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4947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5 大小:12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5页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5页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5页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5页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5页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5页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5页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5页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5页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5页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5页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5页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5页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5页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5页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5页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5页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5页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5页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5页
亲,该文档总共1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1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docx

青岛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孙武镇大孙小学二年级下学期

 

数学教案

 

大孙小学李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31名,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有: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二单元午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三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第六单元混合运算;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九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十单元图形的周长;第十一单元总复习。

 三、教学要求

 1、数与代数:

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

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

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①、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②、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在“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统计与概率”中分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

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是教学上一个难点部分。

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

 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的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

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游戏。

  3、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所学内容。

例如:

万以内数认识。

 学生收集超市的一些宣传单上一些物品的价格来加深对三、四位数的认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5、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6、结合本册的数学知识,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包括:

学习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课时安排:

5课时

课题:

信息窗一: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信息窗一

课时: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二、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野炊吗?

想帮野炊的同学解决问题吗?

野炊时大家一共带了9个面包,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运用情景探求新知。

1、图上这些同学出去野炊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想帮助他们解决吗?

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讨论一下。

9个面包现在要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呢?

9个面包平均分后有剩余,余下的数叫余数,这种现象叫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

2、根据分的结果推导除法算式。

教师板书:

9÷4=2(个)……1(个)

结果是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2个,还余1个。

读作:

9除以4商2余1。

3、结合算式讲解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名称。

4、同位互相说一说算式各个部分的名称,读一读算式。

3、试一试。

师:

其他的食品怎样平均分呢?

小组的同学互相提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口述教师课件演示。

学生独立写出其他除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自己写的算式。

4、巩固练习。

1、先摆一摆,再填空。

1)8个○每3个一份,分了()份,还剩()个?

2)11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个,还剩()个。

指名交流自己写的算式。

2、自主练习第一题。

3、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

先小组说,再全班说。

同位互相说说每道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再读一读算式。

5、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知道了平均分后剩余部分叫余数,学会了列式计算。

四、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9个面包现在要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呢?

9÷4=2(个)……1(个)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二、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回顾整理。

上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

学生畅所欲言,以复习唤起记忆。

]

2、作业延续。

1、要求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人,先要知道每人分几块,有很多种情况,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尝试列式

18÷2=9(人)

18÷3=6(人)

18÷4=4(人)……2(块)

18÷5=3(人)……3(块)

18÷6=3(人)

18÷7=2(人)……4块)

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先独立观察,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4、你是怎样做出来的?

以18÷7=2(人)……4(块)为例,

3、先摆一摆,再计算。

1、9根小棒,每两根一份,分了()份,还剩()

2、把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根,还剩()根。

学生在答题纸上填写,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说说试商的过程。

4、试一试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

1、师:

老师手里拿着几个气球?

(18个),要分给几个小朋友?

(5个),平均每人分几个?

剩几个?

指名交流自己是怎样找到合适的商的。

2、找规律

通过刚才的练习,比较每道题里除数和余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同位互相说一说。

集体交流。

3、小结: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都比除数小

5、解决问题。

1、思考:

一件衣服钉几个扣子?

30个扣子可以钉多少件衣服?

还剩多少个?

集体交流,订正。

2、自主练习4题

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多少?

各剩几只?

独立观察图。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3、自主练习5题

剩下的易拉罐可以搭几辆小车?

学生观察图,交流自己的想法,

4、自主练习第6题

每种工具都平均分给9个班,怎么分?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练习课,本节课采用了游戏的形式,把练习课变成了活动课,形式多样,灵活、开放。

这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题:

信息窗2:

搭帐篷

课时: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二、重点难点:

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同学们来到野外可高兴了,有的扎帐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你们想去看看吗?

2、探索新知

1、出示信息图,引导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解决第一个问题:

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2÷4=5(人)……2(条)

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板书竖式,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竖式。

提醒学生注意:

各数位一定要对齐

(4)小组内解决:

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横式及竖式。

师: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5)观察比较:

观察一下上面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

余数一定是比除数小的。

(6)请学生独立解决:

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学生找到需要的条件,在本子上写出算式并集体交流。

3、练习巩固

(1)自主练习1()里最大能填几?

