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5436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docx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

1对1个性化辅导教案

学科:

化学任课老师:

授课日期:

2015年月日(星期)

学生姓名

年级

初三

性别

授课时段

总课时

第课时

Ⅰ.课题

1、常见的酸和碱、指示剂

Ⅱ.教学内容

考点1:

了解石蕊和酚酞两种酸碱指示剂

考点2:

常见的酸

考点3:

常见的碱

注:

教学内容详细见附件:

考点归纳

III.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酸碱的性质与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能力目标:

1、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检测溶液酸碱度

2、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Ⅳ.教学重难点

1、酸碱的性质

2、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Ⅴ.教案

一、教学组织

1、复习环节:

利用课前10分钟对上一课时已学知识、课后答案进行复习巩固和答案讲解,以利于学生温故知新,更好进入本课时学习状态;

2、精讲环节:

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讲解本课时辅导内容,进行考点扫描,与学生一起划出本课时的重点和失分点,对学生在课堂上未能掌握的难点进行排查并详细讲解;

3、精练环节:

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挑选基础过关题、提高题和中考题进行精练精讲;

4、归纳环节:

最后15分钟对学生已掌握知识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深记忆;对未掌握的难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2、随堂练习

1一、单项选择题:

1、在盐酸、酒精、纯碱、熟石灰四种物质中,有关用途是:

建筑材料;金属除锈;洗涤剂;燃料。

按上述四种物质排列顺序的相应用途是

A.B.C.D.

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会变质的是

A.木炭B.氢氧化钠C.浓硫酸D.浓盐酸

3、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全部溶于水的是

A.BaCl2、NaNO3、MgSO4B.AgNO3、BaSO4、MgCl2

C.AgCl、CaCO3、Al2(SO4)3D.ZnSO4、Cu(OH)2、CuSO4

4、对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水,它们的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B.C.D.

5、把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相混合,再加足量盐酸,有沉淀生成的是

A.NaOH、FeCl3B.Ca(OH)2、Na2CO3

C.AgNO3、NaNO3D.CuCl2、Ba(OH)2

6、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产生气体或沉淀,得到无色溶液的一组是

A.硝酸钡和稀硫酸B.氧化铜和稀硫酸

C.大理石和稀盐酸D.石灰水和稀盐酸

7、将铁钉放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有

A.HClB.ZnSO4C.AgNO3D.CuSO4

8、稀硫酸和下列物质能发生中和反应,又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Mg(OH)2B.BaCl2C.K2CO3D.Ba(OH)2

9、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稀盐酸,但是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A.BaSO4B.MgOC.CuD.Zn

10、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碳酸钙和盐酸B.硝酸钾和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D.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

11、氯化钡溶液32.33克与2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出沉淀后,得到50克稀盐酸,则该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1.46%B.0.73%C.0.298%D.0.374%

12、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硫酸铵B.硝酸钾C.过磷酸钙D.尿素

13、在稀硫酸中加入少量下列固体,溶液酸性变化不大的是

A.氧化镁B.碳酸钾C.氢氧化钡D.氯化钡

14、将下列溶液分别滴入到氯化钡溶液(pH=7)、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中,能观察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A.硫酸铜B.硝酸钠C.氯化钠D.酚酞

15、下列变化中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Ba(OH)2BaCl2B.Fe2O3Fe

C.BaCl2BaSO4D.CuOCu(OH)2

16、使用同质量、同浓度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镁B.氧化镁C.氢氧化镁D.碳酸镁

17、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发生变化的是

A.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B.碳酸钠溶液与盐酸

C.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D.铁和硝酸铜溶液

18、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Na2CO3、KNO3、NaClB.Na2SO4、KCl、Fe(NO3)3

C.Na2SO4、BaCl2、NaNO3D.KNO3、NaCl、CuSO4

19、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若铁片溶解,无气体产生,溶液质量减轻,则该溶液是

A.H2SO4B.FeSO4C.Al2(SO4)3D.AgNO3

20、鉴别氯化钡、硝酸银、碳酸钠三种无色溶液时,最好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A.稀盐酸B.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钠溶液

