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5350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docx

木材和检尺树木学基本知识

 

木材及树木基础知识

 

木材基础知识

木材:

树木采伐后经过初步加工的树干或大枝,主要取自树木的树干部分。

木材是能够次级生长的植物,如乔木和灌木,所形成的木质化组织。

这些植物在初生长结束后,根茎中的维管形成层开始活动,向外发展出韧皮(部),向内发展出木材(木质部)。

维管形成层向内发展出的植物组织,包括木质部和薄壁射线称为木材。

一、木材的用途及分类(南方)

(一)木材的用途及相应树种

1、农业机械用材。

杉木、麻栎、青冈、黄檀、榆木等。

2、农具用材。

(1)车辕用材:

柏木、水曲柳、榆木、青冈等;

(2)小农具:

麻栎、青冈、黄檀、榆木、桑木等。

3、建筑用材。

(1)工程用材。

承重构件:

杉木、硬木松等;门窗装饰用材:

杉木、檫木、樟木等:

地板、楼板:

硬木松(做地板一般要脱脂)、青冈、榉木、荷木、水曲柳、榆木等。

(2)施工用材。

脚手杆:

杉木、硬杂木;模板:

硬松木、杉木、硬杂木。

4采矿用材。

(1)坑木:

松科树种、杨木及其他硬阔树种;

(2)罐道木:

松类、硬阔。

5、车辆用材。

火车客车车厢用材:

松类、硬阔类;火车货车、卡车车厢用材:

杉木、松类、硬阔类。

6、造船用材。

骨架、桅杆、船壳、舵、浆、甲板等:

杉木、松类、硬阔类等。

7、纤维用材。

(1)造纸。

新闻纸机械浆:

云杉、冷杉、硬木松、华山松、广东松、海南五针松、杨木、桉树等;长纤维化学浆:

落叶松、云杉、冷杉、硬木松、华山松、广东松、海南五针松、油杉、柳杉、竹柏等;短纤维化学浆:

椴木、桦木、杨树、柳树、臭椿、拟赤杨、梧桐、枫香、桤木、木棉、桑木等。

(2)粘胶纤维。

冷杉、云杉、红杉、铁杉、硬木松、杨木、臭椿、榆木、梧桐、桉树、拟赤杨、桤木等。

8、包装用材。

(1)出口包装。

硬木松、杨树、杉木、榆树、华山松、枫香等;

(2)食品包装:

杨树、拟赤杨、枫香、柳树、荷木等。

9、军工用材。

枪托、手榴弹柄等:

黄波萝、檫木、桢楠、硬木松、合欢、青冈、香樟、楠木等。

10、胶合板用材。

马尾松、杨树、水曲柳、椴树、槭树、香樟、枫香、檫木、荷木等。

11、电信用材。

木电杆:

杉木、柳杉、硬木松、桉树等;木横杆:

硬木松、杉木、楠木、栎类、荷木等。

12、火柴杆用材。

硬木松、杨树、椴树、拟赤杨、桤木、柳树、枫杨、荷木、红桉。

13、其它用材:

铅笔杆、乐器、体育器械、文具仪器、桥梁、桩木、高级家俱等用材,多种多样,不一而足。

(二)木材的分类

根据木材的树种、特点、生产方法及用途等综合可以将木材进行分类,并没有固定、统一的分类方法。

木材按树种进行分类,一般分为针叶树材和阔叶树材或按材质分为软材和硬材。

(造纸材多为软材,做地板材多为硬材。

)杉木及各种松木、柏木等是针叶树材;水曲柳、香樟、檫木及各种楠木、杨树和柳树等是阔叶树材。

我国树种很多,因此各地区常用木材树种亦各异。

东北地区主要有红松、落叶松、鱼鳞云杉、红皮云杉、水曲柳;长江流域主要有杉木、马尾松;西南、西北地区主要有冷杉、云杉、铁杉。

按材种进行分类,木材可分为:

