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4693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5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docx

高考实验考察附答案wbx

教材实验考察

实验一: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1(10新课标)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

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2(10四川卷)2、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

D.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

实验三: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10新课标)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

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实验四:

观察线料体和叶绿体

实验五: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4(10江苏卷)19根据下列相关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A.实验①B.实验②

C.实验③D.实验④

实验六: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实验七: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5(10海南卷)22.(12分)

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

请回答: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

2

3

4

1%NaCl溶液(mL)

1

1%CuSO4溶液(mL)

1

1%Na2SO4溶液(mL)

1

蒸馏水(mL)

1

pH6.8缓冲液(mL)

1

1

1

1

1%淀粉溶液(mL)

1

1

1

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观察结果

无色

深蓝色

浅蓝色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

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_______,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实验八: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6(10全国二)31.(10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

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

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原因是

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丙酮。

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碳酸钙的作用是

丙酮的作用是

(1)光反应中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脑的叶绿素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

7(10海南卷)7.某同学从杨树叶片中提取并分离得到4种色素样品,经测定得到下列吸收光谱图,其中属于叶绿素b的是

 

实验九: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实验十: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8(10天津卷)

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A.剪取5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

B.右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解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

实验十一: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实验十二: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9(10福建卷)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

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解离:

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

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

显徽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实验十三: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10(10海南卷)8.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研究这种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方法不包括

A.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

B.对该城市出生的双胞胎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分析

C.对该城市出生的兔唇畸形患者的血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D.对兔唇畸形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实验十四: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1(10江苏卷)19根据下列相关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A实验①B.实验②

C.实验③D.实验④

实验十五: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12(10江苏卷)26.(7分)右图为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结构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

别是酵母菌____▲___;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

(2)图中含有RNA的结构有▲(填序号)。

(3)图中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但能释放

的结构是

▲(填序号)。

(4)为制备酵母菌原生质体,需用酶解法除去结构①,但应在▲溶液中进行。

(5)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其中操作正确的有▲(填下列操作的序号)。

①将适量干酵母放人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实验十六: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0江苏卷)19根据下列相关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A.实验①B.实验②

C.实验③D.实验④

实验十七: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十八:

模拟尿糖的检测

实验十九:

探究水族箱(鱼缸)中的群落的演替

实验二十:

DNA粗提取技术的原理、操作过程

(10江苏卷)32.(7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DNA粗提取的相关探究活动。

具体步骤如下:

材料处理:

称取新鲜的花菜、辣椒和蒜黄各2份.每份l0g。

剪碎后分成两组,一组置于20℃、另一组置于一20℃条件下保存24h。

DNA粗提取:

第一步:

将上述材料分别放人研钵中,各加入l5mL研磨液,充分研磨。

用两层纱布过滤.

取滤液备用。

第二步:

先向6只小烧杯中分别注人10mL滤液,再加人20mL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

溶液,然后用玻璃棒缓缓地向一个方向搅拌,使絮状物缠绕在玻璃棒上。

第三步:

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2mol/LNaCl溶液溶解上述絮状物。

DNA检测:

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4mL二苯胺试剂。

混合均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溶液的颜色深浅,结果如下表。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性实验课题名称是▲。

(2)第二步中”缓缓地”搅拌,这是为了减少▲。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分析。

①结论1:

与20℃相比,相同实验材料在-20℃条件下保存,DNA的提取量较多。

结论2:

▲。

②针对结论I.请提出合理的解释:

▲。

(4)氯仿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DNA均不相溶,且对DNA影响极小。

为了进一步提高DNA纯度,依据氯仿的特性.在DNA粗提取第三步的基础上继续操作的步骤是:

▲。

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使DNA析出。

实验探究与研究性实验

(10安徽卷)29.Ⅱ(10分)面对去冬今春我国西南部分地霉菌可以与植物区严重旱情,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摩西球囊菌可以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体,能提高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增强抗旱性,请完成实验设计,探究接种摩西球囊霉菌是否具有提高紫花苜蓿(牧草)的抗旱能力。

材料用具:

紫花苜蓿幼苗,摩西球囊霉菌菌种,栽培土(经灭菌处理的田间土与河沙混合,体积比9:

1),大小一致的花盆。

方法步骤:

⑴每个花盆中放置栽培土3㎏,并将花盆平均分成A、B两组

⑵A组各花盆中,B组各花盆中。

⑶将等数量的幼苗移栽于各花盆中,置于条件下培养;

⑷6周后,处理10d,每天观察、记录并统计。

结果预期与分析

(10广东卷)29、(16分)

