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4587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0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 P40.docx

OK民用建筑构造教案P40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建筑和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

一、建筑的概念

1、建筑一般讲的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通称。

建筑物:

是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如工厂、住宅、学校、展览馆等。

构筑物:

是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如烟囱、水塔、电塔、堤坝等。

二、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通称为建筑的三要素。

1、建筑功能

人们建造房屋有着明显的使用要素,它体现了建筑物的目的性。

例如,建设工厂是为了生产的需要,住宅建设是为了居住的需要等。

因此各类建筑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

2、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是实现房屋功能的手段,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和建筑设备等内容。

3、建筑形象

建筑形象是建筑物内外观感的具体体现,它包括内外空间的组织,建筑体型与立面的处理,材料、装饰、色彩的应用等内容。

4、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三者的关系

建筑功能、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三者是辨证统一的,不可分割并相互制约。

其中建筑功能是起主导作用的;其次是建筑技术;而建筑形象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内容的综合表现。

第五章民用建筑设计概论

本节课主要内容及重点:

建筑构造的概念、建筑构件组成及其作用、建筑保温

第一节民用建筑的构件组成与作用

一、组成

1、基础、作用:

承重构件,设计要求:

足够强度及稳定性

2、墙与柱:

竖向承重构件,分隔,围护

设计要求:

足够强度和稳定性,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

3、楼层与地层:

水平承重及分隔

设计要求:

足够强度和刚度及隔声、防潮、防水

4、楼梯:

垂直交通构件

设计要求:

适当坡度,足够宽度及疏散能力,防火,防滑

5、屋顶:

最上部承重及围护

设计要求:

足够强度及刚度,防水,保温,隔热

1、门窗:

非承重,采光通风,保温,隔声,防火,防风沙

本节课主要内容及重点:

建筑的分类和分级、燃烧性能、耐火极限、风向玫瑰平率图、建筑模数等一些基本概念

第二节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一、建筑物的分类

建筑分类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划分

(一)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1、民用建筑:

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是指各种供人们进行生活、学习、工作、活动的建筑物。

●居住建筑:

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如住宅、宿舍、公寓等。

●公共建筑:

除居住建筑以外的供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建筑物。

2、工业建筑

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如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用房、仓储建筑等。

3、农业建筑

用于农业、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如温室、畜禽饲养场、粮食与饲料加工站、农机修理站等。

(二)按建筑物的规模分类

1、大量性建筑

单体建筑规模不大,但兴建数量多、分布面广的建筑,如住宅、我、学校、中小型办公楼、商店、医院等。

2、大型性建筑

建筑规模大、耗资多、影响大的建筑,如大型火车站、航空港、大型体育馆、博物馆、大会堂等。

(三)按建筑物的层数分

1、低层建筑

1–2层建筑

2、多层建筑

3–6层建筑

3、中高层建筑

7–9层建筑

4、高层建筑

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世界各国对高层建筑的界限不尽相同,根据我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规定,10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以及超过24m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5、超高层建筑

超过100m的建筑物

(四)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类

2、砖木结构建筑

砖(石)砌墙体,木楼板、木屋顶的建筑。

3、砖混结构建筑

砖(石)砌墙体,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顶的多层建筑。

4、钢筋混凝土建筑

钢筋混凝土柱、梁、板承重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以及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造的装配式大板、大模板建筑。

5、钢结构

全部用钢柱、钢梁组成承重骨架的建筑。

二、建筑的分级

建筑物的等级是从重要性,防火、耐久年限等不同角度划分的建筑物级别。

进行构造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等级对房屋各组成部分的不同要求,选择恰当的构造方案。

名民用建筑可按以下方式划分等级。

(一)耐久年限

按建筑质量标准和重要性,建筑分为四级。

级别

耐久年限

适用

100年

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

50-100年

一般性民用建筑

25-50年

次要建筑

15年以下

临时建筑

要给学生讲清楚耐久年限划分的重要性。

(二)耐火等级

火灾是人为的灾害,一旦发生将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为了从建筑构造上控制火灾的发生和曼延。