圆材——原条、原木;锯材——针、阔叶树锯材、枕木、专用锯材、橡胶木锯材;人造板——胶合板、细木工板(指接板)、纤维板、刨花板(刨片)等。

1、圆材:

圆形的木材,包括原条和原木。

(1)原条:

立木伐倒后经过打枝(剥皮)处理形成的木材。

杉原条:

建筑、造船和家俱制造等。

马尾松原条:

建筑、家俱及采掘支柱、支架等。

阔叶树原条:

建筑、装修及采掘支柱、支架等。

小原条:

家俱、农俱、工具、民用建筑、防汛护堤用料等。

(2)原木:

经过横截造材形成的圆形木段。

直接用原木:

用于采掘的支柱、支架的坑木;民建房屋的檀材、橡材;铁路货车装载木材用车立柱;通信架线用木电杆。

特级原木:

高级建筑、装修、文物装饰及各种特殊需要用材。

旋切单板用原木:

制作胶合板的旋切单板。

刨切单板用原木:

制作装饰材料贴面用刨切单板。

造纸用原木:

制造各种纸浆及木质纤维用料。

次加工用原木(东北、内蒙古):

用作锯材原料和其它用料。

锯切用原木:

用于加工各种用途的木材。

小径原木:

造纸(含人造纤维)、农业、轻工业、手工业、木制品及其他用材。

2、锯材:

原木经过制材(纵向锯割木材,产生具有一定断面尺寸或剖面——四个材面——尺寸的板材和方材)加工得到的产品称为锯材。

(1)针叶树、阔叶树锯材

普通锯材、特等锯材:

工业、农业、建筑业等。

(2)枕木

普通枕木:

铁路干线铺轨。

道岔枕木:

铁路岔线铺轨。

桥梁枕木:

铁路桥梁上铺轨。

(3)专用锯材

铁路货车锯材、载重汽车锯材、罐道木、机台木、玻璃包装箱板材、船舶锯材、乐器锯材等。

(4)橡胶木锯材

家俱、地板、门窗、室内装饰、工艺品和儿童玩具等。

3、人造板

(1)胶合板

普通胶合板。

耐气候、耐沸水、耐潮、不耐潮胶合板:

用于建筑、家俱、车辆和船舶的装修、包装材料及其他方面使用。

特殊胶合板。

航空、船舶胶合板。

(2)细木工板(指接板)

芯条胶拼细木工板、芯条不胶拼细木工板:

用于家俱、建筑门板、壁板、车厢和船舶装修等。

(3)纤维板

硬质纤维板:

用于家俱制造、车船内部装修室内装修及包装等。

软质纤维板:

用于播音室、礼堂、会议室、候车室、候机室、电影院等公共场所的天棚板、包装材的防震衬板等。

中密度纤维板:

用于家俱制造、建筑装修、车船装修电视机壳、高级仪器包装等。

(4)刨花板

素板:

用于家俱制造的基材、室内装修、车船内部装修建筑、包装等方面。

砂光刨花板:

广泛用于家俱、建筑、交通运输、室内装修等。

贴面刨花板:

用于板式家俱制造、室内装修车船内部装修、建筑等。

二、木材的构造

树干由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即木材)和髓心组成。

从树干横截面的木质部上可看到环绕髓心的年轮。

每一年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色浅的部分称早材(北半球也称春材),是在季节早期所生长,细胞较大,材质较疏;色深的部分称晚材,是在季节晚期所生长,细胞较小,材质较密。

有些木材,在树干的中部,颜色较深,称心材;在边部,颜色较浅,称边材。

针叶树材主要由管胞、木射线及轴向薄壁组织等组成,排列规则,材质较均匀。

阔叶树材主要由导管、木纤维、轴向薄壁组织、木射线等组成,构造较复杂。

针叶树材一般树干高大,纹理通直,易加工,易干燥,开裂和变形较小,适于作结构用材。

某些阔叶树材,质地坚硬、纹理色泽美观,适于作装修用材。

三、木材的缺陷

也称疵病,可分为三大类:

1、天然缺陷。

如木节、斜纹理以及因生长应力或自然损伤而形成的缺陷。

木节是树木生长时被包在木质部中的树枝部分。

原木的斜纹理常称为扭纹,对锯材则称为斜纹。

2、生物为害的缺陷。

主要有腐朽、变色(真菌类)和虫蛀等。

3、干燥及机械加工引起的缺陷。

如干裂、翘曲、锯口伤等。

缺陷降低木材的利用价值。

为了合理使用木材,通常按不同用途的要求,限制木材允许缺陷的种类、大小和数量,将木材划分等级使用。

腐朽和虫蛀的木材不允许用于结构(承重),因此影响结构强度的缺陷主要是木节、斜纹和裂纹。

(造纸:

腐朽、变色等)

四、木材的物理性质

木材的主要物理性质有:

1、密度。

指单位体积木材的重量。

木材的重量和体积均受含水率影响。

木材的烘干重量与其饱和水分时的体积、烘干后的体积及炉干时的体积之比,分别称为基本密度、绝干密度及炉干密度。

木材气干后的重量与气干后的体积之比,称为木材的气干密度。

木材密度随树种而异,大多数木材的气干密度约为0.3~0.9克/厘米3(马尾松接近1)。

密度大的木材,其力学强度一般较高。

2、木材含水率。

指木材中水重占烘干木材重的百分数。

木材中的水分可分两部分,一部分存在于木材细胞胞壁内,称为吸附水;另一部分存在于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之间,称为自由水(游离水)。

当吸附水达到饱和而尚无自由水时,称为纤维饱和点。

木材的纤维饱和点因树种而有差异,约在23~33%之间。

当含水率大于纤维饱和点时,水分对木材性质的影响很小。

当含水率自纤维饱和点降低时,木材的物理和力学性质随之而变化。

木材在大气中能吸收或蒸发水分,与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温度相适应而达到恒定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

木材平衡含水率随地区、季节及气候等因素而变化,约在10~18%之间。

3、胀缩性。

木材吸收水分后体积膨胀,丧失水分则收缩。

木材自纤维饱和点到炉干(烘烤)的干缩率,顺纹方向约为0.1%,径向约为3~6%,弦向约为6~12%。

径向和弦向干缩率的不同是木材产生裂缝和翘曲的主要原因。

五、木材的力学性质

木材有很好的力学性质,但木材是有机各向异性材料,顺纹方向与横纹方向的力学性质有很大差别。

木材的顺纹抗拉和抗压强度均较高,但横纹抗拉和抗压强度较低。

木材强度还因树种而异,并受木材缺陷、荷载作用时间、含水率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木材缺陷及荷载作用时间两者的影响最大。

因木节尺寸和位置不同、受力性质(拉或压)不同,有节木材的强度比无节木材可降低30~60%。

在荷载长期作用下木材的长期强度几乎只有瞬时强度的一半。

六.木材加工、处理和应用(造纸企业不讲此节)

除直接使用原木外,木材都加工成板方材或其他制品使用。

为减小木材使用中发生变形和开裂,通常板方材须经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

自然干燥是将木材堆垛进行气干。

人工干燥主要用干燥窑法,亦可用简易的烘、烤方法。

干燥窑是一种装有循环空气设备的干燥室,能调节和控制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经干燥窑干燥的木材质量好,含水率可达10%以下。

使用中易于腐朽的木材应事先进行防腐处理。

用胶合的方法能将板材胶合成为大构件,用于木结构、木桩等。

木材还可加工成胶合板、碎木板、纤维板等。

六、木材鉴别

能认识树种即可鉴别木材,否则要利用木材的特性进行种类鉴别。

木材树种很多,其材性和加工利用均有差异,所以木材识别是木材生产、检验、市场流通和加工利用的基础和基本技能。

木材识别是指根据原木树皮、材表以及木材的构造特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达到鉴别木材树种的过程。

识别木材首先应具备前述木材构造的基本知识,掌握木材的主要特征,根据各种不同的科、属、种木材所具有特征的异同点,把各种木材区别出来。

整个识别过程就是运用平常积累的木材树种构造的知识、结合具体树种,对许多特征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的过程。