假设你去某饲料研究所进行课外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选用恰当的试剂检测某样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提供的试剂有:

①碘液,②苏丹Ⅲ溶液,③双缩脲试剂,④斐林试剂。

你选用的试剂应该是;蛋白质与相应试剂反应后,显示的颜色应为。

(2)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资料:

饲料中的蛋白含量一般低于20;普通饲料可维持小鼠正常生长;

A动物蛋白有可能用于饲料生产。

一、研究目的:

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二、饲料:

1、基础饲料:

基本无蛋白质的饲料;

2、普通饲料(含12%植物蛋白):

基础饲料+植物蛋白;

3、试验饲料:

基础饲料+A动物蛋白。

三、实验分组:

实验组号小鼠数量(只)饲料饲养时间(天)

110基础饲料21

210试验饲料1(含6A动物蛋白)21

310试验饲料2(含12A动物蛋白)21

410试验饲料3(含18A动物蛋白)21

510试验饲料4(含24A动物蛋白)21

610ⅠⅡ

备注:

小鼠的性别组成、大小、月龄、喂饲量和饲养环境均相同。

四、实验方法和检测指标:

①实验组6中,Ⅰ应该为,原因是;Ⅱ应该为,原因是;

②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情况,可以测量小鼠的和。

(10江苏卷)19根据下列相关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A实验①B.实验②

C.实验③D.实验④

(10江苏卷)30.(8分)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受到广泛关注。

下面是有关铜绿微囊藻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1)利用配制的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8d.每天定时测定其细胞数量,发现铜绿徽囊藻数量呈指数增长.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个体,这是因为铜绿微囊藻具有▲等特性。

(2)某同学用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时.加人粉绿狐尾藻(一种高等水生植物).结果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重要的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在利用▲等资源时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

(3)也有人提出假设:

粉绿狐尾藻能产生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

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用具.完成实验设计.探究该假设是否成立。

材料用具:

铜绿微囊藻.粉绿狐尾藻,用于配制x培养液的各种无机盐,500mL锥形瓶,蒸馏水,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玻璃缸,微孔滤膜(可以除菌)等。

实验步骤:

①材料准备:

在装有7000mL蒸馏水的玻璃缸中种植一定数量且生长良好的粉绿狐尾藻.在适宜条件下培养8d。

准备接种用的铜绿微囊藻。

⑦培养液配制:

▲。

③实验分组:

取锥形瓶6只.分为两组。

▲。

④接种与培养:

▲。

⑤观察与统计:

每天定时用血球计散板对6只锥形瓶内铜绿傲羹蕞细胞进行计数.计算平均值.比较两组同的差异。

(4)若(3)中假设成立.则实验结果是▲。

(10海南卷)21.(10分)

某木本植物种子成熟后不能萌发,经过适宜的预处理可以萌发。

现用甲、乙、丙、丁四种预处理方法处理种子,再将处理后的种子分成两组:

一组在温度和水分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并测定萌发率,结果见表;另一组用于测定A、B两种激素的含量,结果见图。

请回答:

预处理方法

室温、保湿(甲)

4℃、保湿(乙)

4℃、水浸种(丙)

4℃、干燥(丁)

种子萌发实验条件

温度和水分等适宜条件

种子萌发率(%)

0

100

98

0

(1)由表可知,有利于该种子萌发的预处理条件是______和_______。

(2)由表和图可知,两种激素中抑制种子萌发的是_______。

(3)已知激素A存在于上述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中,为了验证激素A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可用白菜种子为材料,以白菜种子发芽率为指标进行实验,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1剥离该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提取激素A,并制备成激素A水溶液。

 

预测结果:

 

【答案】

1C

【解析】观察质壁分离最好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大的有色叶泡。

而要观察RNA和脂肪,就应该选择含有脂肪的并且有蛋白质等合成过程的并且是无色的细胞。

【评析】一个质壁分离的试验和颜色反应试验(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试验)并且还融入了一个RNA染色试验,从而使得这道题难度提高,质壁分离要选有大叶泡的植物细胞,最好有颜色,取材方便的洋葱就不错,而在脂肪的鉴定的时候为什么选择花生子叶还可以做RNA的观察试验?

