取:

国家必须富强,人民必须团结;

4.现实意义:

“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希望“中日永不再战”,共同面向和平的未来。

教学

重难点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等历史大事的概况,明确其影响或在近代史上的标志性意义。

2.掌握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的英勇表现,明确民族团结铸就血肉长城、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史实和观点。

三、教学难点

1.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解决。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以及对这条统一战线的正确认识。

3.在抗战的具体事实中把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

4.如何让学生从这段历史的学习中展开反思、提高认识。

 

考点

措施

与各课相同。

环节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一)课程开发课前准备

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便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并围绕着确定的主题阅读教材利用教师的提供的素材库和其他的不同途径进行资料搜集。

第一小组主题:

魔怪翩跹神州苦难

第二小组主题:

众志成城血肉长城

第三小组主题:

关注现实放眼未来

(二)图文结合宏观导入

(1)切入人民英雄纪念碑关于抗日战争的浮雕、播放《保卫黄河》旋律来创设情景;

(2)用简洁的文字对抗日战争进行宏观的概括,使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三课的基础上对抗日战争有一个概念性的宏观的认识。

●民族复兴的伟大转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部分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开始时间最早,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便开始了局部抗战;坚持时间最长,从1931年到1945年,共14年之久;民族牺牲最大,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伤亡了3500万人,损失达6000亿美元。

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了巨大民族牺牲;

(三)再现历史、汇报交流

(1)按课前小组活动主题,小组内协作分工,进行成果汇报。

汇报形式:

讲故事、图片展、演讲、情景剧等。

第一小组主题:

魔怪翩跹神州苦难。

要求学生突出对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内容的拓展汇报。

第二小组主题:

众志成城血肉长城。

要求学生突出对西安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等事件的拓展汇报。

第三小组主题:

关注现实放眼未来。

要求学生对今天日本战争的反思态度和世界人民的抗议来进行拓展汇报。

(2)根据各小组的汇报,教师组织同学形成知识脉络。

 

 

链结:

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经过:

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慢铁路柳条湖一段的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次为借口,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结果:

占领沈阳城;影响: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七七事变:

时间1937年7月7日;经过:

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蓄意挑动战争的日本军队向卢沟桥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

影响: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南京大屠杀:

时间:

1937年12月;经过:

日军占领南京,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达30万以上,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认识:

反应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凶残本质,今天日本政府必须对历史负责,正视历史。

西安事变:

时间:

1936年12月12日;经过:

为逼蒋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台儿庄战役:

时间:

1938年春;经过:

日本从山东兵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一路军队阻止在台儿庄,并展开了激战,共歼敌一万多人。

意义:

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百团大战:

目的:

粉碎敌人的“囚笼”;时间:

1940年8月开始;规模:

一百多个团,两千多公里长的战线;指挥员:

彭德怀;目标:

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特点: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

中共七大:

时间:

1945年4月;地点:

延安;讨论主题:

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内容:

这次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毛泽东在会上做了《论联合政府》的重要报告,指出: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前途,我们在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即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影响: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渴盼已久的胜利,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关注现实:

日本右翼势力篡改教科书,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日本领导人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军国主义抬头;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多次向海外派军;日本谋求联合国第六大常任理事国。

(四)问题探究活动延伸

(1)问题设计

○比较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发动两次侵华战争,试着分析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结合史实探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的作用。

○从20世纪30年代至21世纪初,日本右翼势力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屡次篡改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美化侵略,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请你代表中国的中学生向被蒙蔽的日本学生写一封信,阐述你的观点、情感和期望。

(2)课堂延伸:

○赏析抗日歌曲,感受歌曲中的历史。

歌曲推荐:

《在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黄河大合唱》等。

单元测试一

一、选择题

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政局动荡,给日本侵略提供了有利的时机

B.日本为了转嫁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损失

C.中日没有及时解决南满铁路问题,使冲突扩大

D.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夺取列强在华利益

2.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东北进行抗战的人员包括

①未撤离的东北军②东北人民③蒋介石从关内调去的军队④八路军⑤杨靖宇率领的抗日游击队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

C.①②⑤D.①②③⑤

3.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寄希望于国际干预

B.强调中国军事力量薄弱

C.想以牺牲东北为代价换取中国本部的安全

D.集中军事力量镇压国内革命

4.下列关于西安事变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变②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③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④促使抗日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⑤使抗日战争取得了初步胜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D.①②④

5.西安事变发生后,蒋介石肯接受和平解决方案,主要原因是

A.宋美龄等人竭力劝说

B.为保住其职权和地位

C.中共的教育与帮助

D.认识到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6.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七七事变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