这是一道试商练习。

请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补充练习

先摆一摆,再计算

①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份,还剩()根

板书:

9÷2=()……()

②把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根,还剩()根

板书:

11÷4=()……()

再一次提醒学生注意:

在做有余数的除法题时,所得的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4、总结

同学们,你们真不错。

这节课我们跟着图上的小朋友们一起去搭了帐篷,还学会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写法,课后请你们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解决?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以情境入手,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

3、有充分的时间数数,感知数,对学生数数进行方法指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二、重点难点:

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巩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

谁能说一说在做有余数除法的题目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出示投影:

你知道余数藏在哪里吗?

请把它找出来。

14÷4=3……28÷5=1……316÷3=5……110÷4=2……2

(1)请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说一说。

(2)组织学生指出余数、商。

3、练习巩固

(1)自主练习第5题

把余数是2的涂成红色

请学生先算出每道算式的得数,然后根据要求涂色。

集体订正,有错的学生改错,改完后请同位检查。

(2)解决实际问题:

快乐的星期天。

题目给了4幅图,分别画的是小男孩星期天做的事情,根据图画,请学生找到有关的数学信息,并根据找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4、游戏:

蚂蚁躲雨

27÷836÷622÷748÷9

37÷448÷849÷733÷5

(1)请学生先独立计算出每道题的结果,然后再按照提示,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沙滩上还有什么?

(饲料)箱子里还有多少瓶饲料?

(2)想一想蚂蚁到哪去躲雨?

分组讨论

①没有余数的算式48÷836÷649÷7

②余数是3的算式27÷848÷933÷5

③数是1的算式22÷737÷4

5、综合训练,巩固拓展

把20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小组内用小棒分一分,统计有几种分法,填在表格里

学生按照上面的分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每次分的情况记录下来。

6、总结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课题:

我学会了吗

课时:

共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熟练的进行有关计算。

2、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的道理,并能根据这个道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

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回顾

课前谈话:

同学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

2、梳理

1、交流整理结果:

学生可能回答:

(1)我知道了什么是有余数除法。

(2)我会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3)我知道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对照比较找出难点。

3、解决

1、()最大能填几?

6×<528×<61×6<52

×8<523×<19×4<27

2、先圈一圈,再计算

3、用竖式计算

19÷2=23÷7=59÷9=

27÷6=50÷8=38÷4=

4、应用

1、出示课本主题图。

提问:

你都看到了什么?

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吗?

2、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

第一、我们班有58名同学,至少需要几辆汽车?

学生列式解答:

58÷8=7(÷辆)……2(人)

引导学生讨论:

到底需要几辆车?

7辆还是8辆。

第二、每个小组有6名同学,只有50元的费用,该怎样买票?

方案一:

买A区票。

理由,位置好,看的清楚,比较舒服。

50÷9=5(张)……5(元)

存在的问题:

钱不够,方案行不通。

方案二:

买B区票。

理由,位置也可以,看的比较清楚。

50÷8=6(张)……2(元)

可以实施。

方案三:

买C区票。

理由,价钱便宜。

50÷7=7(张)……1(元)

存在问题:

余着一张票,位置不是太好,看的不清楚。

小组讨论,确定最佳方案:

方案二。

4、拓展应用:

为了增加现场的热闹气氛,同学们在看台上摆了一个造型。

他们按照红、黄、绿、蓝的顺序排列。

第21名同学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第34名同学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第36名同学呢?

你发现了什么?

四、课后反思

1、在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首先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各种数学游戏,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不易持久,因此儿童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容易注意力分散。

所以在教学中间,把教学内容转换成一些游戏活动,穿插安排,可以使学生在玩中悟理益智,形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在“玩”与“乐”中获取了知识,增长了智慧。

3、要在练习课中体现评价的功能,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是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呵护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亲体下进行的,主要以表扬为主,在关注学生现实表现的同时,激起每个学生客观认识自我的需要,而且要特别关注有差异的学生,不能忽视在练习课中的评价作用,在声声真挚的评价声中,为学生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启迪孩子的悟性与自信,使其更好的发展。

    

第二单元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包括:

学习计算有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课时安排:

5课时

信息窗1:

来到城市课时:

共2课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

二、重点难点

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课题:

2、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并回答:

A.你看到了什么?

从这些信息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学生观察并交流汇报。

(提出问题)

2、探索新知:

(一)千的认识

1、解决问题“一千是多少?