其实就是对RNA要进行染色,染色剂当然要选则吡罗红,因此要求试验材料必须是无色的,所以花生子叶既是无色有含有丰富的脂肪,为合适的材料。

2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书本实验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A选项碘液只能与淀粉反应,不能与蔗糖反应,因此不能用磺液鉴定,A错。

溶解度越高,扩散越快,叶绿素b在层析液最下端,因此溶解度最低,B正确。

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因在人群中随机取样,C错。

鉴定蛋白质,应先加A液,再加B液,D错

3【答案】C

【解析】观察质壁分离最好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大的有色叶泡。

而要观察RNA和脂肪,就应该选择含有脂肪的并且有蛋白质等合成过程的并且是无色的细胞。

【评析】一个质壁分离的试验和颜色反应试验(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鉴定试验)并且还融入了一个RNA染色试验,从而使得这道题难度提高,质壁分离要选有大叶泡的植物细胞,最好有颜色,取材方便的洋葱就不错,而在脂肪的鉴定的时候为什么选择花生子叶还可以做RNA的观察试验?

其实就是对RNA要进行染色,染色剂当然要选则吡罗红,因此要求试验材料必须是无色的,所以花生子叶既是无色有含有丰富的脂肪,为合适的材料。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教材实验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实验

(1)中结果应是0.3%溶液中质壁分离明显,实验

(2)中毛霉应在20℃环境中生长最好,实验(4)中,如果此时2,4-D浓度低于最适浓度,则浓度再低的话促进生根效果则较差了,所以预期最合理的应是实验(3)即C项正确。

522.(12分)

(1)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1分)

(2)Cl-和Cu2+(2分)  Cu2+(1分)    Cl-(1分)

(3)对照  确定Na+和SO42-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是否有影响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每空1分,共2分)

(4)深砖红色  无砖红色(或蓝色) 浅砖红色  浅砖红色(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斐林试剂中有Cu2+,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每空1分,共5分)

7【答案】A

【解析】叶绿素最强的吸收区有两处:

波长640~660nm的红光部分和430~450nm的蓝紫光部分。

叶绿素a在红光区的吸收峰比叶绿素b的高,而蓝光区的吸收峰则比叶绿素b的低,也就是说,叶绿素b吸收短波长蓝紫光的能力比叶绿素a强。

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带在400~500nm的蓝紫光区,它们基本不吸收红.橙.黄光,从而呈现橙黄色或黄色.

8答案B

思路分析: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剪取洋葱根尖2~3mm,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

1)解离,用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染色。

在解离时,根尖细胞已被杀死,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不会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视野中,N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M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2倍。

9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2010年福建省考试说明》生物知识表中所列出的16个实验。

A项低温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是着丝点照常会分裂,使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形成子染色体。

B项解离液是由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等体积混合而成,其作用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

C项人教版必修二88页《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用改良苯酚品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人教版必修一115页《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

D项在显徽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看不到染色体,因为间期时间较长;而且只有少数细胞染色体会加倍,因为突变具有低频率性。

10【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病的调查方法。

遗传病具有的特点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且可以遗传给子代,因此可通过比对正常人和畸形个体的基因组是否相同进行确认,A项正确。

同卵双胞胎遗传物质相同,如果表现型不同,则说明可能该病可能与环境有关,因此可通过调查双胞胎患病情况判定其病因,B项正确。

血型差异由遗传物质决定,与兔形唇的是否由遗传物质决定无关,C项错误。

调查患者家系可绘制系谱图,通过分析亲子代之间的遗传规律判定其遗传方式,D项正确。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教材实验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实验

(1)中结果应是0.3%溶液中质壁分离明显,实验

(2)中毛霉应在20℃环境中生长最好,实验(4)中,如果此时2,4-D浓度低于最适浓度,则浓度再低的话促进生根效果则较差了,所以预期最合理的应是实验(3)即C项正确。

【答案】

(1)没有叶绿体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成形的细胞核)

(2)②④⑥⑧

(3)⑥

(4)等渗(或高渗)

(5)①④⑤

【解析】本题以酵母菌亚显微结构图为载体,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以及探究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实验操作步骤。

(1)酵母菌为真菌,与菠菜叶肉相比,无叶绿体;酵母菌为真核生物,与作为原核生物蓝藻的蓝藻相比,其主要区别是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成形的细胞核)。

(2)RNA包括mRNA、tRNA、rRNA三种类型,后者存在于核糖体中,前两者可以存在于核糖体中,前两者可以存在于细胞质、线粒体、细胞核中。

(3)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进行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分解的底物都是丙酮酸。

(4)酵母菌具有细胞壁,可以保护酵母菌不会因吸水而涨破,因此去除细胞壁时,为防止酵母菌吸水涨破,需要在等渗或高渗溶液中进行。

(5)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进行酵母菌记数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之前,应将试管震几次,以便使酵母菌均匀分布,提高计数准确性,其他操作均正确。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教材实验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实验

