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5972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docx

专项训练高中语文选择题练习与答案

限时训练

(一)30分钟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结实/结合 驾驭/与会 菱角/棱角

B.信笺/栈道 针砭/贬谪 拾级/涉及

C.脸颊/要挟 精湛/斟酒 巷道/小巷

D.暗礁/樵夫 脉脉/山脉 缔造/真谛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大批爱国人士毁家纾难,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坚苦斗争,慷慨为国。

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移天易日,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A.风雨如晦B.毁家纾难

C.坚苦D.移天易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美国对中国向来实施两手策略:

一方面接触中国,与中国保持经济往来;另一方面拉拢日本、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围堵中国,给中国制造麻烦。

B.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不仅有利于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也有利于铲除滋生唯利是图、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

C.备受众人追捧的“中国好声音”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选秀节目,更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树立了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标杆。

D.今年1~4月,我国共发生地质灾害631起,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45亿元人民币,个中原因是恶劣气候及人为的破坏造成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章鱼似乎对各种器皿嗜好成性,渴望藏身于空心的器皿之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①章鱼一看见小瓶子,都争先恐后地往里钻 ②变成了渔民的猎物,甚至成了人类餐桌上的美餐 ③渔民正是掌握了章鱼的这种天性 ④不论瓶子有多么小、多么窄⑤于是将小瓶子用绳子串在一起沉入海底 ⑥结果,这些在海洋里无往不胜的章鱼,成了瓶子里的囚徒

A.③⑤①④⑥②B.⑥④③⑤①②

C.③④⑤①⑥②D.①④③⑤⑥②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朱山,浙江归安人。

乾隆十六年进士。

二十年,知彰化县,下车谒庙①毕,视狱,问狱吏曰:

“彼系囚者得无巨盗乎?

”对曰:

“小窃尔。

”曰:

“小窃何足系?

”悉召于庭而纵之,各予十金,使治生。

曰:

“吾与汝约,再犯无赦。

”亡何获一贼,讯之,则前所纵也。

山语役曰:

“初法必行,当杖毙之。

”亡何复毙一贼,邑人惊骇,相戒曰:

“是真健吏,毋犯法。

”亡何又获贼,方喝杖,见其面有泪痕,山曰:

“犯法者死,何哭为?

”对曰:

“小人自知必死,适与母诀,故悲尔。

”侦之,果有一妪之抱席哭者,将裹尸去。

山曰:

“渠有孝心,尚可改。

”再予十金,且严饬曰:

“汝持贩他方,求衣食,毋居此,为我捕捉也。

”其人叩头去。

山为政谨慎,听讼时,但集两造于庭而判之,案无积牍。

彰署固有私款,岁入数千金,山不受。

言曰:

“正供而外,则属横征,为民牧者岂可使民贫困乎?

”巡视道台德文视彰,故事供帐甚奢,山不可,但馈米十石、羊四羫,文衔之。

俄而檄下,命册丈田。

山力争曰:

“彰地初辟,半斥卤,与他邑异。

前时清丈,曾留余地,以舒贫苦。

今若再丈,将大病民,山不忍为也。

”而文催愈急,邑人士谋赂万金以免,山不可,曰:

“吾在此,断不使诸公贿上游也。

”遽令夺镪橐归。

文闻之,大怒,劾山私收采买。

报罢,山被逮,邑人数万争揭竿逐委员,势汹汹。

山挥手止,语且泣曰:

“诸百姓苟以我故而抗王章,是杀我,非爱我也。

”百姓曰:

“若然,则我等护公往鞫,有不测愿同死。

”甫登舟,而担馈糗粮者投舱几满。

系省月余,福建将军谂其冤,请赦。

召见,复原官,再迁滦州知州。

将之任,途赴里门,见非故庐,不敢入。

已而妻子出迎,曰:

“嘻!