21、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纸上的少量金属是

A.CuB.AgC.Fe和CuD.Cu和Ag

22、在天平两端分别放置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把天平调节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2.2克氧化钙,若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右盘中需要加入金属镁的质量为

A.1.2克B.2.2克C.2.4克D.4.4克

23、将20克10%的盐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滴入石蕊试液,溶液为

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法判断

24、下列物质中,在水溶液中和铁、氯化钡、烧碱都能反应的是

A.食盐B.二氧化碳C.硫酸铜D.氧化钙

25、一包质量为6克的铁粉,可能含有下列某种杂质,当它和足量盐酸反应后,生成氢气0.2克,金属无剩余,则铁粉中含有的杂质为

A.CuB.ZnC.AlD.Mg

二、填空题:

26、某金属元素R的硫酸盐化学式为Rn(SO4)m,则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27、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OH)3与盐酸反应生成,F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写含铁化合物的化学式)

28、A、B、C三种金属,B可以把A和C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A不能把C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29、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向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为色,再加入过量的盐酸,观察到的现象为。

30、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硝酸钾、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此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过滤后,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无色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则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没有,可能含有。

31、有铁粉、铜粉、氧化铜、锌粉四种固体,硫酸、盐酸、硫酸铜、硫酸亚铁四种溶液,它们之间按下列关系相互转化:

固体甲+溶液C溶液B+氢气

固体甲+溶液A固体乙+溶液B

固体丙+溶液C溶液A+水

试推断:

固体甲是,固体乙是,固体丙是。

溶液A是,溶液B是,溶液C是。

三、计算题:

32、今有不纯的铁粉3克与50克16%的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求:

铁粉的纯度?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3、将24.9克的某氢氧化钠溶液与140克硫酸铜溶液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滤液160克,求:

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后备注

学生的课堂表现:

很积极□比较积极□一般□不积极□

附:

考点归纳

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

[考试要求]:

1、认识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用途

2、认识酸碱的腐蚀性,能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考点一、酸碱指示剂

1、概念:

指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2、常用的指示剂:

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3、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与酸、碱溶液的反应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本身

紫色

无色

酸溶液

变为红色

无色

碱溶液

变为蓝色

变为红色

考点二、常见的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纯净”:

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

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特性

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脱水性

腐蚀性

用途

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胃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注意:

①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②浓硫酸密封保存的原因: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

③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溶液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④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⑤稀释浓硫酸时:

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

⑥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⑦稀盐酸不具有挥发性;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

2、酸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

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条件:

活动性:

金属>H)

 

H2SO4+MgMgSO4+H2↑2HCl+MgMgCl2+H2↑

3H2SO4+2AlAl2(SO4)3+3H2↑6HCl+2Al2AlCl3+3H2↑

 

H2SO4+ZnZnSO4+H2↑2HCl+ZnZnCl2+H2↑

 

H2SO4+FeFeSO4+H2↑2HCl+FeFeCl2+H2↑

注:

FeSO4溶液、FeCl2溶液:

浅绿色

(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Fe2O3+3H2SO4Fe2(SO4)3+3H2O(注Fe2(SO4)3溶液:

黄色)

现象:

铁锈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

Fe2O3+6HCl2FeCl3+3H2O(注FeCl3溶液:

黄色)

现象:

铁锈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

CuO+2HClCuCl2+2H2O(注CuCl2溶液:

蓝色)

现象:

黑色物质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CuO+H2SO4CuSO4+H2O(注CuSO4溶液:

蓝色)

现象:

黑色物质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3、三种离子的检验

试剂

现象

Cl-

AgNO3及HNO3

产生白色沉淀

SO42-

①Ba(NO3)2及HNO3②HNO3及BaCl2

产生白色沉淀

CO32-

HCl及石灰水

有无色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考点三、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易潮解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O==Ca(OH)2