(1)中结果应是0.3%溶液中质壁分离明显,实验

(2)中毛霉应在20℃环境中生长最好,实验(4)中,如果此时2,4-D浓度低于最适浓度,则浓度再低的话促进生根效果则较差了,所以预期最合理的应是实验(3)即C项正确。

答案

【答案】

(1)探究不同材料和不同保存温度对DNA提取量的影响

(2)DNA断裂

(3)①等质量的不同实验材料,在相同的保存温度下,从蒜黄提取的DNA量最多

⑦低温抑制了向光酶的活性,DNA降解速度慢

(4)将第三步获得的溶液与等量的氯仿充分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吸取上清液

【解析】本题考查了DNA粗提取技术的原理、操作过程及同学分析、判断能力,从题目实验看出,该实验的课题是探究不同材料和不同保存温度对DNA提取量的影响。

在试用第二步中,为了防止DNA断裂,要缓缓的搅拌,从表中结果看出,由于低温抑制了相关酶的活性,DNA降解慢,使得相同材料在低温保存下,DNA提取量大,在相同条件先,蒜黄蓝色最深,说明相同条件下从蒜黄中提取的DNA量最大,由于氯仿密度比水大,可使蛋白质变性后沉淀,而与水、DNA不相溶,这样可将第三步获得的溶液与等量的氯仿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吸取上清液即可得到较纯净的DNA。

【答案】Ⅱ⑵接种等量的摩西球囊霉菌菌种不接种⑶适宜且相同

(4)干旱紫花苜蓿死亡率或存活率或存活天数

结果预测与分析:

A组紫花苜蓿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这可能是接种摩西球囊霉菌提高了抗旱能力A组紫花苜蓿死亡率明显等于或高于B组,这可能是接种摩西球囊霉菌不能提高了抗旱能力Ⅱ考查有关实验设计内容,根据题意可知,设置对照实验,遵循等量且适宜原则,放在干旱环境中进行选择指标为紫花苜蓿的存活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要鉴定蛋白质,需要利用双缩脲试剂和蛋白质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原理进行。

要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不同浓度A动物蛋白的组合即2、3、4、5为实验组,且为相互对照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排除基础饲料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还缺乏另外一个对照组,来排除植物蛋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即第6组,所以Ⅰ应该为普通饲料,饲养时间为无关变量,应处于相同且适宜的状态,所以Ⅱ应该为21;反应变量的检测方法可以选择测量小鼠的平均体长和平均重量。

【答案】

(1)③紫色

(2)①普通饲料要排除普通饲料中的植物蛋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1无关变量应该处于相同且适宜的状态

②平均体长平均体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教材实验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实验

(1)中结果应是0.3%溶液中质壁分离明显,实验

(2)中毛霉应在20℃环境中生长最好,实验(4)中,如果此时2,4-D浓度低于最适浓度,则浓度再低的话促进生根效果则较差了,所以预期最合理的应是实验(3)即C项正确。

【答案】

(1)个体小世代周期短无性生殖

(2)光照无机营养二氧化碳

(3)②用蒸馏水配制X培养液;用微孔滤膜过滤玻璃缸中的水,用滤液代替蒸馏水配制x培养液

②在对照组的3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50mL用蒸馏水配制的X培养液,在实验组的3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50mL用滤液配制的X培养液

④在6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铜绿徽囊藻,并将上述培养瓶置于相同适宜的条件下培养8d

【解析】本题考查了水华形成的原理及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

(1)由于铜绿徽囊藻个体小、时代周期短且进行无性生殖,所以短时间内产生大龄个体而形成水华。

(2)当着两种藻类在一起时,为了争夺光照、无机营养和二氧化碳等而进行竞争。

(3)要探究粉绿狐尾藻是否能产生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徽囊藻的生长,可用粉绿狐尾藻的培养液培养铜绿徽囊藻,看其生长情况,如假设成立则对照组中铜绿徽囊藻能生长,实验中受抑制。

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对照原则,既要有对照组,同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

得出结论:

21.(10分)

(1)低温  水分(或4℃保湿、4℃水浸种)(每空1分,共2分)

(2)A (2分)

(3)步骤:

②分别用激素A水溶液和蒸馏水处理白菜种子,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其中蒸馏水处理为对照(2分)

③一定时间后,统计白菜种子的发芽率。

(2分)

预测结果:

激素A处理的白菜种子发芽率低于对照(1分)

结论:

激素A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