A.西安事变后

B.瓦窑堡会议后

C.七七事变后

D.红军接受国民政府改编后

8.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接受国民政府的指导。

这充分说明了

①国共两党实现了军队合并②共产党真正代表全民族利益③国共两党的矛盾已经消除④中国的军队已经摆脱了政党管理,实现了国家化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②

9.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D.卢沟桥战役

10.下面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中,错误的是

A.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是抗战主战场

B.相持阶段,国民党的抗日政策发生了逆转

C.在抗战后期,国民党放弃了对日军的抵抗

D.“主张抗日但又动摇,主张团结但又反共”是国民党抗战政策的突出特点

11.抗日战争阶段,蒋介石的政治态度表现出两面性,最主要的原因是

A.日本的侵华方针在不断调整

B.国民党正面战场不断失利

C.英、美对日本侵华的态度不稳定

D.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共同存在

12.平型关大捷的重大意义在于

A.歼灭了日军一千多人

B.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

C.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抗战的士气

D.是由八路军取得的,非同寻常

13.中共“七大”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具体方案是

A.打倒日本侵略者,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打倒国民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C.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D.解放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4.出兵中国东北,帮助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

C.苏联D.加拿大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说:

“我爱中国,我更爱东北,因为我的祖宗庐墓均在东北,如由余手失去东北,余心永远不安。

但余实在不愿以他人的生命财产,作余个人的牺牲,且不愿以多年相随、屡共患难的部属的生命,博余一人民族英雄的头衔。

材料21933年张学良对人说:

“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个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有的力量给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

材料31934年1月,张学良说:

“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

’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

请回答:

(1)材料2、3都反映了张学良同一种思想,是什么?

(2)材料1反映了张学良对东北问题的什么态度?

有人分析他这种思想存在的原因是:

受蒋介石影响、对日军存有恐惧心理和保存东北军实力,你认为呢?

(3)比较材料1、2,你发现张学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张学良关于青年人的出路与国家前途的关系的意见对你有什么启发?

16.“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惟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

(1)毛泽东这首诗的赠与对象就是图中的人,他是谁?

(2)这幅照片反映的是他在哪次战役中指挥的情景?

(3)这次战役发生在什么背景下?

(4)这次战役的规模如何?

主要目标是什么?

(5)这次战役取得了哪些主要战绩?

17.读下图,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这里的守军属于哪支部队?

(2)分析敌我双方如此重视卢沟桥所在区域的原因。

(3)这次战事对中国的抗日有什么影响?

18.下图反映的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报告的情景。

结合图回答。

(1)毛泽东所作报告的名称是什么?

要解决什么问题?

(2)会议的胜利召开发挥了什么作用?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

不是!

为泄私愤吗?

也不是!

我们反对政府屈服的外交!

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的八项主张。

——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1936年12月16日)

材料2张学良背叛党国,劫持总统……为整饬纪纲起见……着由讨逆总司令何应钦迅速指挥国军,扫荡叛逆,以靖凶氛,而维国本。

——《行政院奉发国民政府讨伐张杨令》(1936年12月17日)

材料3中央诸要人于真相未全明了之前,遽于数小时内决定张学良之处罚……然余个人实未敢苟同,因此下决心愿竭我全力以求不流血的和平与迅速之解决。

——宋美龄

材料4反对新的内战,主张南京与西安间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

……用一切方法联合左派,争取中间派,反对亲日派……揭破日寇及亲日派利用拥蒋的号召,发动内战的阴谋。

……给张杨以积极实际的援助……切实准备“讨伐军”进攻时的防御战……这种防御战……依然是为了促成全国性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发动。

——《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任务的指示》(1936年12月19日)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2)事变的结局如何?

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将西安事变发生后各政治力量的基本态度用自己的话总结成文。

要求不得照抄原文,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一、1.B2.C3.D4.A5.B6.A7.C8.D9.B10.C11.D12.C13.C

14.C

二、15.

(1)爱国主义思想。

(2)将东北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

原因: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影响;保存东北军的实力;对日本帝国主义存有恐惧等。

(3)由不抵抗到坚决抗日。

(4)略。

16.

(1)彭德怀。

(2)百团大战。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严重威胁日军后方,遭到日军的“囚笼”封锁。

(4)八路军组织了一百多个团,在两千公里战线上作战。

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5)毙俘伤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交通线2000多公里,拔掉据点近3000个。

17.

(1)七七事变。

二十九路军。

(2)日军已经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而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守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的惟一通道。

(3)标志着中国全国性的抗战开始了。

18.

(1)《论联合政府》。

解决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前途问题。

(2)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创造了条件。

19.

(1)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蒋介石对日本侵略者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却集中兵力进攻红军;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得到各界的支持;张学良和杨虎城奉命在西北进攻红军,后来接受了中共的主张,决定联共抗日。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同意联共抗日。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要求表达清楚,语句通顺。

略。

 

难点必须明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