用途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②化工原料:

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

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①工业:

制漂白粉

②农业:

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③建筑:

注意:

①氢氧化钠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②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原因:

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而潮解,同时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③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属于化学变化),因为它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④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⑤CaO、Ca(OH)2、CaCO3的俗名及相互转化关系:

CaO:

生石灰Ca(OH)2:

熟石灰、消石灰CaCO3:

石灰石、大理石

+CO2

Ca(OH)2CaCO3

 

CaO

2、碱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

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2NaOH+CO2Na2CO3+H2O(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

2NaOH+SO2Na2SO3+H2O2NaOH+SO3H2O+Na2SO4

Ca(OH)2+CO2H2O+CaCO3↓

四、溶液的导电性

1、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

溶于水时离解形成了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

硫酸(H2SO4)、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

氯化钠、碳酸钠

2、酸氢离子+酸根离子碱氢氧根离子+金属离子

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注意:

盐酸是混合物,因为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3、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酸溶液中都有氢离子。

即酸的化学性质表现为氢离子的化学性质

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碱溶液中都有氢氧根离子。

即碱的化学性质表现为氢氧根离子的化学性质

4、酸性溶液:

具有酸相似化学性质的溶液。

溶液中一定存在氢离子。

碱性溶液:

具有碱相似化学性质的溶液。

溶液中一定存在氢氧根离子。

5、酸碱指示剂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考点四)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本身

紫色

无色

酸性溶液

变为红色

无色

碱性溶液

变为蓝色

变为红色

几种离子的检验:

酚酞试液

石蕊试液

H+变红

稀硝酸

AgNO3溶液

OH-变红

稀硝酸

或Ba(NO3)2溶液

Cl-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SO42-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附:

酸、碱的化学性质

一、酸的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条件:

活动性:

金属>H)

 

H2SO4+MgMgSO4+H2↑2HCl+MgMgCl2+H2↑

 

3H2SO4+2AlAl2(SO4)3+3H2↑6HCl+2Al2AlCl3+3H2↑

 

H2SO4+ZnZnSO4+H2↑2HCl+ZnZnCl2+H2↑

 

H2SO4+FeFeSO4+H2↑2HCl+FeFeCl2+H2↑

注:

FeSO4溶液、FeCl2溶液:

浅绿色

(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Fe2O3+3H2SO4Fe2(SO4)3+3H2O(注Fe2(SO4)3溶液:

黄色)

现象:

铁锈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

Fe2O3+6HCl2FeCl3+3H2O(注FeCl3溶液:

黄色)

现象:

铁锈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黄色

CuO+2HClCuCl2+2H2O(注CuCl2溶液:

蓝色)

现象:

黑色物质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CuO+H2SO4CuSO4+H2O(注CuSO4溶液:

蓝色)

现象:

黑色物质消失,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4)碱+酸→盐+水

 

HCl+NaOHNaCl+H2O2HCl+Ca(OH)2CaCl2+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2H2SO4+Ca(OH)2Ca2SO4+2H2O

二、碱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2NaOH+CO2Na2CO3+H2O(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

2NaOH+SO2Na2SO3+H2O2NaOH+SO3H2O+Na2SO4

Ca(OH)2+CO2H2O+CaCO3↓

(3)酸+碱→盐+水

 

HCl+NaOHNaCl+H2O2HCl+Ca(OH)2CaCl2+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2H2SO4+Ca(OH)2Ca2SO4+2H2O

酸与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考试要求]:

1、认识中和反应及应用

2、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考点一、中和反应

1、酸与碱的反应碱+酸→盐+水中和反应

 

HCl+NaOHNaCl+H2O2HCl+Ca(OH)2CaCl2+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2、中和反应: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注意:

反应物只能是酸与碱

3、实质:

OH-+H+==H2O

4、盐:

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5、中和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例如:

如果土壤显酸性,则加熟石灰中和;如果土壤显碱性则加碳酸水中和

(2)处理工厂的废水。

例如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污水(含有硫酸等杂质)