此君前年罢官时,彰化士民送我家居此者也。

”出券视之,购价万金。

(出自《台湾通史》)【注】①庙:

妈祖庙。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初法必行,当杖毙之      杖:

用木杖。

B.故事供帐甚奢故事:

旧例。

C.今若再丈,将大病民病:

使……生病。

D.但馈米十石、羊四羫,文衔之衔:

不满,怀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而文催愈急     诸百姓苟以我故而抗王章

B.将之任出券视之

C.若然,则我等护公往鞫今若再丈,将大病民

D.毋居此,为我捕捉也为民牧者岂可使民贫困乎

7.下列句子全部体现朱山执政为民、廉洁正直的一组是(  )

①但集两造于庭而判之,案无积牍 ②彰署固有私款,岁入数千金,山不受 ③正供而外,则属横征 ④山不可,但馈米十石、羊四羫 ⑤俄而檄下,命册丈田 ⑥邑人士谋赂万金以免,山不可

  A.①④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山任彰化县知县时,用杖打死小偷,县里人惊惧,互相告诫:

朱山是一位真正雷厉风行的官员。

B.朱山治政谨慎,只要积下两个案件就到庭审理,因此案件没有积压。

彰化县府有私款,每年收入几千金,朱山不接受。

C.朱山在做滦州知州时很得民心,因巡道德文陷害而遭到逮捕时,当地百姓纷纷誓死相护,为其伸冤,终使官复原职。

D.朱山不同意朝廷下达的造册丈量田地的文告,是因为曾经留有多余的土地,如果再造册丈量,百姓就要多缴赋税,这将大大伤害百姓。

1

2

3

4

5

6

7

8

班别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

限时训练

(二)30分钟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结实/结合 驾驭/与会 菱角/棱角

B.信笺/栈道 针砭/贬谪 拾级/涉及

C.脸颊/要挟 精湛/斟酒 巷道/小巷

D.暗礁/樵夫 脉脉/山脉 缔造/真谛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公安部第123号令规定“闯黄灯”也要被罚款扣分。

此新规一出台便引起轩然大波。

这条新规实施前没有广泛征求意见,涉及的问题在闭门造车中被掩盖,争议和置疑都被推到了实施之后,使得此法规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黄灯”对我们的改革也有着深刻的隐喻,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如何划定合法与非法的界限,这一次的争论是很生动的一课。

A.轩然大波B.闭门造车

C.置疑D.进退维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8月15日,日本在东京举行庄重仪式纪念二战投降67周年,与此同时,围绕领士纠纷出现的紧张气氛和对日本战时行为的仇恨情绪在邻国再度高涨。

B.实施分类通关改革后,上海海关在“管得住”的前提下,保税货物推出了“网上审批、分送集报”等新型监管模式,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最大通关便利。

C.“新华频媒”是集报纸、广播、网络、手机等媒体优势于一体的全新传播平台,与一般商业大屏有所不同,它建成后,每天会向市民提供准确、及时、权威的资讯。

D.像“中国好声音”这类“零门槛”的节目,让拥有音乐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享受舞台,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相信梦想勇于追求,敢于创造奇迹。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凉爽的三月,我们一行相约到少林寺游玩。

________不知不觉间,我们已游遍寺内所有景点,少林寺那“禅、武、医”三者合一的独特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①少林寺的门前有石狮一对,雌雄相对,威武无比,亦为清代石刻 ②进了景区大门后,我们沿着道路两旁的树阴,朝少林寺方向缓慢而去 ③下车后,我们冒着酷暑奔赴少林景区 ④我们沿着一条长长的甬道往里走,甬道两旁是松柏掩映的碑林,碑林尽头耸立着的是巍峨壮观的天王殿 ⑤该殿红墙绿瓦,斗拱彩绘,门内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刚塑像 ⑥我们走进少林寺,只见眼前古木参天,烛烟缭绕,殿宇敦实古朴

A.③②①⑥④⑤B.③④⑤②①⑥

C.③②⑥④⑤①D.③⑥④⑤②①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刘韐,建州崇安人。

王厚镇熙州,辟狄道令,夏人攻震武。

韐摄帅鄜延,出奇兵捣之,解其围。

夏人来言,愿纳款谢罪,皆以为诈。

韐曰:

“兵兴累年,中国尚不支,况小邦乎?