(一)木材的原木识别特征

原木识别是利用原木树皮、材身表面和横断面上的特征所进行的树种鉴定。

1、树皮特征

成熟树木的树皮包括韧皮部(俗称内皮)、周皮以及周皮外的一些组织(俗称外皮)。

内皮在树木生长过程中具有生理机能,质地较软,含水量较多,颜色较浅;而外皮则为丧失生理机能的死组织,质地较为坚硬,含水量少,颜色较深。

(1)外皮的特征

颜色、质地:

外皮的颜色以灰褪色为主,但随树种、树龄、部位等不同而有所差异。

常见的有:

灰白色(白桦)、青绿色(梧桐)、黄褪色(黄檀)、红褪色(杉木)等;质地可分为松软(银杏、泡桐)、坚硬(山毛榉)等。

形态:

随着树干不断加粗,外皮出现裂隙状皮沟或因自然脱落而留下逼良为斑痕。

根据外皮沟明显与否,可分为开裂和不开裂两类。

不开裂如青风栎(硬阔),开裂如千年桐(微裂)、柏木(浅裂)、麻栎(深裂);按开裂隙走向可分为纵向开裂(檫树、樟木)、横向开裂(桦木)、纵横开裂(七叶树)。

皮孔、皮刺:

皮孔指外皮表面呈锈色或褪色的斑点,按形状分主要有:

圆形(臭椿)、椭圆形(泡桐)、菱形(毛白杨)、线形(桦木类)。

皮刺指树木不发育的叶子形成的一种刺状物,如刺楸、刺槐、木棉等。

针叶材皮孔通常不明显,也没有皮刺。

(2)内皮的特征

韧皮纤维、石细胞、断面花纹等。

(3)其它特征:

树皮分离状态、树皮厚度、气味和滋味等。

2、材表特征

材表指树皮与木质部完全分离后裸露出来的材身表面。

材表上的各种痕迹,称为材表的形态特征。

平滑(杨、柳、桦木等阔叶树及大部分针叶树)、棱条(拟赤杨、椴木、槭木等)、槽棱(壳斗科多种树种)、波痕(黄檀、柿树、椴树等)、网纹(悬铃木、南华木等)、细纱纹(冬青、朴树、杜英等)、枝刺(石楠、紫树等)、创伤斑痕(虎皮楠、黄檀、柿树等)。

3、树干断面特征

包括树干断面形状、髓心和心边材等。

(1)树干断面形状指树干断面的外部轮廓,它随树种不同而有差异。

圆形或近圆形(杉木、红松、柏木、水曲柳等大多数树种)、椭圆形(猴欢喜、南岭黄檀等)、多边形(枫杨、椴树、槭木等)、波浪或梅花形,如黄檀、米槠、鹅耳枥)

(2)髓心:

髓心是髓和初生部的合称,一般位于树干中心部位。

其特征有颜色(多数树种呈浅褪色)、大小(阔叶大针叶小)、形状(圆形,三角形——桤木、山毛榉,四角形——女贞、苦枥木,五角形——栎木、毛白杨等)、质地(松软与坚硬)、结构(实心髓——苦楝、梓树等,分隔髓——枫杨、核桃木,空心髓——泡桐、山桐子等)

(3)心材与边材:

显心材、隐心材,以及宽度大小(但要注意和树龄的关系)。

(二)木材的宏观识别特征

1、横、径、弦三切面。

2、木材的宏观构造特征:

(1)生长轮(年轮)及早材和晚材。

(明显度、早晚材的转变度、年轮的形态、宽度、晚材率、假年轮等。

(2)木射线:

形态、宽度等。

(3)管孔:

分布(环状、散状、、半散状)、内食物等。

(4)轴向薄壁组织、离管型、傍管形。

(5)胞间道:

树脂道、树胶道。

3、木材辅助识别特征

木材的辅助识别特征是指通过看、嗅、尝、触等方法可直接感受到的木材特征,如颜色(材色)、光泽、密度、硬度、结构、纹理和花纹、气味、滋味、髓斑等。

(三)木材的微观构造识别特征

1、木材细胞的组成。

2、显微构造特征。

(四)木材的识别方法

不同科、属、种的木材,都有不同的构造,但也有共同之处。

识别木材既要掌握木材的特征,把各种木材区别开来,又要能归纳掌握各科、属木材的共同点,以便了解其相互关系。

1、木材构造特征的观察和记载

观察木材的各种特征,一般应由表及里,由原木到木材,由宏观到微观,由主要特征到将要特征,逐步识别。

疑难树种需切片通过显微构造验证和鉴定。

对于原木,主要观察树皮、材表、树干断面形状、心边材等特征。

对于无树皮的一块木材、锯材或木制品进行树种识别时,主要以木材的三切面所表现的特征作为识别依据。

2、木材树种检索

(1)对分检索表

在许多木材特征中根据某个特征的有无,反复按主次顺序划分成相对称的二类特征,最后划分出每个树种的区别。

(2)穿孔卡片检索表

把木材全部特征分配在每张卡片的孔洞里,每个树种制作一张卡片,该树种所具有的特征上,将其圆孔剪成“V”形缺口。

使用时,根据所鉴定木材的特征,用钢针穿孔,反复淘汰。

(3)木材识别计算机化

结合对分检索表和穿孔卡片检索表的优点,利用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编制软件来进行木材树种识别。

3、模式标本

原木标本和木材三切面标本,若需要显微识别,还应有标准定名的显微切片。

(五)几种本地常见木材的识别方法

(1)、马尾松木材如何识别?

P238

主要产在长江流域以南。

外皮深红褐色微灰,纵裂,长方形剥落,内皮枣红色微黄。

边材浅黄褐色,较宽,常有青变;心材深黄褐色微红(显心材)。

树脂道大而多,呈针孔状。

轮生节明显。

属硬松类。

材质硬度中等,纹理直或斜不匀,结构中至粗,不耐腐,松脂气味显著,钉着力强。

(2)、杉木木材如何识别?

P239

主要产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

树皮灰褐色纵向浅裂,易剥成条状(盖屋),内皮红褐色。

边材黄褐色;心材红褐色至暗红褐色(红心材)。

髓斑(在某些木材的纵切面上,有褐色细小条纹斑痕,而同样的东西在横切面上则表现为月牙状,大小为2-3mm,此即髓斑。

其形成是由于树木在生长期有昆虫在形成层活动,或者是受冻害等,以后随着新生木质层的增长,这些受害部位即充填以薄壁组织并逐渐为所生的木质部所包围,从而留下了锈色斑痕。

)显著。

有显著的杉木气味。

材质纹理直而匀,结构中等或粗,易干燥,不翘裂,易加工,切削面易起毛,耐久性强。

(3)、香樟(樟木、小叶樟、乌樟)木材如何识别?

P246

主要产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树皮黄褐色略带暗灰,柔软,石细胞(石细胞是维管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体中的一种厚壁组织细胞。

是由薄壁组织进一步分化形成的。

石细胞有各种形状,细胞壁具次生加厚,木质化,壁上具单纹孔,主要起机械支持和保护作用,是一种细胞壁很厚且木质化的死细胞。

)层环状排列。

边材宽,黄褐色至灰褐色;心材红褐色。

散孔材。

木材有显著的樟脑气味。

材质纹理交错,结构细,易加工,切削后光滑,干燥后不易变形,耐久性强。

七、木材保管

木材从立木伐倒、贮存、流通,到最终使用的全部过程,都存在着损害的问题。

如果保管不善,木材会产生开裂、变形、遭受真菌腐朽、昆虫蛀蚀、火灾危害,导致木材败坏变质,降低以至丧失原有价值。

为了使木材始终保持原有的质量,合理地利用木材资源,对木材进行有效保管十分必要。

造成木材败坏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有三个方面:

生物败坏、物理破坏和化学降解。

其中最主要的是生物败坏,即真菌变色、腐朽和虫害,它们不但侵害立木、贮存和运输过程是的原木和锯材,还能破坏气干木材的制品。

(一)木材的合理贮存

对于原木,大多采用干存法、湿存法和水存法贮存,锯材则多采用干燥方法贮存。

1、干存法

干存法是使木材含水率在短期内尽快降到25%以下,达到抑制菌、虫生长繁殖和侵害的目的。

适于干存法的原木含水率一般在80%以下,并尽可能剥去树皮。

原木剥皮时尽可量保留韧皮部,并在原木两端留存10—15厘米的树此圈,以及在端面涂防裂涂料,以免菌、虫侵入和蔓延。

干存法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地位空旷、通风良好的地方;堆垛时要清除场内的枯枝、树皮、木屑和腐木等杂物,保持清洁;场地以水泥地面为佳,或煤屑碎石铺平压实,以防止潮湿或杂草丛生。

干存原木堆楞的原则以利于垛内空气流通,使木材能迅速干燥为目的。

2、湿存法

湿存法是使原木边材保持较高的含水率,以避免菌类、虫害和开裂的发生。

此法适用于新伐材和水运材,原木边材含水率通常高于80%。

已气干和已受菌、虫害的原木及易开裂、湿霉严重的阔叶树材原木不可采用此法,南方易遭白蚁危害的地区也不宜采用湿存法。

湿存保管的原木应具有完整的树皮,或树皮损伤不超过三分之一。

楞堆的结构应紧密并尽量堆成大楞。

归楞前的原木在露天存放不超过5天,归楞后立即封楞,施行遮荫覆盖,端面可涂防腐护湿涂料,并加涂一层石灰水,以避免日光照射使涂料融化消失。

有水源或有喷雾装置的地方,可使用喷水法。

3、水存法

原木水存保管是将原木浸入水中,以保持木材最高含水率,以上菌、虫危害和避免木材开裂。

水存法一般利用流速缓慢的河湾、湖泊、水库以及制材车间旁的贮水池等贮存原木。

水存保管原木法有水浸楞堆法和多层木排水浸法等,目的是尽可能使原木存入水中。

露出水面部分,还应定期喷水,以保证原木湿度。

4、木材的干燥

对木材进行干燥是锯材保管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不仅可防止变色菌、腐朽菌和昆虫的危害,还可以减少开裂和变形,减轻木材重量,增强木材韧性机械强度、硬度和握钉力,改善木材表面涂饰性能。

木材干燥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

自然干燥。

又称气干,是将木材堆放在空旷的场所利用空气作传热、传湿介质,利用太阳辐射热量,使木材内水份逐渐排除,达到一定干燥程度。

气干木材的最低含水率受自然条件下的平衡含水率的限制,通常为12—18%。

人工干燥。

方法很多,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利用对流架势的窑干干燥方法。

(二)木材的化学保护

木材的化学保护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对木材进行处理,能防止菌、虫对木材的破坏,或使木材具有耐火性,从而达到有效保护木材,延长木材使用寿命和节约木材资源的目的。

主要方法有:

对木材使用防腐剂、防虫剂、耐风化药剂等药物,或对木材进行阴燃处理,以及其它化学保护处理方法。

八、树木知识

1、树木的慨念:

指木本植物的总称,包括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

主要特征为树的根部、干部木质化。

2、树木的组成:

(1)、从整体上:

一般分为乔木、灌木、木质藤本。

(1、乔木:

明显的主干且有分枝,通常3米高以上;2、灌木:

不具主干,在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有主干但高度小于3米;3、半灌木:

茎枝上部越冬枯死,基部为多年生且木质化。

如牡丹。

4、木质藤本:

茎干柔软,只能依附在其他植物上生长。

如缠绕藤本、攀援藤本,有吸盘、不定根、卷须等。

(2)、从个体上:

一般分为树根部分(1/6)、树干部分(2/3)和树冠部分(1/6)。

3、树木的特性

(1)、生物学特征:

指树木生长发育的规律(个体发育历史),研究树木由种子-萌发-幼苗-幼树-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全过程。

(2)、生态学特征:

指树木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和适应能力,主要有生态因子有气候、土壤、地形及生物等。

4、怀化有多少种树木?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有那些?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那些?