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规定,建筑物的分为四级

耐火等级标准是依据房屋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的。

1、燃烧性能

燃烧性能是指组成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燃烧与否,以及燃烧的难易等性能,构件的燃烧性能分:

燃烧体,难燃烧体,非燃烧体。

非燃烧体,是指非燃烧材料制成的构件。

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然烧、不炭化的材料。

如金属材料和天然的或人工的无机矿物材料(石材、砖、混凝土等)。

2、耐火极限

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构件遇火后能支持的时间。

从构件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能力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即为该构件的耐火极限。

三、建筑标准化与建筑模数协调

(一)、概念

为了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在建筑业中必须共同遵守《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在此标准中规定了一个基本的尺寸单位,其数值为100mm,用1M表示,称为基本模数。

整个建筑物和建筑物的各个部分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应是基本模数的整数倍。

(二)、模数的分类

1、基本模数、导出模数。

2、导出模数,导出模数又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1)扩大模数

水平扩大模数:

水平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

竖向扩大模数:

竖向扩大模数的基数是3M与6M

(2)分模数

1/10M、1/5M、1/2M。

相应的尺寸为10mm、20mm、50mm。

分模数的数列主要用于构件之间的缝隙,构造节点,构配件截面等。

(三)模数制定的目的

为了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换性。

五、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地震震级:

一次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多少。

地震烈度:

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共分12个烈度。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6度以上地区设防,即7-9度地区。

 

第六章基础与地下室

本节课主要内容及重点:

地基、基础、基础埋深的概念、基础的类型、刚性基础、各种基础的构造。

基础:

在建筑工程中,位于建筑的最下部分,直接作用于土层并埋入地下的承重构件称为基础,也是房屋的墙和柱埋在地下的扩大部分。

地基:

基础下面支承建筑总荷载的那部分土层称为地基。

第一节地基与基础的概述

一、地基与基础的关系

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它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房屋本身的重量以及房屋内所承载的人和各种设备,房顶,积雪,墙和房顶所受到风的作用)并将他们传给地基,而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

地基允许承载力(也叫地耐力),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有一定限度,地基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A≥N/F

在建筑设计中,要根据总荷载和建筑地点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

二、地基的分类

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

天然地基:

是指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天然土层,不须人工改善和加固,可以直接在天然土层上建造基础。

人工基础:

是指天然土层的承载能力不能满足荷载要求,即不能在这样的土层上直接建筑基础,必须对这种土层进行人工加固以提高它的承载力才能作为建筑的地基称为人工基础。

进行人工加固的地基叫做人工地基。

人工加固地基通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和打桩法

压实法:

利用人工方法挤压土层,排走土层空气,提高土的密实法,从而提高土的承载能力,如夯土法,重锤压实法等。

换土法:

将软弱土层全部或部分挖去,换以承载能力高的坚实土层,从而提高土壤承载能力。

打桩法:

是将木桩,砂桩,钢桩或钢筋栓桩打入或灌入土中,把土壤挤实或把桩打入地下坚实的土壤层上,从而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

三、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

(一)地基承载能力和均匀程度的要求

(二)基础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三)基础工程应注意经济问题

五、基础的埋置深度

(一)基础埋置深度的定义

1、基础埋深是从室外地坪算起的。

2、基础埋置深度是指设计室外地坪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3、根据基础埋置深度的不同,基础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基础满深不超过5m时称为浅基础;超过5m时称为深基础。

4、在确实基础的埋深时,应优先选用浅基础。

(二)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影响因素)

决定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很多,主要应根据三个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即土层构造情况,地下水位情况和冻结深度情况。

1、地基土层构造的影响

基础埋深一般有6种情况

2、地下水位的影响

建筑物的基础应争取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

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应将基础埋在最低地下水位200mm以下,不应使基础底面处于地下水位变化的范围之内,从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和影响。