彼虽新胜,其众亦疲,惧吾再举,故款附以图自安,此情实也。

”密疏以闻,诏许之。

夏使愆期不至,诸将言夏果诈,请会兵乘之。

韐曰:

“越境约会,容有他故。

”会再请者至,韐戒曰:

“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

”夏人听命,西边自是遂安。

知越州,鉴湖为民侵耕,官因收其租,岁二万斛。

政和间,涸以为田,衍至六倍,隶中宫应奉,租太重而督索严,多逃去。

前勒邻伍①取偿,民告病,韐请而蠲之。

方腊陷衢、婺,越大震,官吏悉遁,或具舟请行。

韐曰:

“吾为郡守,当与城存亡。

”不为动,益厉战守备。

寇至城下,击败之。

知荆南,河北盗起,复以守真定。

首贼柴宏本富室,不堪征敛,聚众剽夺,杀巡尉,统制官亦战死。

韐单骑赴镇,遣招之,宏至服罪。

韐饮之酒,请以官,纵其党还田里,一路遂平。

金人已谋南牧,朝廷方从之求云中地。

韐谍得实,急以闻,且阴治城守以待变。

是冬,金兵抵城下,知有备,留兵其旁,长驱内向。

及还,治梯冲设围,示欲攻击,韐发强弩射之,金人知不可胁,乃退。

韐庄重宽厚,至临大事则毅然不可回夺。

京城不守,始遣使金营,金人命仆射韩正馆之僧舍。

正曰:

“国相知君,今用君矣。

”韐曰:

“偷生以事二姓,有死,不为也。

”正曰:

“军中议立异姓,欲以君为正代,得以家属行,与其徒死,不若北去取富贵。

”韐仰天大呼曰:

“有是乎!

”归书片纸曰:

“金人不以予为有罪,而以予为可用。

夫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两君;况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此予所以必死也。

”酌卮酒而缢。

(《宋史》卷446)【注】①邻伍:

邻居。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厚镇熙州,辟狄道令   辟:

征召。

B.密疏以闻,诏许之疏:

稀疏。

C.官吏悉遁,或具舟请行具:

准备。

D.至临大事则毅然不可回夺夺:

强行改变。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款附以图自安,此情实也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B.鉴湖为民侵耕,官因收其租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吾为郡守,当与城存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酌卮酒而缢人非生而知之者

7.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刘韐“毅然不可回夺”的一组是(  )

①韐摄帅鄜延,出奇兵捣之 ②吾为郡守,当与城存亡③不为动,益厉战守备 ④金人知不可胁,乃退 ⑤偷生以事二姓,有死,不为也 ⑥夫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两君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面对西夏人纳贡请罪的请求,将士们认为敌人有诈,刘韐正确分析了对方的情况,对使者晓之以理,夏人服从,西边遂安。

B.刘韐在做越州知州的时候,看到鉴湖赋税沉重,就请求朝廷体恤百姓,免除了这里的赋税。

C.盗贼首领柴宏因不堪暴敛,聚众抢掠,杀害官吏。

刘韐使用怀柔政策,降服贼众,使河北形势安定。

D.金人兵临城下,刘韐率兵发锐箭射杀他们。

京城沦陷后,朝廷派他出使金营,在利诱面前,宁死不屈,自缢而亡。

1

2

3

4

5

6

7

8

班别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

限时训练(三)30分钟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毗邻/脾气 绮丽/倚仗 着陆/着凉

B.肋骨/勒索 蒿草/枯槁 血性/血库

C.分娩/缅怀 喟叹/称谓 思量/量力

D.估计/窟窿 礁石/樵夫 划算/划分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有这样一种骤雨:

华北平原的雨季,乍暖还寒,闷热的天气一下子变冷;半晌,铅云伴随着电闪雷鸣低低地漫上来了,瞬间暴雨倾盆。

还有这样一种毛毛雨:

一连多日雾丝一样氤氲着,它沾衣欲湿,但绝对打不湿泥土;它是吝啬的守财奴,面对饥渴难忍者,永远无动于衷。

这两种雨,农人都不叫酥畦雨。

A.乍暖还寒B.暴雨倾盆

C.沾衣欲湿D.无动于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第一艘航母此次试航为厂方测试,具体测试包括引擎、电子系统、导航设备、火力控制等内容组成。

B.只有新闻工作者走出高楼大院,跳出文山会海,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才能挖掘到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精品报道。

C.中国经济能否顺利渡过危机,不仅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是否及时得当,而且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也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

D.年底前,合芜蚌三市将正式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工作,此举意味着合芜蚌试验区正式加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序列。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也许是由于狭窄弯曲的加查峡谷把顺谷而上的印度洋暖湿气流断然截住,翻过布达拉山,放眼一望,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________。

①村庄和小镇散落其间,到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东一堆西一堆的沙丘散布在宽阔的河谷里,如同一个个令人头疼却又无奈的脓包 ③很多村子里还保留了许多刷了白灰的土坯老房子,低矮而狭小,简洁而朴素,一如“西藏”在人心里的印象 ④一块块田地铺在河谷里,田埂上高大的柳树一排排纵横林立,为这些珍贵脆弱的耕地防风挡沙 ⑤山上的灌木更少了,山坡上薄薄地覆盖着一层干黄的草皮 ⑥宗教建筑已经遍地皆是了,不经意间寺庙的鲜艳红墙就鹤立鸡群般从灰白、低矮的藏式民居里脱颖而出,以极大的反差显示出了自己地位的尊崇

A.⑤④②①③⑥B.②⑤④⑥①③

C.⑤②④①③⑥D.②①③④⑤⑥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隗(wěi)嚣字季孟,天水成纪人也。

少仕州郡。

王莽国师刘歆引嚣为士。

歆死,嚣归乡里。

季父崔,素豪侠,能得众。

闻更始①立而莽兵连败,乃与兄义及上邽人杨广、冀人周宗谋起兵应汉。

嚣止之曰:

“夫兵,凶事也。

宗族何辜!

”崔不听,遂聚众数千人,攻平襄,杀莽镇戎大尹,崔、广等以为举事宜立主以一众心,咸谓嚣素有名,好经书,遂共推为上将军。

嚣辞让不得已,曰:

“诸父众贤不量小子。

必能用嚣言者,乃敢从命。

”众皆曰:

“诺。

嚣既立,遣使聘请平陵人方望,以为军师。

望至,说嚣曰:

“足下欲承天顺民,辅汉而起,今立者乃在南阳,王莽尚据长安,虽欲以汉为名,其实无所受命,何以见信于众乎?

宜急立高庙,称臣奉祠,所谓‘神道设教’,求助人神者也。

”嚣从其言,遂立庙邑东,祀高祖、太宗、世宗。

嚣等皆称臣执事,史奉璧而告。

事毕,移檄告郡国:

“遵高祖之旧制,修孝文之遗德。

有不从命,武军平之。

驰命四夷,复其爵号。

然后还师振旅,申命百姓,各安其所。

嚣乃勒兵十万,击杀雍州牧陈庆。

将攻安定。

安定大尹王向,莽从弟平阿侯谭之子也,威风独能行其邦内,属县皆无叛者。

嚣乃移书于向,喻以天命,反复诲示,终不从。

于是进兵虏之,以徇百姓,然后行戮,安定悉降。

而长安中亦起兵诛王莽。

嚣遂分遣诸将徇陇西、武都等七县,皆下之。

更始二年,遣使征嚣及崔、义等。

嚣将行,方望以为更始成败未可知,固止之,不听。

望以书辞谢而去。

嚣等遂至长安,更始以为右将军。

明年夏,赤眉入关,三辅扰乱。

流闻光武即位河北,嚣即说更始归政于光武叔父良,更始不听。

诸将欲劫更始东归,嚣亦与通谋。

事发觉,更始使使者召嚣,嚣称疾不入,因会客王遵、周宗等勒兵自守。

更始使执金吾邓晔将兵围嚣,嚣闭门拒守;至昏时,遂溃围,与数十骑夜斩平城门关,亡归天水。

复招聚其众,据故地,自称西州上将军。

及更始败,三辅耆老士大夫皆奔归嚣。

(节选自《后汉书·隗嚣列传》,有删改)