”。

A、你认为一千是多少?

学生说一说。

B、交流:

a、根据回答让学生用小棒数一数,感知10个一百是1千。

b、再让学生用计数器数拨出1千来(关注学生拨珠过程,适当引导),近一步感知10个一百是一千,并理解百、千的十进制关系。

2、让学生再用计数器拨一拨,一个数一个拨。

3、让学生感知一千的多少,1000页纸,1000粒玉米粒。

4、感知“千”这个计数单位和“千”在数位顺序中的位置。

(二)百的认识

1、解决问题“一百二十五是多少”。

A、学生合作尝试用计数器拨珠认识一百二十五

从99开始,边拨边数,数到125。

(关注99-100、101、110几个段的拨珠)

B、怎样写一百二十五?

为什么这样写?

学生写一写,说一说写数的方法。

C、学生说一说125的组成。

并说出为什么。

2、尝试:

三百和八百零八怎样写?

并说一说组成。

(关注空位)

(三)千以内数的读法

1、376是多少?

怎么读?

学生说一说怎么读,读数的方法。

2、读出下面的数

629700360204

(关注零的读法)

3、练习

1、写出下面的数

四百一十七五百五十

二百零三九百

2、读出下面的数,并说一说组成。

701680247

4、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计数单位百千、数位顺序、千以内数的读写及数的组成。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以情境入手,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以手拉手活动为线索,为学生提供了较广泛的素材。

在手拉手活动中,城市学生可以充分领略到农村的广阔和农民生活的变化,农村学生也可以感受到城市的繁荣与先进文化。

教学时,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介绍农村学生来到城市看到的情景。

然后,在通过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借助学生已有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象。

2、有充分的时间数数,感知数,对学生数数进行方法指导。

让学生数数并不是说让学生自己随便数,教师在指导学生数的时候应当采用多种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在运用的时候也不是说一根一根数完就两根两根数,十根十根数完就一百根一百根数,什么时候要一根根数,什么时候要十根十根数,什么时候需要一百根一百根数,每一种方法数的时机,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到了,通过这样的数数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数数而且突破了难点。

通过教师这样细致的指导,学生不仅能数而且能有条理地数。

3、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中,还重视了对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了起来,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百、千的含义。

2、正确读写万千以内各数。

二、重点难点

千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1、前置复习

数的读写及组成

2、练习:

1、学生口答:

几个百是1千?

几个十是一百?

()个百是三千。

()个十是600。

2、填一填。

A.

B.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3、自主练习:

1)、利用计算器拨一拨。

(注意学生拨珠过程。

2)学生独立填一填,并说明理由。

3)学生独立完成,并补充5道。

(教师拨,学生说)

4)同学之间一个说数,一个写数,各写5个。

5)说一说下列各数的组成。

A.60725436482600

B.一个数由5个百,3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6)相互练习:

说数、拨珠、说组成。

(5分钟,小组内进行)

7)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

3、课堂小结。

四、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练习课,本节课采用了游戏的形式,把练习课变成了活动课,形式多样,灵活、开放。

这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在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首先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各种数学游戏,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不易持久,因此儿童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容易注意力分散。

所以在教学中间,把教学内容转换成一些游戏活动,穿插安排,可以使学生在玩中悟理益智,形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在“玩”与“乐”中获取了知识,增长了智慧。

3、要在练习课中体现评价的功能,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是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呵护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亲体下进行的,主要以表扬为主,在关注学生现实表现的同时,激起每个学生客观认识自我的需要,而且要特别关注有差异的学生,不能忽视在练习课中的评价作用,在声声真挚的评价声中,为学生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启迪孩子的悟性与自信,使其更好的发展。

                      

信息窗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5—17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千以内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大到万以内数的认识,因此在学习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正确迁移到万以内的数的认识。

这部分知识不仅是以后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教材的重点是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难点是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

2、使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等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身边的数据。

1、师:

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

你还记得哪些有关数的知识?

能大声的说给同学们听吗?

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更多,更大这样的数,你瞧:

(多媒体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图。

这是老师收集到的数据,你呢?

(请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数据并展示。

二、认识计数单位“万”

1、故事竞猜:

课件出示故事画面

   森林里小猪、小熊、小猴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