(3)用于医药。

例如:

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来医治胃酸(盐酸)过多;当我们不小心被黄蜂刺了(呈碱性)可以用食醋涂在皮肤上;被蚊虫叮咬(分泌出蚁酸)涂上些含有碱性物质(如氨水、肥皂)的药水。

考点二、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PH值的范围:

0----14

0714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在酸性溶液中,酸性越强,PH值越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

在碱性溶液中,碱性越强,PH值越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

(2)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例如:

H2ONaCl溶液Na2SO4溶液

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例如:

酸溶液

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例如:

碱溶液

注意:

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性溶液

(3)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

溶液酸碱性

pH值

石蕊

酚酞

酸性

<7

变红色

无色

中性

=7

紫色

无色

碱性

﹥7

变蓝色

变红色

(4)改变溶液PH值的方法:

①酸性溶液:

加水,溶液PH值不断增大,接近于7;

加碱性溶液,溶液PH值不断增大,最终PH值大于7

②碱性溶液:

加水,溶液PH值不断减小,接近于7;

加酸性溶液,溶液PH值不断减小,最终PH值小于7

⑸pH的测定:

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注意:

A:

用PH试纸测得的PH值只能为正整数,不能为小数及零。

B:

用PH试纸测PH值时,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

若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会影响结果:

使酸性溶液的PH值增大;使碱性溶液的PH值减小;中性溶液的PH值不变。

⑹酸雨: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

 

一、

1、A2、B3、A4、C5、C6、D

7、A8、D9、C10、B11、A12、B

13、D14、A15、D16、C17、C18、A

19、D20、A21、B22、C23、C24、C

25、B

提示:

7、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之前,因此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铁排在金属锌之后,铜、银之前,因此铁不能与ZnSO4反应,能与AgNO3和CuSO4反应。

在这三个反应中,没有水消耗,也没有水生成,因此影响溶液质量的只有溶质的质量,通过比较反应前后溶质的质量就可以知道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

溶质溶质

Fe+2HCl====FeCl2+H2

73127

Fe+2AgNO3===Fe(NO3)2+2Ag

340180

Fe+CuSO4==FeSO4+Cu

160152

通过方程式可知,铁和盐酸反应,溶液质量增加。

答案:

A

10、分析:

本题考察的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能够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能够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能够生成不溶于水的氯化银沉淀。

这三个反应,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因此可以发生。

而硝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无水、沉淀或气体生成,因此反应不能发生。

答案:

B

11、分析:

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可以发生反应:

BaCl2+H2SO4=BaSO4+2HCl。

由于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反应前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质量之和,因此得到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

32.33克+20克-50克=2.33克。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生成的HCl的质量:

生成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73克÷50克×100%=1.46%

答案:

A

13、分析:

本题所给的四种物质都能与稀硫酸反应:

A:

MgO+H2SO4=MgSO4+H2O

B:

K2CO3+H2SO4=K2SO4+H2O+CO2

C:

Ba(OH)2+H2SO4=BaSO4+2H2O

D:

BaCl2+H2SO4=BaSO4+2HCl

氧化镁、碳酸钾、氢氧化钡三种物质与稀硫酸反应,都消耗了酸,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只有盐和水,溶液的酸性减弱。

而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虽然消耗了稀硫酸,但是生成了盐酸,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仍然有酸,溶液的酸性变化不大。

答案:

D

17、分析:

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因此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铁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金属铜和硝酸亚铁溶液,根据化学方程式:

Fe+Cu(NO3)2=Cu+Fe(NO3)2。

反应前溶质为硝酸铜,式量为188,反应后溶质为硝酸亚铁,式量为180,溶液质量减轻。

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溶液和水,无气体和沉淀生成,溶液质量不变。

答案:

C

18、分析:

本题考察的是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和有关离子的特征颜色。

选项C当中,Na2SO4和BaCl2混合能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选项A、B、D中,各物质混合后,无沉淀、水、气体生成,无反应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