【注】①更始:

汉朝时期汉更始帝刘玄的年号(公元23年到25年)。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广等以为举事宜立主以一众心 一:

统一。

B.嚣辞让不得已让:

谦让。

C.以徇百姓徇:

示众。

D.遣使征嚣及崔、义等征:

征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史奉璧而告②(哙)起,立而饮之

B.①嚣乃勒兵十万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C.①嚣乃移书于向②赵尝五战于秦

D.①因会客王遵、周宗等勒兵自守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隗嚣有领导才能的一组是(  )

①必能用嚣言者,乃敢从命 ②宜急立高庙,称臣奉祠③驰命四夷,复其爵号 ④安定悉降 ⑤嚣等遂至长安,更始以为右将军 ⑥复招聚其众,据故地,自称西州上将军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⑥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隗嚣年轻时很有名气,在州郡里做官吏,王莽的国师刘歆请他做自己的幕僚,刘歆死后,隗嚣返回乡里。

B.隗嚣聘请平陵人方望做他的军师,并听从方望的建议建立高祖庙,以臣子礼祭祀先祖,以此顺应民心。

C.隗嚣起事后发出檄文告知郡国,表示要遵循高祖时的旧制度,学习孝文帝的传统德政。

如有不听从命令的,就用武力平定。

D.赤眉军入关后,传言光武帝在黄河以北即位,隗嚣谋划让诸将劫持刘玄去投降光武帝,事情败露后,刘玄派兵包围了隗嚣。

1

2

3

4

5

6

7

8

班别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

限时训练(四)30分钟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膝盖/熹微 忏悔/阡陌 角色/角斗

B.斑斓/狂澜 恫吓/胴体 蛮横/横财

C.造诣/翌日 嶙峋/殉职 漂泊/泊车

D.船棹/沼气 牛犊/赎罪 冠冕/弱冠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早在中日建交谈判之初,钓鱼岛主权归属分歧便是建交谈判的拦路虎。

当时,鉴于实现邦交正常化是两国外交战略选择中的当务之急,双方领导人为避免因钓鱼岛问题阻碍建交进程,约定对此“以后再谈”,此即可视为中日在钓鱼岛争议问题上存在“默契”的滥觞。

如今野田政府掩耳盗铃,置两国默契与共识于不顾,把属于中国的岛屿倒买倒卖,更是走在一条错误和危险的道路上。

A.拦路虎B.滥觞C.掩耳盗铃D.倒买倒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孟非是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主持人,常常妙语连珠,亲和力很强,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中午还是阳光灿烂,但到下午5时左右,老天突然变脸,市区狂风大作,天昏地暗。

据气象部门监测,这次特强沙尘暴瞬间风力达11级,地面能见度0米。

C.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D.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召开,本次会议同期举办“未来之声”活动,将邀请约百名来自各经济体的学生代表和指导老师来参加了活动。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所以继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的发展由宗教改革走向自然科学的研究 ②又因人文的关怀与对正义的追求,发展了社会主义 ③更由理性的自由思考透视经济的发展与财富增长之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机制,导向了资本主义 ④西方从15世纪到16世纪文艺复兴期间,科学的精神由人文价值的追求唤醒 ⑤在此一过程中,人文精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⑥当时的哲学家强烈地表达对入世生活的肯定,表达对自然与生命的赞赏

A.⑤④②⑥①③B.⑤④②③①⑥

C.④⑥①③②⑤D.④⑥①⑤②③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瓘,字伯玉,河东安邑人也。