怀化有树木130科、518属、2022种;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有:

珙桐(鸽子树)、水杉、桫椤(通道)、银杏、伯乐树、香果树、南方红豆杉等;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

闽楠、篦子三尖杉、毛红椿、凹叶厚朴、厚朴、任木、伞花木、花榈木、楠木、鹅掌揪、喜树、香樟(经常因采、伐野生香樟触犯法律)。

5、主要的裸子植物有那些?

裸子植物:

胚珠裸露于子房之外。

被子植物:

胚珠包于子房之内。

主要的裸子植物有:

苏铁、银杏、江南油杉、银杉、雪松、马尾松、湿地松、杉木、柳杉、柏木、罗汉松、南方红豆杉。

(松、杉、柏科)

被子植物分单子叶植物(胚具1片子叶,如棕榈、禾本科植物等),双子叶植物(胚具2片子叶)。

6、根据子叶不同木本(被子)植物如何分类?

根据子叶不同木本植物分为: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7、树木的分类阶层如何?

界-门-纲-目-科-属-种。

(三域九界)

8、木材从外到内(茎的横向组成)可分为那些层?

树皮(包括表皮、厚角组织、薄壁组织等)-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

习惯将木材以外的部分叫树皮,因树皮与韧皮部相连,易于形成层剥离。

9、原木的三切面:

横向切面:

于树干纵向成垂直的切面。

可知木材从外到内可分为那些层。

径向切面:

可知年龄、射线、心材、边材。

弦(切)向切面:

可知年龄、射线。

心材:

靠径周边,颜色较浅。

边材:

靠径中心,颜色较深。

10、木质部的宏观构造特征有那些:

有:

射线、木纤维、导管、早材、晚材、边材、心材、木薄壁细胞、管胞等。

11、如何区分早材、晚材?

在一个生长轮中,木材分为早材、晚材。

早材:

又称春材,因春季形成层活动快,导管细胞直径大,木纤维成分较少,管壁较薄,颜色较浅。

晚材:

又称秋材,因秋季形成层活动慢,导管细胞直径较小,木纤维成分较多,管壁较厚,颜色较深。

12、管孔排列分为哪几类?

环孔状排列,半环孔状排列,散孔状排列。

13、木射线的定义?

木射线:

形成层中原始细胞分裂向内、外产生一些薄壁细胞并放射状分布在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中,构成横向运输和储藏组织,称次生射线,在次生木质部的部分叫木射线,在次生韧皮部的部分叫韧皮射线。

(木射线是木材中唯一的横向组织)

14、气干材的定义?

指在大气中自然干燥的木材。

其含水量与大气湿度处于平衡状态,约在12-18%,平均为15%。

15、造纸材常用的树种有那些?

造纸常用的树种有:

马尾松、国外松、桤木、桉树、杨树、泡桐、楠竹等。

16、当地有那些速生树种?

如何识别?

杉木:

杉科,高大乔木,叶长3-6厘米,先端尖,上面深绿有光泽,下面淡绿,两面有白色气孔带,球果,种子扁平有翅,花期4月,果期10月。

材质有芳香。

桤木:

桦木科,又叫江南桤木,高大乔木,树皮光滑,丫具柄,叶纸质倒卵形,长7-15厘米,宽3-6厘米,基部圆形或浅心形,叶下面有腺点。

果有翅,宽卵形。

桉树:

桃金娘科,高大乔木,树皮平滑,块裂状厚皮,叶革质,互生,叶脉纤细,在叶缘联结为环状边脉,有芳香,优良的造纸材。

杨树:

杨柳科,高大乔木,分枝点高,叶具长柄,有腺体。

柔荑花序下垂。

17、植物分区:

1、东北区;2、华北区;3、华中、华东区:

如湖南等;4、华南区;5、西南区;6、青藏区;7、蒙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