3、土的冻结深度的影响

地面以下的冻结土与非冻结土的分界线称为冻结线。

地基土如有冻胀现象时,基础应埋置在冻结线以下大约200mm的地方。

4、其他因素对基础埋深的影响,除上述三种以外,还需考虑周围环境与具体工

程特点,如相邻深度的基础,拟建建筑物是否有地下室,设备基础,地下管沟等。

第二节基础构造

一、基础的类型

(一)按所用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1、刚性基础

凡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混凝土、毛石混凝土、砖、毛石、灰土、三合土)

刚性基础常用与建筑荷载较小,地基承载能力较好,压缩里较小的地基土。

一般用于建造中小型民用建筑以及墙承重的轻型厂房等。

2、柔性基础

当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小时,基础底面B必须加宽。

如果仍采用砖、石、混凝土材料作基础,势必加大基础的深度。

这样既增加了土方工作量,又使材料的用量增加,对工期和造价都十分不利。

如果在混凝土基础的底部配以钢筋,利用钢筋来承受拉应力,使基础底部能够承受较大的弯短,这时,基础宽度的加大不受刚性角的限制,故称钢筋混凝土基础为柔性基础。

(二)按结构形成分类

刚性基础的受力特点

(1)基础的B2/H0值在允许范围内,基础底面不受拉

(2)基础的宽度加大,B2/H0大于允许值,基础因受拉开裂而破坏。

(3)在基础宽度加大的同时,增加基础高度,使B2/H0值在允许范围内。

1、独立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且柱距较大时,基础常采用方形或矩形的单独基础,这种基础称独立基础或柱式基础。

独立基础是柱下基础的基本形式,常用的断面形式有阶梯形、锥形、杯形等。

其优点是减少土方工程量,便于管道穿过,节约基础材料。

但基础与基础之间无构件连接,整体刚度较大,因此适用于土质均匀,荷载均匀的骨架结构建筑中。

当建筑物上部为承重墙时,基础埋深要求较大时,也可以采用独立基础,其结构方法是墙下设承台梁,梁下每隔3—4m设一柱墩。

2、条形基础

当建筑物为墙承重结构时,基础沿墙身设置成长条形的基础称为条形基础。

3、井格基础

当地基条件较差或上部荷载较大时,当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避免不均匀沉降常将独立基础沿纵向和横向连接起来,形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础。

4、满堂基础

满堂基础包括筏式基础和箱式基础。

(1)筏式基础

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柱下交叉条形基础或墙下基础的底面积占建筑物平面的面积较大比例时,可以考虑整片筏板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并传给地基,这种基础形的筏子,称筏式基础。

筏式基础按结构形式分为板式结构和梁板式结构两类,前者板的厚度较大,构造简单,后者板的厚度较小,但增加了双向梁,构造较复杂。

(2)箱形基础

采用钢筋混凝土将基础四周的墙、顶板、底板整绕成刚度很大的盒状基础,叫箱形基础。

5、桩基础

当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的软弱土层的厚度在5以上,

(1)桩基础的类型

●根据材料的不同,一般分为木桩,钢筋混凝土桩和钢柱

●根据断面形式的不同,分为圆形、方形、环形、六角形及工字形。

●根据施工方法不同,分为打入桩、压入桩、振入桩及灌入桩。

●根据受力性能不同,又可以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2)桩基的组成

桩基是由桩身和承台梁或板组成的。

二、刚性基础构造

应严格控制基础的挑示宽度b与高度h之比

(一)毛石基础

毛石基础的跑面形式多为阶梯形。

基础顶面比墙或柱每边宽出100mm

(二)砖基础

砖基础常采用台阶式逐级向下放大的做法,称之为大放脚,为了满足刚性角的限制,其台阶的宽度比应1:

1.5,一般采用工皮砖挑出1/4砖或每工皮砖挑出1/4砖与每1皮砖挑出1/4砖相间的砌筑法。

砌筑之前基槽底面要铺20mm厚砂垫层。

 

(三)灰土与三合土基础

该灰土层的厚度不小于100mm。

灰土基础是由粉状的石灰与松散的粉土加适量水搅拌而成,比例是3:

7或4:

6,灰土每层均需铺220mm,垒实厚度为150mm。

由于灰土的抗冻,耐水性很差,故只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低层建筑。

三合土是指石灰、砂、骨料(碎砖、碎石或矿渣),按体积比1:

3:

6加水拌和垒实而成。

H0﹥、300mm适用于4层以下建筑,基础应埋在地下水位以上,顶面应在冰冻线以下。

(四)混凝土

基础的断面形式可以做成矩形,阶梯形和锥形。

混凝土的刚性角为45º,阶梯形断面台阶宽度比应小于1:

1或1:

1.5,使得锥形断面的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应大于45º。

三、柔性基础构造

基础尽量浅埋,最薄处的厚度不小于200mm,受力钢筋的数量应通过计算确定,但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分布钢筋的数量不应小于

第三节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

本节课主要内容及重点:

地下室的类型、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

在建筑物底层以下的房间叫地下室,它是在限定的占地面积中争取到的使用空间。

一、地下室的类型

●按使用功能分:

有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

●按顶板标高分:

有半地下室和全地下室。

●按结构材料分:

有砖墙地下室和混凝土地下室。

二、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构造

(一)地下室的防潮

1、设置情况:

地下水位位于地下室地面标高以下时,须对地下室进行防潮构造处理。

2、构造:

对于砖墙,其结构要求是:

墙体必须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灰缝要饱满,在墙面外侧设垂直防潮层,做法是在墙体外表面先抹一层20mm后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再涂一道冷底子油和两道热沥青,然后在防潮层的外侧回填低渗透土壤。

土层宽500mm左右,以防地面雨水或其他地表水的影响。

地下室的所有墙体都必须设两道水平防潮层,一道设在地下室地坪附近;另一道设置在室外地面散水以上150—200mm的位置,以防地下水潮气沿地下墙身或勒角处侵入室内。

(二)地下室防水

1、设置情况:

设计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标高时,须对地下室进行防水处理。

2、类型:

目前,采用的防水方案有材料防水和自身防水两大类。

(1)、材料防水

材料防水是在外墙和底板表面敷设防水材料,借材料的高度防水特性阻止水的渗入,常用卷材,涂材和防水水泥砂浆。

●卷材防水

防水卷材一般用沥青卷材和高分子卷材,各自采用与卷材相适应的胶结材料胶而成的防水层。

高分子卷材:

一般为单层做法,具有重量轻,使用范围广,抗拉强度高,延伸率大,对基层伸缩或开裂适应性强,属于冷作业,施工操作简捷,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但价格高,不宜用于地下水含矿物油或有机溶液的环境。

沥青卷材:

一般为多层做法,具有一定抗拉强度和延伸性,价格低,属于热作业,操作不便,污染环境,易老化等特点。

按防水卷层的铺贴位置不同,分为外包防水和内包防水两类。

沥青油毡外包防水构造对地下室地坪的防水处理,是在土层上先浇混凝土垫层,厚度约为100mm,然后在垫层上将油毡铺满整个地下室,在其上浇筑20—30mm厚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保护层,以便于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为了保证水平防水层包向垂直墙面,地坪防水层必须留出足够的长度以便与垂直防水层搭接,并且要做好转折处油毡的保护工作,以免因转折交换接处的油毡断裂而影响整个地下室的防水。

对墙体的防水处理,先在外墙外面抹20mm厚的1:

2.5水泥砂浆找水平层,并涂刷冷底子油一道,在根据水头大小选定的油毡层数,按一层沥青胶,一层油毡的顺序粘贴好油毡防水层。

油毡须从地坪上包上来,沿墙身由下而上连续密封粘贴,在设计水位以上500—1000mm处收头。

然后在防水层外侧砌厚为120mm的保护墙一道。

保护墙的作用有两个:

一是保护防水层免遭破坏;二是使防水层受到比较均匀的侧压力。

另外,在保护墙与防水层之间缝隙中误以水泥砂浆。

保护墙下干铺一层油毡,并沿长度方向每隔3—5m设一通高竖向断缝,以保证竖压防水层。

●涂料防水:

有刷涂、刮涂和滚涂三种方式,主要用于防无压水,具有防水质量好,耐老化性好等特点。

●水泥砂浆防水:

主要用于结构刚度大,建筑物变形小,面积小的工程。

(2)、混凝土防水

防水混凝土材料常用的有集料级配混凝土和外加剂

为了防止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在墙外侧应抹水泥砂浆,然后涂刷沥青。

第七章墙体

本节课主要内容及重点:

墙的类型、墙的作用、墙的材料、墙的组砌、散水、防潮层、勒脚、过梁、圈梁、窗台、构造柱的构造。

墙是房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般民用建筑中,墙和楼板被称为主体工程,墙的造价约占工程总造价的30—40,墙的重量约占房屋总重量的40—65,如何选择墙体材料和构造方法,将直接影响房屋的使用质量,自重造价,材料消耗和施工工期。

墙的作用:

民用建筑中的墙一般有三个作用。

首先,它承受屋顶,楼板传给它的荷载,本身的自重和风荷载,所以它具有承重作用。

第二,墙体阻挡了自然界的风、雨、雪的侵袭,防止太阳辐射,噪音的干扰以及内热量的散失等,起保温隔热、隔声、防水等的作用,这些作用称围护作用。

第三,墙把房间内部划分为若干个房间和使用空间称分隔作用,并不是所有的墙体都同时具备这三个作用,有的既起承重作用,又起围护作用,有的只起围护作用,有的具有承重和分隔双重作用,有的只起分隔作用。

第一节墙的类型与要求

一、墙的类型

1、根据墙体在建筑中的位置不同,有外墙和内墙之分。

外墙又称外围护墙,内墙是分隔房间之用。

按其方向:

墙还有纵墙、横墙之分。

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外纵墙、内纵墙)。

沿短轴方向布置的墙体称为横墙,外横墙又称为山墙。

窗与窗、窗与门之间的墙称为窗间墙,窗洞口下部的墙称窗下墙,屋顶上部的墙称为女儿墙。

2、据墙的受力情况不同,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之分,在非承重墙中,若不承受外来荷载,但承重自身重量,下部有基础的墙称为自承重墙,仅起底部分隔空间作用。

自身重量由楼板或梁来承担的墙称为隔墙;在框架中填充在柱子之间的墙又称为填充墙,悬挂在建筑物结构外部的轻质外墙称为幕墙,它包括金属木墙和玻璃幕墙。

3、根据墙体采用的材料不同:

有砖墙、石墙、土墙、混凝土墙以及利用工业废料制作的砌块墙。

4、按墙体不同的构造方式:

有实体墙、空体墙和复合墙三种。

5、根据施工方式的不同:

墙体分为块材墙、板筑墙和板材墙三种,块板墙包括实砌砌墙、空斗墙或砌块墙。

二、墙体的承重方案

墙体有以下四种承重方案

(一)横墙承重适用于开间尺寸不大的宿舍

横墙承重是将楼板及屋面板等水平承重构件,搁置在横墙上。

优点:

由于横墙尖距一般比纵墙小,此时水平承重构件的跨度小,截面高度也小,可以节省混凝土和钢材,又由于横墙较密,又有纵墙拉结,房屋的整体性好,横向刚度大,有利于抵抗水平荷载。

当横墙承重而纵墙为非承重墙时,纵墙上开窗灵活,内纵墙可以自由布置,增加了建筑平面布局的灵活性。

缺点:

由于横墙间距受到限制,建筑开间尺寸不够灵活,墙的结构面积较大,房屋的使用面积相对较小,墙体材料耗费较多。

(二)纵墙承重

楼板及屋面板等水平承重构件均搁置在纵墙上,横墙只起分隔空间和连接纵墙的作用。

优点:

开间划分灵活,能分隔出较大的房间,以适应不同的需要,楼板进深梁等水平承重构件的规格少,便于工业化,横墙厚度小,可节省墙体材料;纵墙承重可以使纵墙充分发挥作用(保温承载)

缺点:

水平承重构件的跨度比横墙承重方案大,因而单件重量大;施工时需要一定的起重设备,在纵墙上开设门、窗洞口受到限制,室内通风不易组织

又由于横墙不承受垂直荷载,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比承重的横墙差,所以这种房屋的整体刚度较差。

适用于房间较大的建筑物。

(三)纵横墙混合承重

在一栋房屋中,纵墙和横墙都是承重墙时,称为纵横墙混合承重。

优点:

平面布置灵活,房屋的刚度较大

缺点:

水平承重构件类型多,施工复杂,墙的结构面积大,消耗墙体材料较多。

适用于房间开间和进深尺寸较大,房间类型较多以及平面复杂的建筑。

(四)墙与柱混合承重

当房屋内部采用柱、梁组成的内框架时,梁的一端搁置在墙上,另一端搁置在柱上,由墙和柱共同承受水平承重构件传来的荷载,称为混合承重。

适用于室内需要大空间的建筑。

三、墙的设计要求

(一)结构要求

(二)满足保温、隔热等热工方面的要求

(三)满足隔声要求

(四)满足防火要求

(五)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第二节砖墙

一、砖墙的材

砖墙是用砂浆将一块块砖按一定规律砌筑而成的砌体,其主要材料是砖与砂浆。

(一)砖

按材料和形状不同,砖的类型很多。

应用最广泛的是用粘土经过成型,焙烧制成的粘土转,其次是利用工业废料制成的炉渣砖、粉煤灰砖等。

普通粘土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它的尺寸不符合我国现行的模数制。

近几年,我国各地开发了一些符合模数制的粘土砖,如190mm×190mm×90mm或更大尺寸的空心砖等。

根据生产方法的不同,有红砖和青砖之分。

砖的强度以抗压强度来标定的,即每平方毫米砖承受多大牛顿的压力,单位为N/mm2。

共有Mu7.5、Mu10、Mu15、Mu20、Mu25、Mu30六个等级,建筑常用Mu7.5、Mu10

(二)砂浆

砂浆是砌体的胶结材料。

它将砖块胶结为整体,并将砖块之间的空隙填平、密实,便于使上层砖块所承受的荷载逐层均匀的传至下层砖块,以保证砌体的强度。

砌筑常用的砂浆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凝砂浆三种。

水泥砂浆是由水泥、砂加水拌和而成,它属水硬性材料,多用于受力、防潮要求高的强体。

石灰砂浆是由石灰膏、砂加水拌和而成,属气硬性材料,混合砂浆是由水泥、石灰膏、砂加水拌和而成,这种砂浆强度较高,和易性和保水性均较好,常用于砌筑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地面以上的砌体。

按其用途分为:

砌筑砂浆、抹面砂浆、特殊砂浆(防水、防潮)

砂浆与混凝土的区别在于粗骨料

砂浆的强度等级有M0.4、M1、M2.5、M5、M7.5、M10、M15七级,常用的为M2.5、M5两个等级。

二、砖墙的砌筑

(一)实砌砖墙

通常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三顺一丁

(二)空斗墙

通常采用的有一眠一斗,一眠二斗或一眠多斗

(三)砖墙的厚度

为了保证墙体的强度,作为混凝土砌体,砖缝必须横平、竖直。

错缝搭接,避免通缝。

同时砖缝砂浆必须饱满,厚度均匀。

标准砖的规格为53mm×115mm×240mm,当灰缝宽为10mm进行组合时,从尺寸上可以看出,砖厚,砖宽加灰缝厚与砖长为1:

2:

4(4个砖厚+3个砖缝)=(2个砖宽+1个砖缝)=砖长,这是标准砖的基本特征。

其厚度依砖的规格可以有:

砖厚名称

1/4砖

1/2

3/4

1

1

2

标志尺寸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