瓘年十岁丧父,至孝过人。

性贞静有名理,以明识清允见称。

袭父爵阌乡侯。

弱冠为魏尚书郎。

时魏法严苛,母陈氏忧之,瓘自请得徙为通事郎,转中书郎。

时权臣专政,瓘优游其间,无所亲疏,甚为傅嘏所重,谓之宁武子。

在位十年,以任职称,累迁散骑常侍。

陈留王即位,拜侍中,持节慰劳河北。

以定议功,增邑户。

数岁转廷尉卿。

瓘明法理,每至听讼,小大以情。

邓艾、钟会之伐蜀也,瓘以本官持节监艾、会军事,行镇西军司,给兵千人。

蜀既平,艾辄承制封拜。

会阴怀异志,因艾专擅,密与瓘俱奏其状。

诏使槛车征之,会遣瓘先收艾。

会才瓘兵少,欲令艾杀瓘,因加艾罪。

瓘知欲危己,然不可得而距,乃夜至成都,檄艾所统诸将,称诏收艾,其余一无所问。

若来赴官军,爵赏如先;敢有不出,诛及三族。

比至鸡呜,悉来赴瓘,唯艾帐内在焉。

平旦开门,瓘乘使者车,径入至成都殿前。

艾卧未起,父子俱被执。

俄而会至,乃悉请诸将胡烈等,因执之,囚益州解舍,遂发兵反。

于是士卒思归,内外骚动,人情忧惧。

会留瓘谋议,乃书版云“欲杀胡烈等”,举以示瓘,瓘不许,因相疑贰。

瓘如厕。

见胡烈故给使,使宣语三军,言会反。

会逼瓘定议,经宿不眠,各横刀膝上。

在外诸军已潜欲攻会。

瓘既不出,未敢先发。

会使瓘慰劳诸军。

瓘心欲去,且坚其意,曰:

“卿三军主,宜自行。

”会曰:

“卿监司,且先行,吾当后出。

”瓘便下殿。

会悔遣之,使呼瓘。

瓘辞眩疾动,诈仆地。

瓘素羸,便似困笃。

会遣所亲人及医视之,皆言不起,会由是无所惮。

及暮,门闭,瓘作檄宣告诸军。

诸军并已唱义,陵旦共攻会。

会率左右距战,诸将击败之,唯帐下数百人随会绕殿而走,尽杀之。

瓘于是部分诸将,群情肃然。

邓艾本营将士复追破槛车出艾,还向成都。

瓘自以与会共陷艾,惧为变,又欲专诛会之功,乃遣护军田续至绵竹,夜袭艾于三造亭,斩艾及其子忠。

(《晋书·卫瓘传》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明识清允见称称:

称道。

B.瓘辞眩疾动疾:

毛病。

C.陵旦共攻会旦:

天亮。

D.又欲专诛会之功专:

专门。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瓘以本官持节监艾、会军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乃遣护军田续至绵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卿监司,且先行,吾当后出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D.因艾专擅因持璧却立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卫瓘有“智谋”的一组是(  )

①瓘自请得徙为通事郎,转中书郎 ②乃夜至成都,檄艾所统诸将,称诏收艾,其余一无所问 ③平旦开门,瓘乘使者车,径入至成都殿前 ④瓘心欲去,且坚其意,曰:

“卿三军主,宜自行。

” ⑤会率左右距战,诸将击败之 ⑥瓘如厕。

见胡烈故给使,使宣语三军,言会反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卫瓘幼年丧父,奉亲至孝,性情文静有节,善辩是非,弱冠之年被任命为魏尚书郎,其母因魏法严苛而为其担忧。

B.卫瓘在魏国任职十年,深受权贵喜欢。

后官拜侍中,被朝廷派去河北慰劳,因有议定大事的功劳,朝廷增加了他的封邑的户数。

C.卫瓘在邓艾与钟会讨伐蜀国之时,曾持节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